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前血脂对急性跟腱断裂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1
作者 高润泽 陈万卓 +2 位作者 仲铖 年申生 谢杨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56-862,共7页
目的 探讨术前血脂水平对急性跟腱断裂(AATR)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我院创伤骨科收治的353例AATR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术前空腹状态下血生化相关指标。记录术后半年时患者的跟腱... 目的 探讨术前血脂水平对急性跟腱断裂(AATR)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我院创伤骨科收治的353例AATR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术前空腹状态下血生化相关指标。记录术后半年时患者的跟腱完全断裂评分(ATRS)和美国足踝矫形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并进行分组:ATRS≥80分为术后恢复良好组,ATRS<80分为术后恢复不良组;AOFAS评分≥90分为术后恢复良组,AOFAS评分<90分为术后恢复不良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因素。结果 按ATRS分组中,术后恢复良好组患者的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低于术后恢复不良组(均P<0.05);按AOFAS评分组中,术后恢复良好组患者的血清TG、TC水平低于术后恢复不良组(均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按ATRS分组中,血清TG、TC、LDL水平升高是AATR患者术后恢复不良的危险因素(均P<0.05);按AOFAS评分分组中,血清TG、TC水平升高是AATR患者术后恢复不良的危险因素(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LDL水平升高是AATR患者术后恢复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术前血清LDL水平升高与AATR患者术后恢复不良的风险增加有关。对AATR患者进行术前血脂管理,可能对其术后功能恢复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腱断裂 低密度脂蛋白 危险因素 围手术期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大鼠股骨慢性骨髓炎模型构建与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孙智 隋钧皓 章浩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2-557,共6页
目的建立并评价SD大鼠股骨慢性骨髓炎动物模型。方法取雄性SD大鼠24只,暴露大鼠右股骨髁间沟,用电钻于股骨髁间沟处钻1个直径0.5 mm的小孔直通股骨髓腔,向髓腔内注入50μL细菌密度为1×10^(6)/mL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悬液,用无菌骨蜡密... 目的建立并评价SD大鼠股骨慢性骨髓炎动物模型。方法取雄性SD大鼠24只,暴露大鼠右股骨髁间沟,用电钻于股骨髁间沟处钻1个直径0.5 mm的小孔直通股骨髓腔,向髓腔内注入50μL细菌密度为1×10^(6)/mL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悬液,用无菌骨蜡密封孔洞。观察大鼠术后行为学、切口愈合、体温、病灶大体感染等情况;术后2、4、8周,取大鼠造模股骨周围软组织进行细菌培养,采用小动物CT机观察股骨影像学表现;术后2、8周,取造模股骨组织制成病理学切片,进行H-E染色、吉姆萨染色及Masson染色。结果造模后大鼠右后肢勾悬、不能负重,术后第10天左右手术切口完全愈合,第12天恢复至正常活动水平,第15天以后活动水平稍有下降。术后大鼠体温逐渐升高,感染部位局部红肿;2周以后体温虽下降,但仍然高于正常体温,部分大鼠右膝关节局部出现包块;4周后所有大鼠均有局部红肿和体温升高等症状。大鼠造模股骨周围软组织细菌培养可见均匀分布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且随时间延长而增多。小动物CT机检查结果显示,术后8周大鼠造模股骨髓腔内炎症反应明显,骨质破环累及骨皮质全层,死骨形成并伴有新骨生成。造模股骨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显示,术后2周骨髓腔内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炎症局限于骨髓腔内,可见皮质骨中胶原纤维连续排列,组织内含有大量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术后8周炎症迁延,皮质骨中胶原纤维大量断裂,皮质骨大量破坏且有窦道与外界相连,组织内金黄色葡萄球菌数量进一步增多。结论SD大鼠股骨慢性骨髓炎模型造模成功,可较好地模拟临床骨髓炎病理生理变化,具有高度可复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股骨骨髓炎 动物模型 金黄色葡萄球菌 行为学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修饰对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分化及功能的调节 被引量:1
3
作者 侯宜锦 章浩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7-514,共8页
组蛋白修饰作为表观遗传学机制之一,在染色质结构、核小体定位、基因表达调控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研究发现,乙酰化、甲基化、磷酸化、泛素化等组蛋白修饰方式对破骨细胞及成骨细胞分化过程进行调控并影响骨稳态。本文对组... 组蛋白修饰作为表观遗传学机制之一,在染色质结构、核小体定位、基因表达调控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研究发现,乙酰化、甲基化、磷酸化、泛素化等组蛋白修饰方式对破骨细胞及成骨细胞分化过程进行调控并影响骨稳态。本文对组蛋白修饰在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分化及功能调节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修饰 骨稳态 破骨细胞 成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次氯酸冲洗的体外安全性及有效性评估
4
作者 张浩 庄新晨 +6 位作者 盛世豪 张涛 崔进 周启荣 潘思华 陈晓 苏佳灿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4-151,共8页
目的 通过体外实验评估低浓度次氯酸(HClO)冲洗清创用于开放性骨折感染的安全性及抗菌有效性。方法 取小鼠上皮样成纤维细胞系L929细胞和成骨细胞系MC3T3-E1细胞,分别设置空白对照组及不同浓度(10%、30%、50%和100%)HClO组,通过体外细... 目的 通过体外实验评估低浓度次氯酸(HClO)冲洗清创用于开放性骨折感染的安全性及抗菌有效性。方法 取小鼠上皮样成纤维细胞系L929细胞和成骨细胞系MC3T3-E1细胞,分别设置空白对照组及不同浓度(10%、30%、50%和100%)HClO组,通过体外细胞集落形成实验、细胞增殖实验及细胞凋亡实验评估不同浓度HClO的安全性;取小鼠红细胞,设置生理盐水组、PBS组和不同浓度(10%、30%、50%和100%)HClO组,通过溶血实验评估不同浓度HClO的溶血风险;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分别设置空白对照组、10% HClO组和抗生素阳性对照组进行细菌生长抑制实验,分别设置空白对照组、10% HClO组、抗生素阳性对照组、碘伏组和过氧化氢组进行抑菌圈实验,评估低浓度HClO的抗菌效果。结果 体外实验表明10% HClO组小鼠L929和MC3T3-E1细胞有明显的集落形成,细胞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均较低;而30%、50%和100% HClO组小鼠L929和MC3T3-E1细胞无集落形成,细胞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均高于10% HClO组(P均<0.01)。各浓度HClO组小鼠红细胞溶血实验均呈阴性。10% HClO可显著抑制细菌生长,具有与碘伏及过氧化氢相似的抑菌效果。结论 低浓度(10%)HClO安全性高,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是临床治疗开放性骨折、骨髓炎及感染性骨缺损的潜在清创冲洗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氯酸 开放性骨折 骨髓炎 感染 清创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状记忆弓齿钉与下胫腓固定螺钉治疗Maisonneuve骨折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2
5
作者 罗一林 崔进 +2 位作者 谢杨 商艳 年申生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61-1365,共5页
目的比较镍钛形状记忆弓齿钉和下胫腓固定螺钉治疗Maisonneuve骨折(MFF)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33例MF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形状记忆合金弓齿钉治疗组(弓齿钉治疗组,13例)和下胫腓... 目的比较镍钛形状记忆弓齿钉和下胫腓固定螺钉治疗Maisonneuve骨折(MFF)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33例MF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形状记忆合金弓齿钉治疗组(弓齿钉治疗组,13例)和下胫腓固定螺钉治疗组(螺钉组,2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末次随访时按照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医师协会(AOFAS)评分标准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弓齿钉治疗组和螺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118.46±19.55)min vs(113.50±17.97)min]、术中出血量[(90.77±53.85)mL vs(94.50±46.53)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皮肤坏死、切口感染等局部并发症。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6~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14.70±5.20)个月。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的AOFAS踝关节功能总体评估得分及踝关节症状评价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弓齿钉及下胫腓固定螺钉处理MFF中下胫腓联合损伤均能达到满意效果,但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弓齿钉不仅能保留踝关节及下胫腓联合的生理活动,且负重前无须常规取出,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ISONNEUVE骨折 下胫腓联合 骨折固定术 镍钛记忆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关节钢板联合克氏针弹性固定治疗Myerson B型Lisfranc损伤 被引量:2
6
作者 子树明 王雄 +5 位作者 周启荣 崔进 魏文强 梁志民 顾峥嵘 曹烈虎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79-883,共5页
目的 探讨跨关节钢板联合克氏针弹性固定治疗Myerson B型Lisfranc损伤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上海市宝山区罗店医院骨科和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伤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6例Lisfranc损伤患者的临床... 目的 探讨跨关节钢板联合克氏针弹性固定治疗Myerson B型Lisfranc损伤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上海市宝山区罗店医院骨科和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伤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6例Lisfranc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6例,年龄为(44.5±12.1)岁(25~65岁),左足损伤9例、右足损伤7例,从受伤到手术的时间为(7.5±1.7)d(5~11 d),Myerson分型均为B型。患者术中采用跨关节钢板固定第二跗跖关节,修复跗跖背侧韧带,并使用克氏针弹性固定内、外侧柱。术后观察切口愈合情况,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踝-后足功能量表(AOFAS-AHS)和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功能疗效和疼痛情况。结果 16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7.2±2.2)个月(12~20个月);手术切口均为Ⅰ期愈合,未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皮肤软组织坏死、骨筋膜室综合征、腓深神经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克氏针松动、内固定失效、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患足AOFAS-AHS评分为(86.3±3.4)分(70~95分),其中优10例、良4例、中2例,优良率为87.5%(14/16);VAS评分为(1.7±0.9)分(1~4分)。结论 对于Myerson B型Lisfranc损伤患者,采用跨关节钢板坚强固定第二跗跖关节、修复跗跖背侧韧带联合克氏针弹性固定内、外侧柱治疗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SFRANC损伤 Myerson分型 内固定 克氏针 预后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股骨骨折合并坐骨神经损伤的标准化动物模型构建与评价 被引量:2
7
作者 丁云 隋钧皓 +1 位作者 侯宜锦 章浩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4-221,共8页
目的建立并评价小鼠股骨骨折合并坐骨神经损伤的标准化动物模型。方法将96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两组:股骨骨折合并坐骨神经损伤组(48只)和股骨骨折组(48只)。股骨骨折合并坐骨神经损伤组小鼠通过止血钳钳夹致左侧坐骨神经损伤,并... 目的建立并评价小鼠股骨骨折合并坐骨神经损伤的标准化动物模型。方法将96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两组:股骨骨折合并坐骨神经损伤组(48只)和股骨骨折组(48只)。股骨骨折合并坐骨神经损伤组小鼠通过止血钳钳夹致左侧坐骨神经损伤,并于同侧进行股骨开放性骨折联合髓内针固定,制作小鼠股骨骨折合并坐骨神经损伤模型;股骨骨折组小鼠仅游离左侧坐骨神经,不做钳夹处理,同时进行左侧股骨开放性骨折联合髓内针固定。术后仔细观察两组小鼠的行为学变化。于术后第3、5、7、10、14、18天取两组各36只小鼠的左侧坐骨神经,每个时间点每组6只,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坐骨神经的组织学变化。于术后第7、14、21、28天通过股骨X线片、Micro-CT、H-E染色及番红固绿染色分析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成功建立小鼠股骨骨折合并坐骨神经损伤模型,行为学观察与评估发现术后第14天股骨骨折合并坐骨神经损伤组小鼠步态基本恢复正常;坐骨神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术后第14天股骨骨折合并坐骨神经损伤组小鼠的坐骨神经纤维连续性基本恢复;Micro-CT检查显示在各时间点,股骨骨折合并坐骨神经损伤组的骨体积均小于股骨骨折组(P均<0.01),骨体积百分比也均低于股骨骨折组(P均<0.01)。骨切片组织形态学结果显示,股骨骨折合并坐骨神经损伤组小鼠术后第7天骨折断端几乎不存在骨痂;术后第14天出现少量软骨痂,主要由未分化的间充质干细胞构成;术后第21天软骨痂开始钙化,骨痂中存在部分肥大的软骨细胞;术后第28天骨折断端有新生骨形成,含有大量肥大的软骨细胞、成骨细胞与骨细胞。结论小鼠股骨骨折合并坐骨神经损伤模型构建成功,该模型愈合过程良好,并较单纯股骨骨折的愈合有所延迟,可较好地模拟临床骨折合并周围神经损伤后的骨修复及愈合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坐骨神经损伤 动物模型 骨折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定位导航系统用于辅助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置入术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吴江红 杨桓 +3 位作者 牛升波 周潘宇 赵玉婵 许硕贵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71-1075,共5页
目的观察一种新型的激光定位导航系统在辅助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置入时能否减少导针穿刺次数、术中透视次数及提高置钉的准确性。方法将20个由3D打印皮肤与人造股骨模型制成的大腿模型平均分配至传统C臂X线机透视引导组(传统组)和激光定... 目的观察一种新型的激光定位导航系统在辅助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置入时能否减少导针穿刺次数、术中透视次数及提高置钉的准确性。方法将20个由3D打印皮肤与人造股骨模型制成的大腿模型平均分配至传统C臂X线机透视引导组(传统组)和激光定位导航辅助组(导航组),每组10个。所有模型均按“平行、倒三角”的构型置入3枚导针。对两组的导针穿刺次数、术中透视次数及术后导针的平行度、分散度等进行统计学评价。结果两组手术过程均顺利,60枚导针均成功置入,未穿出股骨颈皮质。导航组导针穿刺次数和术中透视次数均少于传统组[(5.3±1.8)次vs(7.5±2.3)次,P=0.03;(10.8±2.7)次vs(18.5±2.7)次,P<0.01]。导航组与对照组导针的平行度和分散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新型激光定位导航系统能减少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术中导针穿刺次数和术中透视次数,但对导针的平行度和分散度无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导航系统 股骨颈骨折 空心螺钉 微创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组织工程中脂肪干细胞成骨分化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张皓琛 杨向群 牛云飞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312-1317,共6页
创伤、肿瘤、骨折并发症等造成的大段骨缺损是骨科领域的常见问题,传统治疗大段骨缺损采用的骨移植法由于材料来源有限、治疗周期长、并发症多等问题限制了自体或异体骨移植的应用和临床治疗效果。近年来,脂肪干细胞(ADSC)在骨组织工程... 创伤、肿瘤、骨折并发症等造成的大段骨缺损是骨科领域的常见问题,传统治疗大段骨缺损采用的骨移植法由于材料来源有限、治疗周期长、并发症多等问题限制了自体或异体骨移植的应用和临床治疗效果。近年来,脂肪干细胞(ADSC)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为治疗大段骨缺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传统骨移植的缺点与不足。多种因素在ADSC的成骨分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对骨组织工程中ADSC成骨分化的影响因素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组织工程 支架 脂肪干细胞 成骨 机械力 外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信号通路在破骨细胞分化发育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庄新晨 苏佳灿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22-626,共5页
破骨细胞是来源于单核造血髓系细胞的多核巨细胞,它的激活在炎症性骨破坏及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破骨细胞的分化和功能受到多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的调节,已有研究表明,TGF-β1与其下游信号转导蛋白Smad2/3、Sm... 破骨细胞是来源于单核造血髓系细胞的多核巨细胞,它的激活在炎症性骨破坏及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破骨细胞的分化和功能受到多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的调节,已有研究表明,TGF-β1与其下游信号转导蛋白Smad2/3、Smad1/5可促进或抑制破骨细胞分化、发育和成熟,其机制与调节核因子κB受体激活蛋白配体(RANKL)/核因子κB受体激活蛋白(RANK)信号通路及其下游介质有关。本文主要针对TGF-β1/Smad信号通路在破骨细胞分化和发育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骨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 SMAD蛋白 核因子κB受体激活蛋白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