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脓毒症二次感染的免疫抑制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1
作者
冯伟
张丹颖
+1 位作者
王亚南
李文放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61-667,共7页
脓毒症是由感染引起的器官功能障碍,常伴随免疫功能失调,其特征为早期过度炎症反应与后期免疫抑制。由于免疫抑制,脓毒症患者在初次感染得到控制或缓解后容易发生新的感染,即二次感染。脓毒症二次感染会加重患者病程,延长住院时间,增加...
脓毒症是由感染引起的器官功能障碍,常伴随免疫功能失调,其特征为早期过度炎症反应与后期免疫抑制。由于免疫抑制,脓毒症患者在初次感染得到控制或缓解后容易发生新的感染,即二次感染。脓毒症二次感染会加重患者病程,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死亡风险,近年来逐渐受到临床关注。脓毒症诱导的免疫抑制是二次感染发生的核心因素,特别是在脓毒症后期,患者T细胞功能受损、自然杀伤细胞活性降低、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减弱,导致免疫监视能力下降。此外,脓毒症二次感染病原体存在免疫逃逸机制,增加了治疗难度。本文综述了脓毒症二次感染的免疫抑制机制及其临床意义,为优化救治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免疫抑制
二次感染
免疫监视
免疫逃逸
调节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5G超声机器人及专家会诊系统的2种远程超声模式在急诊超声检查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
1
2
作者
陈蕊
赵佳琦
马林浩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87-992,共6页
目的评价基于5G超声机器人及专家会诊系统的2种远程超声模式在急诊超声检查中的初步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9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科ICU病区病情平稳的患者及其他志愿者共10人,先由门诊超声医师远程...
目的评价基于5G超声机器人及专家会诊系统的2种远程超声模式在急诊超声检查中的初步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9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科ICU病区病情平稳的患者及其他志愿者共10人,先由门诊超声医师远程操作5G超声机器人(远程超声模式1)对受检者按照胸腹部扩展的创伤重点超声评估(EFAST)检查流程采集7个标准切面图像,然后由急诊医师在门诊超声医师远程会诊系统指导下(远程超声模式2)按EFAST检查流程采集相同切面图像。对比2种远程超声模式下超声图像获取的难易度、操作者满意度、受检者体验度评分、图像质量、阳性检出和漏诊情况、检查时间。结果利用仰卧位左上腹纵切面扫查左侧前下胸壁及脾肾间隙时,远程超声模式1超声图像获取的难度较远程超声模式2高,操作者满意度较远程超声模式2低[(6.20±0.79)分vs(6.95±0.80)分、(5.95±0.72)分vs(6.75±0.89)分,P=0.049、0.041];仰卧位扫查右侧前上胸壁时,远程超声模式1超声图像获取的难度较远程超声模式2低[(7.40±0.57)分vs(6.60±0.70)分,P=0.012]。远程超声模式1下受检者的紧张度高于远程超声模式2下受检者的紧张度[(4.95±0.98)分vs(3.30±0.86)分,P<0.001]。远程超声模式1、远程超声模式2所采集的图像质量总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9.90±0.51)分vs(29.50±0.46)分,P=0.270]。10名受检者中6例有阳性发现,远程超声模式1检出5例、漏诊1例,远程超声模式2检出4例、漏诊2例。远程超声模式1的检查时间长于远程超声模式2[(8.30±0.89)minvs(4.20±0.98)min,P<0.001]。结论基于5G超声机器人及专家会诊系统的2种远程超声模式在快速胸腹部超声检查的急诊临床应用中有一定价值,可辅助一线急诊医师快速检伤分类并实时提供超声预诊断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
超声机器人
专家会诊系统
远程超声
扩展的创伤重点超声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以生物蜇伤为代表的环境性急症调查及预防策略
3
作者
周健
瞿金龙
+4 位作者
刘晶晶
李文龙
韩江博
周秋香
李文放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36-1040,共5页
目的了解某岛礁生物蜇伤的流行现况及驻礁人员对岛礁环境性急症的认知情况。方法根据某岛礁就诊情况结合岛礁实地走访调查自行设计无记名问卷,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270名驻礁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共发放27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54份,有效率...
目的了解某岛礁生物蜇伤的流行现况及驻礁人员对岛礁环境性急症的认知情况。方法根据某岛礁就诊情况结合岛礁实地走访调查自行设计无记名问卷,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270名驻礁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共发放27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54份,有效率为94.07%。254名驻礁人员中,共164人(64.57%)有蜇伤史,中位蜇伤次数为2(0,5)次,主要临床症状为局部肿痛(142例,86.59%)、瘙痒(110人,67.07%)。驻礁人员岛礁环境性急症相关急救知识得分为14(11,17)分(满分为26分)。绝大多数驻礁人员(227人,89.37%)认为有必要了解岛礁环境性急症相关知识,大多数驻礁人员(186人,73.23%)希望通过单位授课的形式进行学习。结论以生物蜇伤为代表的岛礁环境性急症危害较大,需要开展多重预防及环境治理措施,还应针对驻礁人员特点开展规律、长效、规范的科普知识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岛礁
环境性急症
蜇伤
问卷调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脓毒症二次感染的免疫抑制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1
作者
冯伟
张丹颖
王亚南
李文放
机构
海军
军医大学
(
第二军医大学
)
第二
附属
医院
急诊
重症
医学科
出处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61-667,共7页
基金
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基础研究领域项目(22JC1403600)
军队临床重点专科-急诊重症医学科项目(JDLCZDZK-LWF)。
文摘
脓毒症是由感染引起的器官功能障碍,常伴随免疫功能失调,其特征为早期过度炎症反应与后期免疫抑制。由于免疫抑制,脓毒症患者在初次感染得到控制或缓解后容易发生新的感染,即二次感染。脓毒症二次感染会加重患者病程,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死亡风险,近年来逐渐受到临床关注。脓毒症诱导的免疫抑制是二次感染发生的核心因素,特别是在脓毒症后期,患者T细胞功能受损、自然杀伤细胞活性降低、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减弱,导致免疫监视能力下降。此外,脓毒症二次感染病原体存在免疫逃逸机制,增加了治疗难度。本文综述了脓毒症二次感染的免疫抑制机制及其临床意义,为优化救治方案提供参考。
关键词
脓毒症
免疫抑制
二次感染
免疫监视
免疫逃逸
调节性T细胞
Keywords
sepsis
immunosuppression
secondary infection
immune surveillance
immune escape
regulatory T cells
分类号
R459.7 [医药卫生—急诊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5G超声机器人及专家会诊系统的2种远程超声模式在急诊超声检查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
1
2
作者
陈蕊
赵佳琦
马林浩
机构
海军
军医大学
(
第二军医大学
)
第二
附属
医院
超声诊断科
上海中医药
大学
附属
曙光
医院
超声中心
海军
军医大学
(
第二军医大学
)
第二
附属
医院
急诊
重症
医学科
出处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87-992,共6页
基金
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人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金字塔”人才工程军事医学人才项目
2017年度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教改立项项目(JYC2017040)。
文摘
目的评价基于5G超声机器人及专家会诊系统的2种远程超声模式在急诊超声检查中的初步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9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科ICU病区病情平稳的患者及其他志愿者共10人,先由门诊超声医师远程操作5G超声机器人(远程超声模式1)对受检者按照胸腹部扩展的创伤重点超声评估(EFAST)检查流程采集7个标准切面图像,然后由急诊医师在门诊超声医师远程会诊系统指导下(远程超声模式2)按EFAST检查流程采集相同切面图像。对比2种远程超声模式下超声图像获取的难易度、操作者满意度、受检者体验度评分、图像质量、阳性检出和漏诊情况、检查时间。结果利用仰卧位左上腹纵切面扫查左侧前下胸壁及脾肾间隙时,远程超声模式1超声图像获取的难度较远程超声模式2高,操作者满意度较远程超声模式2低[(6.20±0.79)分vs(6.95±0.80)分、(5.95±0.72)分vs(6.75±0.89)分,P=0.049、0.041];仰卧位扫查右侧前上胸壁时,远程超声模式1超声图像获取的难度较远程超声模式2低[(7.40±0.57)分vs(6.60±0.70)分,P=0.012]。远程超声模式1下受检者的紧张度高于远程超声模式2下受检者的紧张度[(4.95±0.98)分vs(3.30±0.86)分,P<0.001]。远程超声模式1、远程超声模式2所采集的图像质量总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9.90±0.51)分vs(29.50±0.46)分,P=0.270]。10名受检者中6例有阳性发现,远程超声模式1检出5例、漏诊1例,远程超声模式2检出4例、漏诊2例。远程超声模式1的检查时间长于远程超声模式2[(8.30±0.89)minvs(4.20±0.98)min,P<0.001]。结论基于5G超声机器人及专家会诊系统的2种远程超声模式在快速胸腹部超声检查的急诊临床应用中有一定价值,可辅助一线急诊医师快速检伤分类并实时提供超声预诊断指导。
关键词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
超声机器人
专家会诊系统
远程超声
扩展的创伤重点超声评估
Keywords
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ultrasound robot
expert consultation system
remote ultrasound
extended focused assessment with sonography for trauma
分类号
R445.1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生物蜇伤为代表的环境性急症调查及预防策略
3
作者
周健
瞿金龙
刘晶晶
李文龙
韩江博
周秋香
李文放
机构
海军
军医大学
(
第二军医大学
)
第二
附属
医院
急诊
重症
医学科
海军
军医大学
(
第二军医大学
)第一
附属
医院
医务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
海军
第九二九
医院
普通外科
出处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36-1040,共5页
基金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课题(22JC1403600)。
文摘
目的了解某岛礁生物蜇伤的流行现况及驻礁人员对岛礁环境性急症的认知情况。方法根据某岛礁就诊情况结合岛礁实地走访调查自行设计无记名问卷,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270名驻礁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共发放27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54份,有效率为94.07%。254名驻礁人员中,共164人(64.57%)有蜇伤史,中位蜇伤次数为2(0,5)次,主要临床症状为局部肿痛(142例,86.59%)、瘙痒(110人,67.07%)。驻礁人员岛礁环境性急症相关急救知识得分为14(11,17)分(满分为26分)。绝大多数驻礁人员(227人,89.37%)认为有必要了解岛礁环境性急症相关知识,大多数驻礁人员(186人,73.23%)希望通过单位授课的形式进行学习。结论以生物蜇伤为代表的岛礁环境性急症危害较大,需要开展多重预防及环境治理措施,还应针对驻礁人员特点开展规律、长效、规范的科普知识培训。
关键词
岛礁
环境性急症
蜇伤
问卷调查法
Keywords
islands
environmental emergencies
stings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approach
分类号
R821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脓毒症二次感染的免疫抑制机制研究进展
冯伟
张丹颖
王亚南
李文放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5G超声机器人及专家会诊系统的2种远程超声模式在急诊超声检查中的初步应用
陈蕊
赵佳琦
马林浩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以生物蜇伤为代表的环境性急症调查及预防策略
周健
瞿金龙
刘晶晶
李文龙
韩江博
周秋香
李文放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