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人/多人虚拟维修训练开发平台 被引量:7
1
作者 徐晓刚 欧立铭 邵承永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86-891,共6页
目前舰员级维修培训存在实装少、故障设置困难、训练手段单一等不足。针对此问题,文中根据舰员级维修工作的需求,构建了适应基层部队需要的虚拟维修训练开发平台。平台采用包围盒和几何约束相结合的方法解决穿越问题,运用关键帧技术进... 目前舰员级维修培训存在实装少、故障设置困难、训练手段单一等不足。针对此问题,文中根据舰员级维修工作的需求,构建了适应基层部队需要的虚拟维修训练开发平台。平台采用包围盒和几何约束相结合的方法解决穿越问题,运用关键帧技术进行虚拟人运动控制,构建了基于Agent的网络通信机制,建立了多角色协作机制,采取了复合的并发冲突控制方案解决多人协作中的冲突问题。平台满足了实时计算的要求,场景设计、维修流程设计、维修动作行为设计、操作指示等相关工作设置简单、快捷,不同类型装备应用证明本平台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可用于多种虚拟维修训练系统的快速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 虚拟维修训练 虚拟人 多角色协作 冲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目标雷达回波图像识别系统 被引量:10
2
作者 赵建华 王磊 李涛 《兵工自动化》 2012年第12期61-65,共5页
针对海上目标雷达自动识别存在方法单一技术受限、识别率不高,难以满足作战应用要求等问题,提出人工判别技术与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剖析雷达回波显像特征,提炼人工判别海上目标的知识和经验,综合基于知识的模式识别技... 针对海上目标雷达自动识别存在方法单一技术受限、识别率不高,难以满足作战应用要求等问题,提出人工判别技术与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剖析雷达回波显像特征,提炼人工判别海上目标的知识和经验,综合基于知识的模式识别技术、图像处理技术、自动分类识别技术,构建海上目标雷达回波图像自动识别系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大幅度地提高海上雷达目标识别率和作战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目标 雷达回波 自动识别 系统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海战场环境实时仿真 被引量:5
3
作者 周明 徐晓刚 朱涛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58-561,共4页
在海上作战仿真系统中,首先要解决的是海洋环境的模拟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实现大规模实时海浪生成算法,可以有效地表现不同气象条件下的海战场环境,通过优化颜色和网格数据,在PC机上使用一般显卡建立了一个海上环境的实时仿真平台,实... 在海上作战仿真系统中,首先要解决的是海洋环境的模拟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实现大规模实时海浪生成算法,可以有效地表现不同气象条件下的海战场环境,通过优化颜色和网格数据,在PC机上使用一般显卡建立了一个海上环境的实时仿真平台,实现了在225 km×225 km范围内的海面实时漫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 海浪 仿真 实时 作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协方差交叉算法的多源遥感图像融合方法 被引量:4
4
作者 崇元 徐晓刚 +1 位作者 徐贯雷 邵承勇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6,11,共4页
协方差交叉算法是分布式信息融合中不需要计算局部估计误差之间的相关性、通过优化一定的目标函数得到的一种保守的分布式融合估计方法。这种方法为图像融合增强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介绍了一维协方差交叉算法,把此方法扩展到二维信号和... 协方差交叉算法是分布式信息融合中不需要计算局部估计误差之间的相关性、通过优化一定的目标函数得到的一种保守的分布式融合估计方法。这种方法为图像融合增强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介绍了一维协方差交叉算法,把此方法扩展到二维信号和图像融合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协方差交叉算法的图像融合方法,最后对融合后的图像与已有的融合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融合效果优于小波方法、经验模式分解方法和非负矩阵分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图像 图像融合 图像增强 协方差交叉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敏捷设计原则与设计模式的编程实践——单一职责原则与依赖倒置原则 被引量:7
5
作者 高松 牛治永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A02期149-152,共4页
敏捷设计原则与设计模式对于构建良好的系统结构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对于程序员和系统工程师而言,理解并在设计过程中综合应用这些原则和模式,是保证系统具有良好设计的关键因素。然而对于初学者来说,如何理解和应用这些原则和模式是比... 敏捷设计原则与设计模式对于构建良好的系统结构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对于程序员和系统工程师而言,理解并在设计过程中综合应用这些原则和模式,是保证系统具有良好设计的关键因素。然而对于初学者来说,如何理解和应用这些原则和模式是比较困难的。通过介绍一套数据库系统的实际设计过程,针对单一职责原则和依赖倒置原则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捷设计 设计模式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C#程序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达综合训练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5
6
作者 于海峰 王延章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0-92,119,共4页
为充分发挥雷达在未来海战中的作战效能,节约舰艇部队训练经费,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开发了雷达综合训练仿真系统。提出了雷达综合训练仿真系统的功能、构建原则、结构以及技术实现。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逼真模拟效果和实时显示能... 为充分发挥雷达在未来海战中的作战效能,节约舰艇部队训练经费,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开发了雷达综合训练仿真系统。提出了雷达综合训练仿真系统的功能、构建原则、结构以及技术实现。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逼真模拟效果和实时显示能力,对其它情报探测装备和武器系统的仿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 综合训练 故障诊断 训练考核 计算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虚拟维修中的零件特征模型 被引量:4
7
作者 欧立铭 徐晓刚 孙元元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9-72,共4页
协同维修中大型装备零件多、关系复杂。针对协同虚拟维修中零件信息如何组织和共享等问题,文章分析协同维修过程所需的信息,采用面向对象的建模思想,构建了包含拆装序列、拆装运动约束、人员角色和维修工具等特征信息的零件特征模型,并... 协同维修中大型装备零件多、关系复杂。针对协同虚拟维修中零件信息如何组织和共享等问题,文章分析协同维修过程所需的信息,采用面向对象的建模思想,构建了包含拆装序列、拆装运动约束、人员角色和维修工具等特征信息的零件特征模型,并将其映射成关系数据类型,存储在数据库中。最后,实例验证了模型能够把零件中有关维修的信息很好的组织起来,解决了零件信息异地用户共享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虚拟维修 零件特征模型 面向对象建模 数据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幅图象去运动模糊的新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崇元 徐晓刚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4305-4308,共4页
由相机抖动引起的图象退化是一种常见现象,由于退化函数和隐藏图象均未知所以对单幅模糊图象进行恢复具有很大难度。介绍了一种新的模糊核估计方法和贝叶斯最小均方误差采样反卷积算法,提出了一种同时具有该模糊核估计和贝叶斯最小均方... 由相机抖动引起的图象退化是一种常见现象,由于退化函数和隐藏图象均未知所以对单幅模糊图象进行恢复具有很大难度。介绍了一种新的模糊核估计方法和贝叶斯最小均方误差采样反卷积算法,提出了一种同时具有该模糊核估计和贝叶斯最小均方误差采样算法功能的单幅图象去运动模糊方法,并使用由相机抖动引起的运动模糊图象进行了实验验证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恢复结果中保留了图象重要边缘信息,振铃失真很少,视觉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运动模糊 贝叶斯最小均方误差 模糊核估计 反卷积 图像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桁架可展天线反射器的形面精度优化调整 被引量:3
9
作者 牛治永 李晓岚 +1 位作者 王三民 李炎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3-125,共3页
为实现高频弱信号通讯,空间网状可展开天线的尺寸越来越大,且对形面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与天线形面精度相关的许多课题引起了宇航界的极大关注,特别是在如何提高索网式天线反射面精度调整的效率,用较少次数的测量和调整,使天线反射... 为实现高频弱信号通讯,空间网状可展开天线的尺寸越来越大,且对形面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与天线形面精度相关的许多课题引起了宇航界的极大关注,特别是在如何提高索网式天线反射面精度调整的效率,用较少次数的测量和调整,使天线反射面的精度达到指标要求方面需求更为迫切。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针对环形桁架可展开天线形面精度调整中的问题,建立了基于影响系数矩阵的多目标的精度优化调整数学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求解,数值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够大幅度提高天线的形面调整效率,对工程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桁架展开天线 耦合影响 形面精度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虚拟维修及其关键技术 被引量:6
10
作者 欧立铭 徐晓刚 +1 位作者 王建国 王斌 《舰船科学技术》 2010年第11期122-125,共4页
大型装备维修需要多人协作才能完成。为了培训团队的协作能力,更好地完成大型装备的维修任务,本文对协同虚拟维修及其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从介绍协同虚拟维修相关技术入手,对构建协同虚拟维修及其并发冲突控制、一致性实现和协同感知等... 大型装备维修需要多人协作才能完成。为了培训团队的协作能力,更好地完成大型装备的维修任务,本文对协同虚拟维修及其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从介绍协同虚拟维修相关技术入手,对构建协同虚拟维修及其并发冲突控制、一致性实现和协同感知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对现有的方法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比较,认为协同虚拟维修能实现团队协作维修培训,有效提高人员协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虚拟维修 虚拟维修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免疫径向基网络的舰载无人机维修性预计模型 被引量:1
11
作者 邱楚楚 由大德 +1 位作者 马野 王伟岩 《舰船科学技术》 2011年第11期109-111,116,共4页
介绍了舰载无人机维修性预计的主要影响因素和维修性参数,将免疫算法与径向基函数相结合,建立了舰载无人机维修性预计的免疫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并与BP网络和常规径向基函数网络进行了对比模拟实验。实验表明,免疫径向基神经网络具有更... 介绍了舰载无人机维修性预计的主要影响因素和维修性参数,将免疫算法与径向基函数相结合,建立了舰载无人机维修性预计的免疫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并与BP网络和常规径向基函数网络进行了对比模拟实验。实验表明,免疫径向基神经网络具有更高的预测性、准确性和更短的训练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基函数 人工免疫算法 维修性预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EMD与NMF的多源遥感图像融合
12
作者 崇元 徐晓刚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2年第23期224-226,230,共4页
传统二维经验模式分解图像融合方法以像素点能量最大原则作为融合依据,而不分析图像的特征信息,特征信息得不到最大保留。为此,提出基于二维经验模式分解与非负矩阵分解的图像融合方法。通过二维经验模式分解得到图像的内蕴模式函数和... 传统二维经验模式分解图像融合方法以像素点能量最大原则作为融合依据,而不分析图像的特征信息,特征信息得不到最大保留。为此,提出基于二维经验模式分解与非负矩阵分解的图像融合方法。通过二维经验模式分解得到图像的内蕴模式函数和剩余量,并对内蕴模式函数进行非负矩阵分解,提取真实内蕴模式函数作为图像融合后的内蕴模式函数,利用反向重构得到融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图像清晰度与对比度方面均优于二维经验模式分解与非负矩阵分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经验模式分解 非负矩阵分解 多尺度分解 图像融合 图像增强 多源遥感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频的交互建模方法
13
作者 佟帅 徐晓刚 邵承永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3-66,77,共5页
基于图像的三维建模技术一直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的基于图像的建模方法多使用算法自动提取图像特征点,常常无法准确描述场景物体轮廓,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视频的交互式建模方法。基于CAHV摄像机模型,在任意图像中手... 基于图像的三维建模技术一直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的基于图像的建模方法多使用算法自动提取图像特征点,常常无法准确描述场景物体轮廓,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视频的交互式建模方法。基于CAHV摄像机模型,在任意图像中手动选取关键特征点确定物体轮廓,并结合摄像机参数及部分自动提取的特征点信息计算深度,最后通过纹理映射技术获得三维模型。实验证明,该方法可以准确提取物体轮廓,建模结果真实感强,是一种有效的基于图像的建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建模 视频 人工交互 CAHV摄像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mulink的飞航式火箭助飞鱼雷空中弹道仿真 被引量:5
14
作者 曲延明 周明 林宗祥 《舰船科学技术》 2011年第12期107-111,共5页
为研究飞航式火箭助飞鱼雷空中弹道参数设计问题,首先分析其空中运动过程,根据空中弹道的特点,建立了纵向运动方程组。采用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了仿真模型,并就发射倾角、雷箭分离条件等对空中弹道的影响进行仿真计算。本文的研究... 为研究飞航式火箭助飞鱼雷空中弹道参数设计问题,首先分析其空中运动过程,根据空中弹道的特点,建立了纵向运动方程组。采用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了仿真模型,并就发射倾角、雷箭分离条件等对空中弹道的影响进行仿真计算。本文的研究成果对飞航式火箭助飞鱼雷空中弹道设计及作战效能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航式火箭助飞鱼雷 空中弹道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关键点的海底地形模型简化生成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元元 徐晓刚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092-2095,共4页
针对规则网格模型显示低分辨率海底地形易忽略海底关键地形水深信息的问题,通过对海底地形地貌特点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关键点的海底地形模型生成方法.该方法从高分辨率地形模型中选择水深特征点作为关键点,用于低分辨率的地形模型绘... 针对规则网格模型显示低分辨率海底地形易忽略海底关键地形水深信息的问题,通过对海底地形地貌特点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关键点的海底地形模型生成方法.该方法从高分辨率地形模型中选择水深特征点作为关键点,用于低分辨率的地形模型绘制.实验结果表明:用该方法绘制的低分辨率海底地形比规则网格地形模型表达的信息更丰富.为了更直观的表达海底底质和水深信息,采用了纹理贴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地形 关键点 模型简化 海底纹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云图中热带风暴云区的三维绘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恺 徐晓刚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811-3813,3852,共4页
实现热带风暴场景的模拟对于灾害预防、评估等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改进了一种基于图像色彩和灰度值的算法,能够较好地从卫星云图中分割提取出热带风暴的云层区域,进而利用一定规则生成了云区体数据。针对生成体数据的特点,采用了... 实现热带风暴场景的模拟对于灾害预防、评估等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改进了一种基于图像色彩和灰度值的算法,能够较好地从卫星云图中分割提取出热带风暴的云层区域,进而利用一定规则生成了云区体数据。针对生成体数据的特点,采用了一种改进的快速光线投射算法来完成热带风暴云区的三维绘制,最终实现了对于云区的任意角度实时观察和动态绘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 热带风暴 卫星云图 云区绘制 光线投射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orldWind平台的卫星云图模拟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孙恺 徐晓刚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22期5328-5330,5339,共4页
卫星云图是目前最重要的气象信息来源之一。实现卫星云图的模拟对于灾害预防、评估等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分析了WorldWind开源平台的系统框架。针对于彩色卫星云图,改进了一种基于图像色彩和灰度值的算法,能够较好地分割提取... 卫星云图是目前最重要的气象信息来源之一。实现卫星云图的模拟对于灾害预防、评估等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分析了WorldWind开源平台的系统框架。针对于彩色卫星云图,改进了一种基于图像色彩和灰度值的算法,能够较好地分割提取出云层区域。进而在开源平台WorldWind上采用多层纹理映射的方式实现了卫星云图的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 卫星云图模拟 云区提取 多层纹理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理建模的爆炸效果仿真技术 被引量:3
18
作者 郑涛 徐晓刚 欧立铭 《舰船科学技术》 2011年第7期3-8,共6页
对爆炸效果进行仿真是现代工业特效的重要内容之一。介绍了基于物理建模的爆炸效果仿真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步骤;综述了控制方程选择、数值方法和后处理等关键技术;总结了基于物理建模的爆炸效果仿真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文章表... 对爆炸效果进行仿真是现代工业特效的重要内容之一。介绍了基于物理建模的爆炸效果仿真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步骤;综述了控制方程选择、数值方法和后处理等关键技术;总结了基于物理建模的爆炸效果仿真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文章表明基于物理建模的爆炸效果仿真技术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建模 爆炸效果 数值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BP算子及伪Zernike的景象匹配算法
19
作者 马跃 王孝通 徐晓刚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3年第12期228-232,共5页
针对目前景象匹配算法耗时长、匹配率低等缺陷,提出基于改进的局部二进制模式(LBP)及伪Zernike矩的景象匹配算法。采用伪Zernike矩提取特征点邻域的方向和尺度信息,利用改进后的LBP算子提取邻域的纹理信息。对尺度、方向信息进行主成分... 针对目前景象匹配算法耗时长、匹配率低等缺陷,提出基于改进的局部二进制模式(LBP)及伪Zernike矩的景象匹配算法。采用伪Zernike矩提取特征点邻域的方向和尺度信息,利用改进后的LBP算子提取邻域的纹理信息。对尺度、方向信息进行主成分分析并二值化,与纹理信息组成混合矩构成特征点邻域的特征描述子。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计算复杂度比其他典型算法低,匹配时间为0.05 s,基本满足实时性。给出各种情况下的匹配效果图,并将匹配率逐一对比,该算法的匹配率在标准情况下为100%,旋转变化下为64.52%,亮度变化下为53.84%,均高于其他算法,而在尺度变化下的匹配率与其他典型算法基本持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象匹配 低维局部二进制模式 伪Zernike 纹理 尺度 方向 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牵引气体流量对舰船甲板升温效果影响实验
20
作者 解从伟 金良安 +2 位作者 迟卫 韩云东 安中昌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1-35,共5页
舰船甲板平台区域的气流牵引式循环升温新技术是为解决其防冻和除冰等相关问题研究的。本文利用专用的原理性验证模拟实验装置,初步研究了牵引气体流量对舰船甲板平台区域升温效果的影响。对牵引气体流量为0.5,1.5和3 L/min进行升温效... 舰船甲板平台区域的气流牵引式循环升温新技术是为解决其防冻和除冰等相关问题研究的。本文利用专用的原理性验证模拟实验装置,初步研究了牵引气体流量对舰船甲板平台区域升温效果的影响。对牵引气体流量为0.5,1.5和3 L/min进行升温效果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水面与甲板表面的初始温差相同(同为5.9~6.0℃)情况下,牵引气体流量会明显影响甲板平台区域的升温效果;牵引气体流量越多,甲板平台区域的升温幅度就越大,其升温效果也就越好,如牵引气体流量为3 L/min时甲板表面升温幅度约为1.7℃,而牵引气体流量为0.5 L/min时其升温的总幅度仅为0.5℃左右。所得结论可为这一新技术的深入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论和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甲板平台区域 升温技术 牵引气体流量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