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7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舰船复合材料结构物应用工程技术特点及内涵分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梅志远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共8页
针对舰船平台技术所面临的发展需求与挑战,从总体平台特性、综合隐身以及综合保障技术发展需求的角度,简要分析开展舰船复合材料结构物应用工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西方国家潜艇应用为例,梳理国外舰船复合材料结构物应用发展思路,提出... 针对舰船平台技术所面临的发展需求与挑战,从总体平台特性、综合隐身以及综合保障技术发展需求的角度,简要分析开展舰船复合材料结构物应用工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西方国家潜艇应用为例,梳理国外舰船复合材料结构物应用发展思路,提出并阐明舰船功能复合材料结构物应用工程的3个“一体化”技术特点,着重探讨总体/结构设计技术的定义、内涵及关键技术组成。最后,针对我国未来在该领域的发展需求,提出应在尽快制定顶层规划的同时,着力加强设计基础研究和规范体系性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平台技术 功能复合材料结构 综合隐身 综合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可靠舰船装备软件可靠性的两阶段验证方案
2
作者 王玉琢 刘海涛 +1 位作者 翟亚利 张志华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7-112,共6页
针对高可靠舰船装备软件可靠性验证存在的测试周期长、测试剖面难以准确反映真实使用环境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两阶段可靠性验证方案。首先,在研发阶段对软件提出可靠性要求,并基于该阶段产生的可靠性增长测试信息,利用软件可靠性增长模型... 针对高可靠舰船装备软件可靠性验证存在的测试周期长、测试剖面难以准确反映真实使用环境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两阶段可靠性验证方案。首先,在研发阶段对软件提出可靠性要求,并基于该阶段产生的可靠性增长测试信息,利用软件可靠性增长模型评估软件可靠性水平,验证其是否达到规定的可靠性要求;然后,基于最大后验风险制定贝叶斯验证方案,并在软件试用阶段利用用户现场使用信息验证软件可靠性。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的两阶段验证方案能缩短软件可靠性验证时长、方便工程实施;利用用户现场使用信息给出验证结论,使结论具备较高的可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性验证 可靠性增长模型 最大后验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舱内爆炸载荷下Y形夹层板动响应及抗爆性能影响因素 被引量:2
3
作者 姚梦雷 侯海量 +1 位作者 李典 谢悦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37-854,共18页
针对反舰武器攻击下舰船结构抗毁伤防护问题,采用小型舱室模型实验结合有限元数值分析的方法,分析不同爆距下Y形夹层板结构的动响应特性,总结得到Y形夹层板结构面板的7种变形模式,发现面板变形模式与爆距和与其相连芯层刚度的相对强弱有... 针对反舰武器攻击下舰船结构抗毁伤防护问题,采用小型舱室模型实验结合有限元数值分析的方法,分析不同爆距下Y形夹层板结构的动响应特性,总结得到Y形夹层板结构面板的7种变形模式,发现面板变形模式与爆距和与其相连芯层刚度的相对强弱有关,爆距较小时面板易发生局部隆起变形,爆距较大则易发生整体碟形变形或板格变形,芯层强、面板弱时面板易发生板格变形,面板强、芯层弱时则易发生整体碟形变形,迎爆面板和V形芯层的刚度较大时背爆面面板则发生整体碟形变形。总结了Y形芯层在舱内爆炸载荷作用下的3种典型变形情况,即V屈曲I失稳、V屈曲I不变、V不变I不变;探究了迎爆面面板厚度、V形芯层厚度和I形芯层厚度对Y形夹层板结构抗爆性能的影响,发现增加迎爆面面板厚度和I形芯层厚度都可以显著降低背板变形,但增加迎爆面面板厚度会使得结构总吸能降低,增加I形芯层厚度则结构总吸能基本不变,增加V形芯层厚度则V形芯层吸能急剧下降,背板最大变形先增加再减小,结构总吸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结构 舱内爆炸 Y形夹层板 动响应 变形模式 抗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阶段增长测试信息的软件可靠性贝叶斯验证方案
4
作者 王玉琢 刘海涛 +2 位作者 袁昊劼 翟亚利 张志华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60-367,共8页
针对现有贝叶斯方案的先验分布确定方法对软件可靠性分阶段增长测试信息加工偏保守、假设条件偏理想的问题,利用正则不完全贝塔函数与二项分布累积和之间的恒等关系式,给出增长测试最后一阶段软件成功率的边缘概率分布模型。在此基础上... 针对现有贝叶斯方案的先验分布确定方法对软件可靠性分阶段增长测试信息加工偏保守、假设条件偏理想的问题,利用正则不完全贝塔函数与二项分布累积和之间的恒等关系式,给出增长测试最后一阶段软件成功率的边缘概率分布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顺序约束条件下的软件成功率先验分布确定方法,并从保护使用方利益的角度设计了基于平均后验风险的软件可靠性贝叶斯验证方案。经实例和仿真验证,所提先验分布确定方法对软件可靠性分阶段增长测试信息的加工更合理,设计的贝叶斯方案能在保证方案可信度的前提下明显减少可靠性验证测试用例数量,减轻测试负担,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可靠性验证 可靠性增长测试 软件成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曲旋转薄壳弯曲问题理论计算方法研究
5
作者 张二 闵少松 +2 位作者 滑林 刘聪 陈国涛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9-334,共6页
[目的]为分析双曲旋转薄壳的弯曲特性,基于欧拉-伯努利梁理论,将双曲旋转薄壳弯曲这一复杂的二维力学问题简化为一维壳带梁弯曲问题。[方法]通过分析壳带梁受力及变形特点,建立结构力学模型;结合板壳弹性变形的物理方程以及单跨梁复杂... [目的]为分析双曲旋转薄壳的弯曲特性,基于欧拉-伯努利梁理论,将双曲旋转薄壳弯曲这一复杂的二维力学问题简化为一维壳带梁弯曲问题。[方法]通过分析壳带梁受力及变形特点,建立结构力学模型;结合板壳弹性变形的物理方程以及单跨梁复杂弯曲微分方程,建立双曲旋转薄壳弯曲微分方程;选取跨中中面环向应力这一耐压结构常用的标志性应力,提出典型的应力计算经验公式;基于ANSYS开展双曲旋转薄壳弯曲问题仿真,验证典型应力计算公式的准确性。[结果]结果显示,所提跨中中面环向应力计算经验公式的计算结果与数值仿真结果间的误差约为2.3%,表明该公式在预报典型应力方面具有较高的精度,验证了所提双曲旋转薄壳弯曲问题理论计算方法的正确性。[结论]所提方法可为类似结构的设计与优化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曲率 弯曲问题 壳带 应力 理论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板防滑涂料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高敏 谢庆宜 +3 位作者 刘宇 马春风 罗忠 张国梁 《涂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6-82,共7页
【目的/意义】旨在全面了解甲板防滑涂料的研究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和未来发展方向,为开发新型高性能防滑涂料提供理论支持和研究思路。【分析/评论/进展】重点综述了国内外聚合物基和金属基甲板防滑涂料的研究进展和... 【目的/意义】旨在全面了解甲板防滑涂料的研究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和未来发展方向,为开发新型高性能防滑涂料提供理论支持和研究思路。【分析/评论/进展】重点综述了国内外聚合物基和金属基甲板防滑涂料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甲板防滑涂料因其优异的防滑性、耐磨性、耐候性、耐腐蚀性等性能而备受关注。聚合物基涂料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施工性,而金属基涂料则表现出更高的硬度和耐腐蚀性。根据目前甲板防滑涂料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现阶段防滑涂料的研究短板以及我国防滑涂料发展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及措施。【结论/展望】明确了未来甲板防滑涂层材料技术研究的重点发展方向,即向环境友好型、耐久型和高功能型等新型防滑涂料转变,推动甲板防滑涂料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滑涂料 甲板 聚合物基材料 金属基材料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扭曲舵潜艇的水动力性能及艉流场特性研究
7
作者 叶金铭 张迪 +1 位作者 郑子涵 杨万里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6,共9页
为了研究新型扭曲舵对潜艇水动力性能及艉流场特性的影响,本文采用SST k-ω湍流模型结合全域结构网格分别对带扭曲舵和常规舵的SUBOFF潜艇模型进行模拟计算,对比并分析常规舵潜艇和扭曲舵潜艇在自航状态下的推进性能、螺旋桨叶片压力分... 为了研究新型扭曲舵对潜艇水动力性能及艉流场特性的影响,本文采用SST k-ω湍流模型结合全域结构网格分别对带扭曲舵和常规舵的SUBOFF潜艇模型进行模拟计算,对比并分析常规舵潜艇和扭曲舵潜艇在自航状态下的推进性能、螺旋桨叶片压力分布和艉流场速度分布。结果表明:相对于常规舵潜艇,扭曲舵潜艇达到自航状态时螺旋桨所需的转速降低,桨叶吸力面压力最小值提高,艉流场中的周向速度显著降低,螺旋桨的推进效率提高了约7.67%,且扭曲舵并不会对潜艇阻力产生太大影响,为提高潜艇推进性能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艇扭曲舵 SUBOFF 自航 水动力性能 推进效率 艉流场特性 螺旋桨表面压力 周向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弹簧静态性能与动态行为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晟 孙佳瑞 +3 位作者 王芷鸢 崔飞鸿 夏万 朱清波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7-95,共9页
空气弹簧在准零刚度隔振系统中具有重要应用前景,其刚度特性是分析其性能的关键。以单曲囊式空气弹簧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其静态和动态特性。基于气体力学理论建立了单曲囊式空气弹簧... 空气弹簧在准零刚度隔振系统中具有重要应用前景,其刚度特性是分析其性能的关键。以单曲囊式空气弹簧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其静态和动态特性。基于气体力学理论建立了单曲囊式空气弹簧的刚度计算模型,推导出垂向刚度和固有频率表达式。利用ABAQUS软件构建了G40/60型空气弹簧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初始内压对刚度特性的影响。在WDW-100型试验机上进行静力学试验,获得了不同气压下的力-位移特性曲线,通过多项式拟合得到了承载力和静刚度表达式。在MTS 831型试验机上进行动力学试验,研究了气压、频率和振幅对刚度和阻尼特性的影响规律。为空气弹簧在准零刚度隔振系统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弹簧 刚度特性 静态特性 动态特性 阻尼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准零刚度隔振系统吸引子迁移控制特性
9
作者 马召召 余永华 +2 位作者 杨庆超 周瑞平 柴凯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0-739,共10页
非线性隔振系统普遍存在多稳态吸引子共存现象,运行在不同吸引子上时则具有不同的隔振效果.为保证非线性隔振系统处于最优的隔振状态,以双层准零刚度隔振(two-stage quasi-zero stiffness vibration isolation,TQZS VI)系统为对象,对其... 非线性隔振系统普遍存在多稳态吸引子共存现象,运行在不同吸引子上时则具有不同的隔振效果.为保证非线性隔振系统处于最优的隔振状态,以双层准零刚度隔振(two-stage quasi-zero stiffness vibration isolation,TQZS VI)系统为对象,对其吸引子迁移控制特性展开分析.首先,建立了TQZS VI系统动力学模型,采用参数延拓跟踪方法和并行胞映射方法分别揭示了TQZS VI系统全局分岔特性和吸引子共存特性,在不同激励力幅值作用下TQZS VI系统具有显著的分岔特性,包括周期运动(周期1,2和3等)以及混沌运动.然后,基于吸引子迁移控制理论,采用经典指数趋近律提出了一种基于滑模变结构的吸引子迁移控制方法,其无需建立非线性控制项且目标轨道函数传输域具备全局性.最后,采用所提出的吸引子迁移控制方法构建了TQZS VI系统迁移控制项,并揭示了TQZS VI系统在不同目标轨道以及吸引子之间的迁移控制特性.结果表明,基于滑模变结构的吸引子迁移控制方法能够有效控制TQZS VI系统的运动状态,可为非线性隔振系统状态控制和减振降噪提供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隔振 准零刚度 吸引子 滑模变结构 迁移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型变厚度消波阻尼板控制基座结构振动研究
10
作者 周亿 刘文玺 +5 位作者 胡俊波 邱昌林 唐永壮 李定远 谭路 阮文冲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2-57,共6页
本文研究复合型变厚度消波阻尼板的振动特性以控制基座结构振动。在完成数值仿真结果的正确性验证后,以基座面板的振动谱峰为控制目标,通过调节材料及结构参数设计单片及复合型变厚度消波阻尼板的固有频率,将变厚度板固连到目标基座面... 本文研究复合型变厚度消波阻尼板的振动特性以控制基座结构振动。在完成数值仿真结果的正确性验证后,以基座面板的振动谱峰为控制目标,通过调节材料及结构参数设计单片及复合型变厚度消波阻尼板的固有频率,将变厚度板固连到目标基座面板上振动幅值最大的位置,实现与振源的耦合共振,从而吸收并耗散弯曲振动能量,为控制计算规模,采用面单元代替体单元,并用函数为变厚度板赋板厚以保证板厚的连续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上述方法构建数值仿真模型能够大幅提高计算效率,在5~600 Hz的频率范围内,采用上述基于振动谱峰构造的复合型变厚度消波阻尼板以及连接方式能够明显降低基座面板在谱峰处的振动幅值,同时不影响目标结构的强度及重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型 变厚度 消波阻尼板 基座面板 减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胞映射的非线性系统全局特性并行分析方法
11
作者 马召召 余永华 +2 位作者 周瑞平 杨庆超 柴凯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457-2465,共9页
非线性动力系统的响应特性主要由其内在的全局结构所决定,开展全局特性分析可以刻画出系统的全局结构形貌,从而全面了解其多稳态吸引子及其吸引域的形态.目前,基于状态空间离散思想的胞映射方法已成为刻画非线性动力系统全局结构最有效... 非线性动力系统的响应特性主要由其内在的全局结构所决定,开展全局特性分析可以刻画出系统的全局结构形貌,从而全面了解其多稳态吸引子及其吸引域的形态.目前,基于状态空间离散思想的胞映射方法已成为刻画非线性动力系统全局结构最有效的方法.首先,基于胞映射理论,引入并行重构算法对胞-胞映射和胞分类处理过程进行了改进优化,提高了全局特性分析过程中最耗时的数值积分效率.然后,结合计算机高动态内存和大规模并行运算技术,建立了一套胞-胞映射过程快速且分类准确的全局特性并行分析方法.最后,利用全局特性并行分析方法刻画出了二维Mathieu-Duffing振荡器和三维Lorenz非线性动力系统的全局结构,并且在三维Lorenz系统状态空间划分尺度为51×51×61以及并行胞单元数量分别为10和100的条件下,相比于经典胞映射方法的总运算时间分别减少了81%和83%,验证了所提出的非线性系统全局特性并行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动力系统 全局结构 胞映射方法 全局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舱内爆炸载荷简化载荷计算模型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鹏宇 侯海量 +3 位作者 金键 李茂 朱锡 焦立启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22-29,共8页
为得到舱内爆炸载荷简化计算方法,将舱内爆炸下目标壁面受到的内爆载荷在时间分布上分为爆炸冲击波作用和准静态压力作用2个阶段,在空间分布上分为非角隅中间区域、两面角隅区和三面角隅区,建立了舱内爆炸下目标壁面所受载荷的简化计算... 为得到舱内爆炸载荷简化计算方法,将舱内爆炸下目标壁面受到的内爆载荷在时间分布上分为爆炸冲击波作用和准静态压力作用2个阶段,在空间分布上分为非角隅中间区域、两面角隅区和三面角隅区,建立了舱内爆炸下目标壁面所受载荷的简化计算模型,并通过Matlab编程实现,得到目标壁面受到的舱内爆炸载荷总冲量,其结果与数值仿真结果吻合较好。该简化模型可用于舰船舱内爆炸载荷强度及壁面总冲量的快速工程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舱内爆炸 简化载荷 冲击波超压 准静态压力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爆载荷下舰船典型结构损伤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典 郑羽 +2 位作者 陈长海 侯海量 李茂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43-557,共15页
舰船防护结构作为抵御各种战术武器攻击的有效手段,其抗爆性能直接关系到舰船生命力,一直以来受到各国海军重视并开展了广泛研究工作。本文从简单结构出发,首先介绍了舰船典型平板及加筋板架结构抗空爆冲击波载荷毁伤的研究成果;然后,... 舰船防护结构作为抵御各种战术武器攻击的有效手段,其抗爆性能直接关系到舰船生命力,一直以来受到各国海军重视并开展了广泛研究工作。本文从简单结构出发,首先介绍了舰船典型平板及加筋板架结构抗空爆冲击波载荷毁伤的研究成果;然后,评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采用新型夹层结构提高舰船抗爆性能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可行性;最后,对舰船抗爆结构的发展方向做了展望,可为舰船防护领域进一步开展抗爆研究及结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空爆载荷 舰船防护结构 抗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贝叶斯岭回归模型辨识水下航行器水动力系数研究
14
作者 向国 欧勇鹏 +1 位作者 陈君杰 王威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4-112,共9页
针对水下航行器水动力系数求取问题,研究了应用贝叶斯岭回归模型进行水动力系数辨识的方法。首先,建立水下航行器六自由度运动模型并令其以指定方式运动,经白噪声调和、数据采样得到航行器空间运动仿真试验数据;然后,利用贝叶斯岭回归... 针对水下航行器水动力系数求取问题,研究了应用贝叶斯岭回归模型进行水动力系数辨识的方法。首先,建立水下航行器六自由度运动模型并令其以指定方式运动,经白噪声调和、数据采样得到航行器空间运动仿真试验数据;然后,利用贝叶斯岭回归模型辨识获得一组新的水动力系数,并据此预报了航行器水平面Z形、回转运动;最后,通过与原模型的水动力系数、运动轨迹的对比分析发现:除敏感度不高的少数耦合项外,应用贝叶斯岭回归模型辨识水动力系数均具有良好的精度;相较于原模型,辨识所得一阶水动力系数偏差小于5%、二阶系数偏差小于20%,Z形、回转运动参数预报偏差小于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动力系数 参数辨识 贝叶斯岭回归模型 操纵运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任务的k/n(G)系统舰船备件需求预测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海涛 邵松世 张志华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189-2196,共8页
针对k/n(G)系统在事后维修与任务后检修相结合条件下的舰船备件需求预测问题,在备件寿命服从指数分布的条件下,首先建立了k/n(G)系统的备件需求预测模型,并给出了备件需求特征。然后,基于方便理解和简便计算的需要,以伽马型单部件需求... 针对k/n(G)系统在事后维修与任务后检修相结合条件下的舰船备件需求预测问题,在备件寿命服从指数分布的条件下,首先建立了k/n(G)系统的备件需求预测模型,并给出了备件需求特征。然后,基于方便理解和简便计算的需要,以伽马型单部件需求为基础,给出了备件需求模型的工程解释和近似计算方法,并对近似算法的精度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备件需求模型可以更好地描述k/n(G)系统在一次海上任务期内的备件需求,近似算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以为舰船装备备件配置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备件 任务后检修 事后维修 指数型备件 需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雷近场爆炸对舰船不同结构的局部毁伤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文思 吴林杰 +1 位作者 侯代文 李海涛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15,共4页
对某目标舰船全尺寸建模,建立了鱼雷近场爆炸全过程数值分析模型,研究了鱼雷在舰船纵向不同强度结构部位下方相同距离爆炸造成的舰船局部破口形式、质量损失、最大应力等特征参数,分析了局部结构对鱼雷毁伤效能的影响特性。所建立的数... 对某目标舰船全尺寸建模,建立了鱼雷近场爆炸全过程数值分析模型,研究了鱼雷在舰船纵向不同强度结构部位下方相同距离爆炸造成的舰船局部破口形式、质量损失、最大应力等特征参数,分析了局部结构对鱼雷毁伤效能的影响特性。所建立的数值模拟方法能够反映鱼雷近场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气泡脉动、水射流多种载荷连续作用过程。结果表明:近场条件下,爆炸载荷与结构体现为相互耦合作用,强结构部位能有效限制局部破口及塑性应变的范围、但质量损失较大,弱结构部位局部破口及塑性应变的范围较大而质量损失较小,两种结构处吸收总能量大致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雷 近场爆炸 结构毁伤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则波浪中舰船摇荡耦合切片计算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军 夏齐强 +3 位作者 王智宇 朱韬 黄昆仑 葛义军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9-56,共8页
[目的]切片理论方法在舰船耐波性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工程应用,该方法是针对切片平均位置来计算水动力,本质上缺少船体垂荡、纵摇与横摇的运动耦合性。为有效耦合船体垂荡、纵摇与横摇的运动,[方法]基于广义纵倾角和广义吃水增量的参数,以... [目的]切片理论方法在舰船耐波性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工程应用,该方法是针对切片平均位置来计算水动力,本质上缺少船体垂荡、纵摇与横摇的运动耦合性。为有效耦合船体垂荡、纵摇与横摇的运动,[方法]基于广义纵倾角和广义吃水增量的参数,以及船体坐标系下瞬时波面方程的解析表达式,以满足波面处压力为零的条件修正波面下压力分布的计算公式(史密斯效应);基于波面方程和压力分布修正公式,给出瞬时波面下船体切片的静水力与傅汝德—克雷洛夫波浪扰动力之和的计算方法,惯性水动力和阻尼力则采用经验公式估算。建立船体垂荡、纵摇与横摇耦合的时变系数动力学方程,采用AutoCAD图形面域技术开发计算软件,数值计算规则波浪中舰船的耦合摇荡运动。[结果]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大波高时横摇幅频曲线呈现出较为显著的因摇荡耦合导致的非线性效应,同时在横摇共振区内有明显的波浪传播方向的横摇偏摇现象。[结论]所得计算方法对于舰船高海况下的耐波性预报将产生积极的作用,计算软件可以作为耐波性设计选型的评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 耐波性 规则波浪 切片方法 摇荡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头圆柱装药弹体静态爆炸破碎与飞散特性
18
作者 林远志 侯海量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28,共9页
为探讨反舰战斗部舱内爆炸高速破片破碎飞散特性,采用平头圆柱装药弹体、长方体型采样舱,开展了平头圆柱装药弹体静态爆炸破碎与飞散特性试验,结合SPH数值模拟,分析了一端起爆下平头圆柱装药弹体的爆炸破碎过程、破碎形态及破片飞散特性... 为探讨反舰战斗部舱内爆炸高速破片破碎飞散特性,采用平头圆柱装药弹体、长方体型采样舱,开展了平头圆柱装药弹体静态爆炸破碎与飞散特性试验,结合SPH数值模拟,分析了一端起爆下平头圆柱装药弹体的爆炸破碎过程、破碎形态及破片飞散特性,以及侧壁厚度、侧壁长度与缩放尺度的影响规律。拟合了侧壁厚度、长度、缩放尺度分别与三区段长(或飞散偏角)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钢制圆柱壳体内部炸药爆轰作用下,侧壁破碎及飞散呈三段式分布,两侧端部破片速度比中部慢、破碎程度高,纵向裂纹分别由两端产生并向中部扩展,中部以条形破片为主。该研究结果为战斗部和防护结构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 自然破碎 数值模拟 破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化数据的区域保障调度模型研究
19
作者 胡志刚 楼京俊 +1 位作者 史跃东 胡俊波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4-554,共11页
在区域任务中,装备保障调度实质是装备体系和保障体系在保障资源上的匹配。因此,体系资源的精确匹配成为提升区域保障能力的关键。以体系的模块化分层结构为基础,融合体系节点的特征和结构信息,构建基于结构化数据的区域保障调度最优传... 在区域任务中,装备保障调度实质是装备体系和保障体系在保障资源上的匹配。因此,体系资源的精确匹配成为提升区域保障能力的关键。以体系的模块化分层结构为基础,融合体系节点的特征和结构信息,构建基于结构化数据的区域保障调度最优传输(optimal transmission, OT)的资源匹配模型。考虑决策层级,将其拓展为多分辨率模型,基于结构化OT算法,将保障调度概率方案转换为多分辨率模型的保障调度方案求解算法。所提基于结构化数据的区域保障调度模型,解决区域保障资源体系匹配中的层级结构一致性问题。案例分析结果表明,在树形结构和复杂规模下,所提保障调度方案具有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备保障 结构化数据 保障调度 最优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装备维修保障资源规划技术发展研究综述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忠猛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31-135,共5页
维修保障资源是装备保障能力形成的重要要素,也是长期以来制约我军装备保障能力提高的"瓶颈"。根据海军使命任务的拓展和装备发展规律,对维修保障资源规划与管理的特点以及技术发展需求进行分析,从维修保障资源规划理论与技... 维修保障资源是装备保障能力形成的重要要素,也是长期以来制约我军装备保障能力提高的"瓶颈"。根据海军使命任务的拓展和装备发展规律,对维修保障资源规划与管理的特点以及技术发展需求进行分析,从维修保障资源规划理论与技术研究、优化建模方法、工程化应用等方面概括了国内外发展现状,并总结了当前国内外主要差距。立足当前现状,着眼未来发展,提出了保障资源规划技术领域的发展需求,构建了保障资源规划关键技术体系框架,通过技术体系的分解,明确了各子领域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出了维修保障资源规划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装备 维修保障资源 规划技术 保障能力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