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纤维表面改性及对其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6
1
作者 王源升 朱珊珊 +2 位作者 姚树人 周慧慧 石继梅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20,共5页
采用γ射线辐照法、电化学聚合法改性碳纤维表面,研究了以三缩四乙二醇为接枝单体,在不同的辐照剂量下辐照处理碳纤维,以及电化学聚合衣康酸改性碳纤维。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光电子能谱仪、电子万能试验机研究了处理前后的碳纤维的表... 采用γ射线辐照法、电化学聚合法改性碳纤维表面,研究了以三缩四乙二醇为接枝单体,在不同的辐照剂量下辐照处理碳纤维,以及电化学聚合衣康酸改性碳纤维。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光电子能谱仪、电子万能试验机研究了处理前后的碳纤维的表面形貌、复合材料的断面形貌、表面化学组成及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ILSS)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2种处理方法都能有效提高碳纤维表面活性,与环氧树脂的浸润性提高,复合材料断面纤维拔出明显减少。在200kGy的辐照剂量下处理得到的碳纤维与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ILSS的提高幅度最大,达到31.2%。同时经电聚合处理后的碳纤维与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ILSS的提高幅度要大于经γ射线辐照处理后的试样,达到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Γ射线辐照 电化学聚合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MA/PEA自交联乳胶IPN阻尼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晏欣 孙卫红 +1 位作者 江盛玲 饶秋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6-219,共4页
利用种子乳液聚合和双丙酮丙烯酰胺与己二酰肼的交联反应合成了PEM A/PEA乳胶IPN。DM S结果表明,组成比对L IPN的相容性和阻尼性能有显著的影响;组成比为35/65的L IPN具有较优异的阻尼性能;界面自交联能改善组分相容性,但使材料的阻尼... 利用种子乳液聚合和双丙酮丙烯酰胺与己二酰肼的交联反应合成了PEM A/PEA乳胶IPN。DM S结果表明,组成比对L IPN的相容性和阻尼性能有显著的影响;组成比为35/65的L IPN具有较优异的阻尼性能;界面自交联能改善组分相容性,但使材料的阻尼性能有所下降。拉伸实验结果表明,增加硬组分和交联剂的含量,拉伸强度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交联 乳胶IPN 阻尼性能 拉伸强度 聚甲基丙烯酸乙酯 聚丙烯酸乙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接枝对碳纤维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张海生 王源升 +1 位作者 任小孟 臧真娟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6-60,66,共6页
为了提高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界面粘结性能,利用化学接枝法对碳纤维表面进行改性,通过加入引发剂和分步反应等方法,改善了传统化学接枝法反应温度高、时间长的缺点。利用XPS、Raman、SEM、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研究了改性前后碳纤维... 为了提高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界面粘结性能,利用化学接枝法对碳纤维表面进行改性,通过加入引发剂和分步反应等方法,改善了传统化学接枝法反应温度高、时间长的缺点。利用XPS、Raman、SEM、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研究了改性前后碳纤维的结构及其复合材料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碳纤维经过氧化、接枝反应,表面活性官能团的含量和粗糙度增加,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增加。在相同条件下,接枝乙二胺、乙二醇的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分别提高了52.5%和47.9%,相比而言,乙二胺是较为理想的接枝单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N基碳纤维 化学接枝 表面改性 复合材料 表面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水声吸声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余超 熊伟 +4 位作者 文庆珍 朱金华 魏徵 张一飞 樊龙龙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3-105,共3页
概述了水声吸声材料的吸声机理,综述了常用的吸声结构以及相应结构的国内外水声吸声材料的研究现状。指出具有优良吸声性能且耐水压、低频、宽频段的高分子水声吸声材料是高分子水声吸声材料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水声吸声材料 高分子 声隐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水声吸声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永清 朱锡 +1 位作者 孙卫红 晏欣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12,共6页
新型水声吸声材料的研究正向着耐压、宽频及高效吸收的方向发展。高分子材料具有高阻尼损耗特性,对入射声波能有效地吸收,且易于进行分子结构设计和成型加工,是符合要求的首选材料。本文结合近年来高分子材料的微观结构与水声吸声性能... 新型水声吸声材料的研究正向着耐压、宽频及高效吸收的方向发展。高分子材料具有高阻尼损耗特性,对入射声波能有效地吸收,且易于进行分子结构设计和成型加工,是符合要求的首选材料。本文结合近年来高分子材料的微观结构与水声吸声性能的研究,从吸声机理和材料设计的角度,讨论高分子水声吸声材料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并展望其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声吸声材料 高分子 吸声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热钢12Cr1MoV在NaHCO_3溶液中早期腐蚀行为的电化学噪声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田志强 孔小东 +1 位作者 吴港 王源升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13,共6页
运用电化学手段测试和分析耐热钢12Cr1MoV在含不同浓度Cl-的0.5mol/L NaHCO3溶液体系中的早期腐蚀行为。电化学噪声测量技术记录12Cr1MoV在不同介质条件下早期腐蚀过程的噪声图谱,通过腐蚀形貌观察和极化曲线、微观分析等手段验证电化... 运用电化学手段测试和分析耐热钢12Cr1MoV在含不同浓度Cl-的0.5mol/L NaHCO3溶液体系中的早期腐蚀行为。电化学噪声测量技术记录12Cr1MoV在不同介质条件下早期腐蚀过程的噪声图谱,通过腐蚀形貌观察和极化曲线、微观分析等手段验证电化学噪声分析结果。结果显示,12Cr1MoV基体与HCO3-反应形成腐蚀产物膜。Cl-的加入破坏钝化膜,形成电化学噪声点蚀特征峰,HCO3-的作用使亚稳态点蚀得到修复。随着Cl-浓度增大,亚稳态点蚀噪声峰波动幅度变大,形核率λ增大,点蚀诱导期缩短。极化曲线测试结果、腐蚀形貌观察、微观分析结果和电化学噪声分析结果有良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CR1MOV 耐蚀性 电化学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阻酚封端聚氨酯/环氧树脂共混物阻尼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8
7
作者 刘吟松 晏欣 +1 位作者 李亮 刘明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9-82,88,共5页
制备了系列受阻酚封端聚氨酯/环氧树脂(EP)共混物阻尼材料,研究了组成比和云母对共混物动态力学性能和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EP的加入显著拓宽了阻尼温域和改善了阻尼性能,随着EP用量的增加,共混物的拉伸强度显著增加,但断裂伸长率... 制备了系列受阻酚封端聚氨酯/环氧树脂(EP)共混物阻尼材料,研究了组成比和云母对共混物动态力学性能和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EP的加入显著拓宽了阻尼温域和改善了阻尼性能,随着EP用量的增加,共混物的拉伸强度显著增加,但断裂伸长率降低。加入填料云母后,材料的阻尼性能和拉伸性能均有所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端聚氨酯 受阻酚 环氧树脂 云母 阻尼性能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轮胎胎面胶粉/聚丙烯酸丁酯吸油膨胀材料预聚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思亮 王源升 +3 位作者 任小孟 何特 邓钦沂 臧真娟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8-132,共5页
废轮胎胎面胶粉(WTR)加入到一定量的丙烯酸丁酯(nBA)中,再加入适量BPO,常温下搅拌后静置一段时间可得均一的黑色凝胶,该凝胶可作为预聚体进一步反应成型,得到WTR/PBA吸油膨胀材料。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测试,证明该凝胶的生成是因... 废轮胎胎面胶粉(WTR)加入到一定量的丙烯酸丁酯(nBA)中,再加入适量BPO,常温下搅拌后静置一段时间可得均一的黑色凝胶,该凝胶可作为预聚体进一步反应成型,得到WTR/PBA吸油膨胀材料。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测试,证明该凝胶的生成是因为在有WTR存在的情况下,BPO可在常温下引发nBA反应,生成丙烯酸丁酯均聚物,还有部分丙烯酸丁酯接枝于WTR上,单体转化率在10%~20%之间。流变性能测试证明该凝胶属于宾汉流体。预聚体加入交联剂DVB后进一步反应得到的混合材料饱和吸油量随交联剂用量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在交联剂用量为1%时达到最大,吸汽油量为6.2 g/g,在60min左右达到吸油平衡。动态机械分析(DMA)和扫描电镜(SEM)观察证明该体系具有很好的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轮胎胎面胶 丙烯酸丁酯 预聚体 吸油混合体 宾汉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三组分固体润滑剂/丁腈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哲铭 杨雪 王轩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4-100,共7页
采用机械共混法制备石墨烯/三组分固体润滑剂(3phr石墨、3phrMoS_(2)、12phr聚四氟乙烯(PTFE))/丁腈橡胶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摩擦磨损性能和摩擦振动性能,对比了经1-羟乙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离子液体改性前后,石墨... 采用机械共混法制备石墨烯/三组分固体润滑剂(3phr石墨、3phrMoS_(2)、12phr聚四氟乙烯(PTFE))/丁腈橡胶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摩擦磨损性能和摩擦振动性能,对比了经1-羟乙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离子液体改性前后,石墨烯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经离子液体改性后,石墨烯团聚现象明显改善,在复合材料中的分散性得到提高,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摩擦磨损性能和摩擦振动性能提升更为显著。填充3phr的改性石墨烯后,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提升11.4%、撕裂强度提升10.7%、断裂伸长率提升9.5%、压缩模量提升16.1%,复合材料在66N载荷下的环-块摩擦磨损试验中其摩擦系数降低了16.5%、体积磨损率降低了17.9%、摩擦振动减小了3.7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腈橡胶 石墨烯 离子液体 固体润滑剂 摩擦 磨损 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种氯丁橡胶在热空气及热海水中的老化与使用寿命预测 被引量:19
10
作者 余超 文庆珍 +2 位作者 朱金华 余红伟 王小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7-39,共3页
文中进行了特种氯丁橡胶在空气及海水中的实验室加速老化实验,研究了特种氯丁橡胶在不同温度和不同介质中老化的断裂伸长率随老化时间的变化规律,得到了该橡胶的断裂伸长率与老化时间之间的数学关系式,并通过计算预测了该橡胶的使用寿... 文中进行了特种氯丁橡胶在空气及海水中的实验室加速老化实验,研究了特种氯丁橡胶在不同温度和不同介质中老化的断裂伸长率随老化时间的变化规律,得到了该橡胶的断裂伸长率与老化时间之间的数学关系式,并通过计算预测了该橡胶的使用寿命。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不同介质中老化时,该橡胶的断裂伸长率随老化时间呈指数下降,预测得25℃该氯丁橡胶在海水及空气中的使用寿命分别为31.29年、40.02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丁橡胶 热海水老化 热氧老化 断裂伸长率 使用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度聚氨酯水声吸声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杨雪 王源升 +2 位作者 朱金华 文庆珍 余红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9-172,共4页
研究了梯度聚氨酯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的水声吸声性能。制备了由聚氨酯/无机填料组成的梯度聚氨酯,并在声管中测试其水声吸声系数。结果表明:梯度聚氨酯水声吸声性能随温度的变化较大,而随压力变化不大。因此,根据使用环境条件,合理设计... 研究了梯度聚氨酯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的水声吸声性能。制备了由聚氨酯/无机填料组成的梯度聚氨酯,并在声管中测试其水声吸声系数。结果表明:梯度聚氨酯水声吸声性能随温度的变化较大,而随压力变化不大。因此,根据使用环境条件,合理设计梯度聚氨酯能够提高复合结构的水声吸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聚氨酯 吸声性能 温度 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硅烷的合成及对不锈钢表面的修饰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明光 晏欣 +2 位作者 余红伟 王源升 孙卫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3-16,21,共5页
通过甲苯二异氰酸酯依次与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偶联剂(KH550)和聚乙二醇(PEG)反应合成了含有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乙二醇结构单元的硅烷。采用溶胶-凝胶法,用自制的PEG硅烷对不锈钢表面进行修饰。由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 通过甲苯二异氰酸酯依次与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偶联剂(KH550)和聚乙二醇(PEG)反应合成了含有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乙二醇结构单元的硅烷。采用溶胶-凝胶法,用自制的PEG硅烷对不锈钢表面进行修饰。由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可以看出,金属表面的C、Si元素含量增加,金属元素含量减少且有与硅烷相对应的红外吸收峰;接触角随着硅烷中PEG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小,但当PEG相对分子质量为6000时,接触角有所增大。电化学阻抗测量和浸泡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聚乙二醇链段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改性后钢板的耐蚀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 硅烷 不锈钢 亲水性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乙烯多胺胺化大孔GMA-DVB树脂的合成及其对金属离子的吸附 被引量:12
13
作者 周赟 晏欣 周立清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288-3294,共7页
采用悬浮聚合法合成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醚(GMA)-二乙烯基苯(DVB)共聚物大孔树脂,然后通过树脂中的环氧基与多乙烯多胺的反应得到相应的胺化吸附树脂。弱碱全交换容量、孔体积和孔隙率测试结果表明:随着交联剂用量的增加,氨基含量、孔体... 采用悬浮聚合法合成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醚(GMA)-二乙烯基苯(DVB)共聚物大孔树脂,然后通过树脂中的环氧基与多乙烯多胺的反应得到相应的胺化吸附树脂。弱碱全交换容量、孔体积和孔隙率测试结果表明:随着交联剂用量的增加,氨基含量、孔体积和孔隙率降低;致孔剂用量增大,孔隙率和孔体积增加。胺化吸附树脂对Cu2+、Co2+、Ni 2+和Zn2+的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所有胺化吸附树脂对金属离子的吸附符合伪二级速率方程,对4种金属离子均具有明显的吸附作用,其中对铜离子的吸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醚 二乙烯基苯 多乙烯多胺 金属离子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结构聚合物核壳粒子对环氧树脂的增韧改性 被引量:24
14
作者 汪源 王源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27,共5页
传统环氧树脂的增韧改性方法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核壳粒子与环氧树脂混合,能减小内应力,获得显著的增韧效果,且不改变热变形温度。文中采用微皂核壳乳液的聚合方法合成了不同的核壳粒子,并对这些核壳粒子增韧环氧树脂体系的力学性能... 传统环氧树脂的增韧改性方法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核壳粒子与环氧树脂混合,能减小内应力,获得显著的增韧效果,且不改变热变形温度。文中采用微皂核壳乳液的聚合方法合成了不同的核壳粒子,并对这些核壳粒子增韧环氧树脂体系的力学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用力学强度、动态力学分析等表征手段对核壳粒子的结构和改性环氧树脂体系的增韧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改善核、壳之间或者核壳粒子壳层同环氧树脂之间的相容性和界面粘合力,核层能更好地将能量充分耗散,改性体系的冲击强度得以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增韧 核壳粒子 微皂 机理 冲击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温界面自交联对PS/PBA乳胶IPN力学和阻尼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晏欣 周赟 +1 位作者 江盛玲 周荣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0-63,共4页
利用种子乳液聚合以及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与己二酰肼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醚(GMA)与乙二胺的交联反应合成了系列聚苯乙烯/聚丙烯酸正丁酯(PS/PBA)室温界面自交联乳胶互穿聚合物网络(IPN)。拉伸实验结果表明,自交联可提高LIPN的拉伸强... 利用种子乳液聚合以及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与己二酰肼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醚(GMA)与乙二胺的交联反应合成了系列聚苯乙烯/聚丙烯酸正丁酯(PS/PBA)室温界面自交联乳胶互穿聚合物网络(IPN)。拉伸实验结果表明,自交联可提高LIPN的拉伸强度,减少永久形变,并且拉伸强度随DAAM和GMA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动态力学谱结果表明,自交联使LIPN的玻璃化温度升高以及阻尼性能下降,并且随DAAM用量的增加,阻尼性能降低;随GMA用量的增加,阻尼性能先增后降。GMA为5%时,LIPN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和阻尼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交联 乳胶互穿聚合物网络 拉伸强度 阻尼性能 聚苯乙烯 聚丙烯酸丁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50铝合金高温变形过程中的微观组织特征 被引量:4
16
作者 胡会娥 孔小东 +1 位作者 陈德斌 胡裕龙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2-56,共5页
研究了7050铝合金在温度为460℃,应变速率分别为1.0×10-4s-1和0.1s-1条件下的高温拉伸变形过程。结果表明:7050铝合金在高温拉伸过程中平均晶界取向差角与真应变之间保持比例关系,晶粒尺寸随变形的进行而增加。晶粒的长径比在变形... 研究了7050铝合金在温度为460℃,应变速率分别为1.0×10-4s-1和0.1s-1条件下的高温拉伸变形过程。结果表明:7050铝合金在高温拉伸过程中平均晶界取向差角与真应变之间保持比例关系,晶粒尺寸随变形的进行而增加。晶粒的长径比在变形条件为460℃/1.0×10-4s-1变形时基本保持不变;而变形条件为460℃/0.1s-1时,晶粒长径比则随着变形的进行而增加。微观组织结果表明,7050铝合金在460℃/1.0×10-4s-1的变形过程中,软化机制为连续动态再结晶,而变形条件为460℃/0.1s-1时,软化机制为动态回复。连续动态再结晶过程中平均晶界取向差角的持续增加与亚晶界的迁移和变形过程中晶界吸入位错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高温变形 软化机制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EA封端聚氨酯大孔树脂颗粒的合成、表征及水声声学性能 被引量:3
17
作者 孙卫红 晏欣 +2 位作者 朱锡 周立清 周赟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3-307,共5页
制备了丙烯酸-β-羟乙酯(HEA)封端的聚氨酯(PUA)大分子单体,采用正庚烷作致孔剂,用悬浮聚合法合成了聚氨酯-苯乙烯(PUA-St)及聚氨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乙酯-二乙烯基苯(PUA-St-EMA-DVB)AB-交联共聚物大孔树脂颗粒。SEM表明:合成的PUA-St... 制备了丙烯酸-β-羟乙酯(HEA)封端的聚氨酯(PUA)大分子单体,采用正庚烷作致孔剂,用悬浮聚合法合成了聚氨酯-苯乙烯(PUA-St)及聚氨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乙酯-二乙烯基苯(PUA-St-EMA-DVB)AB-交联共聚物大孔树脂颗粒。SEM表明:合成的PUA-St-EMA-DVB颗粒含有规整的、孔径较大的孔洞,而PUA-St共聚物的孔洞则较小且不规整。水声性能测试表明,该柔性大孔树脂的加入能显著改善聚氨酯-环氧树脂(PU-EP)基体的水声吸声性能。当m(Resin)∶m(PU-EP)=20∶100时,添加PUA-St-EMA-DVB颗粒改性的基体比添加PUA-St改性的基体具有更好的水声吸声性能,平均吸声系数由0.25增加到0.81,最大值由0.58增加到0.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大分子单体 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乙酯 大孔树脂颗粒 水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环氧树脂弹性体声学性能仿真 被引量:3
18
作者 孙卫红 刘波 +1 位作者 晏欣 高孔军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99-1102,共4页
基于声学边界条件,建立了聚氨酯/环氧树脂(PU/EP)弹性体的水声模型,探讨了弹性体弹性模量、损耗因子及泊松比对其声学性能的影响;在水声脉冲声管中测试了PU/EP的水声性能并进行了算例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较大的模量、合适的阻尼因子和... 基于声学边界条件,建立了聚氨酯/环氧树脂(PU/EP)弹性体的水声模型,探讨了弹性体弹性模量、损耗因子及泊松比对其声学性能的影响;在水声脉冲声管中测试了PU/EP的水声性能并进行了算例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较大的模量、合适的阻尼因子和较高的泊松比是PU/EP弹性体获得低反射、高吸声性能的关键。水声测试结果表明,PU/EP(70/30)弹性体的平均吸声系数为0.39,最大吸声系数为0.42,且反射系数在整个频段范围内小于0.4,可作为水声吸声材料的基材。算例验证表明,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吻合的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环氧树脂 弹性体 声学性能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材表面硅烷处理后的防蚀性能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珊 陈仁霖 +1 位作者 陈学群 李国明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75-177,188,共4页
采用硫酸铜点滴、线性极化、电化学阻抗等试验,对比研究了经硅烷偶联剂(SCA)和铬酸盐表面处理后的冷轧板的耐蚀性。结果表明经硅烷偶联剂表面处理后不但提高了基材的耐蚀性能,还提高了基材与涂层结合力,起到和铬酸盐钝化相同的防护效果... 采用硫酸铜点滴、线性极化、电化学阻抗等试验,对比研究了经硅烷偶联剂(SCA)和铬酸盐表面处理后的冷轧板的耐蚀性。结果表明经硅烷偶联剂表面处理后不但提高了基材的耐蚀性能,还提高了基材与涂层结合力,起到和铬酸盐钝化相同的防护效果。该方法有望取代造成环境污染的铬酸盐钝化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蚀性 硅烷偶联剂 铬酸盐 电化学阻抗 线性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Ac-co-TAIC)大孔树脂颗粒的制备及声学性能 被引量:2
20
作者 孙卫红 晏欣 +1 位作者 朱锡 周立清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3-37,共5页
采用悬浮聚合制备了醋酸乙烯酯-三烯丙基异氰酸酯共聚物大孔树脂颗粒,研究了交联剂和致孔剂用量对大孔树脂颗粒密度、孔体积和孔隙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树脂的孔体积和孔隙率随致孔剂的用量及树脂颗粒直径的增加而增大。空气声吸收性能测... 采用悬浮聚合制备了醋酸乙烯酯-三烯丙基异氰酸酯共聚物大孔树脂颗粒,研究了交联剂和致孔剂用量对大孔树脂颗粒密度、孔体积和孔隙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树脂的孔体积和孔隙率随致孔剂的用量及树脂颗粒直径的增加而增大。空气声吸收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PU/EP共混物基体中加入大孔树脂颗粒能增强其吸声效果;水声性能测试表明:在PU/EP共混物基体中加入10%(质量分数)的大孔树脂颗粒能显著提高其吸声系数,平均吸声系数由0.13增加到0.65,峰值由0.29增加到0.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乙烯酯 三烯丙基异氰酸酯 大孔树脂颗粒 空气声吸收性能 水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