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崭露头角的氢气生物学 被引量:23
1
作者 沈文飚 孙学军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37-1050,共14页
氢气(hydrogen gas,H2)是新发现的生物气体信号分子。自2007年开始,有关H2的生理调控活性及信号转导功能受到广泛的关注,并逐步形成了研究氢气生物学效应和分子机理的一门新学科——氢气生物学。按照实际运用范围的不同,氢气生物学也可... 氢气(hydrogen gas,H2)是新发现的生物气体信号分子。自2007年开始,有关H2的生理调控活性及信号转导功能受到广泛的关注,并逐步形成了研究氢气生物学效应和分子机理的一门新学科——氢气生物学。按照实际运用范围的不同,氢气生物学也可以划分为氢医学和氢农学。在医学方面,通过多种动物模型研究和部分临床试验,发现H2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凋亡的作用,而且H2对缺血/再灌注以及以炎症为基础的急性组织缺血性疾病和慢性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等氧化应激相关疾病)均具有较为理想的正面效果。在农学方面,相关报道还发现H2可以提高苜蓿、水稻和拟南芥对非生物胁迫的耐性,调控黄瓜、番茄、猕猴桃、芽苗菜、黑大麦和食用菌的生长发育和营养品质,延长洋桔梗、玫瑰和百合切花的保鲜以及提高家畜对病原微生物的抗性。本文首先探究了氢气生物学的发展历史,提出氢医学研究思路的源头是电解水,结合H2测定方法、内源H2的产生途径以及氢气生物学效应的分子机理和信号转导的研究成果,从给氢方式、生物学效应以及安全性等方面,介绍了氢医学和氢农学的现状,提出选择性抗氧化机制不能完全解释现有的氢生物学效应,反映相关分子机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最后,针对氢气生物学的若干重要的科学和实践问题进行了展望,并提出氢医学的进一步发展还依赖于大量且可信度高的临床试验,氢农业还需要完成多年多点的大规模大田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气生物学 发展现状 氢医学 氢农业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
作者 钱汐晶 万彩虹 +1 位作者 赵平 戚中田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10-717,共8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已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并造成大流行。引起此次疫情的病原体为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其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及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的病原体均属于冠状病毒,传染性强,易引起重症肺炎,目前无特异...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已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并造成大流行。引起此次疫情的病原体为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其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及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的病原体均属于冠状病毒,传染性强,易引起重症肺炎,目前无特异性治疗药物。随着COVID-19疫情的蔓延及扩散,疫苗接种已成为当前的迫切需求。该文主要介绍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的机体免疫保护机制,阐述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研发的关键抗原S蛋白,并就冠状病毒目前疫苗研发的安全性、有效性及潜在问题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冠状病毒 S蛋白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下垂荡运动刺激下大鼠及人体模拟晕船的反应规律 被引量:7
3
作者 毛宇奇 潘磊磊 +6 位作者 苏阳 肖水凤 祁瑞瑞 王俊骎 叶小飞 张婷 蔡懿灵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98-303,共6页
目的观察在不同频率、加速度的上下垂荡运动刺激下,大鼠及人体模拟晕船的反应规律。方法 64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16):垂荡运动A组(频率0.20 Hz,加速度0.05 g)、垂荡运动B组(频率0.40 Hz,加速度0.13 g)、垂荡运动C组(频率0.80 ... 目的观察在不同频率、加速度的上下垂荡运动刺激下,大鼠及人体模拟晕船的反应规律。方法 64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16):垂荡运动A组(频率0.20 Hz,加速度0.05 g)、垂荡运动B组(频率0.40 Hz,加速度0.13 g)、垂荡运动C组(频率0.80 Hz,加速度0.48 g)和静置对照组。给予各组大鼠相应垂荡运动刺激,以条件性张口次数(类恶心样反应)、排便颗粒数、自发活动等3项指标评价大鼠晕动症严重程度。36名男性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4组(n=9):垂荡运动甲组(频率0.42 Hz,加速度0.22 g)、垂荡运动乙组(频率0.42 Hz,加速度0.44 g)、垂荡运动丙组(频率0.30 Hz,加速度0.33 g)和垂荡运动丁组(频率0.25 Hz,加速度0.44 g)。试验前采用修改版晕动症易感性问卷(MSSQ)评价晕动症易感性;给予各组受试者相应垂荡运动刺激,采用格瑞比尔(Graybiel)晕动症量表评价受试者晕动症严重程度,建立人群试验数学模型并绘制趋势图。结果与静置对照组相比,垂荡运动A组大鼠未表现出明显的晕动症症状,垂荡运动B、C组大鼠条件性张口次数和排便颗粒数均明显增加,自发活动量均明显减少(P<0.01或P<0.001),且随刺激频率升高上述症状加重。垂荡运动甲组受试者Graybiel晕动症等级评分明显高于垂荡运动丙、丁组(7.67±6.36vs.1.44±1.5,7.67±6.36vs.0.22±0.44,P<0.05,P<0.01);垂荡运动乙组明显高于垂荡运动丁组(4.22±4.97vs.0.22±0.44,P<0.05)。垂荡运动甲组受试者恶心发生率明显高于垂荡运动丙、丁组(P<0.01)。各组受试者流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群试验数学模型显示,刺激频率越高,Graybiel晕动症等级评分越高;当频率固定时,随加速度增加,Graybiel晕动症等级评分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结论初步明确了大鼠及人体在上下垂荡运动刺激下模拟晕船的反应规律,为开展抗晕船模拟仿真训练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晕船 垂荡运动 模拟器 频率 加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酸在黄曲霉毒素诱导肝细胞损伤中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师文文 吕攀 +2 位作者 徐庆强 赵杰 肖凯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67-274,共8页
为了解油酸在黄曲霉毒素B_1(aflatoxin B_1,AFB_1)诱发的肝损伤中所起的保护作用,以体外培养的肝细胞(L-02)作为靶细胞,研究油酸的保护机制。设置3组实验:对照组(无处理)、AFB_1组(只有AFB_1)和油酸组(AFB_1和油酸共同处理),药物处理24... 为了解油酸在黄曲霉毒素B_1(aflatoxin B_1,AFB_1)诱发的肝损伤中所起的保护作用,以体外培养的肝细胞(L-02)作为靶细胞,研究油酸的保护机制。设置3组实验:对照组(无处理)、AFB_1组(只有AFB_1)和油酸组(AFB_1和油酸共同处理),药物处理24h后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细胞增殖-毒性检测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细胞活力,荧光法检测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Annexin V-FITC/PI检测细胞凋亡率,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 1,HO-1)、Caspase-3以及Survivin蛋白的表达。采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AFB_1暴露能够明显抑制肝细胞活力(P<0.05),促进细胞凋亡(P<0.001),升高ROS水平(P<0.001);与AFB_1组相比,油酸作用后细胞活力显著增加(P<0.01),细胞凋亡减少(P<0.01),ROS水平降低(P<0.001),同时显著提高了HO-1(P<0.05)和抑凋亡蛋白Survivin的表达(P<0.05),降低了凋亡蛋白Caspase-3(P<0.01)表达。因此认为油酸对AFB_1引发的肝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通过促进抗氧化酶蛋白HO-1的表达,降低氧化应激水平,从而降低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酸 黄曲霉毒素B1 血红素加氧酶-1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物防治抑郁症的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高标 蔡梦宇 +5 位作者 屈易萃 张银银 卢宏涛 李红霞 汤雨潇 沈慧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3-64,共12页
为了了解食物与抑郁症关系的研究现况,作者确定检索词优化后用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Topic检索。在线分析文献一般特征,CiteSpace软件分析网络聚类共现特征,描述性分析关键文献。2020年文献大幅增长;发表最多的期刊为食品类,国家为美... 为了了解食物与抑郁症关系的研究现况,作者确定检索词优化后用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Topic检索。在线分析文献一般特征,CiteSpace软件分析网络聚类共现特征,描述性分析关键文献。2020年文献大幅增长;发表最多的期刊为食品类,国家为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中国,学科以精神病学、营养与食品学为主。前沿关键词包括food addiction、gut microbiota、food insecurity等,不同引文聚类之间有此消彼长现象。抑郁症风险因素包括炎症饮食、进食障碍、超重、代谢综合征和COVID-19等,压倒性结论为健康饮食对抑郁症有正面影响。发达国家在本领域领先,创伤性大事件推动了研究进展。研究前沿为食物成瘾、食物不安全和肠菌。研究范式从狭窄视角向宏观转移,饮食有望成为重要的抑郁症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 抑郁 现况 文本分析 计量分析 系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DNA损伤应答在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赵松韵 万志杰 +2 位作者 曹曦元 杨彦勇 白冲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38-844,共7页
小细胞肺癌(SCLC)是高度恶性肿瘤,具有增殖速度快、早期转移及预后差的特点,5年生存率仅7.2%。DNA损伤应答(DDR)是机体在面对DNA损伤及复制应激时,通过激活细胞周期检查点、阻滞细胞周期来促进DNA损伤修复,避免未修复的DNA损伤诱导程序... 小细胞肺癌(SCLC)是高度恶性肿瘤,具有增殖速度快、早期转移及预后差的特点,5年生存率仅7.2%。DNA损伤应答(DDR)是机体在面对DNA损伤及复制应激时,通过激活细胞周期检查点、阻滞细胞周期来促进DNA损伤修复,避免未修复的DNA损伤诱导程序性死亡的过程。SCLC具有突变负荷高、基因组不稳定的特征,普遍存在p53及RB1功能失活,致使细胞周期G_(1)/S检查点缺陷,因而更加依赖后续的S、G_(2)/M检查点进行周期阻滞和DNA损伤修复以确保基因组的稳定性及染色体的正确分离。因此,在基于致DNA损伤的放化疗应用背景下,抑制周期检查点以促进周期进程、增加DNA损伤及抑制DNA损伤修复成为SCLC治疗的新策略。本文就靶向DDR及其通路关键分子(PARP、ATR、CHK1/2、WEE1、ATM、Aurora A)抑制剂在SCLC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SCLC的治疗策略提供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损伤 DNA修复 小细胞肺癌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膳食补充剂对热射病的防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少康 张笑婷 +4 位作者 李磊 陈基快 夏新宇 许硕贵 王美堂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48-1152,共5页
随着全球气温的不断升高,热射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在热应激的作用下,肠道屏障功能受损,导致内毒素入血,其继发的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是热射病死亡的主要原因。热射病一旦发病,进展迅速且致死率高,但与其他危重... 随着全球气温的不断升高,热射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在热应激的作用下,肠道屏障功能受损,导致内毒素入血,其继发的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是热射病死亡的主要原因。热射病一旦发病,进展迅速且致死率高,但与其他危重病不同的是,热射病是可预防的。国内外文献报道,膳食补充剂在热射病中有着保护肠道屏障、减轻机体炎症反应的作用。该文综述了近年来膳食补充剂对热射病的防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以期为热射病的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射病 膳食补充剂 肠道屏障 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TI|bio模拟猴痘全球暴发桌面推演的介绍 被引量:3
8
作者 谢泰 沙琨 +1 位作者 戚中田 刘晓荣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3-66,72,共5页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猴痘疫情出现在非传统流行国家,部分病例无相关流行地的旅行史,因此存在人际传播的可能。在2021年3月17日,美国非盈利组织核威胁倡议协会下的全球生物政策和计划团队(NTI|bio)与慕尼黑安全会议(MSC)共同组织召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猴痘疫情出现在非传统流行国家,部分病例无相关流行地的旅行史,因此存在人际传播的可能。在2021年3月17日,美国非盈利组织核威胁倡议协会下的全球生物政策和计划团队(NTI|bio)与慕尼黑安全会议(MSC)共同组织召开一次桌面推演,其目的是减少具有潜在灾难性后果的生物威胁,案例为虚拟的经基因合成、编辑和改造的猴痘病毒。通过介绍本次推演,为相关疫情大流行的防控提供案例和借鉴工具,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类全球疫情大流行。举措应包括建立公共卫生预警系统等,从而实现早发现、早评估、早处理,同时还需要建立联合评估机制以应对来历不明的高危险生物事件,通过多学科的共同研究和努力形成综合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桌面推演 猴痘 NTI|bio 模拟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活性和基于亲和性的蛋白质表达谱在药理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陈佳胜 张鑫月 +2 位作者 刘俊宏 孟文琪 张玲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51-958,共8页
基于活性的蛋白质表达谱(ABPP)和基于亲和性的蛋白质表达谱(AfBPP)分析技术是以化合物为中心的化学蛋白质组学技术,在鉴定小分子药物和(或)毒物的直接作用靶点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明确直接作用靶点有助于更加全面地认识小分子化合物的药... 基于活性的蛋白质表达谱(ABPP)和基于亲和性的蛋白质表达谱(AfBPP)分析技术是以化合物为中心的化学蛋白质组学技术,在鉴定小分子药物和(或)毒物的直接作用靶点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明确直接作用靶点有助于更加全面地认识小分子化合物的药理毒理机制。本文简要介绍ABPP和AfBPP技术,并总结了近年来该技术在药物脱靶、毒物靶点鉴定方面的应用实例,如克雷诺拉尼、BIA 10-2474和奥利司他等药物的脱靶效应及VX、杀螟硫磷和丙烯醛等有毒化合物的直接作用靶点鉴定,以期对药理学、毒理学和化学生物学研究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活性的蛋白质表达谱 基于亲和性的蛋白质表达谱 靶标鉴定 药物脱靶效应 毒性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适能评价指标与肠道菌群组成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宇 傅亚婷 +2 位作者 陈佳晖 张雄宝 常文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02-1008,共7页
目的 研究体适能与肠道菌群的关系并筛选具有提升体适能潜能的细菌分类。方法 招募44例成年健康男性参与研究,取得体适能数据,利用潜在剖面分析分为高/低体适能组;采集体能测试前人群粪便样本进行高通量16S r DNA测序;使用R对测序数据... 目的 研究体适能与肠道菌群的关系并筛选具有提升体适能潜能的细菌分类。方法 招募44例成年健康男性参与研究,取得体适能数据,利用潜在剖面分析分为高/低体适能组;采集体能测试前人群粪便样本进行高通量16S r DNA测序;使用R对测序数据处理后分析菌群的α多样性、β多样性,明确不同体适能水平人群间肠道菌群差异;通过线性判别分析效应值方法筛选对差异贡献较大的细菌分类作为相应体适能水平相关分类群;最后分析各相关分类群之间及其与体适能指数的相关关系。结果 两组间α多样性未见显著差异,β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毛螺菌科ND3007组和梭菌纲UCG-014目与高体适能水平相关;欧陆森氏菌属、粪便拟杆菌和凸腹真杆菌组与低体适能水平相关;高体适能相关细菌分类与低体适能相关细菌分类的丰度表现为负相关,低体适能群相关细菌分类与体适能评价指标的相关性较强。结论 肠道菌群组成与体适能水平相关,毛螺菌科ND3007组可被认为是具有潜在提升体适能能力的肠道细菌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适能 胃肠道微生物组 生物信息学 高通量测序 16S r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微生物与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标 王施(综述) +1 位作者 李红霞 沈慧(审校) 《医学研究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79-984,共6页
对肠道微生物和心血管疾病相关的文献进行计量聚类共现分析和系统性分析,概述研究现况。相关研究10多年前涌现,近年激增且趋势不减。TMO和SFCAs对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性远超以往的认识,益生菌和微生物生态治疗也呼之欲出。代谢综合征(肥胖... 对肠道微生物和心血管疾病相关的文献进行计量聚类共现分析和系统性分析,概述研究现况。相关研究10多年前涌现,近年激增且趋势不减。TMO和SFCAs对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性远超以往的认识,益生菌和微生物生态治疗也呼之欲出。代谢综合征(肥胖、糖尿病)和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肠菌关系密切,机制和影响途径日渐清晰。深入且多方面理解肠道微生物和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对防治和康复均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厘清两者之间确切的因果关系尚需更多、更细致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生物 心血管疾病 现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00b在辐射诱导胸腺淋巴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的初探
12
作者 叶晖 冯珍兰 +2 位作者 程赢 蔡建明 蒋建明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50-557,共8页
为了探讨miR-200b在辐射诱导胸腺淋巴瘤中的作用与机制,采用全身分割照射建立BALB/c小鼠辐射诱导胸腺淋巴瘤模型,检测miR-200b表达情况;构建过表达与敲低miR-200b细胞模型,检测该miRNA对细胞增殖、凋亡情况的影响;随后通过miRNA数据库Ta... 为了探讨miR-200b在辐射诱导胸腺淋巴瘤中的作用与机制,采用全身分割照射建立BALB/c小鼠辐射诱导胸腺淋巴瘤模型,检测miR-200b表达情况;构建过表达与敲低miR-200b细胞模型,检测该miRNA对细胞增殖、凋亡情况的影响;随后通过miRNA数据库TargetScan分析miRNA潜在靶点,并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进行验证,最后采用Spearman方法分析TBK1蛋白与miR-200b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小鼠辐射诱导胸腺淋巴瘤组织中miR-200b表达下调,过表达miR-200b可明显抑制细胞增殖,增加细胞凋亡,下调miR-200b可促进细胞增殖,减少细胞凋亡;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提示miR-200b以3′UTR依赖的方式靶向作用于TBK1。在辐射诱导胸腺淋巴瘤样本中,miR-200b表达和TBK1蛋白水平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且TBK1过表达可部分逆转miR-200b介导的细胞生物学效应。结果表明,辐射诱导胸腺淋巴瘤组织中miR-200b表达下调,其直接靶点TBK1表达上调;过表达miR-200b可明显抑制胸腺淋巴瘤细胞增殖,增加细胞凋亡。提示靶向调控miR-200b/TBK1,有望成为防治辐射诱导胸腺淋巴瘤的潜在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致癌 胸腺淋巴瘤 miR-200b TBK1 肿瘤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