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甘草附子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制 被引量:2
1
作者 叶倩仪 牟兴 +3 位作者 卢红娟 蔡斌 张璐定 吴歆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288-1297,共10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结合分子对接的研究方法预测甘草附子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作用靶点,探究其治疗RA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甘草附子汤中包含的4种中药的有效成分及其靶基因。从基因表达汇...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结合分子对接的研究方法预测甘草附子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作用靶点,探究其治疗RA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甘草附子汤中包含的4种中药的有效成分及其靶基因。从基因表达汇编(GEO)数据库中下载RA数据,筛选RA患者与健康人群关节滑膜组织的差异基因并与甘草附子汤有效成分靶基因取交集,获得甘草附子汤治疗RA的潜在靶基因。通过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中药-活性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并分析网络节点度值以筛选关键活性成分。通过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得到甘草附子汤治疗RA的关键蛋白靶点,利用Metascape数据库对甘草附子汤治疗RA的潜在靶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分析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预测其作用机制。应用AutoDockTools-1.5.6及PyMOL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甘草附子汤的活性成分与其治疗RA关键靶点的结合能力。结果获得甘草附子汤治疗RA的潜在靶基因44个。构建的中药-活性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包含药材节点4个、活性成分节点95个、潜在靶基因节点44个。网络拓扑结构分析显示槲皮素度值最高,可能为甘草附子汤治疗RA的关键活性成分。甘草附子汤治疗RA的机制涉及对无机物的反应等生物过程、膜筏等细胞组分、CXCR趋化因子受体结合等分子功能。KEGG分析显示甘草附子汤活性成分主要通过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破骨细胞分化等途径作用于RA。PPI网络分析结果显示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C-X-C基序趋化配体8(CXCL8)、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为甘草附子汤治疗RA的关键靶点。分子对接证实槲皮素与关键靶点分子MMP9、CXCL8、PPARγ、EGFR具有较高的亲和力。结论甘草附子汤中的活性成分可能通过MMP9、CXCL8、PPARγ、EGFR等靶点调节多条信号通路,发挥对RA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甘草附子汤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斗应激反应评估与防治策略 被引量:1
2
作者 任攀 樊建玲 +4 位作者 潘霄 陆莉 王一浩 李冠雄 柏涌海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78-983,共6页
战斗应激反应(CSR)所导致的非战斗减员一直是现代战争所面临的突出问题,甚至会成为敌方实施主动心理战的手段。在作战样式和战略战术不断更新的背景下,平时心理韧性与调节技巧的训练、战时心理急救的评估与干预、战后严重精神创伤障碍... 战斗应激反应(CSR)所导致的非战斗减员一直是现代战争所面临的突出问题,甚至会成为敌方实施主动心理战的手段。在作战样式和战略战术不断更新的背景下,平时心理韧性与调节技巧的训练、战时心理急救的评估与干预、战后严重精神创伤障碍的预防与治疗等均需给予持续的关注和研究。本文对CSR的概念、分类和危险因素等进行了回顾,在“就近、及时、期望”处置原则的基础上,立足我军卫勤保障和战救技能特点,系统构建了以“战斗动员-战场救治-战后干预”3个阶段为主的CSR干预基本框架以及简明CSR人员战现场心理急救评估要点,提出进一步细化的应对策略和技术研究方向,以期对CSR的早期预防、科学分类、早期干预、综合康复等起到推动作用,为我军战场救治综合能力的提升贡献新理念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斗应激反应 心理评估 预防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