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注射攻毒建立蜱媒脑炎病毒感染BALB/c小鼠模型
1
作者 唐万达 彭浩然 +1 位作者 赵平 赵兰娟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48,共7页
目的通过腹腔注射攻毒途径建立蜱媒脑炎病毒(TBEV)感染BALB/c小鼠模型,观察小鼠的感染症状和病毒在小鼠体内的复制特征。方法将6周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未感染病毒对照组、1×10^(3)空斑形成单位(PFU)TBEV感染组(以每只小鼠1... 目的通过腹腔注射攻毒途径建立蜱媒脑炎病毒(TBEV)感染BALB/c小鼠模型,观察小鼠的感染症状和病毒在小鼠体内的复制特征。方法将6周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未感染病毒对照组、1×10^(3)空斑形成单位(PFU)TBEV感染组(以每只小鼠1×10^(3)PFU的攻毒剂量经腹腔注射感染小鼠)、1×10^(4)PFU TBEV感染组(以每只小鼠1×10^(4)PFU的攻毒剂量经腹腔注射感染小鼠),观察小鼠的感染症状、体重变化与生存情况。通过H-E染色观察小鼠脑、脾的病理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小鼠脑、脾中TBEV蛋白的表达,采用空斑试验检测小鼠脑、脾中TBEV滴度的动态变化。结果1×10^(4)PFU TBEV感染组小鼠于感染后第6天出现弓背、后肢瘫痪等感染症状,1×10^(3)PFU TBEV感染组小鼠于感染后第7天出现上述症状。与未感染病毒对照组小鼠相比,1×10^(4)PFU TBEV感染组小鼠从第5天、1×10^(3)PFU TBEV感染组小鼠从第6天开始体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0^(4)PFU TBEV感染组小鼠第7天开始死亡、第8天全部死亡,1×10^(3)PFU TBEV感染组小鼠第7天开始死亡、第9天全部死亡。H-E染色结果显示,TBEV感染后第5天、第7天小鼠大脑皮质仅出现少量神经元核固缩、深染,未观察到炎症细胞浸润;TBEV感染后第5天小鼠脾红髓轻度淤血、多见中性粒细胞,第7天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TBEV感染后第5天小鼠脑与脾少量表达TBEV蛋白,第7天TBEV蛋白表达量增加。1×10^(3)PFU TBEV感染第7天,小鼠脑内TBEV滴度高达(1.3±0.6)×10^(5)PFU/mL,而脾中TBEV滴度为(1.3±0.6)×10^(3)PFU/mL。结论经腹腔注射攻毒成功建立了TBEV感染BALB/c小鼠模型,TBEV可在小鼠体内增殖并具致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蜱媒脑炎病毒 BALB/C小鼠 腹腔注射 感染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寨卡病毒感染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的转录组分析
2
作者 姚秋凤 张力健 +3 位作者 高雅琪 任浩 秦照玲 戚中田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08-1520,共13页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寨卡病毒(ZIKV)感染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后的转录组数据,拟找出参与ZIKV致病机制的潜在基因。方法用ZIKV感染SH-SY5Y细胞,提取细胞总RNA后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DEG)。对DEG进行基...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寨卡病毒(ZIKV)感染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后的转录组数据,拟找出参与ZIKV致病机制的潜在基因。方法用ZIKV感染SH-SY5Y细胞,提取细胞总RNA后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DEG)。对DEG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预测DEG主要参与的生物学过程、分子功能和信号通路,最后通过qPCR进行验证。结果共鉴定出259个DEG,包括172个上调基因和87个下调基因。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DEG主要与细胞外基质、刺激应答、抗微生物体液反应、发育过程相关;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DEG主要与炎症反应、免疫反应有关。DEG的qPCR验证结果与转录组测序结果基本一致。结论ZIKV感染SH-SY5Y细胞后参与细胞外基质、刺激应答、调控炎症反应的基因表达显著改变,说明ZIKV可能通过重塑细胞外基质及调控炎症反应引起神经系统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寨卡病毒 神经病变 高通量测序 转录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2株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6
3
作者 彭浩然 李成忠 +13 位作者 唐海琳 薛建亚 陈志辉 梁雪松 朱咏梅 夏炳辉 朱勇喆 吴俊杰 赵兰娟 任浩 江亮亮 何燕华 戚中田 赵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65-370,共6页
目的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鼻/咽拭子样本中分离、培养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方法将来自上海市COVID-19患者的3份鼻/咽拭子样本以TPCK胰酶处理,然后接种Vero E6细胞;待大部分细胞出现明显病变时,取细胞... 目的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鼻/咽拭子样本中分离、培养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方法将来自上海市COVID-19患者的3份鼻/咽拭子样本以TPCK胰酶处理,然后接种Vero E6细胞;待大部分细胞出现明显病变时,取细胞培养上清用qRT-PCR法检测病毒核酸,并用反转录PCR扩增病毒受体结合区(RBD)基因片段;将病毒扩增培养后感染接种于96孔板中的Vero E6细胞,观察细胞病变效应,并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病毒蛋白。结果2份COVID-19患者鼻/咽拭子样本接种的Vero E6细胞出现明显细胞病变效应,细胞培养上清中检测出新复制产生的SARS-CoV-2核酸,扩增出的RBD序列与早期分离出的SARS-CoV-2相应序列完全一致;病毒感染的Vero E6细胞病变迅速,并能与SARS-CoV-2核衣壳蛋白(N蛋白)单克隆抗体、刺突蛋白(S蛋白)单克隆抗体及COVID-19患者恢复期血清发生反应。结论从2份COVID-19患者鼻/咽拭子样本中成功分离出SARS-CoV-2,为后续开展SARS-CoV-2感染与致病机制研究、防治药物与疫苗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鼻拭子 咽拭子 病毒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DNA疫苗与重组亚单位疫苗在小鼠中诱导中和抗体的效力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徐铮昊 王诚 +7 位作者 余润芷 丁翠玲 何燕华 江亮亮 彭浩然 吴俊杰 赵平 戚中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74-480,共7页
目的探讨以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受体结合区(RBD)和表面刺突蛋白(S蛋白)S1亚基为疫苗靶抗原诱导中和抗体的效果。方法构建SARS-CoV-2 RBD与小鼠IgG1 Fc段(mFc)融合蛋白表达质粒pVRC-RBD-mFc,转染人胚肾细胞293T并进... 目的探讨以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受体结合区(RBD)和表面刺突蛋白(S蛋白)S1亚基为疫苗靶抗原诱导中和抗体的效果。方法构建SARS-CoV-2 RBD与小鼠IgG1 Fc段(mFc)融合蛋白表达质粒pVRC-RBD-mFc,转染人胚肾细胞293T并进行培养。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的RBD-mFc融合蛋白,用微量中和实验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的RBD-mFc及CHO细胞重组表达的SARS-CoV-2 S1与人IgG1 Fc段(S1-hFc)融合蛋白对SARS-CoV-2感染的抑制作用。分别用质粒pVRC-RBD-mFc及S1-hFc融合蛋白通过肌内注射接种BALB/c小鼠,用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的抗-S1 IgG,用微量中和实验检测小鼠血清的病毒中和活性。结果pVRC-RBD-mFc质粒转染293T细胞的培养上清中可检测到RBD-mFc融合蛋白,超滤浓缩的细胞培养上清及S1-hFc融合蛋白均呈浓度依赖性抑制SARS-CoV-2对Vero E6细胞的感染;经pVRC-RBD-mFc质粒及S1-hFc融合蛋白免疫的小鼠血清中均可检测出抗-S1 IgG,且能中和SARS-CoV-2的感染;S1-hFc融合蛋白免疫小鼠血清的抗体滴度及病毒中和活性均高于质粒pVRC-RBD-mFc免疫小鼠血清(P均<0.01)。结论SARS-CoV-2 RBD和S1蛋白均可能作为有效的疫苗抗原,重组亚单位疫苗较DNA疫苗能更有效地诱导中和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DNA疫苗 亚单位疫苗 中和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被引量:10
5
作者 戚中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7-121,共5页
目前正在暴发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病原体是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这是近年来继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之后发现的能够感染人的第7种冠状病毒。SARS... 目前正在暴发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病原体是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这是近年来继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之后发现的能够感染人的第7种冠状病毒。SARS-CoV-2系单股正链RNA病毒,传染性强,人群普遍对其缺乏免疫力,疫情目前仍在持续。2020年1月30日(当地时间),WHO将此次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本文就SARS-CoV-2病原学、致病性及COVID-19的检测诊断、预防控制和临床治疗等领域的进展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病原学 诊断 预防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蝙蝠相关的冠状病毒 被引量:5
6
作者 丁翠玲 赵平 戚中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35-940,共6页
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暴发,继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暴发后又给人类敲响了一记警钟。研究者通过溯源分析,发现COVID-19病原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的自然宿主可能是中华菊头蝠。21世纪以... 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暴发,继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暴发后又给人类敲响了一记警钟。研究者通过溯源分析,发现COVID-19病原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的自然宿主可能是中华菊头蝠。21世纪以来,全球共出现4次冠状病毒[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猪急性腹泻综合征冠状病毒(SADS-CoV)、SARS-CoV-2]的暴发,给人类健康、公共卫生、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与损失。大量证据表明,这4种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可能均为蝙蝠。本文对蝙蝠相关冠状病毒的种类、全球地理分布及引起暴发的蝙蝠相关冠状病毒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病毒 蝙蝠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 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 猪急性腹泻综合征冠状病毒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病毒属虫媒病毒减毒疫苗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徐铮昊 赵平 戚中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6-202,共7页
黄病毒属虫媒病毒多为新发突发传染病的病原体,已在全球引发多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减毒疫苗是黄病毒属虫媒病毒最有效的疫苗类型,通过连续细胞传代筛选的黄热病病毒和乙型脑炎病毒减毒疫苗对预防这两种黄病毒... 黄病毒属虫媒病毒多为新发突发传染病的病原体,已在全球引发多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减毒疫苗是黄病毒属虫媒病毒最有效的疫苗类型,通过连续细胞传代筛选的黄热病病毒和乙型脑炎病毒减毒疫苗对预防这两种黄病毒感染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利用病毒反向遗传学技术对黄病毒基因组进行定点改造以获得减毒表型,在黄病毒属虫媒病毒疫苗研制中取得重要进展。本文就黄病毒属虫媒病毒减毒疫苗的历史和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病毒属 病毒疫苗 减毒疫苗 感染性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核衣壳蛋白原核表达、纯化及其抗血清制备 被引量:4
8
作者 秦照玲 彭浩然 +3 位作者 丁翠玲 肖爱军 戚中田 赵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81-486,共6页
目的表达并纯化重组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核衣壳(N)蛋白,通过免疫小鼠制备SARS-CoV-2 N蛋白抗血清。方法将含有SARS-CoV-2 N基因的pET28a-N原核表达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诱导蛋... 目的表达并纯化重组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核衣壳(N)蛋白,通过免疫小鼠制备SARS-CoV-2 N蛋白抗血清。方法将含有SARS-CoV-2 N基因的pET28a-N原核表达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诱导蛋白表达,用Ni-NTA亲和层析柱纯化SARS-CoV-2 N重组蛋白;将SARS-CoV-2 N重组蛋白联合锰佐剂通过肌内和皮下多点注射免疫BALB/c小鼠,获得抗血清;用蛋白质印迹分析检测SARS-CoV-2 N重组蛋白与SARS-CoV-2 N单克隆抗体及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N多克隆抗体的反应;用间接免疫荧光实验检测小鼠抗血清与真核表达质粒转染细胞中SARS-CoV-2 N重组蛋白的反应。结果成功诱导大肠杆菌表达出可溶性的SARS-CoV-2 N重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5000,纯化出该重组蛋白;蛋白质印迹分析结果显示SARS-CoV-2 N重组蛋白能与SARS-CoV-2 N单克隆抗体及SARS-CoV N多克隆抗体结合;间接免疫荧光实验检测结果表明制备的小鼠抗血清能与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的SARS-CoV-2 N重组蛋白结合。结论成功表达、纯化出SARS-CoV-2 N重组蛋白,并制备出该蛋白的小鼠抗血清,为后续建立SARS-CoV-2的快速诊断方法及开展SARS-CoV-2 N蛋白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核衣壳蛋白 原核表达 免疫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细胞乙酰胆碱酯酶表达水平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之间的相互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罗正汉 刘燕 +4 位作者 刘阳 唐海琳 徐铮昊 戚中田 赵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02-1308,共7页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对乙酰胆碱酯酶(AchE)表达水平的影响以及细胞内AchE活性的变化对HCV感染的影响。方法以细胞培养来源的HCV(HCVcc)感染人肝癌细胞系Huh7细胞,用蛋白质印迹法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进一步验证HCV感染对...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对乙酰胆碱酯酶(AchE)表达水平的影响以及细胞内AchE活性的变化对HCV感染的影响。方法以细胞培养来源的HCV(HCVcc)感染人肝癌细胞系Huh7细胞,用蛋白质印迹法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进一步验证HCV感染对AchE表达水平的影响,AchE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内AchE活性的变化。以AchE抑制剂多奈哌齐和伊托必利处理Huh7细胞,同时用HCVcc感染,通过蛋白质印迹法以及免疫荧光法检测Huh7细胞的HCV感染情况。用针对AchE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转染Huh7细胞,随后用HCVcc感染Huh7细胞,通过蛋白质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AchE的表达以及HCV感染情况。结果 HCVcc感染Huh7细胞60 h后,AchE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同时酶活性也增强(P均<0.01)。AchE抑制剂呈浓度依赖性抑制HCV对Huh7细胞的感染(P<0.01)。用siRNA敲低AchE的表达后,HCV对Huh7细胞的感染降低(P<0.01)。结论 HCV感染Huh7细胞能上调AchE的表达并增强AchE活性,AchE表达增加和活性增强都能促进HCV的感染,表明AchE在HCV感染Huh7细胞的过程中起着正反馈增强感染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黄病毒感染 乙酰胆碱酯酶 胆碱酯酶抑制剂 ACHE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肺腺癌细胞A549对蜱媒脑炎病毒的易感性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唐万达 赵平 +2 位作者 任瑞文 戚中田 赵兰娟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78-483,共6页
目的研究蜱媒脑炎病毒(TBEV)在易感细胞中的培养特性,并鉴定病毒RNA的复制、蛋白质表达和感染性。方法利用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培养TBEV,采用qPCR检测TBEV RNA的复制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黄病毒包膜蛋白的表达,采用空斑实验检测培... 目的研究蜱媒脑炎病毒(TBEV)在易感细胞中的培养特性,并鉴定病毒RNA的复制、蛋白质表达和感染性。方法利用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培养TBEV,采用qPCR检测TBEV RNA的复制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黄病毒包膜蛋白的表达,采用空斑实验检测培养基中TBEV的滴度。用TBEV感染人肺腺癌细胞A549,于显微镜下观察TBEV感染A549细胞的细胞病变效应。通过免疫荧光法检测TBEV感染的A549、Vero细胞中黄病毒包膜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孵育48 h的细胞相比,孵育72 h的Vero细胞内TBEV RNA水平更高,并检测到有黄病毒包膜蛋白表达。空斑实验结果显示,在孵育72 h Vero细胞的培养基中,TBEV病毒滴度为(2.0±1.4)×10^(6)空斑形成单位(PFU)/mL。TBEV感染可引起A549细胞的细胞病变效应。在1∶1000稀释TBEV感染的细胞中,A549细胞中黄病毒包膜蛋白表达的阳性率(61.0%)高于Vero细胞(9.3%)。TBEV感染A549细胞48 h培养基中的病毒滴度高于Vero细胞培养基中的病毒滴度[(2.0±0.4)×10^(7)PFU/mL vs(8.5±2.1)×10^(3)PFU/mL,P<0.05]。结论Vero细胞可用于培养TBEV,A549细胞对TBEV更易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蜱媒脑炎病毒 细胞培养 RNA复制 蛋白质表达 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主要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变异分析
11
作者 秦照玲 罗利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65-473,共9页
目的应用生物物理学方法鉴定分析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中主要蛋白质分子的关键氨基酸变异。方法通过氨基酸序列同源比对、突变氨基酸残基分类、蛋白质三维结构重建和氨基酸残基静电相互作用测量,以同源性最高的蝙蝠... 目的应用生物物理学方法鉴定分析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中主要蛋白质分子的关键氨基酸变异。方法通过氨基酸序列同源比对、突变氨基酸残基分类、蛋白质三维结构重建和氨基酸残基静电相互作用测量,以同源性最高的蝙蝠冠状病毒RaTG13为参照,进行SARS-CoV-2中主要蛋白质分子的关键氨基酸变异分析。结果初步分析确定SARS-CoV-2中RNA依赖的RNA聚合酶(RdRp)、核糖核酸外切酶(ExoN)、尿苷酸特异性核糖核酸内切酶(NendoU)和刺突蛋白(S蛋白)上至少发生了10处影响静电相互作用的氨基酸变异,这些变异可能影响蛋白质分子的空间构象及其生物学功能。结论初步确定了SARS-CoV-2中主要蛋白质分子的关键氨基酸变异,为理解SARS-CoV-2的遗传特性、致病性和流行病学特征提供了有用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蛋白质类 氨基酸变异 蛋白质构象 盐键 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脑屏障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晓航 陈洋 +1 位作者 戚中田 朱勇喆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14-319,共6页
血脑屏障(BBB)是中枢神经血管单元的重要结构,通过紧密连接及转运蛋白阻止神经毒性物质与病原体入侵,维护中枢神经系统内环境稳定。相较于体外模型,理想的动物模型可更好地模拟BBB生理机制,在血流动力学、屏障完整性、信号转导和物质交... 血脑屏障(BBB)是中枢神经血管单元的重要结构,通过紧密连接及转运蛋白阻止神经毒性物质与病原体入侵,维护中枢神经系统内环境稳定。相较于体外模型,理想的动物模型可更好地模拟BBB生理机制,在血流动力学、屏障完整性、信号转导和物质交换等研究中起重要作用。在BBB动物模型评价方法的研究中,减少创伤、动态评估成为评价方法的重要需求;BBB动物模型的构建由经典模型动物(果蝇、非人灵长类动物)转变为转基因、人源化动物(斑马鱼、小鼠),说明在新技术发展下,与人类蛋白表达相近、适合高通量筛选的BBB动物模型是该领域的主流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脑屏障 动物模型 评价方法 转基因动物模型 人源化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尼罗病毒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途径的调控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铮昊 唐海琳 +3 位作者 任瑞文 赵平 戚中田 赵兰娟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69-1175,共7页
目的探讨西尼罗病毒(WNV)感染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后对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途径的影响,以及该途径在WNV复制及应激应答、炎性应答相关分子表达调控中的作用。方法 WNV分别短时孵育(5、15、30、60 min)和感染(12、24、48、... 目的探讨西尼罗病毒(WNV)感染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后对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途径的影响,以及该途径在WNV复制及应激应答、炎性应答相关分子表达调控中的作用。方法 WNV分别短时孵育(5、15、30、60 min)和感染(12、24、48、60 h)SH-SY5Y细胞,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38 MAPK和磷酸化p38 MAPK表达,用qRT-PCR检测WNV感染细胞内C/EBP同源蛋白(CHOP)、白细胞介素6(IL-6)、活化转录因子6α(ATF6α)和干扰素刺激基因15(ISG15)mRNA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用WNV感染p38 MAPK siRNA转染的SH-SY5Y细胞,用qRT-PCR检测WNV RNA水平及CHOP、IL-6、ATF6α和ISG15mRNA水平。结果与未孵育的细胞相比,WNV短时孵育细胞内p38 MAPK的磷酸化水平升高。WNV感染SH-SY5Y细胞12 h、24 h时激活了p38 MAPK途径,而感染48 h、60 h时明显抑制了p38 MAPK途径。WNV感染促进了CHOP、IL-6和ISG15 mRNA表达而抑制了ATF6αmRNA表达。与对照siRNA转染的细胞相比,p38MAPKsiRNA转染的细胞内WNVRNA(P<0.05)水平和ATF6αmRNA(P<0.01)水平升高,而CHOP mRNA水平降低(P<0.05)。结论 WNV感染早期激活了p38 MAPK途径,该途径的激活可能负反馈调控WNV的复制。WNV经p38 MAPK途径调控与应激应答相关的CHOP、ATF6α表达及与炎性应答相关的IL-6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尼罗病毒 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病毒复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假病毒的制备及验证 被引量:1
14
作者 彭浩然 江亮亮 +4 位作者 何燕华 肖爱军 唐海琳 戚中田 赵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59-364,共6页
目的建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假病毒(SARS-CoV-2 pps)的制备方法。方法设计、合成序列优化的SARS-CoV-2刺突蛋白(S)基因,构建表达质粒,转染293T细胞,用免疫荧光检测S蛋白的表达;将该质粒与基于慢病毒基因骨架的含... 目的建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假病毒(SARS-CoV-2 pps)的制备方法。方法设计、合成序列优化的SARS-CoV-2刺突蛋白(S)基因,构建表达质粒,转染293T细胞,用免疫荧光检测S蛋白的表达;将该质粒与基于慢病毒基因骨架的含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报告基因的假病毒包装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感染Vero E6和Huh7细胞,观察细胞内EGFP的表达;将制备的SARS-CoV-2 pps感染Vero E6细胞,检测膜融合抑制剂氯喹和盐酸阿比朵尔、SARS-CoV-2 S1蛋白单克隆抗体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恢复期血清对假病毒感染性的影响。结果构建的SARS-CoV-2 S质粒转染的293T细胞可与S1蛋白单克隆抗体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恢复期血清反应。SARS-CoV-2 S质粒与HIV假病毒包装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的上清加入Vero E6细胞和Huh7细胞36 h和72 h后可分别观察到细胞内表达的EGFP,EGFP阳性的Huh7细胞数量明显多于Vero E6细胞。2种膜融合抑制剂、1株人源S1单克隆抗体及2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恢复期血清均可有效抑制SARS-CoV-2 pps对Vero E6细胞的感染(P均<0.01)。结论成功制备了SARS-CoV-2 pps,其可用于后续抗SARS-CoV-2药物筛选与疫苗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假病毒 膜融合抑制剂 中和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福平抗黄热病毒感染的效果及初步机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兵安 钱汐晶 +5 位作者 吴兴安 徐铮昊 罗正汉 唐海琳 赵平 戚中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13,共6页
目的检测利福平抗黄热病毒(YFV)感染的效果并初步探索其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0.04、0.2、1、5、25、125、625μmol/L)的利福平处理人肝癌细胞Huh-724 h,通过CCK-8检测利福平的细胞毒性并计算其细胞半数毒性浓度(CC50)。YFV感染Huh-7细... 目的检测利福平抗黄热病毒(YFV)感染的效果并初步探索其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0.04、0.2、1、5、25、125、625μmol/L)的利福平处理人肝癌细胞Huh-724 h,通过CCK-8检测利福平的细胞毒性并计算其细胞半数毒性浓度(CC50)。YFV感染Huh-7细胞的同时加入不同浓度(0.04、0.2、1、5、25μmol/L)的利福平,检测其抗YFV感染的剂量效应,并计算IC50。YFV感染Huh-7细胞的同时加入5μmol/L利福平,孵育不同时长(2、4、8、12、24 h),检测其抗YFV感染的时间效应。YFV感染Huh-7细胞后,在感染的不同时间段(2、4、6、8、12 h)加入25μmol/L利福平(药物作用时间2 h,病毒感染2 h),检测其抗YFV感染最显著的起效阶段。利用病毒结合实验、内吞荧光标记实验评价利福平对YFV入侵靶细胞的影响。结果利福平细胞毒性较弱(CC50为176.9μmol/L),抑制YFV作用显著(IC50为1.868μmol/L,P<0.01);动力时间窗、结合和内吞实验表明,利福平能抑制YFV结合、入侵靶细胞(P<0.01),但不影响YFV的内吞过程。此外,利福平在感染后期的复制阶段也有一定的抑制效果(P<0.01)。结论利福平可抑制YFV感染靶细胞,作用机制主要通过在病毒感染早期的入侵阶段阻断病毒结合靶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福平 黄热病毒 抗病毒药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孔肯雅病毒疫苗研究新进展
16
作者 潘振东 赵平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437-1444,共8页
基孔肯雅热(CHIKF)是由基孔肯雅病毒(CHIKV)引起的以发热、皮疹和慢性关节痛为主要症状的急性传染病。CHIKF每年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病约100万例,已成为重要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重要、最有效和最经... 基孔肯雅热(CHIKF)是由基孔肯雅病毒(CHIKV)引起的以发热、皮疹和慢性关节痛为主要症状的急性传染病。CHIKF每年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病约100万例,已成为重要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重要、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手段,但是由于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的资金投入不足以及病毒持续发生适应性突变等原因,导致针对CHIKV的疫苗研发进程总体较为缓慢,迄今还没有CHIKV疫苗被批准用于临床,但已有多种候选疫苗正在进行临床试验。本综述对近年来CHIKV疫苗研究取得的进展进行了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孔肯雅病毒 基孔肯雅热 病毒疫苗 病毒样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黄热病毒编码蛋白的靶向药物研发研究进展
17
作者 吴兵安 彭珂 +2 位作者 冯麒帆 戚中田 钱汐晶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83-787,共5页
黄热病毒(YFV)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是一类有包膜的单正链RNA病毒。尽管疫苗能有效预防YFV感染,但普及率较低,加之缺乏有效抗病毒药物,YFV仍周期性暴发。YFV基因组编码的病毒蛋白在其感染的各个阶段均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研发靶向YFV蛋... 黄热病毒(YFV)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是一类有包膜的单正链RNA病毒。尽管疫苗能有效预防YFV感染,但普及率较低,加之缺乏有效抗病毒药物,YFV仍周期性暴发。YFV基因组编码的病毒蛋白在其感染的各个阶段均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研发靶向YFV蛋白的治疗药物是提高黄热病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的有效措施。本文简要介绍了YFV基因组编码的病毒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并综述了针对这些靶点研发抗YFV药物的进展和发展前景,为防治YFV感染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热病毒 病毒蛋白 抗病毒药 靶向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