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脂质代谢调控炎症反应参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弋珂 韩超峰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53-660,共8页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脂质代谢异常和炎症反应在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和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从脂质代谢紊乱与炎症反应增加及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脂质介质的调节作用...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脂质代谢异常和炎症反应在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和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从脂质代谢紊乱与炎症反应增加及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脂质介质的调节作用、小胶质细胞在这些过程中的作用等方面入手,阐述脂质代谢如何调节炎症反应,并进一步影响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代谢 神经炎症 小胶质细胞 阿尔茨海默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医学研究领域的super “STAR”:外泌体相关诊疗技术现状与前景 被引量:1
2
作者 黎力 王越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97-703,共7页
近年来,外泌体在生物医药研究领域受到高度关注,尤其是在精准医学相关的诊断技术研发和临床转化中被寄予厚望,例如在疾病无创性诊断、肿瘤液态活组织检查、精准药物研发和临床疗效监测等方面均有大量的外泌体相关研究报道。外泌体具有稳... 近年来,外泌体在生物医药研究领域受到高度关注,尤其是在精准医学相关的诊断技术研发和临床转化中被寄予厚望,例如在疾病无创性诊断、肿瘤液态活组织检查、精准药物研发和临床疗效监测等方面均有大量的外泌体相关研究报道。外泌体具有稳定(stable)、示踪(trackable)、活性(active)和实时(real-time)4个生物学特性,有望成为转化医学下一代"STAR"的关键因素。2014年以来,外泌体相关研究呈爆发式增长,已经有不少外泌体相关的新型诊疗专利技术或产品出现。本文简要概述外泌体的研究历史、生物学特性及诊疗技术的研发现状,并初步分析外泌体相关技术的转化研究发展趋势及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细胞间通讯 诊疗技术 转化医学 精准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后小鼠脑组织中星形胶质细胞的异质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范杏飞 赵云鹏 +2 位作者 王多祥 付瑞锋 王越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78-784,共7页
目的 基于单细胞测序技术对缺血性脑卒中(IS)后脑组织中星形胶质细胞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以更好地理解星形胶质细胞在I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基因表达汇编(GEO)数据库下载IS小鼠脑组织测序数据(GSE227651),采用典型关联分析(C... 目的 基于单细胞测序技术对缺血性脑卒中(IS)后脑组织中星形胶质细胞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以更好地理解星形胶质细胞在I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基因表达汇编(GEO)数据库下载IS小鼠脑组织测序数据(GSE227651),采用典型关联分析(CCA)法进行数据整合,通过t-分布随机近邻嵌入(tSNE)聚类降维分析获取不同的细胞亚群,使用SingleR包对不同细胞亚群进行注释;进一步通过tSNE聚类降维分析获取不同的星形胶质细胞亚群,并对不同星形胶质细胞亚群的数量改变和功能状态进行分析;利用Monocle包对不同星形胶质细胞亚群所处的发育阶段进行分析;利用CellChat包对星形胶质细胞与其他细胞亚群之间的配体-受体相互作用情况进行动态分析。结果 下载获得GSE227651测序数据,整合聚类分析后将小鼠脑组织细胞聚类为19个细胞亚群,注释为16种不同的细胞类型。进一步对星形胶质细胞进行聚类分析,分为6个星形胶质细胞亚群,其中亚群0和亚群3在IS后第1天的数目占比相较于健侧对照降低,在IS后第3和第7天的占比逐渐升高;而亚群2和亚群5在IS后第1天的数目占比相较于健侧对照升高,在IS后第3和第7天的占比逐渐降低;亚群1和亚群4在IS后不同时间点的变化不大。根据功能分析将星形胶质细胞亚群2和亚群5定义为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亚群0和亚群3定义为修复性星形胶质细胞,亚群1和亚群4定义为静息性星形胶质细胞。根据拟时序分析结果进一步将星形胶质细胞亚群2定义为急性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亚群0定义为缺血损伤后修复性星形胶质细胞。细胞配体-受体相互作用分析显示,星形胶质细胞与星形胶质细胞、B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内皮细胞、巨噬细胞、上皮细胞和神经元的配体-受体作用关系随时间动态改变,在IS后第1天主要通过与NK细胞建立联系介导炎症反应,而在IS后第3天开始通过与内皮细胞和神经元联系介导神经血管功能的恢复。结论 星形胶质细胞的功能状态在IS后随时间动态改变,在IS后的早期可能主要通过急性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介导损伤后的急性炎症反应,而从IS后第3天开始可能主要通过缺血损伤后修复性星形胶质细胞参与损伤后脑组织的功能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星形胶质细胞 单细胞测序 拟时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微环境中细胞外囊泡的分离纯化及其理化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黎力 曾韬 +1 位作者 叶誉胜 王越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26-730,共5页
目的通过对比不同方法抽提的不同组织中的细胞外囊泡的差异和特点,探寻组织中细胞外囊泡的分离纯化方法,为组织微环境中细胞外囊泡的功能和机制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对肾脏、前列腺、皮肤和胃4种组织进行脱细胞处理,制备... 目的通过对比不同方法抽提的不同组织中的细胞外囊泡的差异和特点,探寻组织中细胞外囊泡的分离纯化方法,为组织微环境中细胞外囊泡的功能和机制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对肾脏、前列腺、皮肤和胃4种组织进行脱细胞处理,制备细胞外基质悬液,分别采用Qiagen外泌体抽提试剂盒、SBI外泌体抽提试剂盒及超速离心法(UC)抽提细胞外囊泡,然后使用ATS粒度分析仪q Nano技术检测细胞外囊泡的粒径和浓度等。结果采用3种方法对4种组织的细胞外基质悬液进行抽提,均可获得纯化的细胞外囊泡,主要囊泡类型为外泌体。不同组织中细胞外囊泡粒径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但粒径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等质量组织中均以UC抽提得到的细胞外囊泡浓度最高,与另外2种方法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组织间比较,以前列腺和肾脏获得的细胞外囊泡浓度较高,而胃和皮肤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组织中均以UC抽提得到的细胞外囊泡浓度最高;不同类型组织微环境中存在的细胞外囊泡的浓度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囊泡 外泌体 组织微环境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在黑色素瘤中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陈珂欣 熊俊 薛春雨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5-160,共6页
黑色素瘤是皮肤癌中致死性最高的一种恶性肿瘤,其发生、发展机制复杂,具有高度侵袭性、转移性和致死性,患者预后差。因此,加强该病基础研究尤为重要。单细胞转录组测序作为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新技术,以其特有的优势如探索细胞亚群的异质... 黑色素瘤是皮肤癌中致死性最高的一种恶性肿瘤,其发生、发展机制复杂,具有高度侵袭性、转移性和致死性,患者预后差。因此,加强该病基础研究尤为重要。单细胞转录组测序作为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新技术,以其特有的优势如探索细胞亚群的异质性、鉴定稀有细胞、使用生物信息算法揭示不同组织细胞的分化轨迹等,极大地推动了黑色素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发展。本文就黑色素瘤单细胞转录组测序研究中肿瘤异质性和肿瘤免疫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单细胞测序 免疫治疗 肿瘤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严重程度哮喘患者血清外泌体中微RNA-21的表达水平及其诊断价值 被引量:5
6
作者 王湘云 陈乾 +2 位作者 孙亚红 白冲 商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40-744,共5页
目的研究血清外泌体中微RNA-21(mi R-21)表达水平及其对哮喘严重程度的诊断效能。方法以82例未经治疗的哮喘患者和80名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哮喘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4组:间歇状态20例、轻度持续22例、中度持续22例、重度持续18... 目的研究血清外泌体中微RNA-21(mi R-21)表达水平及其对哮喘严重程度的诊断效能。方法以82例未经治疗的哮喘患者和80名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哮喘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4组:间歇状态20例、轻度持续22例、中度持续22例、重度持续18例。用q PCR检测各组血清外泌体中mi R-21的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用Spearman相关分析研究血清外泌体中mi R-21表达水平与哮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外泌体中mi R-21表达水平对哮喘严重程度的诊断效能。结果间歇状态、轻度持续、中度持续和重度持续的哮喘患者血清外泌体中mi R-21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且哮喘患者各组间mi R-21表达水平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外泌体中mi R-21的相对表达量与哮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974,P=0.016 7)。血清外泌体中mi R-21对间歇状态、轻度持续、中度持续、重度持续哮喘患者诊断效能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57、0.769、0.847、0.916(P均<0.01)。结论血清外泌体中mi R-21表达水平对治疗前哮喘严重程度有较高的诊断效能,有望成为判断哮喘严重程度的一种无创性诊断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哮喘 微RNA-21 诊断标志物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促进大鼠骨折愈合 被引量:8
7
作者 王人楷 崔浩诚 +1 位作者 万冬灵 唐昊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35-739,共5页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 MSC)分泌的外泌体对骨折愈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取12只雄性SD大鼠构建胫骨骨折模型,将其随机分为3组,每组4只。各组大鼠分别于骨折术后7 d予以如下处理:空白对照组,骨髓腔内注射磷酸盐缓冲液;huc M...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 MSC)分泌的外泌体对骨折愈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取12只雄性SD大鼠构建胫骨骨折模型,将其随机分为3组,每组4只。各组大鼠分别于骨折术后7 d予以如下处理:空白对照组,骨髓腔内注射磷酸盐缓冲液;huc MSC-外泌体组,骨髓腔内注射huc MSC分泌的外泌体;huc MSC-上清组,骨髓腔内注射huc MSC的去外泌体培养上清。治疗3周后通过micro-CT检测和组织切片H-E染色评价大鼠骨折断端愈合情况,q PCR法检测骨组织中成骨标志基因骨钙素(OCN)、骨桥蛋白(OPN)、碱性磷酸酶(ALP)和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的表达。结果活体micro-CT扫描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huc MSC-上清组大鼠的骨折断端尚未吻合,骨皮质外观不连续,骨折线明显;huc MSC-外泌体组大鼠的骨折断端对合良好,骨皮质外观较连续,骨折线基本消失。H-E染色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huc MSC-上清组大鼠的纤维骨痂尚未形成,新生骨小梁结构不明显;huc MSC-外泌体组大鼠已经形成完整的纤维骨痂结构,新生骨小梁结构较多、排列较为规则。huc MSC-外泌体组大鼠骨组织中OCN、OPN、ALP和Runx-2的表达量高于空白对照组和huc MSC-上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huc MSC分泌的外泌体能促进骨折愈合,其机制可能与促进OCN、OPN、ALP和Runx-2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骨折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泌体糖蛋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曾韬 黎力 +1 位作者 赵云鹏 王越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11-715,共5页
外泌体是细胞多泡内体与质膜融合时释放产生的微小囊泡。近些年外泌体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然而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外泌体中信使RNA(m RNA)、微RNA(micro RNA)和长链基因间非编码RNA(linc RNA)等的功能作用上,而对其所含糖蛋白的研究报... 外泌体是细胞多泡内体与质膜融合时释放产生的微小囊泡。近些年外泌体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然而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外泌体中信使RNA(m RNA)、微RNA(micro RNA)和长链基因间非编码RNA(linc RNA)等的功能作用上,而对其所含糖蛋白的研究报道较少。近年研究发现,许多疾病包括肿瘤在内,都与外泌体糖蛋白关系密切。本文针对外泌体糖蛋白在肿瘤等疾病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糖蛋白类 肿瘤 肝疾病 阿尔茨海默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及其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胡静涵 胡懿凡 +1 位作者 蒋俊锋 熊俊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00-807,共8页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是指对单个细胞的全部RNA进行逆转录、扩增和测序后再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的技术,近年来发展迅猛。该技术能在单细胞水平诠释细胞的异质性,已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各领域尤其是肿瘤等疾病的研究。本文主要介绍单细胞转录...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是指对单个细胞的全部RNA进行逆转录、扩增和测序后再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的技术,近年来发展迅猛。该技术能在单细胞水平诠释细胞的异质性,已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各领域尤其是肿瘤等疾病的研究。本文主要介绍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的流程和技术发展,同时分析总结其在肿瘤异质性、肿瘤转移、肿瘤微环境和抗肿瘤药物研发等方面的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 肿瘤异质性 肿瘤转移 肿瘤微环境 肿瘤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干细胞通过EGFR/ERK通路减轻海水对表皮细胞增殖与迁移能力的抑制作用
10
作者 熊佳超 嵇铂尧 +2 位作者 王留军 刘知晓 宋建星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62-1068,共7页
目的通过体外研究探索人脂肪干细胞(hADSC)促进海水浸泡创面愈合的可能机制。方法利用人表皮细胞系HaCaT细胞和人工模拟海水建立海水浸泡创面导致细胞损伤的体外模型。从人脂肪组织分离、培养hADSC并进行鉴定,建立HaCaT细胞与hADSC共培... 目的通过体外研究探索人脂肪干细胞(hADSC)促进海水浸泡创面愈合的可能机制。方法利用人表皮细胞系HaCaT细胞和人工模拟海水建立海水浸泡创面导致细胞损伤的体外模型。从人脂肪组织分离、培养hADSC并进行鉴定,建立HaCaT细胞与hADSC共培养体系。利用活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5-乙炔基-2’-脱氧尿苷(EdU)细胞增殖检测试剂盒与细胞划痕实验等评估HaCaT细胞增殖、迁移能力,并通过蛋白质印迹与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信号通路活化情况。结果在添加了10%海水的培养液中,HaCaT细胞的增殖活力已受到明显抑制,与不添加海水培养的细胞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成功分离的hADSC与HaCaT细胞共培养模型,发现添加10%海水培养的HaCaT细胞增殖与迁移能力均低于不添加海水培养的HaCaT细胞及与hADSC共培养且添加10%海水培养的HaCaT细胞(P均<0.05),而不添加海水培养的HaCaT细胞和与hADSC共培养且添加10%海水培养的HaCaT细胞增殖与迁移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添加10%海水培养的HaCaT细胞EGFR/ERK信号通路表达受到抑制,与不添加海水培养的HaCaT细胞及与hADSC共培养且添加10%海水培养的HaCaT细胞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添加海水培养的HaCaT细胞和与hADSC共培养且添加10%海水培养的HaCaT细胞EGFR/ERK信号通路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水可阻碍EGFR/ERK信号通路的激活、抑制HaCaT细胞的增殖与迁移;hADSC可促进EGFR/ERK信号通路的激活,减轻海水对HaCaT细胞增殖与迁移能力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 表皮细胞 人脂肪干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联合空间转录组测序在纤维化疾病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11
作者 胡懿凡 胡静涵 +1 位作者 蒋俊锋 熊俊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08-815,共8页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联合空间转录组测序可解析组织内每一个细胞的转录组表达谱和空间位置信息,有助于探究细胞的基因表达水平和组织的三维重建,解读细胞异质性,理解细胞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对于深入探讨疾病发生和发展的细胞与分子机制具...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联合空间转录组测序可解析组织内每一个细胞的转录组表达谱和空间位置信息,有助于探究细胞的基因表达水平和组织的三维重建,解读细胞异质性,理解细胞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对于深入探讨疾病发生和发展的细胞与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纤维化疾病累及全身多个器官,病程极为复杂,缺乏有效的抗纤维化治疗方法,因此仍需加强对此类疾病的全面认识。近年来,单细胞转录组测序联合空间转录组测序已应用于纤维化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中,取得了较多进展。本文简要介绍单细胞转录组测序联合空间转录组测序技术,并对其在纤维化疾病研究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组学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 空间转录组测序 纤维化 纤维化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