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内胆管癌精准检测专家共识(2024版)
1
作者 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病理学组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肝脏病理学组 +6 位作者 上海市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 李增山 丛文铭 纪元 张欣 韩晶 盛霞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2-441,共10页
肝内胆管癌(ICC)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肿瘤,分子分型是实施ICC个体化治疗的基础。正确的检测方法对于全面筛选适用靶向药物的患者群体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共识基于国内外临床实践数据,并结合中国国情,围绕ICC重要靶点进行制定,提出了1... 肝内胆管癌(ICC)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肿瘤,分子分型是实施ICC个体化治疗的基础。正确的检测方法对于全面筛选适用靶向药物的患者群体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共识基于国内外临床实践数据,并结合中国国情,围绕ICC重要靶点进行制定,提出了15条推荐意见,以期为ICC的精准检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癌 精准检测 生物标志物 个体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10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瀚 周颖颖 +3 位作者 董伟 尹书怡 丛文铭 董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24-726,729,共4页
目的探讨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sclerosing angiomatoid nodular transformation,SANT)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脾脏SANT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HE、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6例,女性4... 目的探讨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sclerosing angiomatoid nodular transformation,SANT)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脾脏SANT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HE、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26~74岁,平均50.3岁。病变均为单发,平均最大径6.27 cm(范围2~14.5 cm)。眼观:灰红色实性病变,星芒状或吻合状灰白色纤维条索将病变分割成多结节状。镜检:病变呈模糊多结节状,结节内为密集排列的小血管结构,结节间为玻璃样变的胶原纤维和(肌)纤维母细胞,结节内外均可见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等炎细胞以及外渗的红细胞。4例周边见纤维包膜,1例伴钙化,5例有含铁血黄素沉积。免疫组化示不同形态血管的内皮细胞差异表达CD31、CD34、CD8、CD68、CD30,间质细胞表达SMA,浆细胞不同程度表达IgG和IgG4(IgG4^(+)浆细胞2~40个/HPF,IgG4/IgG:4%~28%),EBER原位杂交均阴性。患者均无复发和死亡,7例因血小板升高服用阿司匹林。结论脾脏SANT是一种罕见的瘤样病变,富于血管的模糊结节状结构和CD34、CD31、CD8差异性表达的血管成分是诊断的重要标准,应重视CD30和IgG4在该病发生、发展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脏病变 脾占位 血管病变 血管畸形 血管瘤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多利亚蓝弹性纤维染色常见问题分析与质量控制 被引量:3
3
作者 虞文伟 张顺民 +2 位作者 郑建明 唐峰 冼志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390-1392,共3页
特殊染色技术在日常病理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1-2],弹性纤维染色对评估疾病组织中弹性纤维变化、恶性肿瘤的血管侵犯及某些肿瘤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3-4]。经典的Verhoeff弹性纤维染色法只能显示粗大的弹性纤维[5];维多利亚蓝弹性纤维... 特殊染色技术在日常病理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1-2],弹性纤维染色对评估疾病组织中弹性纤维变化、恶性肿瘤的血管侵犯及某些肿瘤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3-4]。经典的Verhoeff弹性纤维染色法只能显示粗大的弹性纤维[5];维多利亚蓝弹性纤维染色步骤相对较少,可显示细小弹性纤维,颜色清新;与Van-Gieson复染组合,可对结缔组织成分做出良好的评估。为了普及和提高该染色技术,上海市临床病理专科委员会联合上海市临床病理质量控制中心,对上海市50家医院病理科进行了维多利亚蓝弹性纤维染色技术室间质量控制测评。本文对测评中出现的染色缺陷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主要原因及解决方案,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纤维染色 质量控制 室间质量测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