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D_(50)剂量芥子气中毒对大鼠生殖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尚丽新 裴丽鹏 +2 位作者 张黎明 李巨 申健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37-639,共3页
目的:评价芥子气中毒对大鼠生殖系统的影响。方法:成年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中毒组和对照组.每组40只,雌雄各半。中毒组背部皮下注射芥子气(5 mg/kg.LD_(50).溶于丙二醇中),对照组注射等量丙二醇,分别于1、3、5、7和28 d每次取雌、雄各3... 目的:评价芥子气中毒对大鼠生殖系统的影响。方法:成年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中毒组和对照组.每组40只,雌雄各半。中毒组背部皮下注射芥子气(5 mg/kg.LD_(50).溶于丙二醇中),对照组注射等量丙二醇,分别于1、3、5、7和28 d每次取雌、雄各3只从眼球取静脉血.采用放免试剂盒检测血清中雌二酵、睾酮、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的浓度。取血后处死动物.取其生殖器官(卵巢或睾丸)光镜下观察组织学改变。于中毒后第4天及第5天死亡雌鼠2只,雄鼠3只。结果:雌性大鼠的组织学及血清学改变均在一定时期内恢复正常。雄性大鼠在染毒后1个月.病理结果仍显示生精细胞大部分坏死脱落,曲细精管呈空网状;同时血清FSH水平从对照组的(1.210 0±0.354 6)mmol/L升高至染毒28d后的(1.475 0±0.045 1)mmol/L,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芥子气对雌性大鼠生殖系统的损害较轻.且恢复较快,而对雄性大鼠的生殖系统却存在着持久而不可逆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子气 卵巢 睾丸 性腺激素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东南沿海常见海洋生物伤及其防治的调查 被引量:6
2
作者 陈志龙 张黎明 +5 位作者 蔡建明 赵杰 吕挺 万德源 周耘 孙结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37-339,共3页
关键词 东南沿海 预防 控制 海洋生物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形霞水母毒素分离产物溶血活性的比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聂菲 肖良 +4 位作者 张静 贺茜 樊军文 李玥 张黎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3-86,共4页
目的:分离发形霞水母刺丝囊毒素(nematocyst venom,NV)与无刺丝囊触手提取物(tentacle-only extract,TOE),比较二者的溶血活性,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溶、离心方法分离发形霞水母NV和TOE,比较二者的溶血活性,观察提取物浓度、温度... 目的:分离发形霞水母刺丝囊毒素(nematocyst venom,NV)与无刺丝囊触手提取物(tentacle-only extract,TOE),比较二者的溶血活性,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溶、离心方法分离发形霞水母NV和TOE,比较二者的溶血活性,观察提取物浓度、温度和pH值等因素对二者溶血活性的影响。结果:成功分离到NV与TOE;二者浓度相关溶血活性曲线均呈"S"形,溶血分数50%时所对应的质量浓度(HU50)分别为8μg/ml和67μg/ml,前者溶血活性强度约为后者的8.4倍;温度对二者溶血活性影响较大,最大溶血活性都出现在40℃;pH值对二者溶血活性也有影响,在pH8处二者都具有最大的溶血活性,但后者较前者更为敏感。结论:发形霞水母毒素分离产物NV和TOE均具有溶血活性,且前者强于后者;二者溶血活性受浓度、温度和pH值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形霞水母 刺丝囊毒素 无刺丝囊触手提取物 溶血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芥诱导大鼠小肠上皮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赵杰 袁浩 +3 位作者 陈伟忠 胡惠民 朱明学 陈志龙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74-277,共4页
目的 :观察硫芥对大鼠小肠上皮细胞 (IEC- 6 )生长的影响及其引起的细胞死亡方式。 方法 :利用透射电镜、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定性观察硫芥中毒的 IEC- 6细胞形态变化及 DNA的改变。采用 Cell Death Detection EL ISA试剂盒研究 IEC-6细... 目的 :观察硫芥对大鼠小肠上皮细胞 (IEC- 6 )生长的影响及其引起的细胞死亡方式。 方法 :利用透射电镜、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定性观察硫芥中毒的 IEC- 6细胞形态变化及 DNA的改变。采用 Cell Death Detection EL ISA试剂盒研究 IEC-6细胞凋亡量与硫芥浓度之间的关系。 结果 :0 .1~ 10 0 0μm ol/ L硫芥对 IEC- 6细胞的毒性作用与硫芥的浓度和作用时间呈正相关。电镜观察到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 :细胞膜完整 ,染色质固缩并聚集于核膜边缘 ,凋亡小体形成 ;DNA电泳有“DNAL adder”出现。 0 .1~ 10 0μmol/ L硫芥处理的细胞的凋亡量随硫芥浓度的升高而增加 ,超过 10 0μmol/ L测凋亡量反降低。 结论 :硫芥可诱导大鼠小肠上皮 IEC- 6细胞凋亡 ,在低浓度时以凋亡为主 ,高浓度时则出现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芥 小肠上皮IEC-6细胞 细胞凋亡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粒酶活性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黎明 印木泉 +3 位作者 贺茜 陈志龙 陈铁河 毕洁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2-103,共2页
关键词 端粒 液体闪烁计数 肝肿瘤 肝细胞癌 端粒酶 TR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盘组织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的免疫组化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贺茜 沙金燕 +1 位作者 张黎明 陈雄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1152-1154,共3页
目的 :了解胎盘组织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CRH)的表达量与分布 ,获取孕妇外周血中高浓度 CRH来源于胎盘的直接证据。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L SAB法显示胎盘组织中 CRH的表达量及其分布。 结果 :早期绒毛合体滋养层细胞 CRH表... 目的 :了解胎盘组织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CRH)的表达量与分布 ,获取孕妇外周血中高浓度 CRH来源于胎盘的直接证据。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L SAB法显示胎盘组织中 CRH的表达量及其分布。 结果 :早期绒毛合体滋养层细胞 CRH表达量较低 ,呈弱阳性 ;中期引产的胎盘组织合体滋养层细胞 CRH表达量有所增加 ,呈弱阳性至阳性不等 ;晚期胎盘组织合体滋养层细胞 CRH表达量进一步增加 ,均呈强阳性。 结论 :妊娠晚期及分娩时 ,母体血中高浓度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胎盘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芥中毒防治药物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张海云 常文军 +3 位作者 陈志龙 顾春英 张黎明 吕挺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80-683,共4页
本文综述了有关硫芥损伤的防治药物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多 (ADP-核糖 )聚合酶抑制剂、精氨酸结构类似物、谷胱甘肽、半胱氨酸及其酯类等的可能防护机制 ,展望了这几种药物的发展前景。认为硫芥损伤是多因素、多途径的 。
关键词 硫芥中毒 防治药物 作用机制 研究进展 钙离子通道阻滞剂 化学毒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酸甘油贴膜抗早产作用实验研究
8
作者 贺茜 沙金燕 +4 位作者 邢玉凯 崔英 惠宁 张俊洁 张黎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29-631,共3页
目的 以合适的动物模型评价NO供体药物硝酸甘油贴膜的抗早产作用。方法 本试验采用了 2种动物模型 :延缓大鼠已启动分娩过程模型和推迟晚期妊娠家兔分娩启动模型。结果 前一模型硝酸甘油贴膜低、高剂量组第 1只和第 2只仔鼠娩出的时... 目的 以合适的动物模型评价NO供体药物硝酸甘油贴膜的抗早产作用。方法 本试验采用了 2种动物模型 :延缓大鼠已启动分娩过程模型和推迟晚期妊娠家兔分娩启动模型。结果 前一模型硝酸甘油贴膜低、高剂量组第 1只和第 2只仔鼠娩出的时间间隔分别为 (111± 5 5 )min和 (13 0± 5 0 )min ,与阴性对照组 (2 2± 1)min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延迟第 2只仔鼠的分娩。后一模型中 ,硝酸甘油贴膜低、高剂量组比阴性对照组分别延长妊娠时间 1d和 2d(P <0 0 1) ,推迟妊娠晚期家兔的分娩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 硝酸甘油贴膜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分娩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态芥子气兔角膜损伤的动物模型建立
9
作者 蔡季平 胡维国 朱明学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2-182,199,211,共3页
关键词 液态芥子气 角膜 眼灼伤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芥子气角膜损伤修复的实验研究
10
作者 蔡季平 胡维国 朱明学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7-68,共2页
目的 :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asic fibroblastgrowth factor,b FGF)对芥子气角膜损伤修复的促进作用。方法 :新西兰白兔 8只 ,用浓度为 0 .2 %(V/ V)的液态芥子气致伤双眼角膜 5 min,以一眼为治疗组 ,用 b FGF稀释液滴眼 ,6次 /... 目的 :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asic fibroblastgrowth factor,b FGF)对芥子气角膜损伤修复的促进作用。方法 :新西兰白兔 8只 ,用浓度为 0 .2 %(V/ V)的液态芥子气致伤双眼角膜 5 min,以一眼为治疗组 ,用 b FGF稀释液滴眼 ,6次 / d,另一眼为对照组 ,用 0 .2 5 %氯霉素眼液滴眼 ,6次 / d,分别于染毒后 2、8、16、2 4、36、48和 72 h对角膜荧光素着色区拍照 ,计算其上皮愈合速率和上皮破损率。 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角膜上皮愈合速率分别为 (1.2 76± 0 .15 2 )和 (1.0 94± 0 .15 4) m m2 / h,两者差异显著 (P<0 .0 1) ;角膜上皮破损率分别为 5 1.8%和 6 8.0 %,两者差异显著 (P<0 .0 5 )。结论 :b FGF能促进芥子气染毒引起的兔眼角膜损伤的上皮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子气 角膜眼烧伤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猪皮肤芥子气损伤 被引量:4
11
作者 吕挺 吴建华 +1 位作者 朱明学 廖万清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846-849,T004,共5页
目的 :研究基因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rb FGF)作为外源性生长因子对皮肤芥子气染毒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以芥子气 (0 .5 m g/ cm2 )染毒断乳小猪背部皮肤为实验模型 ,染毒创面经连续 1周外用 rb FGF后观察创面外观和组织病理... 目的 :研究基因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rb FGF)作为外源性生长因子对皮肤芥子气染毒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以芥子气 (0 .5 m g/ cm2 )染毒断乳小猪背部皮肤为实验模型 ,染毒创面经连续 1周外用 rb FGF后观察创面外观和组织病理学变化 ,并取创面活检标本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 DNA周期变化以评价细胞增殖活力。 结果 :用药后芥子气染毒创面红斑糜烂期出现时间、程度和范围无明显改变 ,但创面结痂出现时间较早 [治疗组为 (8.2 5± 0 .96 ) d,对照组为 (9.75± 1.71) d,P <0 .0 5 ],愈合时间也明显缩短 [治疗组为 (14± 0 .82 ) d,对照组为 (2 0± 0 .82 ) d,P<0 .0 1];组织病理学变化显示治疗组细胞及纤维增生活跃 ;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显示 S+G2 +M期百分比显著增高 [治疗组染毒后 3 d和 5 d分别为 (12 .49±0 .76 ) %和 (14.46± 1.6 1) % ,对照组则分别为 (9.92± 1.14) %和 (10 .43± 0 .70 ) % ,P<0 .0 1]。结论 :rb FGF对猪皮肤芥子气染毒创面的愈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子气损伤 中毒性皮炎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rbFGF 创面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阳离子对Cyanea capillata水母触手提取物溶血活性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
12
作者 陆佳 王倩倩 +8 位作者 张尉 王蓓蕾 王涛 张林 温小娟 柳国艳 赵杰 肖良 张黎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0-246,共7页
目的探讨血浆对Cyanea capillata水母触手提取物(TOE)溶血活性的影响和孔道形成在其溶血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在具有相同红细胞浓度的1%稀释的全血和0.5%红细胞悬液中,检测不同浓度(100、200、400μg/ml)的TOE产生的溶血效应,并在两套体... 目的探讨血浆对Cyanea capillata水母触手提取物(TOE)溶血活性的影响和孔道形成在其溶血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在具有相同红细胞浓度的1%稀释的全血和0.5%红细胞悬液中,检测不同浓度(100、200、400μg/ml)的TOE产生的溶血效应,并在两套体系中分别加入20、50或100 mmol/L的K+、Ca2+、Mg2+、Mn2+、Zn2+、Cu2+、Fe2+、La3+、NH4+等阳离子和离子螯合剂EDTA,观察其对TOE溶血活性的影响。结果在两套溶血检测体系中,TOE均呈现出剂量依赖性的溶血效应,TOE为200μg/ml时在红细胞悬液产生的溶血强度高于稀释的全血;Mn2+、Zn2+、La3+、Cu2+、Fe2+和EDTA均明显降低TOE溶血活性(P<0.05),其中以Zn2+的抑制作用最强,而K+、Ca2+、Mg2+、NH4+可不同程度地增强其溶血活性(P<0.05)。结论血浆对TOE的溶血作用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而孔道形成可能在TOE的溶血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母 霞水母 触手提取物 溶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杖苷对小鼠芥子气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雨润 岑金凤 +4 位作者 孟文琪 裴志鹏 肖凯 谢颖 孙铭学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62-371,共10页
目的明确虎杖苷对芥子气所致肺损伤的改善作用,并初步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在存活率实验中,将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6组(n=15):对照组,芥子气(40 mg/kg)组,虎杖苷低、中、高剂量(100、200、400 mg/kg,每天1次,持续7 d)组,以及阳性对照药(N... 目的明确虎杖苷对芥子气所致肺损伤的改善作用,并初步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在存活率实验中,将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6组(n=15):对照组,芥子气(40 mg/kg)组,虎杖苷低、中、高剂量(100、200、400 mg/kg,每天1次,持续7 d)组,以及阳性对照药(N-乙酰半胱氨酸200 mg/kg,每天1次,持续7 d)组;在存活率以外的实验中,将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4组(n=15):对照组、芥子气(30 mg/kg)组、虎杖苷中剂量(200 mg/kg,每天1次,持续5 d)组、阳性对照药(N-乙酰半胱氨酸200 mg/kg,每天1次,持续5 d)组。皮下注射芥子气溶液建立小鼠芥子气肺损伤模型,虎杖苷处理组与阳性对照药组灌胃给药。通过存活率实验初步评价虎杖苷对芥子气致肺损伤的作用效果,确定虎杖苷最佳给药剂量;通过肺组织切片评价虎杖苷对芥子气致肺损伤的改善作用;通过ELISA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等氧化应激指标及IL-1β、IL-6和TNF-α等炎症反应指标的变化;通过蛋白质印迹法考察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和NAD(P)H:醌氧化还原酶1(NQO1)等氧化应激关键蛋白及Toll样受体4(TLR4)、NF-κB p65等炎症关键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芥子气组相比,虎杖苷中、高剂量组小鼠的存活率升高,其中虎杖苷中剂量组效果更显著(P<0.01)。虎杖苷中剂量干预可以升高染毒小鼠肺组织中SOD活性、GSH含量,降低染毒小鼠肺组织中MPO活性、MDA含量、过氧化氢含量及IL-1β、IL-6和TNF-α等炎症因子的水平(P<0.05或P<0.01);提升染毒小鼠肺组织中SIRT1蛋白的表达,促进Nrf2的核转移,提升HO-1、NQO1蛋白的表达(P<0.05或P<0.01);降低染毒小鼠肺组织中TLR4、NF-κB p65总蛋白及磷酸化NF-κB p65蛋白的表达(P<0.01)。结论虎杖苷可能通过调控SIRT1/Nrf2和TLR4/NF-κB通路抑制芥子气诱导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从而改善芥子气导致的小鼠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子气 虎杖苷 氧化性应激 炎症反应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TOLL样受体4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酸在黄曲霉毒素诱导肝细胞损伤中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2
14
作者 师文文 吕攀 +2 位作者 徐庆强 赵杰 肖凯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67-274,共8页
为了解油酸在黄曲霉毒素B_1(aflatoxin B_1,AFB_1)诱发的肝损伤中所起的保护作用,以体外培养的肝细胞(L-02)作为靶细胞,研究油酸的保护机制。设置3组实验:对照组(无处理)、AFB_1组(只有AFB_1)和油酸组(AFB_1和油酸共同处理),药物处理24... 为了解油酸在黄曲霉毒素B_1(aflatoxin B_1,AFB_1)诱发的肝损伤中所起的保护作用,以体外培养的肝细胞(L-02)作为靶细胞,研究油酸的保护机制。设置3组实验:对照组(无处理)、AFB_1组(只有AFB_1)和油酸组(AFB_1和油酸共同处理),药物处理24h后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细胞增殖-毒性检测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细胞活力,荧光法检测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Annexin V-FITC/PI检测细胞凋亡率,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 1,HO-1)、Caspase-3以及Survivin蛋白的表达。采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AFB_1暴露能够明显抑制肝细胞活力(P<0.05),促进细胞凋亡(P<0.001),升高ROS水平(P<0.001);与AFB_1组相比,油酸作用后细胞活力显著增加(P<0.01),细胞凋亡减少(P<0.01),ROS水平降低(P<0.001),同时显著提高了HO-1(P<0.05)和抑凋亡蛋白Survivin的表达(P<0.05),降低了凋亡蛋白Caspase-3(P<0.01)表达。因此认为油酸对AFB_1引发的肝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通过促进抗氧化酶蛋白HO-1的表达,降低氧化应激水平,从而降低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酸 黄曲霉毒素B1 血红素加氧酶-1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