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伴急性闭塞血管成形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杨文进 张磊 +3 位作者 李子付 沈红健 杨鹏飞 刘建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2-128,共7页
目的探讨急诊血管成形术在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伴急性闭塞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8年8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脑血管病中心接受血管内治疗的210例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缺血性卒中患... 目的探讨急诊血管成形术在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伴急性闭塞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8年8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脑血管病中心接受血管内治疗的210例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病例资料,包括人口统计学信息和基本资料、影像学资料、治疗情况及治疗后血管再通程度[采用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再通等级评价,mTICI 2b/3级定义为成功再通]及预后与随访结果。结果纳入患者共37例,男31例、女6例,年龄为35~81岁,平均年龄为(61.1±11.4)岁。25例患者术前行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检查并计算核心梗死区体积,其中无核心梗死区患者17例(68.0%),1~10 mL患者6例(24.0%),11~30 mL患者2例(8.0%)。大脑中动脉M1段近端1/2狭窄者22例(59.5%),M1段远端1/2狭窄者15例(40.5%)。14例(37.8%)接受桥接治疗,23例(62.2%)接受直接取栓治疗。血管成形术情况:单纯Gateway球囊扩张5例,支架成形(Apollo、Enterprise、Neuroform、Solitaire)32例。37例患者在血管成形术后残余狭窄均≤50%,其中30例(81.1%)残余狭窄≤30%,7例(18.9%)残余狭窄介于30%~50%。mTICI 2b/3级再通率为100%,其中3级再通35例(94.6%)。术中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血管穿孔出血。术后1周内出现支架内再闭塞3例(8.1%);1例(2.7%)发生同侧基底节区症状性颅内出血,术后24 h NIHSS评分增加4分,3个月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为4分。29例患者术后3~12个月均行影像学复查,血管再狭窄率达34.5%(10/29)。结论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伴急性闭塞的支架取栓血管再通率高;急诊血管成形术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成功率;术后3个月预后良好率高,但偏高的血管再狭窄率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卒中 血管成形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2
作者 秦鲁平 王诺 +1 位作者 张萍 邓本强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30-1134,共5页
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是脑卒中后残疾的重要原因,也是脑卒中研究的重点之一。PSCI发病率高,影响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的康复,进而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在临床工作中神经科医师应警惕PSCI的发生,并指导患者积极预防PSCI以改善患者预后... 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是脑卒中后残疾的重要原因,也是脑卒中研究的重点之一。PSCI发病率高,影响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的康复,进而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在临床工作中神经科医师应警惕PSCI的发生,并指导患者积极预防PSCI以改善患者预后。本文就PSCI的发病率、影响因素、神经心理评估、影像学、预防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等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认知障碍 神经心理评估 影像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脑低灌注性血管性认知损害患者血清p75神经营养素受体细胞外段水平及其与炎性因子的关系
3
作者 陈甲 秦鲁平 +4 位作者 罗猛 赵明 陈蕾 吴涛 邓本强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02-607,共6页
目的检测慢性脑低灌注性血管性认知损害(CCH-VCI)患者血清p75神经营养素受体细胞外段(p75NTR-ECD)水平,并探讨其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的关系。方法选择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2018年8月至12... 目的检测慢性脑低灌注性血管性认知损害(CCH-VCI)患者血清p75神经营养素受体细胞外段(p75NTR-ECD)水平,并探讨其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的关系。方法选择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2018年8月至12月收治的34例CCH-VCI患者,以及同期相同年龄段的36名中老年健康人和3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3组研究对象的血清p75NTR-ECD、TNF-α、IL-1β、IL-6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研究CCH-VCI患者血清p75NTR-ECD水平与TNF-α、IL-1β、IL-6水平的相关性。结果CCH-VCI组血清p75NTR-ECD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和缺血性脑卒中组[(544.36(440.88,628.50)pg/mL vs 276.49(262.59,313.87)pg/mL、366.87(337.09,450.43)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87.500、335.500,P均<0.05)。CCH-VCI组患者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分别为196.02(141.20,280.35)pg/mL、68.23(60.79,91.94)pg/mL、51.04(40.24,65.26)pg/mL,缺血性脑卒中组分别为218.67(143.76,281.28)pg/mL、76.87(59.10,99.91)pg/mL、64.45(43.13,86.76)pg/mL,均分别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73.71(56.94,79.81)pg/mL、42.98(34.52,51.34)pg/mL、14.97(11.76,21.19)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31.000、4.000,106.000、132.000,48.000、13.000;P均<0.05)。CCH-VCI患者血清p75NTR-ECD水平与TNF-α水平存在相关性(r=0.391,P=0.022),但与IL-1β和IL-6水平均无明显相关性(r=0.032、0.164,P=0.855、0.355)。结论慢性脑低灌注损伤后p75NTR可能与TNF-α等炎性因子有关,并共同参与了CCH-VCI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低灌注 血管性认知损害 p75神经营养素受体细胞外段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糖剥夺条件下p75神经营养素受体在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中的表达和作用
4
作者 陈甲 秦鲁平 +3 位作者 赵明 陈蕾 吴涛 邓本强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325-1329,共5页
目的探讨氧糖剥夺(OGD)条件下p75神经营养素受体(p75NTR)在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中的表达变化和作用。方法SH-SY5Y细胞OGD模型的建立采用三气培养箱无糖无血清培养方法。模型成功建立后设立3组:无血清常规培养组(对照组)、OGD组... 目的探讨氧糖剥夺(OGD)条件下p75神经营养素受体(p75NTR)在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中的表达变化和作用。方法SH-SY5Y细胞OGD模型的建立采用三气培养箱无糖无血清培养方法。模型成功建立后设立3组:无血清常规培养组(对照组)、OGD组和OGD+p75NTR竞争性阻断剂LM11A-31处理组(OGD+LM11A-31组)。在细胞培养12 h时用利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3组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活力检测试剂盒测定LDH释放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细胞比例,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75NTR的蛋白表达。结果成功构建SH-SY5Y细胞OGD模型。细胞培养12 h时,对照组、OGD组和OGD+LM11A-31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94.80±4.06)%、(50.34±5.55)%、(64.68±4.59)%,LDH释放活力分别为(46.93±5.49)U/L、(353.09±30.67)U/L和(282.20±25.60)U/L,凋亡细胞比例分别为(1.82±0.45)%、(14.98±2.59)%和(7.36±1.98)%,p75NTR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06±0.01、0.41±0.02和0.19±0.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7.94、142.10、36.28、221.20,P均<0.05)。多重比较显示,OGD组细胞存活率低于对照组,LDH释放活力高于对照组,凋亡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p75NTR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onferroni法,P′均<0.05);而LM11A-31处理后OGD+LM11A-31组细胞存活率高于OGD组,LDH释放活力低于OGD组,凋亡细胞比例低于OGD组,p75NTR蛋白表达低于OG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onferroni法,P′均<0.05)。结论OGD条件下p75NTR在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中表达增加,可能促进了神经损伤和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营养素受体 氧糖剥夺 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 神经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