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稳态噪声性听神经损伤后耳蜗内人神经营养素-3基因重组腺病毒的表达与观察 被引量:7
1
作者 罗伟 孙建军 +3 位作者 缪东生 常英展 江平 姜伟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43-44,共2页
目的观察含有人神经营养素-3(human neurotrophin-3,hNT-3)的重组腺病毒(Ad-NT3)在稳态噪声性听神经损伤后耳蜗内的表达。方法30只听力正常豚鼠暴露于稳态强噪声(130 dB SPL×5 h),3天后经鼓阶外淋巴腔内导入目的基因,24只注射Ad-NT... 目的观察含有人神经营养素-3(human neurotrophin-3,hNT-3)的重组腺病毒(Ad-NT3)在稳态噪声性听神经损伤后耳蜗内的表达。方法30只听力正常豚鼠暴露于稳态强噪声(130 dB SPL×5 h),3天后经鼓阶外淋巴腔内导入目的基因,24只注射Ad-NT3,6只注射人工外淋巴液作为对照。分别于基因导入后第11、28、56天取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Ad-NT3在耳蜗内的转染。结果基因导入后第11天可见Ad-NT3在耳蜗内成功转染,耳蜗各回均有表达,表达强度在各回基本相等;第28天仍可见Ad-NT3在耳蜗内表达,蜗轴区表达最强,但较第11天表达减弱;56天时未见表达。结论NT-3重组腺病毒能在稳态噪声性听神经损伤后耳蜗内实现高效表达,表达可以持续相当长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治疗 耳蜗 感音神经性聋 腺病毒 神经营养素-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中耳乳突炎为首发症状的韦格纳肉芽肿 被引量:4
2
作者 刁明芳 孙建军 +4 位作者 洪柳 林井副 郭红光 余永武 童艳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03-206,共4页
目的探讨韦格纳肉芽肿(Wegener's granulomatosis,WG)的耳部表现、被忽视的原因及避免延误治疗的措施,提高耳科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以耳科临床表现为首发症状的韦格纳肉芽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诊治过程。结果根据患... 目的探讨韦格纳肉芽肿(Wegener's granulomatosis,WG)的耳部表现、被忽视的原因及避免延误治疗的措施,提高耳科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以耳科临床表现为首发症状的韦格纳肉芽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诊治过程。结果根据患者耳科症状诊断为"中耳乳突炎",行左侧乳突切开、鼓室探查、鼓室成形术,术后听力无改善,1月后出现肾脏受损的临床表现,肾脏穿刺活检及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检测确诊为WG,经环磷酰胺与泼尼松龙冲击治疗,病情控制,听力改善。结论当WG以耳科局部症状首发,常规治疗中耳炎无效并出现其他系统症状时,要高度怀疑WG。需与相关科室协作,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避免误诊与误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格纳肉芽肿 中耳乳突炎 肾脏穿刺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激光喉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喉良恶性病变 被引量:22
3
作者 李进让 孙建军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01-104,i001,共5页
目的 回顾分析应用CO2 激光喉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喉部良恶性病变的效果。方法 自 1999年 1月 1日至 2 0 0 3年 6月 30日 ,应用CO2 激光喉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喉部良恶性病变 313例 ,其中采用切割或汽化方法切除声带息肉 2 36例 ,声带小结 3... 目的 回顾分析应用CO2 激光喉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喉部良恶性病变的效果。方法 自 1999年 1月 1日至 2 0 0 3年 6月 30日 ,应用CO2 激光喉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喉部良恶性病变 313例 ,其中采用切割或汽化方法切除声带息肉 2 36例 ,声带小结 30例 ;采用声带黏膜剥脱术切除声带白斑、声带角化症、声带不典型增生 2 7例 ;应用声带黏膜剥脱术或声带切除术切除声门型喉癌 (T1aN0 M0 ) 2 0例。结果 所有患者均一次切除病变 ,术中出血少或不出血 ,术野清楚。术后无一例出现呼吸困难、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声带息肉和声带小结患者的有效率达 10 0 % ;声带白斑、角化症、不典型增生患者的有效率为 92 .6 % ;声门型喉癌患者半年复发率 10 %。结论 应用CO2 激光进行喉显微外科手术术中出血少、术野清楚 ,有效率高 ,拓展了手术的适应证和范围 ,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激光 喉显微手术 喉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局限性鼻中隔切除术 被引量:2
4
作者 袁伟 李进让 +2 位作者 钱进 郭红光 孙建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153-1154,共2页
关键词 鼻内镜 局限性鼻中隔切除术 鼻中隔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辛酸不同方式给药对急性声损伤耳蜗细胞凋亡的抑制效应 被引量:7
5
作者 周长华 孙建军 +1 位作者 龚树生 高刚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10年第1期100-104,共5页
目的比较抗氧化剂硫辛酸(lipoic acid,LA)经静脉与鼓室两种不同给药途径对急性声损伤后动物耳蜗内细胞凋亡过程的影响。方法48只豚鼠随机分为4组。A:鼓室注射硫辛酸组,不给于噪声暴露;B:单纯噪声暴露组(110dBSPL稳态噪声暴露5h);C:噪声... 目的比较抗氧化剂硫辛酸(lipoic acid,LA)经静脉与鼓室两种不同给药途径对急性声损伤后动物耳蜗内细胞凋亡过程的影响。方法48只豚鼠随机分为4组。A:鼓室注射硫辛酸组,不给于噪声暴露;B:单纯噪声暴露组(110dBSPL稳态噪声暴露5h);C:噪声暴露+静脉注射硫辛酸组;D:噪声暴露+鼓室注射硫辛酸组。各组动物于处理前和处理后1、3、5、7d取出豚鼠耳蜗,石蜡包埋、切片。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TUNEL)标记凋亡细胞,观察耳蜗Corti器、血管纹、螺旋神经节等部位细胞的凋亡特点。结果光镜下Corti器、血管纹、螺旋神经节TUNEL阳性反应细胞表现为细胞核染成棕黄色或棕褐色。硫辛酸经鼓室注射组(A组)未见明显凋亡细胞。噪声暴露后经鼓室注射硫辛酸组(D组)与经静脉注射组(C组)同单纯暴露组(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D两种方式抑制凋亡无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110dBSPL噪声暴露5h可导致急性声损伤,引起豚鼠耳蜗组织内细胞的凋亡。抗氧化剂硫辛酸经鼓室与静脉注射对噪声暴露后细胞的凋亡皆有明显的抑制效应,但鼓室注射较静脉注射无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 硫辛酸 TUNEL 凋亡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食管反流疾病与分泌性中耳炎 被引量:3
6
作者 周长华 高刚 孙建军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0-202,共3页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疾病 分泌性中耳炎 十二指肠内容物 耳鼻咽喉科 临床症状 呼吸系统 GERD 临床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音性耳聋的药物治疗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刁明芳 孙建军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10年第2期174-178,共5页
耳聋是影响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感音神经性耳聋的病因复杂.包括:噪声暴露、衰老、病毒和细菌感染、耳毒性药物、缺血、自身免疫、基因、内分泌疾病等。各种不同病因导致的感音神性聋的分子和细胞病理机制还不清楚。耳聋可能与多种分... 耳聋是影响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感音神经性耳聋的病因复杂.包括:噪声暴露、衰老、病毒和细菌感染、耳毒性药物、缺血、自身免疫、基因、内分泌疾病等。各种不同病因导致的感音神性聋的分子和细胞病理机制还不清楚。耳聋可能与多种分子、生化、生理改变(如DNA损伤、线粒体功能下降、细胞内液改变、血管功能下降、细胞膜弹性下降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音性耳聋 药物治疗 感音神经性耳聋 内分泌疾病 细胞内液 耳毒性药物 DNA损伤 线粒体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因性耳聋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刁明芳 顾莉萍 孙建军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509-510,共2页
目的探讨心因性耳聋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5年7月至2007年5月在我中心就诊的11例心因性耳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因、听力下降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11例患者行为听阈与客观听阈不符。纯音听阈测试结果:1例为极重度听力下... 目的探讨心因性耳聋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5年7月至2007年5月在我中心就诊的11例心因性耳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因、听力下降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11例患者行为听阈与客观听阈不符。纯音听阈测试结果:1例为极重度听力下降,3例为重度听力下降,4例为中度听力下降,3例为轻度听力下降。10例患者的DPOAE引出率为100%,1例患者DPOAE测试未通过。9例患者ABR阈值正常,2例波V反应阈为45~50dBnHL。经药物和心理治疗后,9例患者听力全部恢复正常,2例听力较治疗前提高了30~40dB。结论心因性耳聋的听力学特点为主客观听力学检查结果不一致,针对性心理治疗有效,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应急 耳聋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屏障内耳局部给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罗伟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25-126,共2页
关键词 跨屏障内耳 局部给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蜗组织细胞连接蛋白—Connexin的表达及其生理与病理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建军 林曦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59-63,共5页
关键词 耳蜗组织 细胞连接蛋白 CONNEXIN 病理意义 生理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释骨形态发生蛋白-2听泡内植入对豚鼠内耳功能的影响
11
作者 李雪盛 孙建军 +1 位作者 姜伟 刘肖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观察缓释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植入豚鼠听泡内的成骨诱导情况及对耳蜗功能的影响。方法制备猪小柱状脱细胞松质骨,与BMP-2复合。选择20只豚鼠,耳后进路进入听泡,左耳植入复合BMP-2的脱细胞松质骨,... 目的观察缓释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植入豚鼠听泡内的成骨诱导情况及对耳蜗功能的影响。方法制备猪小柱状脱细胞松质骨,与BMP-2复合。选择20只豚鼠,耳后进路进入听泡,左耳植入复合BMP-2的脱细胞松质骨,右耳植入单纯脱细胞松质骨作为对照。分别在植入前、植入即刻、植入后3个月对动物进行ABR测试。并在植入3个月后行组织学及耳蜗基底膜铺片硝酸银染色观察,了解BMP-2诱导成骨情况及对听泡、耳蜗大体结构和毛细胞形态的影响。结果术后动物健康状况良好。植入后即刻,实验耳及对照耳ABR反应阈略有下降,3个月时恢复正常。植入3个月后,耳蜗及听泡大体形态正常,组织学检查可见含BMP-2脱细胞松质骨孔隙内有新骨形成,未见耳蜗及听泡骨质异常增生,镫骨底板关节无固定;硝酸银染色示毛细胞形态正常,无毛细胞缺失。结论缓释BMP-2听泡内植入可诱导新生骨形成,但对动物听泡大体形态无影响,不会引起局部骨质异常增生,对动物听功能无影响,有可能应用于听骨链缺损修复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骨赝复物 骨形态发生蛋白 耳蜗 反应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耳听觉上皮再生的研究
12
作者 孙建军 汪吉宝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79-184,共6页
关键词 内耳损伤 听觉上皮 再生 毛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豚鼠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刺激声频率f_2/f_1比值的优化与验证
13
作者 刘娅 Thomas Janssen Jan Kiefer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2-155,共4页
目的通过探寻能引出豚鼠最大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幅值的刺激声频率f2/f1比值,比较该优化的比值与传统的固定比值对正常耳蜗与受损耳蜗的检测差异。方法18只健康杂色豚鼠为研究对象,雌雄不限,从中随机选取7只(14耳)进行DPOAE刺激声频... 目的通过探寻能引出豚鼠最大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幅值的刺激声频率f2/f1比值,比较该优化的比值与传统的固定比值对正常耳蜗与受损耳蜗的检测差异。方法18只健康杂色豚鼠为研究对象,雌雄不限,从中随机选取7只(14耳)进行DPOAE刺激声频率f2/f1比值的优化测试,刺激声强度:Lz为25、40和60dBSPL,L1=0.46L2+41dBSPL;刺激声频率f2为1、2、4、8、16kHz,f2/f1在1.1~1.5间变化,记录DPOAE幅值最大时f2/f1值作为优化的如/f1比值,并以此设定DPOAE的检测参数。一周后所有18只豚鼠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9只,每只动物单耳进行相同的内耳手术,A组动物手术前后应用优化的f2/f1比值检测DPOAE,B组动物手术前后应用固定的f2/f1比值(1.2)检测DPOAE,比较2组动物测得DPOAE的差异。结果当f2从1kHz上升到2kHz时,最佳f2/f1比值从1.26上升至1.43;而后当f2上升至8kHz时,最佳f2/f1比值逐渐下降到1.18;最后,当f2由8kHz上升至16kHz时,最佳f2/f1比值又缓慢上升至1.23。A组动物在手术前后所检测的DPOAE幅值较B组动物高,特别是当刺激声频率f2为2、4kHz时,这一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O.01);此外,采用优化的f2/f1比值在较低刺激声频率(f2=1kHz)更易引出DPOAE(P〈O.01)。结论在DPOAE检测前对f2/f1比值进行优化可以提高检测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声级 频率 比值 豚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耳钆增强磁共振成像
14
作者 董昶 华清泉 刘阳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5-278,共4页
人们对内淋巴积水的认识一般源于梅尼埃病,迄今为止,梅尼埃病的病因不甚明了。由于临床上无法行活体内耳病理检查,而现有检查手段特异性均不高,故对于内淋巴积水的诊断尚缺乏精确的方法。内耳体积微小且结构精细,一直是影像学检查... 人们对内淋巴积水的认识一般源于梅尼埃病,迄今为止,梅尼埃病的病因不甚明了。由于临床上无法行活体内耳病理检查,而现有检查手段特异性均不高,故对于内淋巴积水的诊断尚缺乏精确的方法。内耳体积微小且结构精细,一直是影像学检查的难点,随着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磁共振成像 内耳 内淋巴积水 梅尼埃病 影像学检查 病理检查 检查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骨桥的乳突鼓室成形术(IBM)远期疗效与相关技术再探讨 被引量:21
15
作者 刘阳 孙建军 林勇生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2期148-151,共4页
目的探讨中耳乳突显微外科手术中闭合技术与开放技术相结合的保留骨桥的乳突鼓室成形术(Intact-bridge mastoitympanoplasty IBM)手术技术及相关问题。方法总结2000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107例(耳)IBM手术病例中资料完整的79例,在切开乳... 目的探讨中耳乳突显微外科手术中闭合技术与开放技术相结合的保留骨桥的乳突鼓室成形术(Intact-bridge mastoitympanoplasty IBM)手术技术及相关问题。方法总结2000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107例(耳)IBM手术病例中资料完整的79例,在切开乳突保留低位骨桥的基础上,采用面隐窝开放、分期手术及清除病灶后面隐窝等残留腔隙的封闭填充与耳道成形等改进技术,观察远期情况。结果随访1~5年(79107例,随访率73.8%),11例出现不同问题,干耳率86.08%(6879例),语言频率气导术后平均值较术前提高18.2±5.6dBHL。发现问题包括上鼓室鼓窦处肉芽组织残留、鼓膜穿孔、乳突填充骨粉漏出、外耳道狭窄以及分期手术的Ⅰ期术后后鼓室、骨桥下孤立胆脂瘤珠、骨桥下底板周围纤维粘连组织、面神经嵴过高等。结论以乳突鼓室成形术的闭合技术和开放技术为出发点,在保留低位骨桥后对相关技术加以改进,综合运用面隐窝处理、缺损组织的填充与修复、分期手术、耳道生理形态的恢复与成形等现代耳显微外科技术,IBM手术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突鼓室成形术 保留骨桥 中耳炎 胆脂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接触性肉芽肿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进让 陈雪松 孙建军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56-58,共3页
关键词 喉接触性肉芽肿 接触性溃疡 病因 杓状软骨 喉镜检查 喉肌电图 临床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D、3D影像重建对听骨链病变诊疗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3
17
作者 孙建军 刘阳 +1 位作者 郭勇 逯巧慧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11年第2期117-123,共7页
目的分析CT2D、3D影像重建在听骨链病变诊疗中的价值,旨在提高放射科与耳科医师对该类病变的临床认知精度。方法选择胆脂瘤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先天性耳畸形。鼓室硬化症、听骨链中断典型病例,采用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H... 目的分析CT2D、3D影像重建在听骨链病变诊疗中的价值,旨在提高放射科与耳科医师对该类病变的临床认知精度。方法选择胆脂瘤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先天性耳畸形。鼓室硬化症、听骨链中断典型病例,采用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HRCT)轴位及冠状位成像、后期多平面重组(Multi-planer reformation,MPR)、虚拟耳镜(CT Virtual Endoscopy,CTVE)与容积重建(CT Volume Rendering,CTVR)等方法进行术前及听骨成型术后影像重建。结果 HRCT轴位与冠状位显示听骨与周围骨及软组织的界面关系良好,对于听骨本身显示不佳;MPR可实现听骨的同层全程显示,进而再现听骨链的真实形态,对于重建听骨亦有良好显示;CTVE可显示听骨链的表面空间构像,但有一定的几何失真,与周围软组织分辨略差;CTVR采用容积重建技术,可滤除听骨周围软组织及骨性遮挡,用于听骨链术前及重建术后评估时的空间构像更近真实。结论对于听骨链病变的影像诊断在常规轴位、冠状位HRCT的基础,综合MPR、CTVR和CTVE等技术,可更好地对听骨链病变做出准确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 听骨链 多平面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突与鼓室成形手术分类 被引量:13
18
作者 刘阳 孙建军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88-290,298,共4页
关键词 手术分类 鼓室成形 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 功能性手术 手术治疗 清除病灶 手术目的 手术类型 手术方法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觉过敏 被引量:10
19
作者 刁明芳 孙建军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03-605,共3页
关键词 听觉过敏 正常人 声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壳聚糖膜在组织工程化鼓膜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汤勇 孙建军 雷菲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63-566,共4页
目的探讨胶原-壳聚糖膜(collagen-chitosan tissue engineering membrane,CCM)在体外对鼓膜上皮层角朊细胞(keratinocyte,KC)、纤维层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FB)生长、增殖以及胶原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热干法制备CCM,传代的大鼠鼓膜上... 目的探讨胶原-壳聚糖膜(collagen-chitosan tissue engineering membrane,CCM)在体外对鼓膜上皮层角朊细胞(keratinocyte,KC)、纤维层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FB)生长、增殖以及胶原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热干法制备CCM,传代的大鼠鼓膜上皮KC和FB分别接种于培养板及CCM表面,通过角蛋白、细胞膜波形蛋白免疫荧光染色鉴定细胞特异性,通过细胞核增殖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免疫荧光染色测定膜上细胞的增殖能力,通过细胞培养液上清的羟脯氨酸测定评价对FB胶原分泌功能的影响。结果传代的大鼠鼓膜上皮KC和FB在CCM上生长,细胞形态及角蛋白、细胞膜波形蛋白免疫荧光染色阳性结果均未见明显改变。分别在培养板及CCM上接种6天的KC和FBPCNA染色荧光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培养板和CCM上接种6天的FB培养液上清中胶原含量分别为(11.26±0.68)×10-2和(12.02±0.8)×10-2(单位为每微克蛋白含胶元的微克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实验证实热干法制备的CCM适合鼓膜KC和FB生长、增殖,FB可以保持良好的胶原分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膜 角朊细胞 成纤维细胞 胶原 壳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