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上下垂荡运动刺激下大鼠及人体模拟晕船的反应规律
被引量:
7
1
作者
毛宇奇
潘磊磊
+6 位作者
苏阳
肖水凤
祁瑞瑞
王俊骎
叶小飞
张婷
蔡懿灵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98-303,共6页
目的观察在不同频率、加速度的上下垂荡运动刺激下,大鼠及人体模拟晕船的反应规律。方法 64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16):垂荡运动A组(频率0.20 Hz,加速度0.05 g)、垂荡运动B组(频率0.40 Hz,加速度0.13 g)、垂荡运动C组(频率0.80 ...
目的观察在不同频率、加速度的上下垂荡运动刺激下,大鼠及人体模拟晕船的反应规律。方法 64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16):垂荡运动A组(频率0.20 Hz,加速度0.05 g)、垂荡运动B组(频率0.40 Hz,加速度0.13 g)、垂荡运动C组(频率0.80 Hz,加速度0.48 g)和静置对照组。给予各组大鼠相应垂荡运动刺激,以条件性张口次数(类恶心样反应)、排便颗粒数、自发活动等3项指标评价大鼠晕动症严重程度。36名男性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4组(n=9):垂荡运动甲组(频率0.42 Hz,加速度0.22 g)、垂荡运动乙组(频率0.42 Hz,加速度0.44 g)、垂荡运动丙组(频率0.30 Hz,加速度0.33 g)和垂荡运动丁组(频率0.25 Hz,加速度0.44 g)。试验前采用修改版晕动症易感性问卷(MSSQ)评价晕动症易感性;给予各组受试者相应垂荡运动刺激,采用格瑞比尔(Graybiel)晕动症量表评价受试者晕动症严重程度,建立人群试验数学模型并绘制趋势图。结果与静置对照组相比,垂荡运动A组大鼠未表现出明显的晕动症症状,垂荡运动B、C组大鼠条件性张口次数和排便颗粒数均明显增加,自发活动量均明显减少(P<0.01或P<0.001),且随刺激频率升高上述症状加重。垂荡运动甲组受试者Graybiel晕动症等级评分明显高于垂荡运动丙、丁组(7.67±6.36vs.1.44±1.5,7.67±6.36vs.0.22±0.44,P<0.05,P<0.01);垂荡运动乙组明显高于垂荡运动丁组(4.22±4.97vs.0.22±0.44,P<0.05)。垂荡运动甲组受试者恶心发生率明显高于垂荡运动丙、丁组(P<0.01)。各组受试者流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群试验数学模型显示,刺激频率越高,Graybiel晕动症等级评分越高;当频率固定时,随加速度增加,Graybiel晕动症等级评分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结论初步明确了大鼠及人体在上下垂荡运动刺激下模拟晕船的反应规律,为开展抗晕船模拟仿真训练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晕船
垂荡运动
模拟器
频率
加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上下垂荡运动刺激下大鼠及人体模拟晕船的反应规律
被引量:
7
1
作者
毛宇奇
潘磊磊
苏阳
肖水凤
祁瑞瑞
王俊骎
叶小飞
张婷
蔡懿灵
机构
海军军医大学海军医学系航海特殊损伤防护教研室
海军
军医大学
卫生勤务学
系
统计学
教研室
海军
军医大学
海军
医学
系
海军
航空
医学
教研室
出处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98-303,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671857)
全军后勤科研重点项目(BWS14C024)。
文摘
目的观察在不同频率、加速度的上下垂荡运动刺激下,大鼠及人体模拟晕船的反应规律。方法 64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16):垂荡运动A组(频率0.20 Hz,加速度0.05 g)、垂荡运动B组(频率0.40 Hz,加速度0.13 g)、垂荡运动C组(频率0.80 Hz,加速度0.48 g)和静置对照组。给予各组大鼠相应垂荡运动刺激,以条件性张口次数(类恶心样反应)、排便颗粒数、自发活动等3项指标评价大鼠晕动症严重程度。36名男性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4组(n=9):垂荡运动甲组(频率0.42 Hz,加速度0.22 g)、垂荡运动乙组(频率0.42 Hz,加速度0.44 g)、垂荡运动丙组(频率0.30 Hz,加速度0.33 g)和垂荡运动丁组(频率0.25 Hz,加速度0.44 g)。试验前采用修改版晕动症易感性问卷(MSSQ)评价晕动症易感性;给予各组受试者相应垂荡运动刺激,采用格瑞比尔(Graybiel)晕动症量表评价受试者晕动症严重程度,建立人群试验数学模型并绘制趋势图。结果与静置对照组相比,垂荡运动A组大鼠未表现出明显的晕动症症状,垂荡运动B、C组大鼠条件性张口次数和排便颗粒数均明显增加,自发活动量均明显减少(P<0.01或P<0.001),且随刺激频率升高上述症状加重。垂荡运动甲组受试者Graybiel晕动症等级评分明显高于垂荡运动丙、丁组(7.67±6.36vs.1.44±1.5,7.67±6.36vs.0.22±0.44,P<0.05,P<0.01);垂荡运动乙组明显高于垂荡运动丁组(4.22±4.97vs.0.22±0.44,P<0.05)。垂荡运动甲组受试者恶心发生率明显高于垂荡运动丙、丁组(P<0.01)。各组受试者流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群试验数学模型显示,刺激频率越高,Graybiel晕动症等级评分越高;当频率固定时,随加速度增加,Graybiel晕动症等级评分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结论初步明确了大鼠及人体在上下垂荡运动刺激下模拟晕船的反应规律,为开展抗晕船模拟仿真训练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晕船
垂荡运动
模拟器
频率
加速度
Keywords
seasickness
vertical motion
simulator
frequency
acceleration
分类号
R835.1 [医药卫生—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上下垂荡运动刺激下大鼠及人体模拟晕船的反应规律
毛宇奇
潘磊磊
苏阳
肖水凤
祁瑞瑞
王俊骎
叶小飞
张婷
蔡懿灵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