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异常闭孔动脉的形态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彭鸿翔
杨炳彦
郭晓丹
张喜
-
机构
海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海医四队
海军军医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
出处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13,共4页
-
基金
海军军医大学大学生创新基金面上项目(FH2017050)
-
文摘
目的观察异常闭孔动脉的走形、分布,并对其盆内段进行测量和定位,为腹股沟区相关手术提供可靠的解剖学基础。方法解剖研究37侧成人骨盆标本,对闭孔动脉进行观测和分类,并测量闭孔动脉盆内段长度,起始端外径,闭孔管处外径,以及闭孔动脉入闭孔处和髂前上棘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的距离。结果在37侧标本中,异常闭孔动脉出现率为18.92%。异常闭孔动脉与腹壁下动脉共干(1.57±0.12)cm发出,盆内段平均长度(4.05±0.49)cm,起始处平均外径(2.52±0.87)mm,闭膜管处闭孔动脉平均外径(2.14±0.72)mm,入闭孔处和连线中点的距离(3.63±1.29)cm。异常闭孔动脉多与腹壁下动脉共干,之后绕股环或跨过股环,紧贴盆壁下降至闭孔处。结论正是由于异常闭孔动脉的特殊性质,在腹股沟区及骨盆、髋区骨折固定手术,甚至肿瘤治疗、淋巴结清除术中,术者当引起重视。
-
关键词
异常闭孔动脉
闭孔动脉分型
腹股沟区手术
骨盆骨折
-
Keywords
Abnormal obturator artery
Obturator arterial classification
Inguinal surgery
Pelvic fracture
-
分类号
R323.5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
-
题名线粒体转运相关蛋白在周围神经再生过程中的作用
- 2
-
-
作者
于皓杰
刘芳
-
机构
海军军医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
出处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2期235-239,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571211)。
-
文摘
线粒体是细胞代谢的能量来源,周围神经损伤后轴突线粒体产生有害的活性氧而不利于周围神经再生。周围神经再生是一个伴随高能量消耗的复杂过程,线粒体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十年来,关于线粒体动力学对周围神经轴突及髓鞘再生的作用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包括线粒体转运相关蛋白的相关机制和作用靶点的研究,为周围神经再生提供了新思路。
-
关键词
线粒体转运相关蛋白
周围神经
轴突再生
髓鞘再生
-
分类号
R338
[医药卫生—人体生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