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速涡轮牙钻及微创拔牙刀在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9
1
作者 李晨 汪大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55-458,共4页
目的探究高速涡轮牙钻及微创拔牙刀在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行阻生智齿拔除术的患者70例,根据拔牙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与微创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拔牙方法,微创组采取高速涡轮牙钻及... 目的探究高速涡轮牙钻及微创拔牙刀在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行阻生智齿拔除术的患者70例,根据拔牙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与微创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拔牙方法,微创组采取高速涡轮牙钻及微创拔牙刀拔牙。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拔牙完整性、张口受限度、肿胀度、手术时间)、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术后生活质量(心理职能、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活力)。结果微创组患者的拔牙完整性、张口受限度、肿胀度、手术时间4项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微创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微创组VAS评分较对照组下降(P<0.05)。微创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1.43%(4/35),低于对照组[34.29%(12/35),P<0.05]。微创组术后3个月的心理职能等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阻生智齿拔除术中应用高速涡轮牙钻及微创拔牙刀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生智齿 拔牙 高速涡轮牙钻 微创拔牙刀 疼痛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脉冲电磁场增强骨形态发生蛋白9诱导牙周膜干细胞成骨分化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彦蒽 汪沛 +8 位作者 王晟磊 吴贤慧 孙学兰 刘军 叶晖 冯琴 俞佳颖 曹志中 唐卫忠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55-863,共9页
目的探讨低频脉冲电磁场能否增强骨形态发生蛋白9(BMP9)诱导人牙周膜干细胞(PDLSC)成骨分化的作用。方法培养健康人前磨牙牙周膜组织细胞,通过免疫磁珠分选后得到CD146+/STRO-1+细胞,即PDLSC。用携带过表达BMP9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GFP-... 目的探讨低频脉冲电磁场能否增强骨形态发生蛋白9(BMP9)诱导人牙周膜干细胞(PDLSC)成骨分化的作用。方法培养健康人前磨牙牙周膜组织细胞,通过免疫磁珠分选后得到CD146+/STRO-1+细胞,即PDLSC。用携带过表达BMP9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GFP-BMP9)感染PDLSC,并暴露于频率为15 Hz、磁场强度分别为0.6、1.2、1.8、2.4、3.0 mT的脉冲电磁场进行干预(每12 h辐照1 h)。通过q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碱性磷酸酶(ALP)、骨桥蛋白(OPN)、骨钙蛋白(OCN)等成骨基因及蛋白表达量。结果过表达BMP9基因可以促进PDLSC中成骨标志物Runx2、ALP、OCN、OPN的表达(P<0.05)。给予磁场强度分别为1.2、1.8、2.4、3.0 mT的脉冲电磁场干预后,PDLSC内的成骨标志物表达水平均较单独BMP9时增高(P<0.05),并且在磁场强度为2.4 mT时达到最高峰(P<0.05),表明低频脉冲电磁场可以增强BMP9诱导PDLSC成骨分化并且存在“窗口效应”。结论磁场强度为1.8~3.0 mT的15 Hz脉冲电磁场可以体外增强BMP9诱导人PDLSC的成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脉冲电磁场 牙周膜干细胞 骨形态发生蛋白9 成骨分化 窗口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钙素促进人牙周膜干细胞的胶原合成和成骨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黄美能 李博 +5 位作者 蔚一博 韩煦 杨欣谕 全知怎 方奥 蓝雨吟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54-962,共9页
目的考察降钙素(CT)促进人牙周膜干细胞(hPDLSC)的胶原合成和成骨作用。方法将50名成人受试者分为慢性牙周炎(CP)组(n=25)和对照组(n=25)。CP组中,选择探诊深度≥5 mm的上颌前部和有骨丢失影像学证据的部位,从每例患者的6个上颌位点收... 目的考察降钙素(CT)促进人牙周膜干细胞(hPDLSC)的胶原合成和成骨作用。方法将50名成人受试者分为慢性牙周炎(CP)组(n=25)和对照组(n=25)。CP组中,选择探诊深度≥5 mm的上颌前部和有骨丢失影像学证据的部位,从每例患者的6个上颌位点收集龈沟液(GCF)样本。对照组中,对没有炎症的多个部位(每名受试者10~12个)进行取样以确保收集足够量的GCF。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GCF中CT、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4/7的表达,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考察CT表达与临床参数牙周袋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和牙龈指数(GI)及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用携带CT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CT)感染hPDLSC,并通过实时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TGF-β1、BMP2/4/7、碱性磷酸酶(ALP)、骨钙蛋白(OCN)和Ⅰ/Ⅲ型胶原蛋白(ColⅠ/Ⅲ)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结果 CP组患者GCF中CT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32.62±1.46)ng/mL vs(17.70±0.76)ng/mL,P<0.01)]。CP组患者CT表达与临床参数PD、CAL、GI呈负相关(P<0.01、P<0.05)。CP组患者GCF中BMP2/4/7和TGF-β1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BMP2:(138.67±4.04)ng/mL vs(103.96±2.78)ng/mL;BMP4:(155.53±3.55)ng/mL vs(133.15±2.92)ng/mL;BMP7:(106.59±2.85)ng/mL vs(90.22±1.56)ng/mL;TGF-β1:(105.92±3.40)ng/mL vs(89.85±2.42)ng/mL;P均<0.01],且CP患者上述指标均与CT表达呈正相关(P<0.01、P<0.05)。腺病毒感染的CT过表达使hPDLSC中TGF-β1、ColⅠ/Ⅲ及成骨细胞标志物BMP2/4、ALP和OCN表达增加(P均<0.01)。与Ad.CT和空载腺病毒共同感染的细胞相比,用Ad.CT和特异性阻断TGF-β1小干扰RNA(siRNA)的重组腺病毒(Ad.TGF-β1 siRNA)共同感染的细胞胶原蛋白表达水平更低(ColⅠ:0.16±0.02 vs 0.22±0.03;ColⅢ:0.11±0.01 vs 0.15±0.02;P均<0.01)。与Ad.CT感染的细胞相比,Ad.CT和头蛋白共处理细胞中ALP和OCN的蛋白质表达水平更低(ALP:0.19±0.02 vs 0.25±0.03;OCN:0.13±0.01 vs0.19±0.02;P均<0.01)。结论 CT通过TGF-β1和BMP信号转导途径促进hPDLSC的胶原合成和成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 人牙周膜干细胞 胶原 骨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脱细胞鱼皮基质的制备及体外毒性 被引量:1
4
作者 祖丽皮也.阿不力克木 古丽加玛丽.阿不力克木 +4 位作者 朱庆丰 陈彤 吴刚 易杨华 王少海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2-168,共7页
目的探究5种脱细胞鱼皮基质的生物安全性及相容性,筛选出符合生物相容性要求的材料。方法以5种鱼皮(马面鱼、黑鱼、鳗鱼、鲤鱼、鲢鱼)为原料,通过脱色、脱脂、脱细胞和交联等制备工艺,制备脱细胞基质。依据国家标准(GB/T 16886.5-2017)... 目的探究5种脱细胞鱼皮基质的生物安全性及相容性,筛选出符合生物相容性要求的材料。方法以5种鱼皮(马面鱼、黑鱼、鳗鱼、鲤鱼、鲢鱼)为原料,通过脱色、脱脂、脱细胞和交联等制备工艺,制备脱细胞基质。依据国家标准(GB/T 16886.5-2017)将脱细胞鱼皮基质材料制备成稀释浓度10 g/L和标准浓度100 g/L的浸提液,用CCK-8试剂盒检测脱细胞鱼皮基质材料浸提液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毒性。采用扫描电镜观察脱细胞鱼皮基质材料的结构,通过H-E染色和Masson染色检测制备的鱼皮基质材料是否完全脱细胞。用标准浓度100 g/L的脱细胞鱼皮基质材料浸提液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同培养,通过溶血实验检测材料的血液相容性,采用Live/Dead染色法、TUNEL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存活和凋亡情况。结果在10 g/L浓度下,马面鱼及黑鱼脱细胞鱼皮基质材料浸提液中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活性均>70%,其余3种材料细胞活性均<70%;在100 g/L浓度下,马面鱼脱细胞鱼皮基质材料浸提液中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活性>70%,而黑鱼脱细胞鱼皮基质材料浸提液中细胞活性<70%。扫描电镜下马面鱼脱细胞鱼皮基质材料为多孔、致密结构,黑鱼脱细胞鱼皮基质材料为平滑结构;H-E和Masson染色结果显示马面鱼和黑鱼脱细胞鱼皮基质材料均为脱细胞胶原纤维结构。马面鱼及黑鱼脱细胞鱼皮基质材料浸提液溶血率分别为(1.23±0.43)%和(6.35±0.47)%(医用材料溶血率国家标准为≤5%)。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马面鱼脱细胞鱼皮基质材料浸提液中存活状况良好,而在黑鱼脱细胞鱼皮基质材料浸提液中多数发生死亡或凋亡。结论马面鱼脱细胞鱼皮基质材料无细胞毒性、无溶血性,具有成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鳍马面鲀 脱细胞真皮基质 间质干细胞 组织工程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评估牙齿漂白效果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沈亚仙 唐卫忠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46-1049,共4页
随着人们对牙齿美白的不断追求,牙齿的漂白治疗已在临床普遍开展。微创漂白因其操作简便、效果显著、牙体组织损伤小,得到了患者和医师的青睐。然而,对于漂白效果的评估方法,目前普遍采用比色板比色(视觉比色),即在自然光线下肉眼观察... 随着人们对牙齿美白的不断追求,牙齿的漂白治疗已在临床普遍开展。微创漂白因其操作简便、效果显著、牙体组织损伤小,得到了患者和医师的青睐。然而,对于漂白效果的评估方法,目前普遍采用比色板比色(视觉比色),即在自然光线下肉眼观察成品比色板,选择与目标牙颜色相似或相近的比色片作为治疗前后颜色变化的参考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白 牙齿颜色 比色板 分光光度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鱼骨制备双相磷酸钙材料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陈海文 王少海 +2 位作者 朱庆丰 窦文雪 唐卫忠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6-210,共5页
双相磷酸钙材料是骨重建手术中替代材料的“金标准”,其制备方法多为人工合成,但人工合成方法制备工序复杂、孔径分布不可控、成本较高,同时生物活性较低。研究发现海洋鱼骨作为一种天然骨来源也可用于制备双相磷酸钙材料,其来源广泛、... 双相磷酸钙材料是骨重建手术中替代材料的“金标准”,其制备方法多为人工合成,但人工合成方法制备工序复杂、孔径分布不可控、成本较高,同时生物活性较低。研究发现海洋鱼骨作为一种天然骨来源也可用于制备双相磷酸钙材料,其来源广泛、制备方法简单、β-磷酸三钙含量高,并保留了天然的微观孔隙结构,是一种潜在的骨替代支架材料。本文从制备方法和材料表征方面综述了海洋鱼骨来源制备双相磷酸钙材料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替代材料 双相磷酸钙 海洋鱼骨 制备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