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军医大学学生干眼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张文娟 许智超 +1 位作者 王佳 赵春艳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9-72,共4页
目的调查军校学生的干眼现状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方法2018年12月整群抽样选取某军医大学各年级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法进行有关干眼现状调查并分析干眼的影响因素.结果回收有效问卷687份,其中男性644名占93.7%,女性43名占6.3%.... 目的调查军校学生的干眼现状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方法2018年12月整群抽样选取某军医大学各年级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法进行有关干眼现状调查并分析干眼的影响因素.结果回收有效问卷687份,其中男性644名占93.7%,女性43名占6.3%.眼表疾病指数(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DI)检测结果显示,本组研究对象干眼患病率为45.9%(315/687),其中轻度干眼体征者为35.2%(242/687)、中度干眼体征者为8.9%(61/687)、重度干眼体征者为1.8%(12/687).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精神焦虑紧张、有近视矫正史者患干眼概率大,高年级学生相对于低年级学生患干眼概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某军医大学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干眼患病率高,精神焦虑紧张、近视矫正是干眼危险因素.建议根据军医大学学习、训练的特殊性,加强干眼相关知识及预防措施的宣教,以预防干眼的发生或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OSDI量表 大学生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术后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患者死亡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陈娟 赵君花 《中国医药科学》 2025年第7期101-104,165,共5页
目的探讨心脏术后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7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术后接受CRRT的1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90 d死亡情况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 目的探讨心脏术后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7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术后接受CRRT的1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90 d死亡情况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心脏术后行CRRT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纳入180例心脏术后行CRRT的患者90 d内病死92例,病死率为51.1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术中输血量及CRRT后12 h高乳酸水平是导致心脏术后行CRRT患者病死的危险因素(OR>1.5,P<0.05)。结论心脏术后接受CRRT的患者病死率较高,年龄>65岁、术中输血量及CRRT后12 h高乳酸水平是导致心脏术后行CRRT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临床应警惕高危患者,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改善该类患者预后,降低患者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术后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病死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癌精准医学与个体化治疗
3
作者 李轶锴 王欢 +1 位作者 郭世伟 金钢 《肝胆外科杂志》 2025年第1期6-9,共4页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预后极差的实体肿瘤,其五年生存率仅有约13%[1],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发现和诊断的难度极大,治疗过程复杂,给社会经济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严重威胁了全民健康。手术切除是唯一可能治愈的方法...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预后极差的实体肿瘤,其五年生存率仅有约13%[1],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发现和诊断的难度极大,治疗过程复杂,给社会经济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严重威胁了全民健康。手术切除是唯一可能治愈的方法,但超过80%的患者在确诊时已失去手术机会[2],药物治疗的疗效在个体间差异较大,给临床决策带来了持续性困扰[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响应医院护理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 被引量:74
4
作者 刘静 陆小英 +2 位作者 张玲 朱咏梅 徐立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7,共4页
目的建立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响应医院护理管理体系并运行,以期为制定疫情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对某院防控新冠肺炎过程中采取的各种护理管理措施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合理统筹医疗资源、多维度培训各类人员、完善优化工作流程、严格预防院... 目的建立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响应医院护理管理体系并运行,以期为制定疫情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对某院防控新冠肺炎过程中采取的各种护理管理措施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合理统筹医疗资源、多维度培训各类人员、完善优化工作流程、严格预防院内感染、积极实施心理干预等。结果截至2020年2月10号,某院疫情防控保持无一例感染患者漏诊、无一例疑似患者被感染、无一例医护人员感染的记录。结论紧抓人、物、训、制四个要素构建的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响应医院护理管理体系能有效应对突发疫情,有效保护医护人员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护理管理体系 建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护士对输液器选择的认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潘龙辉 黄建业 王海播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4年第1期125-128,共4页
目的调查临床护士对输液器选择的认知情况,探讨影响护士合理选择输液器的因素,并针对在输液器选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59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临床护士对输液器选择的认知情况。结果护士的输... 目的调查临床护士对输液器选择的认知情况,探讨影响护士合理选择输液器的因素,并针对在输液器选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59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临床护士对输液器选择的认知情况。结果护士的输液器选择相关知识得分普遍不高,平均正确率为36.4%。尤其是低年资护士,年资小于5年的护士平均得分率只有30.8%。职称、年资和参加相关培训频率为其能否正确选择输液器的影响因素。结论护士仍需加强对输液器相关知识的培训,另外可以扩大药事服务范围辅助护士选择输液器,完善输液器生产厂商行业标准以及制定输液器包装相关警示标识,减少因输液器选择错误所造成的不良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液器 临床护士 药事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皮肤损伤风险评估的最佳证据总结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月圆 高佩 +2 位作者 郭林芳 钱火红 曹洁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7-100,共4页
目的 检索、评价、汇结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PICC)导管相关皮肤损伤风险评估的最佳证据,为PICC导管相关皮肤损伤风险评估工具的构建提供依据。方法 系统检索国内外文献数据库及网站... 目的 检索、评价、汇结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PICC)导管相关皮肤损伤风险评估的最佳证据,为PICC导管相关皮肤损伤风险评估工具的构建提供依据。方法 系统检索国内外文献数据库及网站中关于PICC导管相关皮肤损伤风险评估的临床决策、实践指南、最佳证据、横断面研究等。结果 共纳入13篇文献,分别为实践指南及专家共识各4篇、系统评价及横断面各1篇、证据总结3篇。总结内在因素、外在因素、评估内容、评估时机、评估工具5个主题,共34项最佳证据。结论 总结的最佳证据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对PICC携管期间预防皮肤损伤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相关皮肤损伤 危险因素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凝胶在周围神经损伤修复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秦春 孔令同 许硕贵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6期629-634,共6页
作为临床常见创伤性疾病之一,周围神经损伤(peripheral nerve injury,PIN)由于损伤后再生速度缓慢,常会引起神经疼痛、异常反射、自主神经紊乱等,甚至出现感觉运动障碍严重影响机体功能。即便作为治疗金标准,自体神经移植也存在供区有... 作为临床常见创伤性疾病之一,周围神经损伤(peripheral nerve injury,PIN)由于损伤后再生速度缓慢,常会引起神经疼痛、异常反射、自主神经紊乱等,甚至出现感觉运动障碍严重影响机体功能。即便作为治疗金标准,自体神经移植也存在供区有限、供体损伤等局限性,极大地限制了其临床应用效果。因此,制备适合临床实践的人工神经移植物成为PIN治疗的未来发展趋势,修复损伤缺损和促进神经再生也成为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的研究热点。近年来,对人工神经导管(nerve guidance conduits,NGCs)在神经再生修复领域进行了广泛研究,其中支架材料和内填充物作为神经导管的核心要素也成为研究的重点,新材料应用、包埋干细胞/前体细胞、开发负载营养因子及载药缓释系统均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本研究探讨了水凝胶及其相关衍生材料在PIN修复领域中的应用进展,为推动组织工程和临床医学的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胶 周围神经损伤 人工神经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患者安全与临床安全视角对美国输液护理学会2024版《输液治疗实践标准》新增要点的解读
8
作者 吕春 曹洁 +5 位作者 任凭 郭先娟 丁艳 高佩 高成菲 钱火红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8,共4页
2024年3月美国输液护理学会(Infusion Nurses Society, INS)发布了2024版《输液治疗实践标准》。该指南与先前发表的指南相结合,为临床输液治疗提供最新证据。本文重点解读2024版“患者安全与临床安全”新增要点,以帮助医务人员、患者... 2024年3月美国输液护理学会(Infusion Nurses Society, INS)发布了2024版《输液治疗实践标准》。该指南与先前发表的指南相结合,为临床输液治疗提供最新证据。本文重点解读2024版“患者安全与临床安全”新增要点,以帮助医务人员、患者与照护者等了解最新指南对临床实践的要求,为进一步规范我国输液实践技术,提升输液治疗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液治疗 患者安全 临床安全 药物流转 实践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淋巴结转移相关基因的头颈部鳞状细胞癌预后模型构建和肿瘤免疫微环境分析
9
作者 朱光浩 姚慧 +3 位作者 李昊璞 王经杰 朱敏辉 郑宏良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5期287-291,共5页
目的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筛选与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淋巴结转移相关的关键基因并构建预后模型。方法利用R软件筛选TCGA数据库中HNSCC数据集中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基... 目的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筛选与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淋巴结转移相关的关键基因并构建预后模型。方法利用R软件筛选TCGA数据库中HNSCC数据集中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并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筛选与淋巴结转移相关的基因模块。使用单变量Cox回归和Lasso回归分析构建预后风险模型,通过生存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验证预后模型的可靠性。最后使用CIBERSORT算法分析不同风险组的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 environment,TME)的差异。结果筛选出2565个DEGs,通过WGCNA分析得到与疾病预后和淋巴结转移高度相关的一组基因模块,相关性分析验证该基因模块中的基因表达与淋巴结转移高度相关。通过单因素Cox回归和Lasso回归筛选出了6个关键预后基因:CDKN2A、CCNE2、KNSTRN、AURKA、KPNA2和ORC1。基于这6个基因构建预后模型,生存分析显示高风险组的预后显著差于低风险组(P<0.0001)。ROC曲线表明该预后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CIBERSORT分析显示不同风险组的肿瘤免疫微环境存在差异。结论筛选出的6个关键基因有助于预测HNSCC患者的预后,并与HNSCC免疫微环境密切相关,提示可能作为潜在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头、颈鳞状细胞癌 预后 淋巴结转移 加权共表达网络 免疫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气在肾脏疾病方面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最新研究进展
10
作者 董文豪 郭志勇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4年第8期733-737,共5页
氢气,无色无味的气体,作为新兴的医用气体,目前的研究证据都表明了其确切的医用价值和稳定的安全性,因而在医学方面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1]。随着研究的深入,对于氢气药理作用和生物机制有了更多的研究成果。如:抗氧化、抗炎... 氢气,无色无味的气体,作为新兴的医用气体,目前的研究证据都表明了其确切的医用价值和稳定的安全性,因而在医学方面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1]。随着研究的深入,对于氢气药理作用和生物机制有了更多的研究成果。如:抗氧化、抗炎、抗凋亡(促自噬)、调节代谢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疾病 医用气体 医用价值 生物机制 研究证据 抗凋亡 药理作用 预防和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经导管二尖瓣单片置换系统的临床前研究
11
作者 曹静怡 蔡亮 +4 位作者 周广为 宋智钢 乔帆 徐志云 陆方林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172-177,共6页
目的设计一款原创性的经导管二尖瓣单片置换系统,验证该装置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并在临床应用前优化植入程序。方法通过体外流体学模拟验证植入的初步有效性,并建立无反流猪模型(n=3)以及自体反流的猪模型(n=4)验证装置植入的可操作性及... 目的设计一款原创性的经导管二尖瓣单片置换系统,验证该装置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并在临床应用前优化植入程序。方法通过体外流体学模拟验证植入的初步有效性,并建立无反流猪模型(n=3)以及自体反流的猪模型(n=4)验证装置植入的可操作性及有效性。结果体外流体学模拟显示,装置植入后反流减少。所有猪动物模型中,置换装置均成功植入,无术中不良事件发生,术后解剖显示瓣膜装置在位,周围组织无明显损伤。反流动物模型中,术后即刻超声提示反流明显减少或消失,二尖瓣对合高度明显增加(P=0.007),术后1月提示无明显反流与瓣周漏,瓣周未见明显血栓形成。结论该原创性经导管二尖瓣单片置换系统能够有效改善二尖瓣反流,有望成为二尖瓣反流外科手术高危患者的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关闭不全 后瓣脱垂 单片置换 经导管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精多糖调控巨噬细胞极化抑制食管癌细胞Eca109迁移侵袭的作用机制
12
作者 王佳勇 朱晓俊 +2 位作者 王素娴 高薇 严自强 《现代中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88-95,共8页
目的探究黄精多糖(Polygonatum sibiricum polysaccharides,PSP)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对食管癌细胞Eca109侵袭迁移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PSP对巨噬细胞RAW264.7存活率的影响;白细胞介... 目的探究黄精多糖(Polygonatum sibiricum polysaccharides,PSP)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对食管癌细胞Eca109侵袭迁移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PSP对巨噬细胞RAW264.7存活率的影响;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 4,IL-4)(20 ng·mL^(-1))/白细胞介素13(Interleukin 13,IL-13)(20 ng·mL^(-1))诱导RAW264.7细胞极化为M2型巨噬细胞,并给予PSP低、中、高(50、100、200μg·mL^(-1))干预24 h,并收集细胞培养上清制备条件培养基。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精氨酸酶-1(Arginase-1,Arg-1)、甘露糖受体1(mannose receptor 1,CD206)、类几丁质酶3样分子3(Chitinase 3-like 3,Ym-1)mRNA的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2型巨噬细胞表面抗原CD206的表达;划痕实验检测条件培养基对Eca109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Transwell实验检测条件培养基对Eca109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细胞内蛋白酪氨酸激酶3(Janus kinase 3,JAK3)、磷酸化蛋白酪氨酸激酶3(Phospho-Janus kinase 3,p-JAK3)、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6(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6,STAT6)、磷酸化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6(Phospho-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6,p-STAT6)蛋白的表达。结果PSP在浓度低于200μg·mL^(-1)时,对RAW264.7细胞存活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PSP(50、100、200μg·mL^(-1))呈剂量依赖降低CD206+细胞比例,减少Arg-1、CD206、Ym-1 mRNA的水平(P<0.05)。PSP巨噬细胞条件培养基显著抑制Eca109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PSP(50、100、200μg·mL^(-1))明显降低p-JAK3/JAK3和p-STAT6/STAT6的蛋白表达比值(P<0.05)。结论PSP可以调控巨噬细胞M2极化抑制食管癌细胞Eca109侵袭迁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JAK3/STAT6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多糖 食管癌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极化 侵袭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式CT定量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侧支循环及缺血半暗带与预后的应用 被引量:22
13
作者 叶国伟 许兵 +4 位作者 邹建勋 鲍丽娟 兰俊 陈旭高 林黎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10期1757-1760,共4页
目的探讨多模式CT定量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侧支循环、缺血半暗带及核心梗死体积应用价值,以及在静脉溶栓治疗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CT灌注成像。使用MIstar软件定量评... 目的探讨多模式CT定量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侧支循环、缺血半暗带及核心梗死体积应用价值,以及在静脉溶栓治疗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CT灌注成像。使用MIstar软件定量评估缺血半暗带及核心梗死区体积。重建动态4D-CTA,按照ASITN/SIR制定的侧支循环分级系统对AIS患者进行侧支循环量化分级评分。用重复度量检验分析不同侧支循环分级之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差异,以及与基线缺血半暗带区、核心梗死区体积、最终梗死区体积之间的差异。结果不同侧支循环分级患者在基线、溶栓后1天、1周及1月内NIHSS评分,基线缺血半暗带区、核心梗死区体积、最终梗死区体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侧支循环评分3~4级,基线及溶栓后1月内NIHSS评分明显较低。基线缺血半暗带体积越大,最终梗死区体积就越小。结论侧支循环良好的患者,静脉溶栓后最终梗死区体积小、临床预后好。多模式CT定量评估侧支循环及缺血半暗带可更好的预测静脉溶栓的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侧支循环 预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脾建中思想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9
14
作者 张杰 唐勇 +2 位作者 张晓娟 杨佳 洪靖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6期28-30,共3页
肝、胆、脾、胃等相关脏腑理论是中医藏象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肝脾同居中焦,关系密切,在结构上相互靠近,在生理上息息相关,在病理上紧密勾连。中焦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之枢。“肝脾建中”理论强调,辨治疑难杂病当从中焦出... 肝、胆、脾、胃等相关脏腑理论是中医藏象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肝脾同居中焦,关系密切,在结构上相互靠近,在生理上息息相关,在病理上紧密勾连。中焦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之枢。“肝脾建中”理论强调,辨治疑难杂病当从中焦出发,将肝脾作为一个整体,治脾不忘肝,调肝不忘脾,肝脾同治,以期达到中焦如衡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处中焦 肝脾一体 肝脾建中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雾化吸入在咽喉科疾病药物治疗中应用专家共识 被引量:30
15
作者 徐文 董频 +20 位作者 谷庆隆 霍红 李进让 李兰 李湘平 李彦如 王成硕 文卫平 闫燕 叶京英 易红良 张杰 张立红 郑宏良 陆颖霞 刘菲 陈歆维 李丽娟 王宇光 张丰珍 张罗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9年第5期231-238,共8页
雾化吸入是一种药物输送方法,以吸入呼吸道的雾状气溶胶形态给药,广泛用于治疗上、下呼吸道疾病。当代雾化吸入疗法始于19世纪。1858年法国人Sales-Girons发明一种手动施压将药液泵成雾状用于经口吸入的装置。不久后利用文丘里(Venturi... 雾化吸入是一种药物输送方法,以吸入呼吸道的雾状气溶胶形态给药,广泛用于治疗上、下呼吸道疾病。当代雾化吸入疗法始于19世纪。1858年法国人Sales-Girons发明一种手动施压将药液泵成雾状用于经口吸入的装置。不久后利用文丘里(Venturi)效应的喷雾器问世,这一原理目前仍然广泛使用于现代雾化吸入装置[1,2]。20世纪50年代开始,随着超声雾化机及计量吸入喷剂的发明,吸入给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目前已经成为呼吸道疾病治疗领域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药 吸入 糖皮质激素类 雾化吸入 咽喉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疏表示的视网膜图像对变化检测 被引量:2
16
作者 傅迎华 李江 +2 位作者 潘东艳 王国政 付东翔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40-548,共9页
视网膜图像对变化检测主要研究两个不同时间点所采集到图像的变化情况。图像间的亮度差异及解剖结构与病灶的亮度相似性,使得基于逐点对比的差分方法或商方法很难准确检测变化区域。针对光照干扰问题,提出对光照具有鲁棒性的稀疏表示(S... 视网膜图像对变化检测主要研究两个不同时间点所采集到图像的变化情况。图像间的亮度差异及解剖结构与病灶的亮度相似性,使得基于逐点对比的差分方法或商方法很难准确检测变化区域。针对光照干扰问题,提出对光照具有鲁棒性的稀疏表示(SRC)变化检测方法。SRC方法先抽取参考图像局部区域块构建字典,再通过稀疏表示重构当前图像的局部背景块,最后利用背景相减获得变化区域。通过该方法,图像对的亮度差异可用稀疏表示系数自动调整,而基于块的方式可过滤掉局部光照,更有效地检测出变化区域。SRC方法与其他检测方法结合,可以增加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实验根据一对来自DRIVE数据集的小病灶仿真数据,SRC方法的AUC和mAP值分别为0.986和0.865;对一对采集自临床的大病灶数据,SRC与迭代鲁棒同态曲面拟合(IRHSF)校正结合方法的AUC和mAP值分别达到了0.989和0.969。实验结果表明,SRC方法比RPCA方法对局部光照鲁棒性更强,比基于逐点的比较差分方法更多地考虑局部邻域信息,能够更有效地检测出变化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化检测 图像对 背景建模 稀疏表示 迭代鲁棒同态曲面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拓进取谱华章——我国瓣膜性心脏病事业的发展与成就 被引量:8
17
作者 陆方林 孙寒松 +11 位作者 徐学增 陶凉 欧阳小康 孙广龙 张海波 刘盛 乔帆 郑宝石 张新来 姜胜利 曹景颖 屈正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1年第11期961-965,共5页
瓣膜性心脏病是常见的心脏疾病,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在党的领导下,一代代心脏病专家们开拓进取、勇往直前,结合我国具体国情,不断追赶瓣膜性心脏病治疗的最前沿,逐步完成追赶、成长、超越、引领的过程。本文对我国瓣膜性心脏... 瓣膜性心脏病是常见的心脏疾病,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在党的领导下,一代代心脏病专家们开拓进取、勇往直前,结合我国具体国情,不断追赶瓣膜性心脏病治疗的最前沿,逐步完成追赶、成长、超越、引领的过程。本文对我国瓣膜性心脏病事业的发展与成就进行回顾,旨在鼓舞当代医疗人员继续伟大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病 心脏瓣膜置换术 心脏瓣膜成形术 微创心脏手术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主动脉瓣成形术 二尖瓣介入治疗 三尖瓣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麻术后成人患者麻醉后监护室转出标准的构建 被引量:11
18
作者 刘尚昆 陈罡 +2 位作者 李文奇 韩文军 王颖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6-37,61,共3页
目的构建全麻术后成人患者麻醉后监护室(PACU)转出标准,为麻醉苏醒室护士转出患者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研究和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确定PACU转出标准条目,构建转出标准指标体系。结果形成的全麻术后成人患者转出标准为呼吸、循环、活动... 目的构建全麻术后成人患者麻醉后监护室(PACU)转出标准,为麻醉苏醒室护士转出患者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研究和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确定PACU转出标准条目,构建转出标准指标体系。结果形成的全麻术后成人患者转出标准为呼吸、循环、活动与肌力、舒适及潜在风险5个方面共22个条目。2轮专家积极性分别为100%、94.74%,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5和0.94,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385、0.392。结论构建的麻醉后苏醒室成人转出标准评估内容较为全面、贴近临床,适用于护士对苏醒室患者的转出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患者 全麻手术后 麻醉后监护室 麻醉苏醒室 德尔菲法 转出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护理及管理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44
19
作者 李海燕 植艳茹 +5 位作者 王金萍 李蓉 张玲娟 景在平 谷涌泉 叶春婷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4-47,共4页
目的了解我国医院对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护理及管理现状。方法2019年6月,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来自27个省(包括直辖市)的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部护理专业委员会的297名委员展开调查,调查其所在医院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 目的了解我国医院对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护理及管理现状。方法2019年6月,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来自27个省(包括直辖市)的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部护理专业委员会的297名委员展开调查,调查其所在医院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预防护理及管理现状。结果各地区在血栓评估工具的全院统一性方面存在差异,东北地区最高,华东地区最低。三级甲等医院和非三级甲等医院对于血栓预防措施的教育和培训、使用间歇充气加压治疗时医嘱是否开具、VTE高危患者出院是否预防随访、VTE预防管理体系构建和是否有多学科团队来防治VTE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各大医院应加强对VTE预防管理工作,做好护理管理制度建设,强化护理人员对相关知识的掌握,以规范护理行为,有效预防血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症 预防护理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膀胱癌免疫治疗反应的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子威 张文涛 +1 位作者 毛卫浦 姚旭东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2期93-96,共4页
近年来,免疫治疗在晚期膀胱癌的治疗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还需要相应的生物标志物来预测其疗效,从而制定出更为详尽的治疗方案,使膀胱癌患者能够得到最大的临床获益。目前用于晚期膀胱癌免疫治疗反应的相关生物标志物大致分为三类:第... 近年来,免疫治疗在晚期膀胱癌的治疗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还需要相应的生物标志物来预测其疗效,从而制定出更为详尽的治疗方案,使膀胱癌患者能够得到最大的临床获益。目前用于晚期膀胱癌免疫治疗反应的相关生物标志物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与肿瘤细胞相关的标志物,如肿瘤内异质性、肿瘤基因突变负荷、DNA损伤修复、分子分型等;第二类是与肿瘤微环境相关的标志物,如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D-L1)等;第三类是与液体活检相关的标志物,如游离DNA、循环肿瘤DNA、循环肿瘤细胞等。根据免疫治疗标志物指导免疫治疗方案,有助于实现膀胱癌患者的个体化贯序治疗,减轻治疗过程中带来的痛苦以及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膀胱癌 免疫治疗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