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凝胶粘合剂在心脏和血管修复领域的研究现状
1
作者 陈诗翰 凡杰夫 陆清声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2-240,共9页
水凝胶作为一种高度生物相容性的生物材料,由亲水性聚合物的交联三维网络组成,能通过合理的结构与功能设计调控其物理化学特性,展现出广泛的生物医学应用前景。具备黏附能力的水凝胶,凭借模拟生理环境的特性、出色的生物相容性、优良的... 水凝胶作为一种高度生物相容性的生物材料,由亲水性聚合物的交联三维网络组成,能通过合理的结构与功能设计调控其物理化学特性,展现出广泛的生物医学应用前景。具备黏附能力的水凝胶,凭借模拟生理环境的特性、出色的生物相容性、优良的力学性能以及与对组织的强黏附能力,已成为医用组织粘合剂的关键材料,广泛应用于皮肤、肌肉、神经、骨骼、角膜、脏器以及血管等多种组织修复中。综述水凝胶粘合剂的研究进展,概述其与组织黏附的作用机制、设计原则、相关特性以及应用场景,特别是在心脏和血管修复领域的应用,分析当前水凝胶粘合剂存在的局限性,并展望其未来发展前景,旨在为水凝胶粘合剂的外科临床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胶 医用组织粘合剂 心脏 血管 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OLOX目标检测模型用于自动识别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图中的血管腔内介入器械 被引量:3
2
作者 丰蕊 冯浩 +2 位作者 宋超 夏士博 陆清声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0-104,共5页
目的 观察YOLOX目标检测模型用于自动识别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图中的血管腔内介入器械的价值。方法 收集37例接受腹部血管腔内介入治疗患者的DSA资料,截取4 435幅图像作为数据集,并按照9∶1比例将其分为训练集(n=3 991)与验证集(n=444... 目的 观察YOLOX目标检测模型用于自动识别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图中的血管腔内介入器械的价值。方法 收集37例接受腹部血管腔内介入治疗患者的DSA资料,截取4 435幅图像作为数据集,并按照9∶1比例将其分为训练集(n=3 991)与验证集(n=444)。对数据集中的6种介入器械进行标记后,以YOLOX算法对训练集数据进行深度学习训练,构建YOLOX目标检测模型;基于验证集评估该模型自动识别DSA图中的介入器械的效能。结果共对4 435幅DSA图像设置6 668个标签,分别针对Terumo 0.035in泥鳅导丝(n=587)、Cook Lunderquist超硬导丝(n=990)、Optimed 5F带刻度猪尾导管(n=1 680)、Cordis MPA多功能导管(n=667)、Boston Scientific V-18可控导丝(n=1 330)及Terumo 6F长鞘(n=1 414);训练集分别含上述标签527、875、1 466、598、1 185及1 282个,验证集分别含60、115、214、69、145及132个。YOLOX目标检测模型自动识别验证集中上述器械的像素准确率分别为95.23%、97.32%、99.18%、98.97%、97.60%及98.19%,平均像素准确率达97.75%。结论 YOLOX目标检测模型能够自动识别DSA图中的多种血管腔内介入器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手术器械 深度学习 自动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线透视下血管腔内介入手术器具自动识别与跟踪研究进展
3
作者 徐亚琪 陆清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99-703,共5页
血管腔内介入手术器具自动识别与跟踪有利于血管疾病精准智能微创诊治及手术机器人自动化。随着人工智能(AI)不断发展,识别与跟踪技术的准确率和实时性也在不断提高,更加适应临床需求。本文综述了X线透视下血管腔内介入手术器具自动识... 血管腔内介入手术器具自动识别与跟踪有利于血管疾病精准智能微创诊治及手术机器人自动化。随着人工智能(AI)不断发展,识别与跟踪技术的准确率和实时性也在不断提高,更加适应临床需求。本文综述了X线透视下血管腔内介入手术器具自动识别与跟踪研究进展。首先,总结和阐述了介入手术器具自动识别与跟踪相关技术;其次,从完全监督和弱监督两个角度总结了介入手术器具识别与跟踪算法;最后,对介入手术器具识别与跟踪技术应用场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包括手术辅助决策、手术智能导航和手术增强现实(AR)技术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腔内手术 X线透视 识别与跟踪 自动化 手术器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血管介入学术组织的护理人员论文发表现状及影响因素
4
作者 胡蓓 李海燕 齐戈尧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9-313,共5页
目的调查血管介入学术组织骨干护理人员论文发表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血管介入护理人员科研产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在阅读并参考国内外文献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对来自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部护理专业委员... 目的调查血管介入学术组织骨干护理人员论文发表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血管介入护理人员科研产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在阅读并参考国内外文献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对来自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部护理专业委员会的346名委员进行调查。结果 346名血管介入护理骨干近5年以第一或通信作者名义发表1篇论文有190名(54.91%),多篇论文156名(45.09%),其中267名(77.17%)护理骨干是出于晋升需求。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学术任职、第一学历、职务、护龄、英文文献掌握情况、科研知识来源(学校学习)是血管介入护理人员论文发表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血管介入护理人员存在科研相关知识缺乏、日常工作繁忙、科研氛围不浓等,开展科研工作困难。结论 血管介入学术组织护理骨干论文发表受多种因素影响。建议医院加强对护理人员英文文献检索等能力培训,促进护理人员科研水平整体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 介入 护理 论文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诊护理专家共识
5
作者 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部护理专业委员会 王金萍 +3 位作者 李海燕 梁爱琼 吕林华 郭志福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共5页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等特点,是心血管疾病的常见急症之一。急诊护理在ACS患者救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诊护理专家共识》从ACS类型、识别和评估、...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等特点,是心血管疾病的常见急症之一。急诊护理在ACS患者救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诊护理专家共识》从ACS类型、识别和评估、急救原则、护理等方面进行全面阐述,以期为ACS患者急诊护理提供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急诊护理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细胞力学感受器在主动脉扩张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赵容 孙慧莹 +1 位作者 李双双 陆清声 《医用生物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2-498,共7页
主动脉腔内血流动力学复杂,其产生的机械力学刺激对主动脉扩张疾病的发生发展起关键作用。内皮细胞作为血管内膜的关键组成,通过力学感受器对血流引起的微环境变化做出精准响应。这些力学感受器包括离子通道、受体酪氨酸激酶和膜结构等... 主动脉腔内血流动力学复杂,其产生的机械力学刺激对主动脉扩张疾病的发生发展起关键作用。内皮细胞作为血管内膜的关键组成,通过力学感受器对血流引起的微环境变化做出精准响应。这些力学感受器包括离子通道、受体酪氨酸激酶和膜结构等,它们将机械应力转换为生化信号,从而影响血管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近年来,针对内皮细胞力学感受器在主动脉扩张疾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本文总结力学感受器介导内皮细胞功能调控主动脉扩张疾病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开发临床治疗策略提供新视角和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扩张疾病 内皮细胞 力学感受器 血管生物力学 血流动力学 机械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姿态估计模型用于识别主动脉腔内介入器具
7
作者 伍尚至 陆清声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6-141,共6页
目的建立姿态估计模型,观察其识别主动脉腔内介入器具的性能及临床适用性。方法收集45例接受主动脉介入治疗(包括单纯医师及医师在机器人辅助下介入操作)患者的48段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视频片段并经预处理拼接为1个视频、含10220帧图... 目的建立姿态估计模型,观察其识别主动脉腔内介入器具的性能及临床适用性。方法收集45例接受主动脉介入治疗(包括单纯医师及医师在机器人辅助下介入操作)患者的48段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视频片段并经预处理拼接为1个视频、含10220帧图像,根据图像背景复杂度将其分为A~E共5种。于其中隔帧抽取5110帧作为关键数据集,并与其内划分训练集(n=4599)与验证集(n=511),以人工标注训练集各帧内所有器具,包括导丝、导管、导丝尖端及导管尖端并加以累计。利用模型主干网络提取特征,结合光流跟踪算法实现关键点邻帧跟踪;针对10220帧图像进行逐帧推理后,于训练集统计模型分类混淆性能,于验证集计算模型精度,于全部数据集获取推理速度并与U-Net进行对比。结果所获模型识别验证集导丝及导管的平均精度分别为0.832、0.808,均优于U-Net的0.767、0.793;其识别医师操作下验证集胸主动脉内导丝、导管的平均精度为0.787、0.756,识别腹主动脉内导丝、导管的平均精度分别为0.826、0.806;识别机器人辅助操作下导丝、导管的平均精度为0.855、0.834。A~E 5种背景下,模型识别验证集导丝精度分别为0.594、0.865、0.817、0.793及0.764,识别导管精度分别为0.626、0.847、0.795、0.739及0.694。模型累计于训练集正确分类7971、7026、7551及7533个实例的导丝、导管、导丝尖端及导管尖端,累计误分类1271、1357、812及863个实例的导丝、导管、导丝尖端及导管尖端。针对全部10220帧,模型平均推理帧频为20.66帧/秒。结论所获姿态估计模型识别血管腔内导丝、导管精度和实时处理能力出色,可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操作 放射摄影术 深度学习 模式识别 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近10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护理研究可视化分析
8
作者 邱向阳 梁雨 李海燕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25-530,共6页
目的 系统分析近10年来冠心病介入治疗护理相关国内外文献,了解研究现状、热点及趋势,为该领域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2014年1月1日至2024年2月27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文数据库以及PubMed、Web of Science英文数据库冠心病介... 目的 系统分析近10年来冠心病介入治疗护理相关国内外文献,了解研究现状、热点及趋势,为该领域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2014年1月1日至2024年2月27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文数据库以及PubMed、Web of Science英文数据库冠心病介入治疗护理相关文献。采用NoteExpress和CiteSpace软件对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中文文献4 098篇和英文文献381篇。2014年至2021年国内外文献发文量呈上升趋势,2022年国外发文量仍增加,随后2023年下降。发文量最多作者为王静(15篇)和Ayman Elbadawi(7篇),研究关键词涉及范围广,热点集中于冠心病疾病特点和围术期护理,包括生活质量、循证护理、并发症以及myocardial infarction、outcome、mortality等,逐渐强调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理护理、延续护理和康复护理是一明显趋势。结论 尽管10年中冠心病介入治疗护理研究文献发文量多,但作者与机构缺乏有效交流和合作。为了提高患者整体健康、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未来研究须加强研究质量,关注重点人群,创新护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护理研究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远航期间医院船人员晕船反应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9
9
作者 俞瑞麟 李海燕 +2 位作者 钟海忠 张玲娟 钱火红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6-88,共3页
目的 调查某次长远航期间医院船人员晕船反应的发生率,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参与某次长远航的186名医院船人员为研究对象,在长远航结束前采用自制问卷统计其晕船反应发生情况,同时询问随船气象员,统计各个航段平均的浪高及风速,以... 目的 调查某次长远航期间医院船人员晕船反应的发生率,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参与某次长远航的186名医院船人员为研究对象,在长远航结束前采用自制问卷统计其晕船反应发生情况,同时询问随船气象员,统计各个航段平均的浪高及风速,以观察晕船反应的发生与浪高及风速的关系.结果 94名(50.53%)人员发生晕船反应.不同性别、年龄、体质量、居住位置、类别及是否吸烟及坚持体育锻炼的医院船人员,在是否发生晕船反应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晕船反应发生与海浪风速无明显关系,与海浪波高呈线性相关.大部分人员服用或外用药物以缓解症状.结论 晕船反应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人体对风浪可以产生一定的适应能力;任务人员应加强体育锻炼,以进行有效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晕船反应 影响因素 预防 调查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腔内介入手术机器人导航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丰蕊 陆清声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7-120,共4页
血管腔内介入手术机器人现已逐渐用于临床,可远程控制手术操作,使医师免受辐射,且手术精准度更高,并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长。如何完善触觉反馈及发展手术导航是血管腔内介入手术机器人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就图像融合血管三维导航、电磁跟... 血管腔内介入手术机器人现已逐渐用于临床,可远程控制手术操作,使医师免受辐射,且手术精准度更高,并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长。如何完善触觉反馈及发展手术导航是血管腔内介入手术机器人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就图像融合血管三维导航、电磁跟踪、血流动力学辅助导航及图像引导血管腔内介入手术机器人自主导航的原理及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治疗 影像引导 导航系统 电磁感应 深度学习 血管腔内介入手术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动脉狭窄腔内治疗护理规范专家共识 被引量:2
11
作者 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部护理专业委员会 邹秋红 +3 位作者 李海燕 植艳茹 胡智飞 陆清声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共5页
目的形成《肾动脉狭窄腔内治疗护理规范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规范肾动脉狭窄患者腔内治疗的护理。方法以循证证据为基础,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形成共识初稿。邀请48名血管外科及相关领域医护专家,对初稿进行修改及完善,形成共识... 目的形成《肾动脉狭窄腔内治疗护理规范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规范肾动脉狭窄患者腔内治疗的护理。方法以循证证据为基础,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形成共识初稿。邀请48名血管外科及相关领域医护专家,对初稿进行修改及完善,形成共识终稿。结果本共识包括肾动脉狭窄术前专科护理评估、危险因素干预、术前准备、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出院前健康教育等。结论本《共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及实用性,可为肾动脉狭窄腔内治疗规范化护理提供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动脉狭窄 腔内治疗 护理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实习生职业认同感与工作投入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蓉 陈秋琳 +1 位作者 李海燕 李烟花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4-67,共4页
目的 探讨护理实习生(以下简称护生)职业认同感与工作投入的相关性,为护理管理者开展带教任务以及进一步培养护理人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某三级甲等医院的207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 目的 探讨护理实习生(以下简称护生)职业认同感与工作投入的相关性,为护理管理者开展带教任务以及进一步培养护理人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某三级甲等医院的207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护生职业认同问卷(professional identity questionnaire for nurse students, PIQNS)、工作投入量表(job engagement scale, JES)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护生PIQNS总分为(62.54±11.71)分、JES总分为(72.03±10.61)分,其PIQNS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JES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护理管理者应把握护生身份转变的关键时期,通过构建并实施个性化、高质量带教模式,提高护生的职业认同水平,促进护理人才队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实习生 职业认同 工作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右动脉假性动脉瘤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1例围手术期观察与护理
13
作者 禹媛 植艳茹 +3 位作者 李海燕 李蓉 郭建明 吴蕊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2-104,共3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65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黑便10余天,每次量约50 mL,于外院行胃镜检查示“消化道溃疡,消化道出血”。为进一步治疗,2021年5月1日至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就诊,肠系膜上动脉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ompu... 1临床资料。患者男,65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黑便10余天,每次量约50 mL,于外院行胃镜检查示“消化道溃疡,消化道出血”。为进一步治疗,2021年5月1日至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就诊,肠系膜上动脉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示“胃十二指肠动脉小分支假性动脉瘤形成”,故拟“胃十二指肠动脉假性动脉瘤,消化道溃疡,消化道出血”收入血管外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右动脉瘤 假性动脉瘤 消化道出血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化剂注射治疗原发性下肢浅静脉曲张围手术期护理规范专家共识 被引量:1
14
作者 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部护理专业委员会 上海市护理学会外科护理专业委员会 +2 位作者 丁露 李海燕 梅志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9-114,共6页
为促进硬化剂注射治疗原发性下肢浅静脉曲张围手术期护理标准化和规范化,保障治疗效果,特制定本共识。本共识以专科发展前沿为基础、以护理问题为导向,全面阐述了硬化剂注射的优点和类型、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术前护理、术中护理配... 为促进硬化剂注射治疗原发性下肢浅静脉曲张围手术期护理标准化和规范化,保障治疗效果,特制定本共识。本共识以专科发展前沿为基础、以护理问题为导向,全面阐述了硬化剂注射的优点和类型、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术前护理、术中护理配合、术后护理及相关并发症护理等。在现有证据的基础上,结合临床专家意见,对硬化剂注射治疗原发性下肢浅静脉曲张围手术期护理进行规范,本共识可操作性强,对临床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剂 原发性下肢浅静脉曲张 围手术期 护理规范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围术期护理规范专家共识 被引量:12
15
作者 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部护理专业委员会 李海燕 +1 位作者 陆清声 王金萍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33-840,共8页
形成《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围术期护理规范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规范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腔内治疗围术期的护理。通过检索国内外主动脉夹层诊治护理相关证据,形成《共识》初稿。邀请50位血管外科及相关领域... 形成《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围术期护理规范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规范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腔内治疗围术期的护理。通过检索国内外主动脉夹层诊治护理相关证据,形成《共识》初稿。邀请50位血管外科及相关领域医护专家进行函询,根据专家建议进行分析、修改及完善,形成《共识》终稿。《共识》内容包括: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最新解剖定位、腔内治疗方式及适应证、术前及术后护理四方面。本《共识》实用性强,可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围术期护理提供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腔内治疗 护理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循证的静脉血栓栓塞症护理预防方案的构建 被引量:20
16
作者 李海燕 植艳茹 +4 位作者 王金萍 李蓉 周兰姝 张玲娟 钱火红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9-43,共5页
目的构建基于循证的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护理预防方案。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关于VTE预防护理的高质量证据,并对纳人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证据提取和汇总。采用专家小组会议法,对构建的VT... 目的构建基于循证的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护理预防方案。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关于VTE预防护理的高质量证据,并对纳人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证据提取和汇总。采用专家小组会议法,对构建的VTE护理预防方案进行可用性评价,最终确定循证实践方案。结果经指南质量评价,共纳入循证性指南8篇、共识性指南5篇。最终构建的VTE护理预防方案涵盖住院风险评估、人院教育,预防措施实施,出院前教育和护理文书记录等5个方面,共38条内容。结论基于循证构建的VTE护理预防方案可在临床上推广,且在实施中应结合临床情境,考虑患者的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症 循证 护理方案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手术治疗颈动脉狭窄合并假性动脉瘤1例患者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9
17
作者 吴从从 李海燕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65-1067,共3页
颈动脉狭窄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颈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引起脑缺血、缺氧的慢性进展性疾病[1]。目前颈动脉串联性病变同期行微创和开放的复合手术鲜见报道,且手术风险大,护理有一定难度。2020年1月,收治1例颈动脉狭窄合并左颈动脉... 颈动脉狭窄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颈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引起脑缺血、缺氧的慢性进展性疾病[1]。目前颈动脉串联性病变同期行微创和开放的复合手术鲜见报道,且手术风险大,护理有一定难度。2020年1月,收治1例颈动脉狭窄合并左颈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患者,在全麻下成功实施开放和腔内微创复合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顺利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手术 颈动脉狭窄 假性动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1
18
作者 植艳茹 李海燕 +3 位作者 陆小英 齐戈尧 陆清声 杨光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57-60,共4页
目的构建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预防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指导和提高围术期VTE预防护理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结构-过程-结果”质量模型为理论依据,在文献回顾和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初步拟定函询问卷... 目的构建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预防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指导和提高围术期VTE预防护理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结构-过程-结果”质量模型为理论依据,在文献回顾和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初步拟定函询问卷,应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专家函询,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结果两轮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05,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316、0.330。最终形成包含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23个三级指标的住院患者VTE预防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论住院患者VTE预防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科学合理、实用性强,可有效评价VTE预防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症 预防 护理 德尔菲法 质量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出院后抗凝治疗依从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9
19
作者 植艳茹 闫雪利 +1 位作者 李海燕 齐戈尧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患者出院后抗凝治疗依从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某三级甲等医院血管外科确诊为VTE的出院患者19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 目的探讨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患者出院后抗凝治疗依从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某三级甲等医院血管外科确诊为VTE的出院患者19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8条目(Morisky medication adherence scale,MMAS-8)进行问卷调查。结果VTE患者出院后抗凝治疗依从性总分为(7.56±0.56)分;依从性好患者56例(29.5%),依从性一般患者134例(70.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VTE患者出院后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因素为是否退休、文化程度、是否知晓抗凝药物名称、抗凝药物每日用药频次、抗凝药物每日使用剂量、用药期间未关注是否出现出血(均P<0.05)。结论VTE患者出院后抗凝治疗依从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医护人员应结合相关影响因素强化出院后抗凝治疗管理,以提高患者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症 抗凝治疗 依从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视角下住院患者间患际交流意义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徐岚 陈雪梅 +2 位作者 姜懿效 邹雅琪 周兰姝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9,80,共5页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间患际交流的积极意义,为提供优质护理、改善医护患交流模式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2018年11月至2019年8月,采用目的抽样及理论抽样法选择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内科、外科及产科收治的31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性研...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间患际交流的积极意义,为提供优质护理、改善医护患交流模式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2018年11月至2019年8月,采用目的抽样及理论抽样法选择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内科、外科及产科收治的31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性研究中的描述性研究方法对其进行深入的半结构式访谈,根据Colaizzi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住院患者间患际交流意义的意义可归纳为3个主题:调适心理状态、改变态度行为、重构医护患关系。结论患际交流对促进住院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意义,医护人员应重视并合理应用患际交流的优点,引导积极有效的患际交流,以提升护理品质,改善护患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患际交流 同伴支持 护患关系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