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柱畸形矫形术后疼痛管理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孟炳堃 杨桓 +2 位作者 牛升波 李明 陈自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4-199,共6页
脊柱畸形包括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先天性脊柱侧凸、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等,矫形手术是治疗AIS的主要方式。然而,矫形手术切口长,涉及的脊柱节段数量多,皮下及肌肉组织剥离范围大,常引起中度乃... 脊柱畸形包括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先天性脊柱侧凸、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等,矫形手术是治疗AIS的主要方式。然而,矫形手术切口长,涉及的脊柱节段数量多,皮下及肌肉组织剥离范围大,常引起中度乃至重度的术后疼痛。有效的术后疼痛管理可以改善患者的术后体验,减少并发症,加速术后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因此,脊柱畸形矫形术后的疼痛管理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对于脊柱畸形矫正手术术后疼痛管理的总结相对较少,为此,我们总结了目前在脊柱畸形矫形手术的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各种治疗方案及临床进展,为临床提供镇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矫形手术 术后疼痛管理 脊柱畸形 先天性脊柱侧凸 退变性脊柱侧凸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矫正手术 临床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的研究热点和趋势:20年文献分析
2
作者 涂欣乐 陈锴 +1 位作者 李明 杨长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6-169,共14页
目的: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2003年至今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领域被引次数最多的前100篇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并梳理研究热点及趋势,为该领域相关研究和疾病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在WoSCC(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数据库检索2003~202... 目的: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2003年至今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领域被引次数最多的前100篇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并梳理研究热点及趋势,为该领域相关研究和疾病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在WoSCC(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数据库检索2003~2023年发表的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领域的英文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提取纳入文献的关键词、出版年份、第一作者、发文机构、发文国家、出版期刊、总被引次数等信息,进行总结和可视化分析。利用VOSviewer、CiteSpace、RStudio等文献计量分析工具揭示了该领域的全球趋势和研究热点。结果:根据本研究设定的检索条件,共得到6804条文献信息,基于文献标题、摘要和全文,我们对其逐条审阅后最终得到被引次数最多的前100篇文献,包含86篇论著和14篇综述。出版年份介于2003~2019年之间,被引用200次及以上的文献有58篇。被引次数最多的文献是《The impact of positive sagittal balance in adult spinal deformity》,共计1179次引用。发文数量位居首位的国家是美国。发文最多的杂志是Spine。发文最多的机构是University of Washington。最多产的第一作者是Lafage V。Balance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通过阅读全文,将文献主题归纳为放射学参数、手术、并发症、分类系统、一般概述、代偿机制和其他等七个方面,并分别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论:放射学参数、手术和并发症仍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微创手术技术和个体化治疗是未来的研究和发展趋势。中国学者发文数量在不断增加,而引用次数相对来说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 文献计量学 可视化分析 放射学参数 合作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小切口Wiltse入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老年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观察
3
作者 林秋水 刘延 +3 位作者 石志才 白玉树 张秋林 陈自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4-389,共6页
目的:探讨双侧小切口Wiltse入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ni-open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O-TLIF)治疗老年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2020年8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MO-TLIF或... 目的:探讨双侧小切口Wiltse入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ni-open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O-TLIF)治疗老年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2020年8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MO-TLIF或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治疗的62例老年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男37例,女25例,年龄68.0±5.5岁;其中MO-TLIF组32例,MIS-TLIF组3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比、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手术节段、病程、随访时间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术后切口引流量、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植骨融合率等方面的差异;术前、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进行腰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腰椎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定。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明显手术相关并发症。MO-TLIF组与MIS-TLIF组的术中出血量(80.3±25.1mL vs 72.3±21.8mL)、术后切口引流量(30.7±10.2mL vs 29.3±9.0mL)、住院时间(5.4±0.9d vs 5.4±0.8d)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MIS-TLIF组相比,MO-TLIF组患者手术时间更短(90.8±8.8min vs 98.3±8.0min,P=0.001)、术中透视次数更少(4.7±0.7次vs 7.2±1.4次,P<0.001)。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腰痛VAS评分、腰椎JOA评分、ODI较术前均有显著性改善(P<0.001),两组间同时间点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均未发现断钉、断棒等内固定相关并发症,植骨均融合。结论:双侧MO-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与MIS-TLIF相比可减少术中透视次数、缩短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变性疾病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经皮置钉 Wiltse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热带海岛环境对炎性疼痛大鼠口服塞来昔布疗效的影响
4
作者 林徐苗 刘洪桥 +6 位作者 王童 孙莉 游嘉 杨涛 白玉树 马宇 熊源长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19-927,共9页
目的:探讨模拟热带海岛环境对炎性疼痛大鼠口服塞来昔布(celecoxib, CXB)药代动力学和疗效的影响。方法:6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拟海岛环境组和对照组,分别在相应环境中饲养3天。36只大鼠口服CXB后测定血清药物浓度;30只大鼠构建炎性... 目的:探讨模拟热带海岛环境对炎性疼痛大鼠口服塞来昔布(celecoxib, CXB)药代动力学和疗效的影响。方法:6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拟海岛环境组和对照组,分别在相应环境中饲养3天。36只大鼠口服CXB后测定血清药物浓度;30只大鼠构建炎性疼痛模型并测定痛阈。结果:模拟海岛环境改变了CXB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在中高剂量下,模拟海岛环境组大鼠的末端消除半衰期(t1/2)降低,AUC (0-t)和AUC (0-∞)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痛阈检测显示,模拟海岛环境组炎性疼痛大鼠在注射CXB后3~5天的痛阈显著低于对照组;模拟海岛环境增加了大鼠肝脏CXB代谢关键酶CYP2C9的表达,并导致血清炎症因子升高。结论:模拟热带海岛环境可加快CXB的代谢速度,降低其抗炎镇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海岛环境 高温高湿 塞来昔布 药代动力学 痛阈 炎症因子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椎间盘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被引量:7
5
作者 林秋水 吴晓东 +2 位作者 王建喜 臧法智 陈华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804-1808,共5页
目的观察经椎间盘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7年8月采用神经阻滞技术治疗的10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6例经椎间盘神经阻滞(经椎间盘组),51例经椎间孔选择性神经根阻滞(经椎间... 目的观察经椎间盘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7年8月采用神经阻滞技术治疗的10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6例经椎间盘神经阻滞(经椎间盘组),51例经椎间孔选择性神经根阻滞(经椎间孔组)51例。所有患者均在透视引导下行腰椎间盘穿刺或行椎间孔穿刺,穿刺成功后局部注射复方倍他米松+盐酸利多卡因。治疗前、治疗后即刻、治疗后3个月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治疗后3个月随访时进行MacNab评定。结果经神经阻滞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腰痛VAS评分和ODI指数治疗前后比较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MacNab疗效评定标准,经椎间盘组末次随访时总有效率100%,优良率75%;经椎间孔组末次随访时总有效率96%,优良率71%。经椎间盘组1例出现穿刺部位感染,经口服抗生素及休息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经椎间盘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作为常规保守治疗的有益补充,但其作为一种有创性操作,可能导致椎间隙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在临床应用中需谨慎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退变 椎间盘 神经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