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穿戴贴片式超声成像在实时无创可视化监测领域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甜 赵佳琦 +5 位作者 李晓兵 郭芳琪 李慧 蒋卓韵 聂生东 陶乐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201-1206,共6页
随着现代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可穿戴贴片式超声技术逐步成为动态实时监测人体可视化信息的重要手段。该技术将超声成像的精确性与可穿戴设备的便捷性相结合,实现了对人体内部生理参数的持续、动态监测,为医疗诊断和健康监测提供了更为... 随着现代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可穿戴贴片式超声技术逐步成为动态实时监测人体可视化信息的重要手段。该技术将超声成像的精确性与可穿戴设备的便捷性相结合,实现了对人体内部生理参数的持续、动态监测,为医疗诊断和健康监测提供了更为精准、高效的方法。可穿戴贴片式超声能够实时获取人体内部的图像信息,包括心脏、血管、肌肉、骨骼等各个部位的结构和功能状态,为疾病的早期发现和诊断提供了有力支持。本文综述了可穿戴贴片式超声的主要临床应用场景和前沿研究进展,并讨论了该成像技术在未来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成像 可穿戴超声 贴片式超声 可视化 无创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声特征与炎症指标列线图模型的膀胱尿路上皮癌病理分级术前无创预测研究
2
作者 陶乐 张浩 +4 位作者 周群群 林婷婷 樊丹 卢畅 黄禾菁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304-1312,共9页
目的探讨超声特征联合炎症指标构建的列线图模型术前无创预测膀胱尿路上皮癌(UCB)病理分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71例经病理确诊的UCB患者资料,其中高级别组401例、低级别组70例。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性别、年龄、肉眼血尿等)、超... 目的探讨超声特征联合炎症指标构建的列线图模型术前无创预测膀胱尿路上皮癌(UCB)病理分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71例经病理确诊的UCB患者资料,其中高级别组401例、低级别组70例。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性别、年龄、肉眼血尿等)、超声特征(病灶部位、血流信号等)和血液炎症指标[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等],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独立预测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采用ROC曲线、校准曲线及决策曲线分析评估模型性能。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OR=2.68)、年龄(OR=1.08)、肉眼血尿(OR=3.19)、病灶位于三角区(OR=4.59)、血流信号阳性(OR=2.87)和NLR(OR=1.03)是高级别UCB的独立预测因素(均P<0.05)。多因素联合模型(一般临床特征+超声特征+炎症指标)预测高级别UCB的AUC为0.892,高于一般临床特征模型(AUC=0.799)和一般临床特征+超声特征模型(AUC=0.856);校准曲线显示多因素联合模型的预测概率与实际结果一致性良好,决策曲线分析证实其临床净获益最优。结论整合一般临床特征、超声特征和血液炎症指标的列线图模型可有效预测UCB病理分级,为术前无创评估提供了可靠工具,有助于指导个体化治疗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膀胱尿路上皮癌 超声检查 炎症因子 列线图 病理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肌无力的超声量化评估研究进展
3
作者 陶乐 邱梦宁 赵佳琦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16-921,共6页
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肌无力(ICU-AW)临床常见,特别是机械通气脱机延迟导致的肌肉无力和肌肉功能障碍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影像学评估。超声作为一种无辐射、无创、实时、可重复的影像学技术,可作为肌肉结构和功能评估的首选方法,在ICU-A... 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肌无力(ICU-AW)临床常见,特别是机械通气脱机延迟导致的肌肉无力和肌肉功能障碍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影像学评估。超声作为一种无辐射、无创、实时、可重复的影像学技术,可作为肌肉结构和功能评估的首选方法,在ICU-AW病情诊断和监测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综述了超声检查在ICU-AW无创定量评估中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肌无力 肌少症 超声检查 剪切波弹性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低强度脉冲式超声联合微泡空化治疗促进小鼠缺血骨骼肌微循环灌注效果的初步评价
4
作者 刘奕佳 汤晓轶 +1 位作者 李尚泽 赵佳琦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6-343,共8页
目的评价连续低强度脉冲式超声(LIPUS)联合微泡(MB)的空化治疗(以下简称超声空化治疗)促进小鼠缺血后肢微循环灌注的效果,初步探讨该治疗方式对肢体动脉缺血性损伤的无创治疗潜力。方法构建小鼠左后肢缺血模型,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小鼠... 目的评价连续低强度脉冲式超声(LIPUS)联合微泡(MB)的空化治疗(以下简称超声空化治疗)促进小鼠缺血后肢微循环灌注的效果,初步探讨该治疗方式对肢体动脉缺血性损伤的无创治疗潜力。方法构建小鼠左后肢缺血模型,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6只):模型组、MB组、LIPUS组和超声空化治疗组(LIPUS+MB组)。模型组小鼠经尾静脉注射0.1 mL生理盐水,MB组小鼠经尾静脉注射0.1 mL MB,LIPUS组小鼠在经尾静脉注射0.1 mL生理盐水的同时采用LIPUS对缺血后肢进行治疗,LIPUS+MB组小鼠在经尾静脉注射0.1 mL MB的同时采用LIPUS对缺血后肢进行治疗;各组均每天注射1次,共7 d。在治疗的第1、4、7天,通过超声造影评价小鼠缺血后肢的微循环灌注情况,并结合小鼠后肢腓肠肌组织H-E染色和CD3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估不同治疗对小鼠缺血后肢微循环灌注的促进效果。结果小鼠左后肢缺血模型构建成功,所有的模型小鼠均表现出明显的缺血微循环灌注障碍,模型稳定性良好。治疗第7天结束后,LIPUS+MB组小鼠缺血后肢微循环灌注水平升高,其缺血侧与非缺血侧微血管流量比值高于LIPUS组[(94.33±4.51)%vs(70.33±2.09)%,P<0.05];H-E染色结果显示,LIPUS+MB组腓肠肌组织新生毛细血管和肌成纤维细胞数量增加,肌肉结构修复优于LIPUS组,而模型组和MB组则表现为肌细胞坏死、肌束排列紊乱及毛细血管稀疏;CD31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进一步证实,超声空化治疗在促进缺血骨骼肌微循环灌注、微血管新生和组织修复方面显著优于单纯LIPUS治疗(CD31相对表达水平5.03±0.33 vs 3.57±0.21,P<0.01)。结论与单纯LIPUS治疗相比,连续超声空化治疗在促进小鼠缺血后肢的微循环灌注方面表现出更加显著的效果,为外周动脉缺血性疾病所致肢体骨骼肌微循环灌注障碍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泡空化治疗 低强度脉冲式超声波治疗 超声造影 微循环灌注 外周动脉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I-SONIC^(TM) Thyroid 5.3.3.0的超声图像分析对甲状腺结节恶性风险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郭芳琪 刘晟 +2 位作者 徐磊 李勇刚 赵佳琦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6,共8页
目的探讨基于超声人工智能(AI)系统AI-SONIC^(TM)Thyroid 5.3.3.0的图像分析在甲状腺结节恶性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1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453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573枚甲状腺结... 目的探讨基于超声人工智能(AI)系统AI-SONIC^(TM)Thyroid 5.3.3.0的图像分析在甲状腺结节恶性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1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453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573枚甲状腺结节。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通过χ^(2)检验和ROC曲线评估术前AI系统检查对不同性别分组、不同年龄分组及不同结节大小分组的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效能,并通过De Long检验比较术前AI系统检查与不同年资超声医师术前应用常规超声检查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效能。结果在术前检查的573枚甲状腺结节中,术后病理证实为恶性411枚(76.5%)、良性162枚(23.5%)。低年资超声医师应用常规超声检查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5.2%(350/411)、55.6%(90/162)、76.8%(440/573),AUC为0.721(95%CI 0.672~0.771);高年资超声医师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3.9%(386/411)、74.1%(120/162)、88.3%(506/573),AUC为0.865(95%CI 0.825~0.904);AI系统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2.5%(380/411)、69.1%(112/162)、85.9%(492/573),AUC为0.809(95%CI 0.764~0.854)。De Long检验结果显示,AI系统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AUC高于低年资超声医师(P=0.032),与高年资超声医师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分组,AI系统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准确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不同结节大小分组,结节最大直径为10~<15 mm时AI系统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AUC最大,为0.882(95%CI 0.723~0.916)。结论AI-SONICTMThyroid 5.3.3.0可识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性和恶性声像特征,其诊断效能接近高年资超声医师,有望成为术前预测甲状腺结节恶性风险的实用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超声检查 人工智能 计算机辅助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空坠落冲击和水下爆炸冲击致比格犬脾损伤的超声表现和造影特点
6
作者 张世奇 许文慧 +5 位作者 李维卿 黄彦栋 张丹枫 侯立军 刘建湖 黄禾菁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61-1568,共8页
目的研究高空坠落冲击和水下爆炸冲击致脾脏的损伤情况及其二维超声和超声造影表现。方法23只健康比格犬分入高空坠落冲击实验(13只)和水下爆炸冲击实验(10只)。利用自由落体高台装置和克级三硝基甲苯分别模拟比格犬高空坠落冲击损伤和... 目的研究高空坠落冲击和水下爆炸冲击致脾脏的损伤情况及其二维超声和超声造影表现。方法23只健康比格犬分入高空坠落冲击实验(13只)和水下爆炸冲击实验(10只)。利用自由落体高台装置和克级三硝基甲苯分别模拟比格犬高空坠落冲击损伤和水下爆炸冲击损伤,致伤后立刻对比格犬脾脏行超声检查,每小时复查1次,并对存活犬行超声造影检查。致伤后取死亡犬脾脏标本,观察大体损伤情况,并通过H-E染色观察组织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及组织内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致伤后高空坠落冲击模型6 m、7 m、8 m和9 m组分别死亡6、2、1、1只,水下爆炸冲击模型中泅渡组和蛙人组分别死亡1、4只。高空坠落冲击模型二维超声检查显示,比格犬有脾破裂(脾实质连续性中断)、脾周积液、被膜下血肿、脾内大血肿、脾静脉回声增高、脾实质回声不均匀等表现;水下爆炸冲击模型二维超声检查显示,比格犬有脾静脉回声增高、脾实质回声不均匀表现,损伤程度较高空坠落冲击模型轻。脾超声造影示2种模型造影剂灌注表现大体分为4型,出现Ⅰ型(造影剂灌注出现局部大范围缺损)、Ⅱ型(造影剂灌注弥漫性缺损)、Ⅲ型(脾静脉内未见造影剂进入)造影表现的比格犬伤后均发生脾破裂。H-E染色结果显示,比格犬脾损伤后存在真性脾破裂、脾内弥漫性出血、脾内血肿/瘀斑、被膜下血肿/瘀斑、静脉内淤血等,与超声检查结果相吻合。结论高空坠落引起的比格犬脾损伤较水下爆炸严重,常规超声诊断典型脾损伤的准确性较好,而超声造影对不典型脾损伤的评估更有优势且对于迟发性脾破裂具有一定的预判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波 水下爆炸伤 高空坠落伤 超声检查 超声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激励微泡空化在新型辅助治疗中的应用及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奕佳 汤晓轶 赵佳琦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19-1424,共6页
超声激励微泡空化(USMC)是超声场中震荡微泡引发的空化现象,该效应已在提高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强肿瘤细胞对化疗或免疫治疗的敏感性及增加溶栓药物对血栓渗透和血管再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近年来,超声医学与材料学的交叉融合催生了... 超声激励微泡空化(USMC)是超声场中震荡微泡引发的空化现象,该效应已在提高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强肿瘤细胞对化疗或免疫治疗的敏感性及增加溶栓药物对血栓渗透和血管再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近年来,超声医学与材料学的交叉融合催生了超声响应性多功能纳米级微泡的研究,提升了USMC治疗效果。本文综述了USMC在改善缺血疾病的组织灌注、肿瘤化疗和免疫治疗、超声溶栓等方面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疗法 超声造影剂 纳米技术 空化疗法 肌骨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弥漫性病变的超声影像学定量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黄璟 赵佳琦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34-1140,共7页
随着多模态医学影像技术的智能化发展,超声等影像诊断技术逐渐被用于甲状腺弥漫性病变结构与功能的定量评估。本文主要综述了常规超声技术(如二维灰阶、多普勒超声)、新型超声技术(如超微血管成像、三维超声、超声弹性成像、超声造影)... 随着多模态医学影像技术的智能化发展,超声等影像诊断技术逐渐被用于甲状腺弥漫性病变结构与功能的定量评估。本文主要综述了常规超声技术(如二维灰阶、多普勒超声)、新型超声技术(如超微血管成像、三维超声、超声弹性成像、超声造影)及其他影像学诊断技术(如CT、MRI、放射性核素显像等)在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定量诊断中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多模态超声影像技术可弥补单一诊断手段的不足,对甲状腺弥漫性病变结构与功能的定量评估打破了既往主要依靠超声医师主观判断和定性诊断的局限性,有利于全面综合定量诊断甲状腺弥漫性疾病,指导临床个体化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弥漫性病变 定量诊断 超声检查 智能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N1基因与乳腺癌预后及免疫浸润的关系分析
9
作者 孙晓璐 黄彦栋 +2 位作者 王莲香 吴达熙 黄禾菁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88,共10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内分泌肿瘤1型综合征(MEN1)的致病基因MEN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分析乳腺癌患者MEN1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评估MEN1对乳腺癌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多发性内分泌肿瘤1型综合征(MEN1)的致病基因MEN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分析乳腺癌患者MEN1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评估MEN1对乳腺癌预后的影响。采用基因本体(GO)、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预测乳腺癌中MEN1相关和相互作用基因的功能和相关通路,利用单细胞测序数据库CancerSEA分析MEN1表达与肿瘤生物功能的相关性。采用肿瘤免疫估算资料(TIMER)数据库和单样本基因集富集分析(ssGSEA)研究乳腺癌中免疫细胞浸润水平与MEN1表达的相关性。结果?MEN1在乳腺癌患者中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PAM50分型、围绝经期状态有关(均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MEN1的高表达与较差的临床预后有关(P=0.019)。GO和KEGG富集分析提示MEN1相关和相互作用基因参与组蛋白修饰、组蛋白-赖氨酸甲基化等生物学过程,甲基转移酶复合物、组蛋白甲基转移酶复合物等细胞组分,组蛋白-甲基转移酶活性等分子功能,肿瘤中的转录失调等功能通路。GSEA分析提示高表达MEN1表型涉及囊泡介导转运、补体级联反应、B细胞受体的信号转导、淋巴细胞与非淋巴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IL的信号转导、免疫系统中的细胞因子信号转导通路。CancerSEA单细胞测序数据分析显示,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中MEN1的表达与血管生成呈正相关(P<0.05)。TIMER分析显示,乳腺癌中MEN1表达与巨噬细胞、CD8^(+)T细胞的浸润水平呈负相关(均P<0.05),与CD4^(+)T细胞的浸润水平呈正相关(P<0.05)。ssGSEA分析结果提示18种免疫细胞的浸润水平与MEN1表达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高水平的MEN1预示乳腺癌较短的总生存期,并可能与免疫细胞浸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多发性内分泌肿瘤1型综合征基因 总生存期 免疫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纳米技术的新型超声造影剂在肌肉骨骼关节疾病诊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汤晓轶 赵梦鑫 +1 位作者 李威 赵佳琦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3-149,共7页
随着超声医学和纳米医学的发展,超声造影技术已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新材料的设计和精细纳米材料的制备进一步促进了纳米级超声造影剂的临床应用。相较于传统的超声造影技术,基于纳米技术的新型超声造影剂具有生物相容性、血清稳定... 随着超声医学和纳米医学的发展,超声造影技术已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新材料的设计和精细纳米材料的制备进一步促进了纳米级超声造影剂的临床应用。相较于传统的超声造影技术,基于纳米技术的新型超声造影剂具有生物相容性、血清稳定性和显影时间持久性等优势,纳米级超声造影剂技术在恶性肿瘤等疾病的精准诊疗一体化方面表现出令人惊喜的效果。总结笔者长期临床实践及文献报道发现,纳米级超声造影剂在肌肉骨骼关节疾病领域有潜在价值,有望为肌肉骨骼关节疾病的诊疗提供更可靠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超声造影剂 纳米技术 肌骨超声 分子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实性结节微波消融术后超声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航 章建全 +1 位作者 刁宗平 闫磊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7-143,共7页
目的 探讨甲状腺实性结节微波消融治疗后消融区的动态声像学特征。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因甲状腺结节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就诊并接受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术治疗的364例患者43... 目的 探讨甲状腺实性结节微波消融治疗后消融区的动态声像学特征。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因甲状腺结节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就诊并接受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术治疗的364例患者434枚结节,其中良性结节消融组329枚、恶性结节(甲状腺乳头状癌)消融组105枚,所有结节均予完全消融。回顾性分析消融后第1、3、6、12个月时两组消融区的声像学特征,包括消融区回声、周边晕环、消融针道、钙化、纵横比、边界及彩色多普勒血流变化,总结两组的异同之处。同时收集恶性结节消融组105枚结节消融前的超声图像,对两组结节消融区的声像学特征与恶性结节消融前的声像学特征进行比对分析,探讨其相似的特征及鉴别要点。结果 甲状腺良性、恶性结节消融后消融区整体呈低回声,内可见消融针道,周边可见低回声晕环形成,内部无血流信号。其中20枚结节在术后12个月针道完全吸收,其余消融针道随着时间延长呈现吸收趋势;晕环在术后第1个月多显示不完整,术后第3个月较为完整、清晰,第6、12个月逐渐模糊;边界在术后第3、6个月最为清晰,第1、12个月较为模糊;术后1~12个月消融区内均无血流信号;伴钙化的消融区一般在术后3个月出现聚集,随着时间延长聚集更明显。甲状腺乳头状癌消融前表现为实性低回声、边界不清、边缘毛糙、不完整晕环、散在的微钙化、内部及周边有血供,与各时间节点良性结节消融组、恶性结节消融组消融区特征类似。结论 甲状腺良性、恶性结节消融区的多个声像学特征的出现一致,其部分声像学特征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未消融治疗时的声像特征较为相似,但可通过消融针道、周边晕环、钙化分布特征、消融区血供等特征进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乳头状癌 微波消融 回声 晕环 针道 边界 钙化 血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腮腺良性肿瘤的微波消融治疗 被引量:2
12
作者 章建全 闫磊 +4 位作者 滕学东 陈红琼 程杰 钱桂荣 纪荣明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72-377,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腮腺良性肿瘤微波消融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2013年7月至2021年6月对临床诊断腮腺肿物、超声诊断疑似腮腺肿瘤并实施超声引导下切割式穿刺活检、组织学病理诊断为腮腺良性肿瘤的患者行超声引导下微波消...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腮腺良性肿瘤微波消融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2013年7月至2021年6月对临床诊断腮腺肿物、超声诊断疑似腮腺肿瘤并实施超声引导下切割式穿刺活检、组织学病理诊断为腮腺良性肿瘤的患者行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对腮腺消融区实施动态超声影像评估,并对穿刺活检和消融治疗相关的并发症进行动态随访。结果8年间共有13例腮腺肿瘤患者按研究设计接受超声引导下切割式穿刺活检,其中12例为良性肿瘤并接受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包括6例腮腺腺淋巴瘤、4例腮腺多形性腺瘤、1例腮腺皮样囊肿和1例腮腺淋巴组织结节样增生。12例患者年龄为10~79岁(中位年龄60.5岁),瘤体最大径为17.8~49.0 mm(中位值为26.15 mm),微波消融均一次性完成,消融时长70~598 s(中位值为155 s)。至截稿,10例患者达到痊愈,消融区完全吸收时间8~37个月(中位值为23.5个月);消融区未见肿瘤残余,腮腺内亦未见新生肿瘤;消融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可为腮腺良性肿瘤提供效果确切、并发症轻微的微创治疗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良性肿瘤 超声检查 粗针穿刺活检 微波消融 超声引导 液体隔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声检查在膝关节军事训练伤预警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黄彦栋 贾兰婷 +3 位作者 张世奇 黄璟 李峻 黄禾菁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61-565,共5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检查对膝关节军事训练伤(MTI)的预警作用。方法纳入某武警部队入伍新兵80人为研究对象。80名新兵均接受规范化新训,在新训前及3个月新训结束后均进行双膝关节高频超声检查及临床问诊与体格检查。结果80名新兵均为男性,...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检查对膝关节军事训练伤(MTI)的预警作用。方法纳入某武警部队入伍新兵80人为研究对象。80名新兵均接受规范化新训,在新训前及3个月新训结束后均进行双膝关节高频超声检查及临床问诊与体格检查。结果80名新兵均为男性,平均年龄为(20.4±1.4)岁,体能状况均良好,新训前均无双膝不适主诉。新训前双膝关节超声检查显示胫骨结节骨软骨炎4例(4个膝关节,其中1例合并髌腱陈旧性损伤)、髌腱病2例(2个膝关节)、髂胫束止点处陈旧性肌腱病2例(2个膝关节)、外侧副韧带止点处陈旧性损伤1例(1个膝关节)、髌上囊积液2例(2个膝关节)。3个月新训结束后,4例胫骨结节骨软骨炎患者中3例出现膝关节疼痛,其中2例疼痛明显(1例合并髌腱陈旧性损伤),影响正常训练;2例髌腱病患者均出现膝关节疼痛,其中1例疼痛明显,影响正常训练;2例髂胫束陈旧性损伤肌腱病、1例外侧副韧带止点处陈旧性损伤及2例髌上囊积液患者均无不适主诉。结论高频超声检查可发现无症状士兵的膝关节MTI,有助于早期制定防治策略,对维护士兵健康、提升部队战斗力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检查 军事训练伤 预警 膝关节 军事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声在军事训练伤诊疗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陶乐 黄禾菁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194-1200,共7页
军事训练伤(MTI)是由军事训练直接导致的参训人员组织器官病理改变或功能障碍,是现阶段部队官兵常见的训练损伤类型。军事训练伤严重影响训练效率、参训人员职业健康和整体军事准备状态,是长期困扰部队官兵健康的难题。近年来,高频超声... 军事训练伤(MTI)是由军事训练直接导致的参训人员组织器官病理改变或功能障碍,是现阶段部队官兵常见的训练损伤类型。军事训练伤严重影响训练效率、参训人员职业健康和整体军事准备状态,是长期困扰部队官兵健康的难题。近年来,高频超声技术飞速发展,在肌骨疾病诊断中的优势日益凸显,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军事训练伤的诊断和治疗。本文就高频超声在军事训练伤诊疗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为我军官兵训练伤防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 软组织 军事医学 训练伤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肌肉疾病骨骼肌结构与功能的定量超声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谢帅 赵佳琦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5-160,共6页
神经肌肉疾病(NMD)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可累及包括运动神经元、感觉神经元、肌肉及神经肌肉接头在内的周围神经系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且结局不可逆转。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NMD治疗策略的制定和患者生活质量的保障非常关键。以往NM... 神经肌肉疾病(NMD)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可累及包括运动神经元、感觉神经元、肌肉及神经肌肉接头在内的周围神经系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且结局不可逆转。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NMD治疗策略的制定和患者生活质量的保障非常关键。以往NMD的诊断主要依靠血清肌酸激酶检测、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基因检测及肌肉活检,但这些方法的诊断效能不高或有创或受基因变异影响。近年来,骨骼肌超声成像越来越多地被用作NMD临床和电生理检查的有益补充,但对于骨骼肌结构与功能的定量评估研究有待深入。本文就定量超声在NMD骨骼肌结构与功能评估中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肉疾病 定量 骨骼肌 超声检查 纹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骨骼肌钝挫伤模型的超声造影图像特征与微血管分布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刁宗平 徐琪 +1 位作者 汤晓轶 赵佳琦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1-169,共9页
目的 动态观察大鼠骨骼肌在损伤修复不同时期肌肉组织的超声造影图像特征,并分析其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方法 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8组,其中6只为正常对照组、42只为损伤组(损伤后1 h、12 h、24 h、48 h、7 d、14 d、28 d组)。对... 目的 动态观察大鼠骨骼肌在损伤修复不同时期肌肉组织的超声造影图像特征,并分析其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方法 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8组,其中6只为正常对照组、42只为损伤组(损伤后1 h、12 h、24 h、48 h、7 d、14 d、28 d组)。对于损伤组大鼠选定右侧股直肌肌腹中段为打击中心,采用自由落体击落架,用800 g自制重力锤一次性自由落体进行重力打击,建立大鼠下肢骨骼肌钝挫伤模型。分别于损伤后1 h、12 h、24 h、48 h、7 d、14 d、28 d对大鼠损伤处骨骼肌及正常对照组相应部位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利用计算机辅助定量分析超声造影图像特征变化,获得造影剂平均回声强度灰阶值(Mean)。各损伤组大鼠均于超声检查后处死,切取损伤区肌肉组织进行CD3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算微血管平均光密度值(MVD)。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骨骼肌损伤区MVD与Mean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损伤后1 h、12 h组大鼠损伤区骨骼肌造影剂信号微弱,可见充盈缺损;损伤后24 h组损伤区造影剂呈星点状分布,为低增强;损伤后48 h组损伤区造影剂呈斑片状分布,为轻度增强;损伤后7 d组损伤区造影剂信号密集增多,呈高增强;损伤后14 d组损伤区造影剂信号较7 d组减低,呈轻度增强;损伤后28 d组损伤区造影剂信号与正常对照组相似,呈低增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损伤后1 h、12 h、24 h组损伤区Mean均减低(P均<0.05),损伤后48 h组Mean略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后7 d组Mean进一步增高达到峰值(P<0.05),损伤后14 d组Mean仍较高(P<0.05),损伤后28 d组Mean接近正常对照组水平(P>0.05)。与损伤后1 h组相比,损伤后12 h组MVD无明显变化(P>0.05),损伤后24 h至28 d组MVD均增高且以损伤后7 d组最高(P均<0.05)。大鼠骨骼肌损伤区Mean与MVD呈正相关(r=0.840,P<0.001)。结论 超声造影可动态观察受损骨骼肌不同时期的微循环灌注演变,计算机辅助定量分析可快速描述超声造影剂信号强度变化,且与肌肉内微血管分布规律相关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骨骼肌 挫伤 微血管密度 计算机辅助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5G超声机器人及专家会诊系统的2种远程超声模式在急诊超声检查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蕊 赵佳琦 马林浩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87-992,共6页
目的评价基于5G超声机器人及专家会诊系统的2种远程超声模式在急诊超声检查中的初步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9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科ICU病区病情平稳的患者及其他志愿者共10人,先由门诊超声医师远程... 目的评价基于5G超声机器人及专家会诊系统的2种远程超声模式在急诊超声检查中的初步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9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科ICU病区病情平稳的患者及其他志愿者共10人,先由门诊超声医师远程操作5G超声机器人(远程超声模式1)对受检者按照胸腹部扩展的创伤重点超声评估(EFAST)检查流程采集7个标准切面图像,然后由急诊医师在门诊超声医师远程会诊系统指导下(远程超声模式2)按EFAST检查流程采集相同切面图像。对比2种远程超声模式下超声图像获取的难易度、操作者满意度、受检者体验度评分、图像质量、阳性检出和漏诊情况、检查时间。结果利用仰卧位左上腹纵切面扫查左侧前下胸壁及脾肾间隙时,远程超声模式1超声图像获取的难度较远程超声模式2高,操作者满意度较远程超声模式2低[(6.20±0.79)分vs(6.95±0.80)分、(5.95±0.72)分vs(6.75±0.89)分,P=0.049、0.041];仰卧位扫查右侧前上胸壁时,远程超声模式1超声图像获取的难度较远程超声模式2低[(7.40±0.57)分vs(6.60±0.70)分,P=0.012]。远程超声模式1下受检者的紧张度高于远程超声模式2下受检者的紧张度[(4.95±0.98)分vs(3.30±0.86)分,P<0.001]。远程超声模式1、远程超声模式2所采集的图像质量总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9.90±0.51)分vs(29.50±0.46)分,P=0.270]。10名受检者中6例有阳性发现,远程超声模式1检出5例、漏诊1例,远程超声模式2检出4例、漏诊2例。远程超声模式1的检查时间长于远程超声模式2[(8.30±0.89)minvs(4.20±0.98)min,P<0.001]。结论基于5G超声机器人及专家会诊系统的2种远程超声模式在快速胸腹部超声检查的急诊临床应用中有一定价值,可辅助一线急诊医师快速检伤分类并实时提供超声预诊断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 超声机器人 专家会诊系统 远程超声 扩展的创伤重点超声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毒症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后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的疗效评价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宏建 章建全 +3 位作者 刁宗平 夏斐 李其元 倪雪君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69-973,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尿毒症性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术后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作为评判其疗效指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和淮安市肿...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尿毒症性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术后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作为评判其疗效指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和淮安市肿瘤医院接受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的尿毒症性SHPT患者51例。依据消融策略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全消融组(30例)和非完全消融组(21例)。51例患者术前均进行对比增强超声造影(CEUS)和核素定位检查。非完全消融组术前对每个增生腺体完成细针穿刺提取物iPTH测定,全消融组术后均进行CEUS和核素检查,确认增生腺体是否完全消融。所有患者均完成术后9个月随访,分析比较两组术后血清iPTH水平的变化。结果51例尿毒症性SHPT患者增生腺体共196枚均顺利完成消融治疗。两组术后1 h及1、3、6、9个月时的血清iPTH水平较术前均下降(P均<0.05);术后6个月和9个月时,非完全消融组患者的血清iPTH水平均高于全消融组(P均<0.001)。全消融组4例患者术后6个月时血清iPTH水平发生反弹,非完全消融组4个月时8例患者发生反弹,全消融组出现血清iPTH水平反弹的时间晚于非完全消融组,且反弹幅度低于非完全消融组。全消融组患者术后血清iPTH水平出现反弹的患者比例低于非完全消融组[26.7%(8/30)vs 71.4%(15/21),P<0.05]。结论仅以iPTH单纯作为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尿毒症性SHPT术后疗效的主要指标存在缺陷,临床上应建立新的评价体系来综合评估该治疗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段甲状旁腺激素 尿毒症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超声引导 微波消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艇官兵肾结石和肾结晶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3
19
作者 汤晓静 刘子毓 +3 位作者 徐瑾 吴达熙 李婷 毛志国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7-111,共5页
目的分析舰艇官兵肾结石和肾结晶流行病学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21年某舰艇部队官兵体检报告原始数据,包括一般信息、内外科体检结果、超声检查结果、血尿检验结果等,并对官兵进行作训环境及生活习惯调查,分析官兵肾结石/结晶患... 目的分析舰艇官兵肾结石和肾结晶流行病学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21年某舰艇部队官兵体检报告原始数据,包括一般信息、内外科体检结果、超声检查结果、血尿检验结果等,并对官兵进行作训环境及生活习惯调查,分析官兵肾结石/结晶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1315名官兵中,肾结石/结晶总患病率为6.92%(91/1315)。肾结石/结晶患病率均随着年龄、军龄和上舰龄的增长而呈增高趋势(P均<0.01)。肾结石/结晶组合并超重者占32.97%(30/91),高于无肾结石/结晶组[17.04%(204/1197),P<0.01]。肾结石/结晶组饮水量>2000 mL/d的比例及饮用牛奶的比例均低于无肾结石/结晶组[20.45%(18/88)vs 30.24%(362/1197),82.95%(73/88)vs 90.64%(1085/1197),P均<0.05]。两组作训环境、水源、饮料摄入、血尿酸水平、尿渗透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加和超重是舰艇官兵肾结石/结晶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多饮水和饮用牛奶是保护性因素(P均<0.05)。结论舰艇官兵肾结石/结晶患病率较高,其发生与年龄增加、超重、少饮水和不饮牛奶等因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石病 流行病学 患病率 影响因素 舰艇官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声成像技术定量评估大鼠骨骼肌钝挫伤模型血氧变化的可行性 被引量:2
20
作者 刁宗平 赵佳琦 汤晓轶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0-177,共8页
目的探讨光声成像技术定量评估钝挫伤受损骨骼肌血氧变化的可行性。方法将2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及损伤后1、2、3、7 d组各5只。各损伤组大鼠通过重物打击右后肢建立骨骼肌钝挫伤模型,正常对照组大鼠不做任何处理。应用... 目的探讨光声成像技术定量评估钝挫伤受损骨骼肌血氧变化的可行性。方法将2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及损伤后1、2、3、7 d组各5只。各损伤组大鼠通过重物打击右后肢建立骨骼肌钝挫伤模型,正常对照组大鼠不做任何处理。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CDFI)观察损伤组大鼠各时间点受损区域和正常对照组相同部位骨骼肌的血流状况,并进行血流Alder半定量分级;同步启动光声成像模式,检测感兴趣区域的平均血氧饱和度和总血氧饱和度。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分析CDFI血流Alder半定量分级与平均血氧饱和度和总血氧饱和度的相关性。结果正常对照组及损伤后1、2、3、7 d组大鼠骨骼肌CDFI血流Alder半定量分级分别为Ⅰ、0~Ⅰ、Ⅱ、Ⅱ~Ⅲ、Ⅲ级。损伤后2、3、7 d组骨骼肌的平均血氧饱和度、总血氧饱和度高于正常对照组与损伤后1 d组(P均<0.05),损伤后7 d组均高于损伤后2、3 d组(P均<0.05),而损伤后2 d组与3 d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5只大鼠中CDFI血流Alder半定量分级为0~Ⅰ级10只、Ⅱ~Ⅲ级15只。平均血氧饱和度<55%的大鼠11只,其中CDFI血流Alder半定量分级为0~Ⅰ级8只;≥55%的大鼠14只,其中CDFI血流Alder半定量分级为Ⅱ~Ⅲ级12只。总血氧饱和度<55%的大鼠11只,其中CDFI血流Alder半定量分级为0~Ⅰ级9只;≥55%的大鼠14只,其中CDFI血流Alder半定量分级为Ⅱ~Ⅲ级13只。CDFI血流Alder半定量分级与平均血氧饱和度和总血氧饱和度均呈正相关(P=0.005、0.002)。结论光声成像可动态评估钝挫伤骨骼肌不同时期的血氧饱和度变化,且与CDFI血流Alder半定量分级相关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声成像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骨骼肌 挫伤 血氧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