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7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军工程大学振动与噪声研究所武汉430033) 被引量:7
1
作者 伍先俊 朱石坚 李志明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0-44,共5页
叶轮产生离散噪声的原因是叶片间周向夹角均匀布置,因此降低叶轮离散噪声的有效手段就是破坏叶片周向夹角的均匀布置,通过合理布置各叶片夹角降低叶轮离散噪声。本文提出了采用叶片周向角不等距布置降低叶轮总离散噪声A声级的一种优... 叶轮产生离散噪声的原因是叶片间周向夹角均匀布置,因此降低叶轮离散噪声的有效手段就是破坏叶片周向夹角的均匀布置,通过合理布置各叶片夹角降低叶轮离散噪声。本文提出了采用叶片周向角不等距布置降低叶轮总离散噪声A声级的一种优化设计模型,模型充分考虑了A计权函数与波动力对脉动流场响应参数SC乘积有关的综合衰减曲线的高低频段衰减较大的特性和人可听域频率范围在20∽20000Hz之间的特点,通过算例验证采用该模型可以降低总离散噪声A声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 等距 乘积 夹角 权函数 衰减曲线 算例 噪声 频段 A计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源振动噪声控制技术在潜艇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姜荣俊 何琳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共6页
阐述了有源振动噪声控制技术中控制器、作动器和传感器三大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基于有源结构声控制已逐步成为未来主动噪声控制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主要介绍了振动主动控制方面的研究进展。从振动主动控制和噪声主动控制两个方面,介... 阐述了有源振动噪声控制技术中控制器、作动器和传感器三大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基于有源结构声控制已逐步成为未来主动噪声控制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主要介绍了振动主动控制方面的研究进展。从振动主动控制和噪声主动控制两个方面,介绍了振动噪声主动控制技术在舰船减振降噪中的应用现状,针对潜艇声隐身设计中被动振动噪声控制措施存在的不足及主动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探讨了振动噪声主动控制技术在空间和有效载荷有限的潜艇中的应用前景,列举了未来潜艇声隐身设计中振动噪声主动控制技术可能的应用场合,以期为提高我国潜艇的隐身性能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指出其对于提高潜艇的声隐身性能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噪声 主动控制 隐身 潜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的水下振动物体辐射噪声级别分类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汤智胤 何琳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3-96,共4页
运用径向基神经网络,利用水下振动物体内表面加速度信号对其辐射噪声级别进行分类,达到判断其声隐身性的目的.该方法的运算量较传统方法大大降低,极大地提高了计算速度.实例表明,该方法能较准确地对水下振动物体辐射声场声压级别进行分... 运用径向基神经网络,利用水下振动物体内表面加速度信号对其辐射噪声级别进行分类,达到判断其声隐身性的目的.该方法的运算量较传统方法大大降低,极大地提高了计算速度.实例表明,该方法能较准确地对水下振动物体辐射声场声压级别进行分类,进而对其推广应用于潜艇提供了较好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噪声 分级报警 RBF神经网络 高斯核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密频线谱干扰的实时次级通路辨识方法研究
4
作者 李彦 尹天齐 +1 位作者 张能 黄晋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1-164,共14页
次级通路模型的辨识误差对自适应有源控制算法的稳定性具有显著影响,因此需要准确的次级通路模型。然而,由于难以去除密频干扰的影响,次级通路辨识通常在初级振源关闭、背景噪声较低的情况下进行。但实际工程中,次级通路传递特性是时变... 次级通路模型的辨识误差对自适应有源控制算法的稳定性具有显著影响,因此需要准确的次级通路模型。然而,由于难以去除密频干扰的影响,次级通路辨识通常在初级振源关闭、背景噪声较低的情况下进行。但实际工程中,次级通路传递特性是时变的,模型与实际工作状态存在较大差异,导致自适应控制效果不佳、甚至失稳。为解决这一难题,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二阶时频滤波方法的低运算量、高精度辨识次级通路频响函数实部和虚部的方法。然后,分析了有密频干扰情况下实时辨识实部和虚部参数的波动特性规律。最后,提出了抗密频干扰的实时次级通路辨识方法,去除密频干扰引起的辨识参数波动,并获得了稳定、高精度的实时次级通路辨识结果。通过该研究,提供了一种抗密频干扰的实时次级通路辨识方法,可以有效提高隔振装置的自适应控制性能。该研究具有高精度、低运算量等优点,因此在实际工程的时变环境中能快速提供可信的辨识结果,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被动隔振 自适应控制算法 次级通路实时辨识 相位误差 密频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船舶辐射噪声预报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黄欣 徐荣武 李瑞彪 《船舶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6-496,共11页
针对船舶机械设备众多、结构复杂、振动传递路径相互耦合的现状,本文提出基于误差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 BP)神经网络的船舶水下辐射噪声预报方法。分别构建基于梯度下降算法和贝叶斯正则化算法的BP神经网络,以振动数据为输入量、... 针对船舶机械设备众多、结构复杂、振动传递路径相互耦合的现状,本文提出基于误差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 BP)神经网络的船舶水下辐射噪声预报方法。分别构建基于梯度下降算法和贝叶斯正则化算法的BP神经网络,以振动数据为输入量、船体辐射噪声为输出量,将均方根误差(e RMSE)和平均绝对误差(e MAE)作为模型预测精度评价指标。结果表明,贝叶斯正则化BP神经网络的泛化性和鲁棒性优于梯度下降算法的BP神经网络,误差达到3 dB以内,在船舶辐射噪声预报领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噪声预报 BP神经网络 梯度下降算法 贝叶斯正则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SS的含噪声机械振动信号分离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马超 吕志强 章林柯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61-164,174,共5页
水下航行器的噪声源识别面临的两个问题(:1)无法获得振源信号(,2)测得振动信号有环境噪声影响且振源之间相互耦合。将环境噪声作为一个独立的噪声源,给出瞬时混合信号的盲源分离(BSS)数学模型;利用基于二阶统计特性的两次去相关盲源分... 水下航行器的噪声源识别面临的两个问题(:1)无法获得振源信号(,2)测得振动信号有环境噪声影响且振源之间相互耦合。将环境噪声作为一个独立的噪声源,给出瞬时混合信号的盲源分离(BSS)数学模型;利用基于二阶统计特性的两次去相关盲源分离算法,对机械振动加白噪声的混合信号和水池试验实测混合信号进行分离;通过试验验证两次去相关盲源分离方法可以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水下航行器 噪声源识别 盲源分离 两次去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噪声频带级限值线模型的分析与评价
7
作者 胡鹏涛 肖庆华 +3 位作者 杨博 伍宏亮 李丽丽 张纪铃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5-151,共7页
为准确分析舰船声隐身性能的优劣,针对舰船噪声频带级限值线的平折线模型和三点参数模型,推导了在不同噪声控制点参数条件下舰船总声级的频域表达式,以此为基础对舰船噪声源级进行了定量计算,通过数值仿真给出了舰船噪声水平与噪声控制... 为准确分析舰船声隐身性能的优劣,针对舰船噪声频带级限值线的平折线模型和三点参数模型,推导了在不同噪声控制点参数条件下舰船总声级的频域表达式,以此为基础对舰船噪声源级进行了定量计算,通过数值仿真给出了舰船噪声水平与噪声控制点谱级、控制频点之间的变化规律,并从水声探测的角度出发,研究了舰船噪声频带级限值线模型、声呐品质因素和声呐探测距离之间的依赖关系,分析评价了舰船噪声频带级限值线模型的声隐身性能,以期为舰船的噪声控制方案设计与改进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隐身 频带级限值线 噪声水平 水声探测 品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艇主要噪声源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27
8
作者 章林柯 何琳 朱石坚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10,共4页
基于结构动力学分析,讨论潜艇噪声源识别研究的特点;综述国内外有关潜艇噪声源识别方面已有的和目前正在开展的一些主要研究,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并对该领域可能采用的前沿技术作了展望;最后是全文的几点结论。
关键词 声学 潜艇 噪声源 识别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变弹性体的研究现状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8
9
作者 王宇飞 何琳 +1 位作者 杨雪 帅长庚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33-636,632,共5页
磁流变弹性体是一种新型磁流变材料,其特点是流变性能可控可逆、响应时间非常短,而且稳定性好、结构设计简单,因而在智能化减振降噪、电磁传感器和主动控制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系统介绍了国内外磁流变弹性体的研究现状,包括磁流... 磁流变弹性体是一种新型磁流变材料,其特点是流变性能可控可逆、响应时间非常短,而且稳定性好、结构设计简单,因而在智能化减振降噪、电磁传感器和主动控制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系统介绍了国内外磁流变弹性体的研究现状,包括磁流变弹性体的力学模型、磁致力学性能及影响因素和工程应用,并提出了今后应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材料 磁流变弹性体 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样本的双层圆柱壳体结构噪声源识别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徐荣武 何琳 +2 位作者 章林柯 汤智胤 涂松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2-35,共4页
虚拟样本是解决小样本条件下模式识别问题的有效手段。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给出了虚拟样本的定义,利用VC维理论分析了虚拟样本的作用。针对双层圆柱壳体结构噪声源识别这一实际问题,提出了两种分别基于频响函数和傅里叶变换的虚... 虚拟样本是解决小样本条件下模式识别问题的有效手段。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给出了虚拟样本的定义,利用VC维理论分析了虚拟样本的作用。针对双层圆柱壳体结构噪声源识别这一实际问题,提出了两种分别基于频响函数和傅里叶变换的虚拟样本生成算法。试验结果表明两种算法均能有效提高噪声源识别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样本 双层柱壳结构 噪声源识别 频响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FB光纤激光器声致弯曲振动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谭波 黄俊斌 +2 位作者 顾宏灿 李日忠 何琳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75-778,共4页
对利用DFB(分布反馈式)光纤激光器进行水声探测时的弯曲振动问题进行了分析与实验研究。总结了采用非平衡干涉仪解调系统解调的DFB光纤激光水听器的声压灵敏度计算公式;基于梁的弯曲理论,通过数值方法计算了两端固定的DFB光纤激光器在50... 对利用DFB(分布反馈式)光纤激光器进行水声探测时的弯曲振动问题进行了分析与实验研究。总结了采用非平衡干涉仪解调系统解调的DFB光纤激光水听器的声压灵敏度计算公式;基于梁的弯曲理论,通过数值方法计算了两端固定的DFB光纤激光器在50Hz^2000Hz频率范围内的声压灵敏度,绘制了该频率范围内的频响曲线;采用振动液柱法对一支DFB光纤激光器在该频率范围内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数据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吻合。表明了细长型结构的DFB光纤激光器在水声场中很容易由于弯曲振动而引入较大的非声压振动的干扰信号,影响其水声探测性能,有必要在DFB光纤激光水听器探头的设计中考虑这一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FB(分布反馈式)光纤激光器 非平衡干涉仪 水听器 声压灵敏度 振动液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用推力轴承整体减振系统振动传递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胡泽超 徐伟 李正民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3-148,共6页
[目的]采用推力轴承整体减振技术可改变推进轴系的纵振传递路径,衰减螺旋桨传递至船体的振动能量,从而实现降噪的目的。[方法]为掌握螺旋桨不同方向激励力的传递规律,建立桨—轴—船体的数值分析模型,分析螺旋桨纵向和横向单位激励力作... [目的]采用推力轴承整体减振技术可改变推进轴系的纵振传递路径,衰减螺旋桨传递至船体的振动能量,从而实现降噪的目的。[方法]为掌握螺旋桨不同方向激励力的传递规律,建立桨—轴—船体的数值分析模型,分析螺旋桨纵向和横向单位激励力作用下系统的振动传递特性,对比推力轴承整体减振与传统刚性支撑两种安装方式下船体的振动响应,并识别出对应的优势模态,然后利用间接识别法计算螺旋桨的纵向力谱,并以此作为输入评估系统的减振性能,最后对推力轴承整体减振系统的激励响应特性进行实验研究。[结果]结果表明,与传统刚性支撑方案相比,推力轴承整体减振技术对于螺旋桨横向激励衰减效果不明显,但对于螺旋桨纵向激励具有10 dB以上减振效果。[结论]应用整体减振技术可使船用推力轴承纵向振动具有良好的衰减效果,所得结论可为船用推力轴承减振装置设计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减振 推力轴承 纵向振动 传递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速度场重构的双层圆柱壳体振动传递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金广文 何琳 姜荣俊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80-183,共4页
从双层圆柱壳体表面速度场实时重构方法出发,通过带浮筏减振设备的大型双层壳体实验舱段模型振动试验,研究了壳体在变工况水泵、电机和大功率激振机各种典型激励下壳体振动传递路径和传递规律。试验分析结果为指导双层圆柱壳体速度场重... 从双层圆柱壳体表面速度场实时重构方法出发,通过带浮筏减振设备的大型双层壳体实验舱段模型振动试验,研究了壳体在变工况水泵、电机和大功率激振机各种典型激励下壳体振动传递路径和传递规律。试验分析结果为指导双层圆柱壳体速度场重构模型的建立、测点位置的布置以及主要激励源的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场 圆柱壳体 振动传递特性 振动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艇机械噪声源分类识别的小样本研究思想及相关算法评述 被引量:6
14
作者 章林柯 崔立林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40-947,共8页
针对潜艇机械噪声源分类识别实际样本获取的困难,将该分类问题归结为一个典型的小样本模式识别问题加以处理;基于"信息"的观点,通过系统归纳、比较和借鉴国内外其它领域的一些主要研究思想和成果,明确了小样本条件下潜艇机械... 针对潜艇机械噪声源分类识别实际样本获取的困难,将该分类问题归结为一个典型的小样本模式识别问题加以处理;基于"信息"的观点,通过系统归纳、比较和借鉴国内外其它领域的一些主要研究思想和成果,明确了小样本条件下潜艇机械噪声源识别研究的"综合集成"技术路线;最后围绕实践提出了下一步需重点研究和解决的几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源 分类 小样本 综合集成 评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沌振动的自适应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树勇 朱石坚 俞翔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4-108,共5页
在混沌时间序列相空间重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沿轨道自适应预测方法,推导了模型参数的自适应算法,并研究了不同邻域点数、重构嵌入维数对预测结果的影响,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参数条件下,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将该方法用于... 在混沌时间序列相空间重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沿轨道自适应预测方法,推导了模型参数的自适应算法,并研究了不同邻域点数、重构嵌入维数对预测结果的影响,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参数条件下,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将该方法用于某型非线性隔振系统振动实验信号的预测,取得了良好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沌振动 相空间重构 自适应预测 相轨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能量流的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伍先俊 朱石坚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共5页
振动能量流法是研究柔性结构振动的重要方法,能量流的计算是其中的关键步骤,传统的基于模态叠加的导纳能量流计算法计算精度不高,处理复杂结构时计算过程复杂,该文提出了基于波动理论的导纳能量流计算方法和基于有限元分析的能量流计算... 振动能量流法是研究柔性结构振动的重要方法,能量流的计算是其中的关键步骤,传统的基于模态叠加的导纳能量流计算法计算精度不高,处理复杂结构时计算过程复杂,该文提出了基于波动理论的导纳能量流计算方法和基于有限元分析的能量流计算方法。通过对一具体模型计算对比,表明波动计算法精度最高,模态叠加法存在模态截断误差,而有限元法在划分网格细时也能保证计算精度。有限元法是一种适合于各种复杂结构的分析方法,值得在工程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能量流 导纳法 波动法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隔质量对杆类结构弯曲波隔离的工程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何琳 何世平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3-158,共6页
阻隔质量是结构噪声控制的一项重要技术。从波传播的研究出发,推导了具有阻隔质量的无限长杆类结构中弯曲波的无量纲化传递损失公式,分析了阻隔质量对弯曲波的传递损失特性。开展了阻隔质量技术对杆类结构弯曲波隔离的工程应用研究。理... 阻隔质量是结构噪声控制的一项重要技术。从波传播的研究出发,推导了具有阻隔质量的无限长杆类结构中弯曲波的无量纲化传递损失公式,分析了阻隔质量对弯曲波的传递损失特性。开展了阻隔质量技术对杆类结构弯曲波隔离的工程应用研究。理论分析表明,在阻隔质量技术对弯曲波隔离的工程应用中,传递损失主要与三个参量有关:阻隔质量的大小及其回转半径和杆的回转半径。为了提高弯曲波的传递损失,在容许的限制条件下,原则上应尽量增加阻隔质量块的大小和回转半径。如果杆件能够选择,减小杆件的回转半径也是改善弯曲波传递损失的一个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隔质量 弯曲波 传递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反馈主动控制的功率流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伍先俊 朱石坚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98-304,共7页
功率流是评价隔振效果的有效指标之一,但是如何计算主动隔振中的功率流实用方法仍然有限。有限元是工程上实用的方法,文中提出了在有限元分析基础上实现反馈控制的主动减振的功率流计算方法,并举例验证了计算方法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 功率流是评价隔振效果的有效指标之一,但是如何计算主动隔振中的功率流实用方法仍然有限。有限元是工程上实用的方法,文中提出了在有限元分析基础上实现反馈控制的主动减振的功率流计算方法,并举例验证了计算方法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还给出了优化设计方法,可作为主动控制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主动控制 功率流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轮扭振引发离散气动噪声理论计算模型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伍先俊 朱石坚 李志明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78-280,共3页
对叶轮振动模态进行分析 ,表明由于叶片刚度远小于轮毂的刚度 ,叶轮振动以叶片振动为主 ,而叶片振动低频表现为扭摆振动 ,高频表现为表面弯曲波振动。低频振动对叶轮气动噪声影响很大 ,本文基于Lowson离散噪声模型对叶片扭振引发离散气... 对叶轮振动模态进行分析 ,表明由于叶片刚度远小于轮毂的刚度 ,叶轮振动以叶片振动为主 ,而叶片振动低频表现为扭摆振动 ,高频表现为表面弯曲波振动。低频振动对叶轮气动噪声影响很大 ,本文基于Lowson离散噪声模型对叶片扭振引发离散气动噪声声压的估算公式进行了推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轮 振动模态 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圆柱壳异常噪声源定位试验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瑞彪 徐荣武 +1 位作者 崔立林 余文晶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0-146,共7页
[目的]针对船舶舷外异常噪声频发的问题,[方法]提出异常噪声源定位方法,建立定位模型,并通过双层圆柱壳试验进行验证。模型以广义互相关时延估计方法计算的时间延迟为输入,以传统双曲定位为基础,通过改进的基于圆柱壳体的双曲定位方法... [目的]针对船舶舷外异常噪声频发的问题,[方法]提出异常噪声源定位方法,建立定位模型,并通过双层圆柱壳试验进行验证。模型以广义互相关时延估计方法计算的时间延迟为输入,以传统双曲定位为基础,通过改进的基于圆柱壳体的双曲定位方法求解噪声源位置坐标。试验中,用敲击信号模拟舷外异常噪声源,对比分析传统双曲定位方法和基于双层圆柱壳的双曲定位方法这2种方法的定位精度,讨论时延估计对定位精度的影响。[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双层圆柱壳的双曲定位方法可以准确定位异常噪声源的位置,在船舶舷外异常噪声源定位中具备可行性。[结论]所得结果可为船舶舷外异常噪声源定位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 异常噪声 双曲定位方法 时延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