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功能便携式颈椎外固定器的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周宏玉 丁小萍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0-92,共3页
目的设计并应用多功能便携式颈椎外固定器。方法颈椎外固定器采用人工合成纤维为主要材料,由底座、固定装置以及快速充气装置等三个部分组成。未激活时呈折叠状态不占空间,当使用快速充气装置将其激活时,可迅速膨胀以达到对伤病员颈椎... 目的设计并应用多功能便携式颈椎外固定器。方法颈椎外固定器采用人工合成纤维为主要材料,由底座、固定装置以及快速充气装置等三个部分组成。未激活时呈折叠状态不占空间,当使用快速充气装置将其激活时,可迅速膨胀以达到对伤病员颈椎的有效固定。比较使用传统颈托(对照组)和便携式颈椎外固定器(观察组)的转运用时间、患者满意率、护理人员满意率。结果观察组转运时间为(17.960±0.996)s,相对于对照组[(21.610±1.199)s]显著缩短;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68.75%,高于对照组的25.00%;护理人员对多功能便携式颈椎外固定器的满意率为87.50%,高于目前对照组(1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多功能便携式颈椎外固定器具备操作简单、转运耗时短、方便携带、性价比高、适配单架使用可有效应用于战时、平时等紧急救护及转运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外固定器 便携式 救护 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射频消融术后颈椎感染的翻修手术治疗 被引量:2
2
作者 曹鹏 祁敏 +5 位作者 田野 吴卉乔 魏磊鑫 王新伟 陈华江 袁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0-135,共6页
目的 :分析颈椎射频消融术后颈椎感染的翻修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6年7月在我科接受翻修手术的9例颈椎射频消融术后颈椎感染患者资料。其中男5例,女4例,年龄51.8±4.3岁(34~61岁),均在接受颈椎射频消融术后1周内(... 目的 :分析颈椎射频消融术后颈椎感染的翻修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6年7月在我科接受翻修手术的9例颈椎射频消融术后颈椎感染患者资料。其中男5例,女4例,年龄51.8±4.3岁(34~61岁),均在接受颈椎射频消融术后1周内(3~7d)神经症状再次出现或加重,其中5例患者神经症状加重程度超过射频消融术前,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提示存在颈椎感染,9例均存在椎间隙感染,3例伴有硬膜外脓肿,1例伴有椎体感染。入院后行翻修手术治疗,均行颈椎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其中3例行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6例行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测量评估射频消融术前患者手术节段椎间隙的高度和椎间盘退变情况,用VAS评分评估患者翻修手术前后的颈部及上肢疼痛情况,用JOA评分评估翻修手术前后的神经功能情况。结果:射频消融术前,接受射频消融的11个节段椎间隙相对高度为0.19±0.07(0.14~0.25),Pfirrmann椎间盘退变分级为Ⅲ级4个节段、Ⅳ级7个节段。翻修术后所有患者颈部及上肢疼痛VAS评分及神经功能JOA评分较翻修术前明显改善(P<0.05)。平均随访2.8年(1~3.6年)。末次随访时,患者颈部及上肢VAS评分由翻修术前的6.3±1.2分和5.8±2.1分改善到1.6±1.0分和1.5±0.9分(P<0.05);JOA评分从翻修术前的9.5±3.8分改善到13.5±3.6分(P<0.05)。随访期间未出现植骨不融合等其他并发症。结论:颈椎翻修手术是处理颈椎射频消融术后严重颈椎感染的有效方法。严格控制颈椎射频消融术适应证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翻修手术 颈椎感染 颈椎射频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