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是一种后纵韧带组织发生病理性异位骨化病,该病常发生在颈椎(cervical OPLL,C-OPLL),是临床上导致急慢性颈髓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1].由于该病起病隐匿,患者...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是一种后纵韧带组织发生病理性异位骨化病,该病常发生在颈椎(cervical OPLL,C-OPLL),是临床上导致急慢性颈髓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1].由于该病起病隐匿,患者一旦有症状,往往需要手术干预[2].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对于C-OPLL的治疗出现了众多手术方式,主要可以分为前路减压手术、后路减压手术及前后路联合减压手术[3].因此,针对C-OPLL的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文献也逐年增加.然而针对这些临床研究的特点分析,目前仍然缺乏.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建立带肌肉组织的全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并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为进一步分析颈椎疾患的生物力学作用机制建立良好的工作平台。方法:选取一名34岁健康男性志愿者进行颈椎薄层CT扫描,将CT原始数据以Dicom格式存贮。用Mimics 17软件将CT图像逆向重建出颈椎三维点云模型,利用Geomagic Studio 2012软件把点云模型拟合成NURBS曲面模型,然后导入Hypermesh12软件中进行网格划分、赋予材料属性、定义接触及边界条件等操作,最后提交至ABAQUS 6.12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将各个工况(前屈、后伸、侧弯和轴向旋转)下各节段活动度与文献数据进行比较,验证该模型有效性。结果:建立的带有肌肉组织的全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共包含789024单元,285045节点,外观与人体颈椎具有非常好的几何相似性。该模型在屈伸、侧弯及旋转工况下的活动度与文献数据进行了80次对比,共计24次(占30%)超出部分参考范围,其中,仅C5-6左右侧弯活动度8.4°、C0-C1左右旋转活动度24.2°超出所有参考范围(P<0.05)。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带有肌肉组织的全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符合有限元分析几何相似性和力学相似性要求,可用于颈椎生物力学分析。
文摘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是一种后纵韧带组织发生病理性异位骨化病,该病常发生在颈椎(cervical OPLL,C-OPLL),是临床上导致急慢性颈髓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1].由于该病起病隐匿,患者一旦有症状,往往需要手术干预[2].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对于C-OPLL的治疗出现了众多手术方式,主要可以分为前路减压手术、后路减压手术及前后路联合减压手术[3].因此,针对C-OPLL的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文献也逐年增加.然而针对这些临床研究的特点分析,目前仍然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