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在肝细胞癌转化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吕玻玮 沈皓 +2 位作者 田淏 夏勇 沈锋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6-181,共6页
肝细胞癌(HCC)是一种遍布全球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常年位居前列。由于其发病隐匿,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通过转化治疗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率已成为当前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和药物研发的不断进步,... 肝细胞癌(HCC)是一种遍布全球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常年位居前列。由于其发病隐匿,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通过转化治疗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率已成为当前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和药物研发的不断进步,以靶向和免疫治疗药物为代表的新型治疗被广泛用于HCC转化治疗。相较其他转化治疗方案,这些药物能有效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且具有不良反应可控等优势。此外,靶向药物与免疫治疗药物的联合治疗在提高HCC患者的生存收益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旨在综述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在HCC一线和二线治疗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探讨其安全性和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细胞癌 转化治疗 分子靶向治疗 免疫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大血管侵犯的晚期肝细胞癌患者转化治疗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建伟 王葵 +3 位作者 夏勇 薛辉 唐明 张小峰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8-205,共8页
目的探索转化治疗对合并大血管侵犯的晚期肝细胞癌(HC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择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就诊于我院的149例合并大血管侵犯的晚期HCC患者。所有患者接受系统治疗联合局部治疗,根据最终是否接受手术治疗分为转化治疗... 目的探索转化治疗对合并大血管侵犯的晚期肝细胞癌(HC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择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就诊于我院的149例合并大血管侵犯的晚期HCC患者。所有患者接受系统治疗联合局部治疗,根据最终是否接受手术治疗分为转化治疗组(n=42)和非转化治疗组(n=107),分析转化治疗后的长期预后和不良反应。结果149例患者的中位无事件生存期为15.5个月,中位总生存期尚未达到。转化治疗组和非转化治疗组的中位无事件生存期分别为19.8个月和10.7个月,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未达到和28.2个月。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转化治疗是总生存期的保护因素(HR=0.125,95%CI 0.016~0.966),但不是无事件生存期的影响因素。转化治疗组和非转化治疗组的1年、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00.0%、96.4%和72.1%、53.4%,两组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1年、2年无事件生存率分别为77.5%、33.8%和47.3%、31.5%,两组生存曲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0)。转化治疗组和非转化治疗组患者的靶向和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6.7%(28/42)vs 72.0%(77/107),P=0.524]及Ⅲ~Ⅳ级不良反应发生率[23.8%(10/42)vs 27.1%(29/107),P=0.68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转化治疗可以明显改善伴有大血管侵犯的晚期HCC患者的预后,并且不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细胞癌 大血管侵犯 转化治疗 预后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转化治疗现况与进展
3
作者 田淏 刘俊杰 +2 位作者 沈皓 夏勇 沈锋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2-188,共7页
肝细胞癌(HCC)的生物学特性导致门静脉癌栓高发,其病情发展迅速,短期内可丧失根治性手术切除的机会,致使患者预后极差。通过对不可切除的HCC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进行合理的降期治疗,达到可切除的范畴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HCC合... 肝细胞癌(HCC)的生物学特性导致门静脉癌栓高发,其病情发展迅速,短期内可丧失根治性手术切除的机会,致使患者预后极差。通过对不可切除的HCC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进行合理的降期治疗,达到可切除的范畴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HCC合并门静脉癌栓转化治疗的潜在目标人群,并分析肝动脉灌注化疗、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放射治疗、区域性及系统药物治疗在HCC转化治疗中的应用,指出联合多学科的综合治疗手段是提升HCC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细胞癌 转化治疗 门静脉癌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左外叶切除和左半肝切除对左外叶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建伟 夏勇 +3 位作者 卢彩霞 汪婕 张小峰 李锡锋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77-385,共9页
目的探讨肝左外叶切除和左半肝切除对左外叶肝细胞癌(HC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于我院接受左外叶或左半肝切除的278例左外叶H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行左外叶切除患者223例、行左半肝切除患者55例,所有患者术... 目的探讨肝左外叶切除和左半肝切除对左外叶肝细胞癌(HC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于我院接受左外叶或左半肝切除的278例左外叶H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行左外叶切除患者223例、行左半肝切除患者55例,所有患者术后均接受随访。应用Kaplan-Meier法绘制并比较行左外叶切除或左半肝切除患者的总体生存、肿瘤复发曲线,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窄切缘(HR=1.427,95%CI 1.014~2.006,P=0.041;HR=1.441,95%CI 1.062~1.955,P=0.019)、微血管侵犯阳性(HR=1.598,95%CI 1.137~2.246,P=0.007;HR=1.374,95%CI 1.018~1.854,P=0.038)、肿瘤直径≥5 cm(HR=1.691,95%CI 1.188~2.408,P=0.004;HR=1.359,95%CI 1.003~1.841,P=0.048)、肿瘤多发(HR=1.855,95%CI 1.211~2.840,P=0.005;HR=1.950,95%CI 1.327~2.863,P=0.001)是患者术后总体生存和肿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左外叶切除和左半肝切除患者术后1、3、5年的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9.7%、64.5%、45.5%和90.9%、72.7%、52.2%(P=0.329),术后1、3、5年的肿瘤复发率分别为18.4%、53.4%、71.5%和14.5%、41.8%、62.1%(P=0.14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宽切缘的左外叶切除和左半肝切除患者术后1、3、5年的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2.3%、71.5%、53.1%和90.9%、72.7%、52.2%(P=0.965),术后1、3、5年的肿瘤复发率分别为13.8%、45.4%、67.1%和14.5%、41.8%、62.1%(P=0.6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窄切缘的左外叶切除和左半肝切除患者术后1、3、5年的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6.0%、54.8%、34.9%和90.9%、72.7%、52.2%(P=0.036),术后1、3、5年的肿瘤复发率分别为24.7%、64.5%、77.7%和14.5%、41.8%、62.1%(P=0.0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左外叶切除和左半肝切除患者术后总体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6.1%(36/223)、20.0%(11/55),Ⅲ/Ⅳ级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8%(4/223)、3.6%(2/5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手术方式不是左外叶HC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但肿瘤邻近门静脉矢状部,行左外叶切除只能获得窄切缘时,建议行左半肝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细胞癌 肝左外叶 左外叶切除 左半肝切除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肿瘤细胞在肝细胞癌诊疗中的应用及展望 被引量:1
5
作者 吴雅丽 张小峰 沈锋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5-499,共5页
肝细胞癌(HCC)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血清甲胎蛋白和影像学检查是HCC早期诊治和疗效动态监测最常用的手段。然而这些手段的准确性有限,不能明确反映肿瘤的潜在生物学特性。因此,开发能够更准确、全面地反映HC... 肝细胞癌(HCC)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血清甲胎蛋白和影像学检查是HCC早期诊治和疗效动态监测最常用的手段。然而这些手段的准确性有限,不能明确反映肿瘤的潜在生物学特性。因此,开发能够更准确、全面地反映HCC生物学特性的新型肿瘤标志物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循环肿瘤细胞(CTC)是来源于原发肿瘤或转移灶并存在于血液循环中的癌细胞,其提供了关于肿瘤进展和转移的重要信息,是早期诊断和复发、转移、预后评估的良好候选指标,甚至是HCC潜在的治疗靶点。本文讨论了CTC在HCC患者临床全疗程管理中的应用及其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循环肿瘤细胞 检测方法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