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极地环境下人体功能变化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9
1
作者
王温
王杨凯
+2 位作者
谭兴
冯逸飞
王伟忠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80-685,共6页
开发利用极地资源是我国“战略新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地环境中寒冷、低压、低氧、强紫外线辐射等极端条件会导致作业人员心血管系统、自主神经系统、昼夜节律等发生一系列适应性和病理性变化。极地环境下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血管...
开发利用极地资源是我国“战略新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地环境中寒冷、低压、低氧、强紫外线辐射等极端条件会导致作业人员心血管系统、自主神经系统、昼夜节律等发生一系列适应性和病理性变化。极地环境下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心血管结构与功能改变是其重要机制,补充膳食硝酸盐及服用抗交感神经药物可能是其潜在预防手段。冷刺激、低氧及紫外线辐射对自主神经系统平衡的影响或许也是极地作业人员身体功能发生改变的关键因素。极地作业人员除面对极端气候和地理条件外,还会因极昼和极夜而发生昼夜节律变化,研究表明褪黑素的分泌与昼夜节律高度相关,提示维持体内褪黑素正常分泌可能是调节昼夜节律的有效途径。此外,极地环境中各种极端条件也可导致作业人员发生呼吸、消化、内分泌系统疾病。因此明确极地环境下人体发生的适应性及病理性变化及其机制,可为极地作业人员适应极地环境及极地医学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地
心血管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
生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昼夜节律紊乱导致自主神经功能失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2
作者
沈琦
谭兴
王伟忠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8-332,共5页
自主神经功能保持平衡对维持机体功能至关重要,昼夜节律系统参与了自主神经系统功能调节。昼夜节律紊乱会引起交感神经活性增加、迷走神经活性降低,进而促进心血管疾病发生和发展。然而,昼夜节律紊乱导致自主神经功能失衡的机制尚未明...
自主神经功能保持平衡对维持机体功能至关重要,昼夜节律系统参与了自主神经系统功能调节。昼夜节律紊乱会引起交感神经活性增加、迷走神经活性降低,进而促进心血管疾病发生和发展。然而,昼夜节律紊乱导致自主神经功能失衡的机制尚未明确。本文以昼夜节律对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为出发点,旨在明确昼夜节律紊乱导致自主神经功能失衡的可能机制,并归纳了褪黑素治疗、光线调节、运动疗法、迷走神经刺激等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昼夜节律
自主神经功能失衡
交感神经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应用于非接触式心率、呼吸频率监测研究的模拟器设计
被引量:
2
3
作者
冯逸飞
徐伟
+4 位作者
孙文业
何颖
张娜
李靖
余长泉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33-637,共5页
目的设计一种用于非接触式心率、呼吸频率监测研究的模拟器,阐述其基本工作原理并测试其指标性能。方法利用STM32F429开发板、电磁栓、H桥驱动电路、直流推杆、触摸屏等设计心率、呼吸模拟器,并进行性能测试,测试参数包括心率、心率变...
目的设计一种用于非接触式心率、呼吸频率监测研究的模拟器,阐述其基本工作原理并测试其指标性能。方法利用STM32F429开发板、电磁栓、H桥驱动电路、直流推杆、触摸屏等设计心率、呼吸模拟器,并进行性能测试,测试参数包括心率、心率变化响应、呼吸频率和呼吸频率变化响应。结果成功研制了一种心率、呼吸模拟器。心率模拟器的心率可调节范围为30~250 min^(-1),误差都在±2 min^(-1)内,心率变化响应时间在15 s内,满足应用要求。呼吸模拟器的呼吸频率可调节范围为1~40 min^(-1),误差都在±1 min^(-1)内,呼吸频率变化响应时间在15 s内,满足应用要求。结论该心率、呼吸模拟器能够通过设置不同的心率、呼吸频率参数模拟不同伤病状态下的人体生理信号,符合非接触式生命体征监测研究中的应用要求,可实现测量范围、测量精度、响应时间等性能指标监测的专业化设计与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接触式
心率
呼吸频率
模拟器设计
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寒冷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现状与机制
被引量:
7
4
作者
王温
孙嘉岑
+2 位作者
谭兴
王杨凯
王伟忠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41-748,共8页
心血管疾病给我国医疗卫生系统带来巨大负担,而寒冷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寒冷能导致机体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发生复杂改变,从而影响心脏和血管的功能与结构,最终导致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交感神经兴奋介导的神经-体液通...
心血管疾病给我国医疗卫生系统带来巨大负担,而寒冷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寒冷能导致机体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发生复杂改变,从而影响心脏和血管的功能与结构,最终导致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交感神经兴奋介导的神经-体液通路是冷暴露下机体参与的重要生理过程,免疫失衡、氧化损伤和代谢异常等特异性机制也参与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采取合适的防治措施有利于降低寒冷导致的心血管疾病风险,保暖防寒、适当的冷适应、合理的膳食疗法及中医药治疗有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冷损伤发生后,合理的院内外救治是挽救患者的关键。明确寒冷诱发心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现状与病理生理机制并提出防治策略,对于缓解我国的医疗卫生压力、保护寒区人群健康及推进极地开发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冷
心血管疾病
流行病学
病理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外泌体源性蛋白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
5
作者
吴晨程
谭兴
+1 位作者
王伟忠
王杨凯
《生理科学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42-346,共5页
缺血性脑卒中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探寻其发病机制和保护策略一直是脑血管研究领域的重点问题。外泌体作为细胞主动分泌的纳米级囊泡,通过携带丰富的蛋白质、DNA、miRNA等生物大分子,在胞间的物质运输和信息交换中发挥重要作用...
缺血性脑卒中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探寻其发病机制和保护策略一直是脑血管研究领域的重点问题。外泌体作为细胞主动分泌的纳米级囊泡,通过携带丰富的蛋白质、DNA、miRNA等生物大分子,在胞间的物质运输和信息交换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中枢外泌体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及后期的修复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外泌体源性蛋白作为外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了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和发展。本文就外泌体源性蛋白质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缺血性脑卒中
热休克蛋白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极地环境下人体功能变化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9
1
作者
王温
王杨凯
谭兴
冯逸飞
王伟忠
机构
海军
军医大学
(
第二军医大学
)
海军
特色
医学
中心
海洋生物
医药与
极地
医学
研究室
出处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80-685,共6页
基金
武器装备军内科学研究项目(HJ20182C080381)
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JYA2017003).
文摘
开发利用极地资源是我国“战略新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地环境中寒冷、低压、低氧、强紫外线辐射等极端条件会导致作业人员心血管系统、自主神经系统、昼夜节律等发生一系列适应性和病理性变化。极地环境下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心血管结构与功能改变是其重要机制,补充膳食硝酸盐及服用抗交感神经药物可能是其潜在预防手段。冷刺激、低氧及紫外线辐射对自主神经系统平衡的影响或许也是极地作业人员身体功能发生改变的关键因素。极地作业人员除面对极端气候和地理条件外,还会因极昼和极夜而发生昼夜节律变化,研究表明褪黑素的分泌与昼夜节律高度相关,提示维持体内褪黑素正常分泌可能是调节昼夜节律的有效途径。此外,极地环境中各种极端条件也可导致作业人员发生呼吸、消化、内分泌系统疾病。因此明确极地环境下人体发生的适应性及病理性变化及其机制,可为极地作业人员适应极地环境及极地医学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极地
心血管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
生理机制
Keywords
polar region
cardiovascular system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physiological mechanism
分类号
R831 [医药卫生—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昼夜节律紊乱导致自主神经功能失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2
作者
沈琦
谭兴
王伟忠
机构
海军
军医大学
(
第二军医大学
)
海军
特色
医学
中心
海洋生物
医药与
极地
医学
研究室
出处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8-332,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970354)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22ZR1478400)
+1 种基金
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深蓝人才工程(23TPSL0101)
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海军特色医学中心卓优人才项目(21TPQN0801)。
文摘
自主神经功能保持平衡对维持机体功能至关重要,昼夜节律系统参与了自主神经系统功能调节。昼夜节律紊乱会引起交感神经活性增加、迷走神经活性降低,进而促进心血管疾病发生和发展。然而,昼夜节律紊乱导致自主神经功能失衡的机制尚未明确。本文以昼夜节律对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为出发点,旨在明确昼夜节律紊乱导致自主神经功能失衡的可能机制,并归纳了褪黑素治疗、光线调节、运动疗法、迷走神经刺激等防治措施。
关键词
昼夜节律
自主神经功能失衡
交感神经
防治措施
Keywords
circadian rhythm
autonomic nervous dysfunction
sympathetic nerv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measures
分类号
R338 [医药卫生—人体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应用于非接触式心率、呼吸频率监测研究的模拟器设计
被引量:
2
3
作者
冯逸飞
徐伟
孙文业
何颖
张娜
李靖
余长泉
机构
海军
军医大学
(
第二军医大学
)
海军
特色
医学
中心
海洋生物
医药与
极地
医学
研究室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
研究
所
苏州
大学
附属
第二
医院信息处
苏州安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清华长三角
研究
院海纳-智能光子系统
研究
中心
出处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33-637,共5页
基金
军队后勤应急科研重点项目(BHJ20C008)
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海军特色医学中心青年科技创新人才项目。
文摘
目的设计一种用于非接触式心率、呼吸频率监测研究的模拟器,阐述其基本工作原理并测试其指标性能。方法利用STM32F429开发板、电磁栓、H桥驱动电路、直流推杆、触摸屏等设计心率、呼吸模拟器,并进行性能测试,测试参数包括心率、心率变化响应、呼吸频率和呼吸频率变化响应。结果成功研制了一种心率、呼吸模拟器。心率模拟器的心率可调节范围为30~250 min^(-1),误差都在±2 min^(-1)内,心率变化响应时间在15 s内,满足应用要求。呼吸模拟器的呼吸频率可调节范围为1~40 min^(-1),误差都在±1 min^(-1)内,呼吸频率变化响应时间在15 s内,满足应用要求。结论该心率、呼吸模拟器能够通过设置不同的心率、呼吸频率参数模拟不同伤病状态下的人体生理信号,符合非接触式生命体征监测研究中的应用要求,可实现测量范围、测量精度、响应时间等性能指标监测的专业化设计与验证。
关键词
非接触式
心率
呼吸频率
模拟器设计
测试
Keywords
non-contact
heart rate
respiratory frequency
simulator design
test
分类号
R314 [医药卫生—基础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寒冷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现状与机制
被引量:
7
4
作者
王温
孙嘉岑
谭兴
王杨凯
王伟忠
机构
海军
军医大学
(
第二军医大学
)
海军
特色
医学
中心
海洋生物
医药与
极地
医学
研究室
出处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41-748,共8页
基金
海军重点学科专业建设项目(21JX017)
军队后勤科研项目(22AH0801)。
文摘
心血管疾病给我国医疗卫生系统带来巨大负担,而寒冷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寒冷能导致机体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发生复杂改变,从而影响心脏和血管的功能与结构,最终导致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交感神经兴奋介导的神经-体液通路是冷暴露下机体参与的重要生理过程,免疫失衡、氧化损伤和代谢异常等特异性机制也参与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采取合适的防治措施有利于降低寒冷导致的心血管疾病风险,保暖防寒、适当的冷适应、合理的膳食疗法及中医药治疗有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冷损伤发生后,合理的院内外救治是挽救患者的关键。明确寒冷诱发心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现状与病理生理机制并提出防治策略,对于缓解我国的医疗卫生压力、保护寒区人群健康及推进极地开发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寒冷
心血管疾病
流行病学
病理生理学
Keywords
cold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epidemiology
pathophysiology
分类号
R339.55 [医药卫生—人体生理学]
R5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外泌体源性蛋白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
5
作者
吴晨程
谭兴
王伟忠
王杨凯
机构
海军
军医大学
(
第二军医大学
)基础
医学
院学员三大队九队
海军
军医大学
(
第二军医大学
)
海军
特色
医学
中心
海洋生物
医药与
极地
医学
研究室
出处
《生理科学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42-346,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31971046)资助课题。
文摘
缺血性脑卒中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探寻其发病机制和保护策略一直是脑血管研究领域的重点问题。外泌体作为细胞主动分泌的纳米级囊泡,通过携带丰富的蛋白质、DNA、miRNA等生物大分子,在胞间的物质运输和信息交换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中枢外泌体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及后期的修复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外泌体源性蛋白作为外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了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和发展。本文就外泌体源性蛋白质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词
外泌体
缺血性脑卒中
热休克蛋白
炎症
分类号
R338 [医药卫生—人体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极地环境下人体功能变化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王温
王杨凯
谭兴
冯逸飞
王伟忠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昼夜节律紊乱导致自主神经功能失衡的研究进展
沈琦
谭兴
王伟忠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一种应用于非接触式心率、呼吸频率监测研究的模拟器设计
冯逸飞
徐伟
孙文业
何颖
张娜
李靖
余长泉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寒冷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现状与机制
王温
孙嘉岑
谭兴
王杨凯
王伟忠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外泌体源性蛋白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
吴晨程
谭兴
王伟忠
王杨凯
《生理科学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