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脏免疫细胞调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丁吉 侯晋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1-466,共6页
脂肪性肝病的发生发展经由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肝纤维化肝硬化,直至肝细胞癌。单纯性脂肪肝一般不伴随肝细胞的死亡和肝脏炎症,在肝脏损伤、肝细胞死亡以及肝脏炎症发生时,即进展为NASH。在此阶段,机体的免疫系统... 脂肪性肝病的发生发展经由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肝纤维化肝硬化,直至肝细胞癌。单纯性脂肪肝一般不伴随肝细胞的死亡和肝脏炎症,在肝脏损伤、肝细胞死亡以及肝脏炎症发生时,即进展为NASH。在此阶段,机体的免疫系统活化并诱导产生肝脏炎症,在NASH疾病进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并导致了随后出现的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细胞癌肿瘤发生。本文就机体免疫系统活化在NASH疾病发生发展中的功能,尤其是各免疫细胞及其亚群的具体功能机制的新近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免疫调控 免疫细胞 炎症 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医学八年制免疫学实验课程教学的思考和探索实践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志清 郭猛 +3 位作者 钱程 刘书逊 朱鲤烨 薛逸荃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383-1387,共5页
目的:现有医学免疫学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比较陈旧,无法满足临床医学八年制培养高素质医学研究型人才的教学目标,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和探索。方法:保留和优化部分经典免疫学实验的基础上,增加重要的免疫学标记技术。结果:新的教学内... 目的:现有医学免疫学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比较陈旧,无法满足临床医学八年制培养高素质医学研究型人才的教学目标,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和探索。方法:保留和优化部分经典免疫学实验的基础上,增加重要的免疫学标记技术。结果:新的教学内容受到学生普遍欢迎,不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免疫学理论知识,还激发了学生对新技术的渴望,有利于提高学生今后的临床科研工作能力。结论:免疫标记技术的引入提高了八年制医学免疫学实验课程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学八年制 医学免疫学 实验课程 教学内容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年国内外免疫学研究重要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刘娟 曹雪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2,共12页
过去一年中,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给人们生活及社会造成巨大影响,也是对生命科学及医学研究的重大挑战。免疫学研究在解析新型冠状病毒与人体免疫系统的互相作用机制方面取得了诸多突破性进展,为... 过去一年中,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给人们生活及社会造成巨大影响,也是对生命科学及医学研究的重大挑战。免疫学研究在解析新型冠状病毒与人体免疫系统的互相作用机制方面取得了诸多突破性进展,为揭示COVID-19发病机制、寻找有效治疗方法、设计开发新型疫苗提供了关键证据。与此同时,免疫学基础理论研究和转化医学应用等领域研究持续发展,在宿主抗病原体天然免疫应答、免疫与代谢交叉调节、免疫应答的表观遗传调控、神经免疫炎症、肿瘤免疫治疗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本文将综述COVID-19免疫学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以及2020年其他免疫学基础理论和转化应用方向的代表性成果,展望免疫学研究的挑战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天然免疫 神经免疫炎症 肿瘤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年国内外免疫学研究重要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刘娟 曹雪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9,共9页
2019年,国内外免疫学研究在各个分支领域继续蓬勃发展,不仅在免疫系统发育分化机制、免疫与炎症的启动、活化和调控机制、代谢与免疫交叉调节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免疫相关疾病发病机制和治疗策略方面也获得重要进展。此文中,我们将探... 2019年,国内外免疫学研究在各个分支领域继续蓬勃发展,不仅在免疫系统发育分化机制、免疫与炎症的启动、活化和调控机制、代谢与免疫交叉调节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免疫相关疾病发病机制和治疗策略方面也获得重要进展。此文中,我们将探讨2019年国内外免疫学研究重要进展,不足之处敬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免疫 适应性免疫 免疫调节 免疫性疾病 肿瘤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国内外免疫学研究重要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刘娟 曹雪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1,共11页
2021年,免疫学在基础理论研究和转化应用方面取得诸多突破性进展,深化了对免疫应答及其调控基本原理的认识,并为揭示免疫相关疾病发病机制和疾病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及方法策略。基础理论方面,天然免疫识别与炎症应答、细胞死亡的分子调... 2021年,免疫学在基础理论研究和转化应用方面取得诸多突破性进展,深化了对免疫应答及其调控基本原理的认识,并为揭示免疫相关疾病发病机制和疾病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及方法策略。基础理论方面,天然免疫识别与炎症应答、细胞死亡的分子调控机制和免疫学效应以及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的交叉调控等领域取得诸多创新性成果;临床转化应用方面,新冠肺炎和肿瘤等重大疾病发生发展的免疫学原理和防治手段方面取得多项进展。本文将回顾总结2021年国内外免疫学研究代表性重要进展,共同展望某些前沿方向和未来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免疫调节 细胞死亡 神经免疫 肿瘤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国内外免疫学研究重要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娟 曹雪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0,共10页
2022年,国内外免疫学领域涌现出诸多具有重要科学和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这些最新的免疫学成果解析了免疫应答和免疫调控的根本机制,为揭示免疫相关疾病发病机制并研制新型免疫治疗策略提供了重要思路。本文尽可能较为全面地梳理讨论了2... 2022年,国内外免疫学领域涌现出诸多具有重要科学和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这些最新的免疫学成果解析了免疫应答和免疫调控的根本机制,为揭示免疫相关疾病发病机制并研制新型免疫治疗策略提供了重要思路。本文尽可能较为全面地梳理讨论了2022年国内外免疫学研究的代表性进展,并展望本领域的前沿方向,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免疫 RNA结合蛋白 细胞死亡 自身免疫 肿瘤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突变株对传染性和疾病进展及免疫保护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7
作者 何晓波 虞淦军 吴艳峰(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2021-2028,共8页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全球范围内的疫情流行,截至目前已导致超过1亿感染者和数百万人死亡。随着疫情的持续,新冠病毒基因组不断发生突变并积累,由此形成如D614G、B.1.1.7等若干新型冠状病毒突变株。突变可能引起病毒传染性、致病...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全球范围内的疫情流行,截至目前已导致超过1亿感染者和数百万人死亡。随着疫情的持续,新冠病毒基因组不断发生突变并积累,由此形成如D614G、B.1.1.7等若干新型冠状病毒突变株。突变可能引起病毒传染性、致病性等生物特性的变化,形成对抗体、疫苗保护的免疫逃逸,在疫情流行中可能带来更大的危害。本文对当下新冠病毒突变株的种类及重要突变进行综述,汇总了不同突变对病毒感染力、传染性等生物特性的影响,以及突变株对新冠肺炎的治疗及获批疫苗免疫保护效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基因突变 疫苗 免疫逃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免疫研究新平台——肿瘤组织微环境类器官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罗建华(综述) 刘秋燕(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2-149,共8页
肿瘤免疫研究新平台——肿瘤组织微环境类器官,因其保留了体内肿瘤微环境(TME)的特征,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应用有明显的优势。根据是否需要添加外源免疫细胞以及基质细胞可以将模拟TME的类器官模型分为初始TME类器官培养模型(native TM... 肿瘤免疫研究新平台——肿瘤组织微环境类器官,因其保留了体内肿瘤微环境(TME)的特征,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应用有明显的优势。根据是否需要添加外源免疫细胞以及基质细胞可以将模拟TME的类器官模型分为初始TME类器官培养模型(native TME model)和重建TME类器官培养模型(reconstituted TME model)两种。介绍两种模型的体外培养方法和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临床前研究中的应用,如鉴定生物标志物、评估免疫联合治疗策略的疗效、制备肿瘤特异性T细胞和筛选免疫治疗新方法等,并对该平台目前存在的短板和局限性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等进行初步分析和展望,以期为该领域研究提供参考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器官 恶性肿瘤 肿瘤微环境 肿瘤免疫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在抗病毒天然免疫应答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正 方钱(综述) 陈涛涌(审校)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18-324,共7页
内质网应激是在细胞内蛋白稳态失调时所诱发的一种应激反应方式,大量未折叠或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在内质网中蓄积,引发内质网应激。研究表明,病毒感染造成的内质网应激在抗病毒天然免疫中发挥双重作用:一方面,细胞可通过内质网应激所引发... 内质网应激是在细胞内蛋白稳态失调时所诱发的一种应激反应方式,大量未折叠或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在内质网中蓄积,引发内质网应激。研究表明,病毒感染造成的内质网应激在抗病毒天然免疫中发挥双重作用:一方面,细胞可通过内质网应激所引发的未折叠蛋白反应抑制病毒复制,增强炎症反应的强度;另一方面,病毒也可利用未折叠蛋白反应促进其自身的复制,并通过对未折叠蛋白反应的调控,抑制抗病毒天然免疫应答及炎症反应,维持病毒感染。文章就近年来内质网应激在抗病毒天然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应激 抗病毒天然免疫 未折叠蛋白反应 病毒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号素6d(Sema6d)对树突状细胞天然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程玉洁 刘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53-1157,共5页
目的:研究信号素6d(Sema6d)分子在树突状细胞(DC)成熟、活化及迁移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方法:qPCR筛选并获得DC中趋化因子配体19(CCL19)和趋化因子配体21(CCL21)刺激12 h后表达显著上调的信号素6亚家族分子信号素6d。流式细胞术检测干... 目的:研究信号素6d(Sema6d)分子在树突状细胞(DC)成熟、活化及迁移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方法:qPCR筛选并获得DC中趋化因子配体19(CCL19)和趋化因子配体21(CCL21)刺激12 h后表达显著上调的信号素6亚家族分子信号素6d。流式细胞术检测干扰信号素6d后DC成熟、凋亡标志变化,qPCR和Transwell实验检测干扰信号素6d对脂多糖(LPS)刺激下炎症细胞因子表达量及迁移功能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干扰信号素6d对LPS和CCL19/CCL21刺激诱导的相关信号通路蛋白变化。结果:干扰信号素6d分子引起DC中LPS刺激诱导的炎症因子、核转录因子p-p65蛋白活化上调,同时引起CCL19/CCL21刺激诱导的DC迁移功能、p-p65及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APK)信号蛋白活化下调。结论:信号素6d通过抑制炎症因子表达、促进迁移的方式,参与调控成熟DC的天然免疫反应,进而调节机体炎症反应和天然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信号素6d 细胞迁移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免疫与免疫治疗:机遇与挑战 被引量:23
11
作者 顾炎 曹雪涛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0,共10页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以及研究模式的创新,肿瘤免疫的研究迎来了飞速发展,肿瘤免疫治疗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临床疗效,共同推动了肿瘤免疫学从机制研究到临床转化、从单一学科到多学科融合的整体提升。然而,肿瘤免疫学研究依然面临着诸多挑战...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以及研究模式的创新,肿瘤免疫的研究迎来了飞速发展,肿瘤免疫治疗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临床疗效,共同推动了肿瘤免疫学从机制研究到临床转化、从单一学科到多学科融合的整体提升。然而,肿瘤免疫学研究依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临床肿瘤的动物模型复制、肿瘤内在调控的复杂性及其与宿主微环境的关系、免疫治疗靶点的筛选及疗效预测,这些问题限制了肿瘤免疫的深入发展及进一步应用,但也给基础与临床免疫学研究者带来了新的研究机遇。因此,本文从研究模式的转变、研究机制的创新、研究方向的拓展、治疗靶点的筛选与评估、研究技术的革新与应用等五个方面,总结并展望了肿瘤免疫与免疫治疗的研究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肿瘤免疫 免疫治疗 免疫调控 肿瘤微环境 免疫检查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FN-γ在肿瘤免疫及免疫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18
12
作者 崔立昆(综述) 徐胜(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7-162,共6页
IFN-γ在抗肿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必要性。IFN-γ作用于肿瘤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其在抗肿瘤方面的作用机制主要分为免疫机制和非免疫机制。IFN-γ可以直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肿瘤细胞... IFN-γ在抗肿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必要性。IFN-γ作用于肿瘤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其在抗肿瘤方面的作用机制主要分为免疫机制和非免疫机制。IFN-γ可以直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协同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NK、NKT细胞、γδT细胞以及CD4^(+)/CD8^(+)T细胞等完成肿瘤杀伤。然而也有报道IFN-γ的促肿瘤作用,主要表现为在长期慢性炎症和肿瘤微环境中重塑免疫微环境促进免疫逃逸。因此,在肿瘤免疫治疗中要注意IFN-γ的双向效应,防止产生定向选择造成肿瘤免疫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FN-Γ 肿瘤免疫 免疫治疗 免疫逃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T2基因在人胰腺导管腺癌中的表达及对胰腺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朱婕 顾炎 +3 位作者 刘艳芳 武健 王紫欣 曹雪涛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24-529,共6页
目的:探讨上皮细胞转化序列2(epithelial cell transforming 2,ECT2)基因在人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中的表达及其对胰腺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采集2018年7月至2019年3月在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 目的:探讨上皮细胞转化序列2(epithelial cell transforming 2,ECT2)基因在人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中的表达及其对胰腺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采集2018年7月至2019年3月在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病理科PDAC及相应癌旁样本各35例。通过GEO数据库中人胰腺癌基因表达谱筛选差异表达基因,采用TCGA数据分析该基因在PDAC中的表达及与患者生存的相关性。以qPCR及免疫组化在人PDAC样本中验证了ECT2 mRNA及蛋白的表达。以siRNA干扰人胰腺癌细胞系PANC-1中ECT2基因的表达,CCK-8增殖实验检测肿瘤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对胰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最后WB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变化。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胰腺癌中差异表达基因ECT2,TCGA数据库分析发现其在癌组织中高表达(t=4.005,P<0.05)并与生存显著相关(P<0.01)。mRNA(1.01±0.06 vs 4.25±0.12,t=24.09,P<0.01)及蛋白水平验证其在人PDAC样本中高表达。干扰ECT2基因后,其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P<0.01)、他莫昔芬诱导的细胞凋亡显著增加(P<0.01),同时影响凋亡相关蛋白BAX及BCL-2的表达。结论:ECT2基因在人PDAC中高表达并与患者生存相关,其增加了胰腺癌细胞的增殖及抗凋亡能力。本结果为探讨ECT2作为胰腺癌预后判断及治疗新靶点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导管腺癌 上皮细胞转化序列2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及其衍生体:肿瘤免疫治疗的新策略
14
作者 赵启航(综述) 徐俊芳 王品(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19-1128,共10页
RNA在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研究人员已经设计出多种类型的RNA及其衍生体,并应用于不同的生物学领域。研究证实,RNA分子在肿瘤的生长、转移、代谢和免疫逃逸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肿瘤相关RN... RNA在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研究人员已经设计出多种类型的RNA及其衍生体,并应用于不同的生物学领域。研究证实,RNA分子在肿瘤的生长、转移、代谢和免疫逃逸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肿瘤相关RNA的研究和相关技术的应用,RNA已经被设计应用于肿瘤免疫治疗之中。此外,作为肿瘤免疫治疗的工具,RNA可以与其他类型的免疫疗法结合使用,例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树突状细胞回输治疗以及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等。在综述中,论述了各种RNA工具(包括RNA适配体、mRNA疫苗和RNA溶瘤病毒)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总结了这些RNA工具治疗肿瘤的优点和缺点,并展望了RNA及其衍生体未来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潜在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工具 肿瘤免疫治疗 非编码RNA RNA适配体 mRNA疫苗 RNA溶瘤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炎癌转化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素媛 侯晋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共8页
慢性非可控性炎症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发生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在慢性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等HCC发生危险因素中,慢性非可控性炎症的发生发展是HCC发生的核心因素。在慢性炎症发生发展过程... 慢性非可控性炎症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发生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在慢性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等HCC发生危险因素中,慢性非可控性炎症的发生发展是HCC发生的核心因素。在慢性炎症发生发展过程中,损伤或死亡的肝细胞能够介导肝脏中的免疫细胞活化,进而促发炎症,迁延不愈的肝脏炎症促进了肿瘤的发生;其中肝细胞的损伤或死亡方式和不同免疫细胞活化导致的炎症进展在HCC发生中的作用不尽相同,涉及肝损伤、炎症和代偿性增殖等多个病理或病理生理过程,以及多种细胞、信号通路和调控分子的功能改变。深入研究肝脏炎癌转化的调控机制有助于为HCC发生的干预提供理论基础。本文就肝脏炎癌转化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炎症 炎癌转化 免疫细胞 调控分子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DX解旋酶家族分子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沐(综述) 侯晋(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62-1169,共8页
DDX解旋酶(DEAD-box RNA helicases)是经典的ATP依赖性解旋酶家族,目前已知共有50多个家族成员,主要发挥RNA加工代谢相关调控作用,尤其是经典的RNA解旋功能被学界公认为DDX解旋酶最基本的功能。近年来,DDX解旋酶家族成员已被发现与亚细... DDX解旋酶(DEAD-box RNA helicases)是经典的ATP依赖性解旋酶家族,目前已知共有50多个家族成员,主要发挥RNA加工代谢相关调控作用,尤其是经典的RNA解旋功能被学界公认为DDX解旋酶最基本的功能。近年来,DDX解旋酶家族成员已被发现与亚细胞结构动态转换、细胞周期转换、抗病毒免疫应答、胚胎形成、机体精子发生、能量物质代谢等生理过程密切相关,而目前更为关注的是其在肿瘤发生发展病理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且部分DDX家族分子已经成为肿瘤诊断、预后评估以及药物治疗的潜在靶点,为未来的临床治疗决策注入强大的活力。本文主要针对DDX家族分子的结构、生物学功能、营养物质代谢、天然免疫及肿瘤发生与治疗等方面的研究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X解旋酶家族 RNA调控 蛋白-蛋白相互作用 天然免疫 物质代谢 肿瘤发生 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固醇代谢的调控参与肝癌发生发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云晖(综述) 侯晋(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15-1218,共4页
胆固醇是机体细胞膜性结构的重要组分和合成甾体类激素的主要原料,肝脏是机体胆固醇代谢的核心器官,司职胆固醇合成、摄取、转运和排泄等重要功能。肝脏胆固醇代谢的失调参与一系列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尤其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 胆固醇是机体细胞膜性结构的重要组分和合成甾体类激素的主要原料,肝脏是机体胆固醇代谢的核心器官,司职胆固醇合成、摄取、转运和排泄等重要功能。肝脏胆固醇代谢的失调参与一系列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尤其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探索肝脏尤其是肝细胞中胆固醇代谢的分子调控机制,阐明胆固醇在肝癌中的作用,并寻求干预肝脏胆固醇代谢的潜在靶点,是目前广受关注的重要科学问题。本文就肝脏胆固醇代谢调控参与肝癌发生发展及其生物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固醇 代谢调控 肝癌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色体外DNA促进癌基因高表达和肿瘤异质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博文 李楠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21-326,共6页
染色体外DNA(extrachromosomal DNA,ecDNA)是存在于肿瘤细胞中、可在有丝分裂中期被光镜观察到的游离于染色体外的环形DNA。ecDNA不仅携带高拷贝的癌基因,而且转录活跃,是癌基因表达的主要来源;另外其还是形成肿瘤异质性的关键。本文将... 染色体外DNA(extrachromosomal DNA,ecDNA)是存在于肿瘤细胞中、可在有丝分裂中期被光镜观察到的游离于染色体外的环形DNA。ecDNA不仅携带高拷贝的癌基因,而且转录活跃,是癌基因表达的主要来源;另外其还是形成肿瘤异质性的关键。本文将就上述ecDNA对肿瘤的作用机制进行概述,并提出关于该领域的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外DNA 双微染色体(double MINUTE CHROMATIN bodies DM) 染色同质区域(homogeneously staing regien HSR) 肿瘤 癌基因 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新抗原肿瘤疫苗:道阻且长,未来可期 被引量:9
19
作者 虞淦军 吴艳峰 曹雪涛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0,共10页
个性化新抗原肿瘤疫苗逐渐崭露头角,在恶性黑色素瘤、肺癌、脑胶质瘤等肿瘤治疗领域取得了突破,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随着测序成本的降低、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对肿瘤免疫理解的不断深入,对一个肿瘤患者进行全过程动态跟踪和捕... 个性化新抗原肿瘤疫苗逐渐崭露头角,在恶性黑色素瘤、肺癌、脑胶质瘤等肿瘤治疗领域取得了突破,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随着测序成本的降低、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对肿瘤免疫理解的不断深入,对一个肿瘤患者进行全过程动态跟踪和捕捉其肿瘤相关体细胞突变的克隆多样性已成为可能,随之研发的新抗原肿瘤疫苗则成为肿瘤治疗的前沿热点,未来可期。本文从新抗原的筛选鉴定、新抗原相关的肿瘤疫苗及其临床应用现状、个性化新抗原肿瘤疫苗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等五个方面,系统地总结了个性化新抗原肿瘤疫苗这一新兴的精准免疫治疗方法的研究脉络及进展,并对未来重点走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抗原 肿瘤疫苗 免疫治疗 肿瘤微环境 异质性 精准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趋化因子受体CCR7依赖的树突状细胞迁移的调控机制 被引量:11
20
作者 程玉洁 刘娟(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04-1008,共5页
树突状细胞(DC)是机体功能最为强大的抗原提呈细胞,不仅能够活化获得性免疫以促进机体对病原的清除,还能够诱导免疫耐受,维持免疫稳态。树突状细胞在不同免疫器官的定位及迁移是其发挥免疫功能和维持机体稳态的基础。外周的未成熟DC摄... 树突状细胞(DC)是机体功能最为强大的抗原提呈细胞,不仅能够活化获得性免疫以促进机体对病原的清除,还能够诱导免疫耐受,维持免疫稳态。树突状细胞在不同免疫器官的定位及迁移是其发挥免疫功能和维持机体稳态的基础。外周的未成熟DC摄取病原体后成熟活化,上调趋化因子受体CCR7的表达。由淋巴结基质细胞所分泌的趋化因子CCL19/CCL21作用于DC表达的CCR7,促进DC向次级淋巴器官的T细胞区迁移,启动并调控T细胞介导的获得性免疫应答。CCR7信号触发一系列胞内信号通路,并受到胞内骨架系统、代谢通路及表观修饰等多种层面的调控。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DC迁移的紊乱可能导致DC在炎症部位的过度聚集及活化,引起组织过度炎症,甚至引发自身免疫性疾病。在这篇综述中,我们将讨论DC迁移过程的调控机制及其在炎症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免疫相关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趋化因子受体CCR7 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