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降支心肌桥与桥前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相关性 被引量:20
1
作者 田树平 李春平 +5 位作者 宋翔 甘露 吴芳 陈敏 肖华锋 杨立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3-157,共5页
目的探讨前降支心肌桥与心肌桥前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相关性,以确定前降支心肌桥是否与心肌桥前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发生存在独立的关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2年12月9862例拟诊为冠心病患者的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 目的探讨前降支心肌桥与心肌桥前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相关性,以确定前降支心肌桥是否与心肌桥前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发生存在独立的关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2年12月9862例拟诊为冠心病患者的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资料(只记录并分别按照前降支有无冠脉粥样硬化及有无心肌桥进行分组)及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吸烟情况、有无家族心脏病史、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体重指数、静息心率),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生于前降支心肌桥与桥前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关系。结果9862例患者中3359例患者前降支存在50%以上狭窄,前降支心肌桥为3182(32.3%)例,心肌桥平均长度为(17.3±5.2)mm,覆盖的心肌平均厚度为(1.2±0.9)mm。前降支动脉硬化狭窄组含有心肌桥1658例,前降支无动脉硬化狭窄组含有心肌桥1524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81.12,P〈0.05),Logistic回归表明心肌桥的DR值为3.07,95%置信区间2.81—3.37(P〈0.001),最终经过年龄、性别、吸烟情况、家族心脏病史、高血压、高脂血症、体重指数、糖尿病、静息心率等因素校正后,OR值为2.86,95%置信区间2.60~3.16(P〈0.001)。结论前降支心肌桥与心肌桥前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发生存在独立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 壁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在中、高危险度非心脏手术术前排除冠心病的价值 被引量:11
2
作者 田树平 李春平 +6 位作者 吴芳 李颖娜 宋翔 甘露 常瑞萍 具海月 杨立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55-260,共6页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CT造影(CCTA)用于中、高危险度非心脏手术术前排除冠心病,避免无必要侵袭性冠状动脉造影(ICA)的价值.方法 选取解放军总医院2013年1月至6月拟行中、高危险度非心脏手术、需要术前行ICA的患者157例,其中高危险度手...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CT造影(CCTA)用于中、高危险度非心脏手术术前排除冠心病,避免无必要侵袭性冠状动脉造影(ICA)的价值.方法 选取解放军总医院2013年1月至6月拟行中、高危险度非心脏手术、需要术前行ICA的患者157例,其中高危险度手术17例,中危险度手术140例.采用多排螺旋CT行术前CCTA.术后随访6~11个月,观察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包括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及继发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死亡、心律失常、冠状动脉血管重建及心力衰竭.比较非心脏手术前未行ICA的患者和行ICA的患者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157例患者中,145例(92.4%)的CCTA图像可用于诊断冠心病,其中37例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88例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但管腔狭窄<50%,此125例患者术前未再行ICA检查;经术前手术风险评估,118例按期手术,7例经内科治疗后择期手术.CCTA显示20例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且管腔狭窄≥50%,于CCTA后3~7d内进行了ICA检查,其中18例确诊.根据CCTA及ICA结果,经术前手术风险评估,11例患者按期手术,9例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得到干预后再行手术.CCTA所示血管狭窄程度对手术计划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001).12例患者的CCTA图像不可用于诊断,术前进行了ICA检查,其中4例显示为管腔狭窄≥50%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在非心脏手术前未行ICA的患者和行ICA的患者比较,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结论 拟行中、高危险度非心脏手术的患者术前行CCTA可有效诊断冠心病.CCTA表现正常或管腔狭窄<50%的患者术前可免除ICA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 非心脏手术 术前 冠心病 侵袭性冠状动脉造影 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相关文献知识发现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3
作者 郝丽云 郭启煜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42-348,共7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学科的分化越来越细,学科间交流越来越困难,知识总量与人类吸收能力之间矛盾日益突出。美国芝加哥大学情报学教授Don.R.Swanson创立的情报学知识发现方法及人机交互系统Arrowsmith,是揭示非相关文献及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学科的分化越来越细,学科间交流越来越困难,知识总量与人类吸收能力之间矛盾日益突出。美国芝加哥大学情报学教授Don.R.Swanson创立的情报学知识发现方法及人机交互系统Arrowsmith,是揭示非相关文献及学科间隐藏联系的强有力的工具。本文介绍了Swanson的情报学思想的产生背景、内涵及其开放式和闭合式的知识发现过程,分析了国内外对该方法的研究和发展,指出Swanson方法的实践所面临的困难及挑战。Swanson知识发现方法强大的情报功能和对医学实践的指导意义,使其在未来的科学发展中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N R.Swanson Arrowsmith 非相关文献知识发现 研究进展 情报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部分中老年男性高胰岛素血症患者代谢紊乱及胰岛功能评估 被引量:5
4
作者 康怡 张宝和 +9 位作者 徐洪涛 田光 姚合斌 赵宏 黄火高 连世杰 杜凯音 华伟 胡晓东 王吉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85-390,共6页
目的分析中老年男性高胰岛素血症(hyperinsulinemia,HINS)患者的临床特征、胰岛功能及其合并疾病。方法以北京地区中老年男性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浆胰岛素水平分为4组:空腹高胰岛素血症(空腹HINS)、负荷后2 h高胰岛素血症(负荷后HINS)、... 目的分析中老年男性高胰岛素血症(hyperinsulinemia,HINS)患者的临床特征、胰岛功能及其合并疾病。方法以北京地区中老年男性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浆胰岛素水平分为4组:空腹高胰岛素血症(空腹HINS)、负荷后2 h高胰岛素血症(负荷后HINS)、联合受损(空腹/负荷后HINS)以及非高胰岛素血症(非HINS),对比各组间的代谢特征、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所有受试对象均行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试验,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ADA)2003年标准再将各组分为糖耐量正常(normal glucose tolerance,NGT)组、糖调节受损(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IGR)组和新诊断糖尿病(newly diagnosis diabetes,NDM)组;评估合并代谢综合征相关疾病的差异。结果共931名中老年男性纳入本研究,空腹HINS组22例、负荷后HINS组109例、空腹/负荷后HINS组49例以及非HINS组751例。1空腹/负荷后HINS组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 A1C)显著高于负荷后HINS组(P<0.01),空腹HINS组介于二者之间;2空腹/负荷后HINS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最高,其次为空腹HINS组、负荷后HINS组和非HINS组,4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4.25,P<0.05);3经HOMA-IR校正后,空腹/负荷后HINS组的HOMAβ细胞功能指数(HBCI/IR)和空腹β细胞功能指数(FBCI/IR)较非HINS组均明显降低(F=5.08,P<0.05);负荷后HINS组FBCI/IR与非HIN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不同糖耐量高胰岛素血症组合并代谢异常疾病的构成比均较相应正常胰岛素组明显升高(P<0.05);随着糖调节受损程度的逐渐加重,代谢异常的构成比逐渐升高。结论 1空腹与负荷后均表现为高胰岛素血症的患者胰岛素抵抗严重,胰岛功能明显受损,糖代谢紊乱程度重;2空腹胰岛素是高胰岛素血症大规模临床筛查的推荐指标;3高胰岛素血症更易合并多种代谢紊乱,尤其是空腹/负荷后HINS患者,需要综合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调节受损 高胰岛素血症 胰岛素抵抗 胰岛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甲状腺功能显像定量分析诊断甲亢价值的探讨 被引量:10
5
作者 朱家瑞 许根祥 +2 位作者 赵文锐 川玲 陈宁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7年第1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99mTc甲状腺功能显像对诊断甲亢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以5min摄锝曲线形态,20min摄锝率及T3抑制试验等标准评定57例甲亢患者和49例非甲亢患者的99mTc甲状腺显像,并与119例健康者的结果对照... 目的:探讨99mTc甲状腺功能显像对诊断甲亢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以5min摄锝曲线形态,20min摄锝率及T3抑制试验等标准评定57例甲亢患者和49例非甲亢患者的99mTc甲状腺显像,并与119例健康者的结果对照。结果:诊断甲亢的准确率为96.2%;灵敏度为100%;特异性为91.8%。结论:99mTc甲状腺功能显像是诊断甲亢的一种快速,受干扰少,准确性高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显像 甲状腺功能 甲状腺机能亢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飞蓟宾对高脂饮食大鼠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19
6
作者 尹义存 邹大进 鲁瑾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31-233,共3页
目的:探讨水飞蓟宾对高脂饮食大鼠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利用高脂饮食(HF)胰岛素耐受(IR)大鼠模型,观察水飞蓟宾对IR的治疗作用,与胰岛素增敏剂CS-045进行对照研究。用等热量HF饲养正常大鼠4周,分别以水飞... 目的:探讨水飞蓟宾对高脂饮食大鼠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利用高脂饮食(HF)胰岛素耐受(IR)大鼠模型,观察水飞蓟宾对IR的治疗作用,与胰岛素增敏剂CS-045进行对照研究。用等热量HF饲养正常大鼠4周,分别以水飞蓟宾和CS-045灌胃治疗3周,测定动物体质量、血压、血糖、胰岛素、血脂、组织糖原、三酰甘油(TG)及胰岛素敏感性(K值)。结果:HF饲养4周时,大鼠胰岛素、血脂明显升高,肝脏和肌肉TG含量升高,糖原含量下降,胰岛素敏感性下降(K值为5.63±0.72),与正常对照组(7.77±0.35)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7周时K值进一步下降。水飞蓟宾和CS-045治疗3周后,胰岛素敏感性改善,K值为5.09±0.39vs6.22±0.56(P<0.01),组织糖原含量明显增加(P<0.01)。结论:水飞蓟宾能改善HF大鼠的胰岛素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水飞蓟宾促进糖原合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飞蓟宾 高脂饮食 胰岛素耐受 综合征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脂肪酸对大鼠肝细胞瘦素受体基因、蛋白表达及酪氨酸磷酸化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郭启煜 高妍 +1 位作者 丛琳 邵宁生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3年第9期659-662,共4页
目的 :探讨游离脂肪酸 (FFA)是否会对大鼠肝细胞瘦素 (leptin)受体的基因、蛋白表达及酪氨酸磷酸化产生一定的影响。 方法 :分离、培养新生Sprague Dawley大鼠肝细胞 ,分别与软脂酸 (0 .2 5mmol/L)或油酸 (0 .12 5mmol/L)孵育 12、2 4... 目的 :探讨游离脂肪酸 (FFA)是否会对大鼠肝细胞瘦素 (leptin)受体的基因、蛋白表达及酪氨酸磷酸化产生一定的影响。 方法 :分离、培养新生Sprague Dawley大鼠肝细胞 ,分别与软脂酸 (0 .2 5mmol/L)或油酸 (0 .12 5mmol/L)孵育 12、2 4和 36h ,提取蛋白后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瘦素受体的蛋白水平。用RT PCR检测肝细胞内瘦素受体RNA含量的变化。应用免疫沉淀法检测瘦素受体的酪氨酸磷酸化程度。 结果 :软脂酸和油酸孵育后大鼠肝细胞瘦素受体的蛋白表达水平在孵育 12和 2 4h后无显著变化 ,在孵育 36h后显著下调 (P <0 .0 5 ) ;瘦素受体的RNA水平在孵育 12h后无显著变化 ,孵育 2 4和 36h后显著下调 (P <0 .0 5 ) ;瘦素受体的酪氨酸磷酸化程度在孵育 12h后无显著变化 ,孵育 2 4和 36h后显著下调 (P <0 .0 5 )。 结论 :FFA可对大鼠肝细胞瘦素受体的基因、蛋白表达水平及磷酸化程度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这可能是FFA导致胰岛素抵抗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 瘦素 受体 肝细胞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前降支心肌桥与桥前血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3
8
作者 田树平 吴芳 +5 位作者 李春平 宋翔 李颖娜 陈敏 肖华锋 杨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72-1775,共4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前降支心肌桥与心肌桥前血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以确定前降支心肌桥是否为心肌桥前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2年12月间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的C T冠状动脉血...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前降支心肌桥与心肌桥前血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以确定前降支心肌桥是否为心肌桥前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2年12月间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的C 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资料(只记录前降支有无心肌桥及桥前血管有无狭窄大于50%冠脉粥样硬化)及临床资料。首先对糖尿病受试者按照有无心肌桥进行分组,比较心肌桥前段和无心肌桥组的对等段血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无差别以及差别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然后对所有心肌桥受试者按照有无糖尿病进行分组,比较两组间心肌桥前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无差别以及差别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最后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分析糖尿病及非糖尿病患者前降支心肌桥及桥前血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关系。结果糖尿病患者2345例,其中1373例心肌桥中,827例桥前段冠脉存在动脉粥样狭窄,972例无心肌桥,与心肌桥组桥前血管对等部位血管中254例存在动脉粥样狭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经最终校正后,糖尿病及非糖尿病患者桥前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Odds Ratio值分别为3.91、2.69(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心肌桥桥前段更易发生粥样硬化狭窄,心肌桥均为桥前血管发生狭窄大于50%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与非糖尿病组相比,糖尿病组的心肌桥致桥前血管发生狭窄大于50%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危险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前降支 心肌桥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体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题词分析法进行非相关文献知识发现的探索(Ⅱ)——对2型糖尿病文献进行知识发现的实践 被引量:6
9
作者 郝丽云 郭启煜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45-850,共6页
非相关文献知识发现是Swanson教授提出的一种情报学方法,用于挖掘隐藏在文献之间的隐秘联系。其知识发现过程包括两部分:开放式知识发现过程和闭合式知识发现过程。开发式知识发现过程是形成假设的过程,可表示为A→B→C;闭合式过程... 非相关文献知识发现是Swanson教授提出的一种情报学方法,用于挖掘隐藏在文献之间的隐秘联系。其知识发现过程包括两部分:开放式知识发现过程和闭合式知识发现过程。开发式知识发现过程是形成假设的过程,可表示为A→B→C;闭合式过程是检验假设的过程,可表示为A→B←C。本文以Medline为数据源,以Mesh字段中的主题词为内容分析单元,进行开放式知识发现的实践。文章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模拟Swanson的雷诺氏病和鱼油、偏头痛和镁缺乏的知识发现的例子,分别以雷诺病(raynaud disease)和偏头痛(migraine)为来源主题词(source subject),寻找目标词鱼油和镁缺乏;第二部分是以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type2)为来源主题词,进行主题词分析法的医学实践。研究表明,主题词作为内容分析单元在技术上容易实现,是可行的知识挖掘方法。在实践中还需要探索更好的主题词统计量,进行更精确的类别限定,进一步完善该方法在科研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相关文献知识发现 主题词分析法 糖尿病 2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题词分析法进行非相关文献知识发现的探索(Ⅰ)——模拟Swanson的知识发现过程 被引量:7
10
作者 郝丽云 郭启煜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41-747,共7页
非相关文献知识发现是Swanson教授提出的一种情报学方法,用于挖掘隐藏在文献之间的隐秘联系.其知识发现过程包括两部分:开放式知识发现过程和闭合式知识发现过程.开发式知识发现过程是形成假设的过程,可表示为A→B→C;闭合式过程是检... 非相关文献知识发现是Swanson教授提出的一种情报学方法,用于挖掘隐藏在文献之间的隐秘联系.其知识发现过程包括两部分:开放式知识发现过程和闭合式知识发现过程.开发式知识发现过程是形成假设的过程,可表示为A→B→C;闭合式过程是检验假设的过程,可表示为A→B←C.本文以Medline为数据源,以Mesh字段中的主题词为内容分析单元,进行开放式知识发现的实践.文章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模拟Swanson的雷诺病和鱼油、偏头痛和镁缺乏的知识发现的例子,分别以雷诺病(raynaud disease)和偏头痛(migraine)为来源主题词(source subject),寻找目标词鱼油和镁缺乏;第二部分是以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type 2)为来源主题词,进行主题词分析法的医学实践.研究表明,主题词作为内容分析单元在技术上容易实现,是可行的知识挖掘方法.在实践中还需要探索更好的主题词统计量,进行更精确的类别限定,进一步完善该方法在科研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ANSON 非相关文献知识发现 主题词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诺贝特对衰老大鼠肝脏组织酰基辅酶A合成酶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兆君 李田昌 +3 位作者 杨晔 李贤峰 黄火高 裘毅钢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98-700,共3页
目的观察非诺贝特对衰老大鼠肝脏组织酰基辅酶A(CoA)合成酶的影响,探讨衰老后出现脂质代谢异常的可能机制及非诺贝特对脂质代谢的调节作用。方法雄性SD年轻大鼠(4~6周龄)和老年大鼠(24个月龄)各1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喂养2周)和实验... 目的观察非诺贝特对衰老大鼠肝脏组织酰基辅酶A(CoA)合成酶的影响,探讨衰老后出现脂质代谢异常的可能机制及非诺贝特对脂质代谢的调节作用。方法雄性SD年轻大鼠(4~6周龄)和老年大鼠(24个月龄)各1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喂养2周)和实验组(非诺贝特喂养2周),测定大鼠血清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水平,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大鼠肝脏组织酰基CoA合成酶水平。结果与年轻对照组比较,老年对照组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水平升高,老年大鼠肝脏组织酰基CoA合成酶水平表达降低。实验组与老年对照组比较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水平均下降;肝脏组织酰基CoA合成酶水平均升高。结论老年大鼠肝脏组织酰基CoA合成酶水平表达减少可能与老年脂质代谢异常有关;非诺贝特对老年脂质代谢异常有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诺贝特 酰基辅酶A合成酶 脂质代谢 三酰甘油 总胆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瘦素对大鼠肝细胞瘦素受体蛋白、基因表达及酪氨酸磷酸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启煜 高妍 +1 位作者 丛琳 邵宁生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304-306,共3页
目的观察瘦素对大鼠肝细胞瘦素受体蛋白、基因表达及酪氨酸磷酸化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新生Sprague-Dawley大鼠肝脏细胞,与瘦素共同孵育12 h、24 h及36 h,提取蛋白后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瘦素受体的蛋白水平的变化,用RT-PCR法检测大... 目的观察瘦素对大鼠肝细胞瘦素受体蛋白、基因表达及酪氨酸磷酸化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新生Sprague-Dawley大鼠肝脏细胞,与瘦素共同孵育12 h、24 h及36 h,提取蛋白后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瘦素受体的蛋白水平的变化,用RT-PCR法检测大鼠肝细胞瘦素受体的mRNA水平,用免疫共沉淀法检测瘦素受体的酪氨酸磷酸化程度。结果大鼠肝细胞的瘦素受体的蛋白水平在与瘦素共同孵育12 h、24 h和36 h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肝细胞瘦素受体的mRNA表达在孵育12 h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孵育24 h及36 h后,与对照组及孵育12 h时相比,mRNA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瘦素作用12 h后,对大鼠肝脏细胞瘦素受体酪氨酸磷酸化无显著影响(P>0.05),但孵育24 h及36 h后,大鼠肝脏细胞瘦素受体的酪氨酸磷酸化程度与对照组及瘦素作用12 h后相比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瘦素可促进大鼠肝细胞瘦素受体的mRNA表达并增强其酪氨酸磷酸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瘦素 瘦素受体 信号转导 酪氨酸磷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营养因子受体蛋白在受激光损伤视网膜中的表达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晓英 陈鹏 +3 位作者 单清 马萍 郭启煜 钱焕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13-615,共3页
目的探讨TrkA、TrkC和p75NTR受体蛋白在激光损伤视网膜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Wistar二级大鼠分别于532nm调Q倍频Nd:YAG激光损伤后12h、24h、3d、7d、14d、28d取眼球,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视网膜组织形态及TrkA、TrkC和p75... 目的探讨TrkA、TrkC和p75NTR受体蛋白在激光损伤视网膜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Wistar二级大鼠分别于532nm调Q倍频Nd:YAG激光损伤后12h、24h、3d、7d、14d、28d取眼球,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视网膜组织形态及TrkA、TrkC和p75NTR蛋白在激光损伤视网膜中的变化。结果TrkA、TrkC和p75NTR在激光损伤视网膜时均有表达,且呈动态变化。TrkA主要分布于视网膜内侧的节细胞核、M櫣ller细胞内侧端突起及内核层内侧端其他细胞(如双极细胞);TrkC主要分布于外核层,位于细胞浆中;p75NTR主要分布于外核层M櫣ller细胞外侧端突起。结论TrkA、TrkC和p75NTR受体表达参与激光损伤视网膜的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视网膜 受体 神经营养因子类 TRKA TRKC P75^NT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敲入小鼠甲亢性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模型的评价 被引量:3
14
作者 智红叶 徐宏燕 +5 位作者 陈瑛瑛 陈亚宁 周丽君 战大伟 颜克松 姚合斌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69-374,共6页
目的用基因敲入Ca V1.1-R528H小鼠建立甲亢性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8周龄基因敲入Ca V1.1-R528H雄性小鼠及8周龄野生型C57BL/6J雄性小鼠各36只,采用三因素两水平2×2×2析因设计方法按体重随机原则(三因素... 目的用基因敲入Ca V1.1-R528H小鼠建立甲亢性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8周龄基因敲入Ca V1.1-R528H雄性小鼠及8周龄野生型C57BL/6J雄性小鼠各36只,采用三因素两水平2×2×2析因设计方法按体重随机原则(三因素分别为突变、甲状腺素及胰岛素因素,两水平为有或无)分为8组。其中有甲状腺素处理组的小鼠制备高甲状腺素毒症,按350μg/kg体重连续腹腔注射左旋甲状腺素钠12 d,末次给药后有胰岛素处理组按0.8 U/kg体重给予腹腔注射短效胰岛素,分别检测并记录各组小鼠注射前(0 min)及注射后(30、60 min)的血钾。结果 (1)制备高甲状腺素毒症的小鼠出现烦躁不安、易激怒及毛色枯燥现象,相比对照组,饮食及饮水量明显增多,而体重增加缓慢。甲状腺功能检测显示T3、T4明显高于相应对照组,TSH明显低于相应对照组,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2)单独给予甲状腺素或胰岛素处理,突变组与野生组血钾同时间点比较并没有统计学差异,而在高甲状腺素毒症下给予胰岛素处理后,突变组与野生组同时间点(30、60 min)比较突变组血钾显著低于野生组(P<0.05)。(3)主效应及交互作用:单独突变因素或甲状腺素因素对血钾并没有作用,仅有胰岛素对降低血钾有作用(P<0.05);甲状腺素因素和突变因素之间以及胰岛素因素和突变因素之间均有交互作用(P<0.05);甲状腺素因素和胰岛素因素之间没有交互作用。结论 (1)高甲状腺素毒症制备成功。(2)利用基因敲入Ca V1.1-R528H小鼠成功的建立了甲亢性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亢性低钾型周期性麻痹 基因敲入 CA V1.1-R528H小鼠 高甲状腺素毒症 胰岛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对激光致视网膜损伤后bFGF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晓英 单清 +3 位作者 马萍 陈鹏 郭启煜 钱焕文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77-280,共4页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GF)对激光致视网膜损伤后内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蛋白表达的影响,以探讨激光致视网膜损伤的分子病理机制。方法Wistar二级大鼠,分为3组,即损伤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NGF组,分别于倍频Nd:YAG激光...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GF)对激光致视网膜损伤后内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蛋白表达的影响,以探讨激光致视网膜损伤的分子病理机制。方法Wistar二级大鼠,分为3组,即损伤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NGF组,分别于倍频Nd:YAG激光损伤后,玻璃体内注射NGF,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方法、苏木精-伊红染色及视觉电位仪测量视网膜电图(ERG)b波幅值,观察视网膜bFGF蛋白表达量的变化及对视网膜组织结构、视功能的影响。结果激光损伤视网膜后玻璃体内NGF组3dbFGF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损伤对照组(P<0.01);NGF组28d感光细胞结构的恢复较损伤对照组差,NGF组的b波幅值在各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源性NGF减少了激光视网膜损伤后bFGF产物,不利于感光细胞结构和功能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视网膜 神经生长因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化学法测定小鼠尾血电解质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宏燕 智红叶 +4 位作者 陈瑛瑛 战大伟 颜克松 张云 姚合斌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85-1489,共5页
本试验运用干化学法和湿化学法两种方法检测钙离子通道a1亚单位528位精氨酸突变为组氨酸(Cchl1a3-R528H)基因敲入小鼠的电解质水平,对两种不同检测方法进行比较,并分析其相关性。试验首先对该电解质分析仪的精密度进行检测,再选择同一小... 本试验运用干化学法和湿化学法两种方法检测钙离子通道a1亚单位528位精氨酸突变为组氨酸(Cchl1a3-R528H)基因敲入小鼠的电解质水平,对两种不同检测方法进行比较,并分析其相关性。试验首先对该电解质分析仪的精密度进行检测,再选择同一小鼠,先取尾血使用干化学法检测电解质水平,再从眼球取全血,使用湿化学法检测电解质水平,两者进行比较。精密度试验结果显示干式电解质分析仪检测电解质Na+、Cl-、K+的变异系数分别为(2.06±0.18)%、(3.61±0.22)%、(4.40±0.19)%,均<4.5%。将两种方法所测得的电解质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检测项目之间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呈线性相关(其中Na+、Cl-的r值均>0.975)。结果表明该电解质分析仪精密度高,稳定性好,且两种方法所检测电解质结果具有高度相关性及良好的可比性,后续试验可以使用干化学法替代湿化学法进行电解质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hl1a3 基因敲入 电解质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钾型周期性麻痹相关的Cchl1a3基因R528H敲入小鼠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3
17
作者 雍曾花 徐宏燕 +2 位作者 王大鹏 王晓英 姚合斌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7-13,I0002,I0003,共9页
目的构建低钾型周期性麻痹相关的Cchl1a3基因R528H敲入小鼠模型。方法将Cchl1a3-knock-in打靶载体电转染ES细胞,经过G418和Ganciclovoir筛选阳性ES细胞克隆并用PCR和DNA测序法鉴定。将阳性ES克隆注射到小鼠囊胚,获得嵌合体小鼠。通过杂... 目的构建低钾型周期性麻痹相关的Cchl1a3基因R528H敲入小鼠模型。方法将Cchl1a3-knock-in打靶载体电转染ES细胞,经过G418和Ganciclovoir筛选阳性ES细胞克隆并用PCR和DNA测序法鉴定。将阳性ES克隆注射到小鼠囊胚,获得嵌合体小鼠。通过杂交获得的杂合子小鼠与FLP小鼠交配繁育获得去neo杂合子小鼠,并用PCR和DNA测序进行鉴定。将去neo杂合子小鼠交配得到纯合子后代,进行生长发育等方面的观察。结果打靶载体成功转染ES细胞,PCR和DNA测序法证实9个ES细胞克隆发生正确的同源重组。通过显微注射获得7只嵌合体小鼠。将嵌合体小鼠交配繁育的杂合子小鼠和FLP小鼠交配获得9只去neo杂合子小鼠,最终得到15只去neo纯合子小鼠。该小鼠在发育至性成熟阶段,精神、饮食及活动状态良好,但是在4个月龄时逐渐出现脱毛,皮肤破溃甚至死亡。结论成功构建Cchl1a3基因R528H突变的纯合子小鼠,为研究人类CACNA1S基因功能和阐明低钾型周期性麻痹发生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钾型周期性麻痹 Cchl1a3 基因敲入 小鼠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群低钾型周期性麻痹家系CACNA1S和SCN4A基因突变状态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武昆 王晓英 姚合斌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02-307,共6页
目的检测中国人群中低钾型周期性麻痹(HPP)家系CACNA1S和SCN4A基因的突变情况,并与既往文献报道的西方白种人群HPP基因突变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应用PCR和DNA测序技术,对2个家族性HPP家系、1个甲亢性HPP家系和4例散发性HPP患者的CACN... 目的检测中国人群中低钾型周期性麻痹(HPP)家系CACNA1S和SCN4A基因的突变情况,并与既往文献报道的西方白种人群HPP基因突变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应用PCR和DNA测序技术,对2个家族性HPP家系、1个甲亢性HPP家系和4例散发性HPP患者的CACNA1S基因和SCN4A基因进行测序,与基因库中的参考序列比对,以确定是否存在突变。在PubMed数据库中,搜集1999年1月-2012年12月公开发表的关于HPP家系CACNA1S、SCN4A基因突变的相关文献,最终纳入9篇文献。结果先证者均存在伴有血清钾降低的发作性肌无力、肌无力常累及四肢等典型的HPP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证实血清钾降低,心电图提示低钾性改变,肌电图提示运动电位时限短、波幅低,诊断明确。3个家系的先证者和家族成员以及4例散发性HPP患者的CACNA1S和SCN4A基因中未发现突变位点。既往文献显示,西方白种人群中HPP患者CACNA1S及SCN4A基因的突变阳性率远高于中国人群。结论中国人群HPP患者CACNA1S和SCN4A基因突变率极低,与西方白人患者的检测结果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 突变 基因 CACNA1S 基因 SCN4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