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营养干预对胰腺癌患者放化疗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龚杨洋 张火俊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7-391,共5页
胰腺癌患者的营养不良风险在所有癌症中最高,而放化疗可能会进一步加剧胰腺癌患者的营养不良状况。营养不良不仅会降低放化疗的疗效,还会增加不良反应,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胰腺癌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营养干预尤... 胰腺癌患者的营养不良风险在所有癌症中最高,而放化疗可能会进一步加剧胰腺癌患者的营养不良状况。营养不良不仅会降低放化疗的疗效,还会增加不良反应,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胰腺癌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营养干预尤为重要。研究表明,营养干预能有效改善胰腺癌相关恶病质,降低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的风险,进而保持对放化疗的敏感性、耐受性,减轻不良反应,减少辅助治疗和手术治疗的并发症;营养干预联合放化疗能够破坏胰腺癌的代谢并抑制肿瘤生长,降低患者住院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本文主要从营养评估的方式、胰腺癌患者营养干预措施及营养干预对胰腺癌患者放化疗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这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放射疗法 化学疗法 营养不良 营养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症状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治疗进展及脑卒中风险评估 被引量:1
2
作者 葛曼悦 杨鹏飞 张磊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3-420,共8页
无症状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导致同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但目前针对无症状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医疗实践和临床证据之间存在矛盾,其最佳治疗方法仍有争议。因此,评估无症状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脑卒中发生风险... 无症状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导致同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但目前针对无症状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医疗实践和临床证据之间存在矛盾,其最佳治疗方法仍有争议。因此,评估无症状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脑卒中发生风险,选择易损斑块进行外科干预以提高疗效是必要的。本文回顾了无症状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流行病学、治疗方法及脑卒中风险评估和潜在干预指征的最新成果,旨在减少不必要的干预,更加有效地预防脑卒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狭窄 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术在未来战场上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2
3
作者 侯攀 刘洋 +3 位作者 李鹏昊 张必利 李攀 赵仙先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29-333,共5页
战时心包填塞常发生于心脏损伤时,伤死率极高。心包穿刺术可以在短时间内缓解心脏受压,为伤员后送赢得时间。现阶段,战场环境下一般仅采用盲穿法进行心包穿刺。近年来,超声设备日趋便携化和智能化,已经具备应用于战场的条件,超声引导下... 战时心包填塞常发生于心脏损伤时,伤死率极高。心包穿刺术可以在短时间内缓解心脏受压,为伤员后送赢得时间。现阶段,战场环境下一般仅采用盲穿法进行心包穿刺。近年来,超声设备日趋便携化和智能化,已经具备应用于战场的条件,超声引导下的心包穿刺术有望应用于未来战场火线救护。但是心包穿刺术的操作技术难度大、风险高且缺乏廉价有效的培训模型及系统,目前军队基层卫生人员对于这一技术的掌握远远不足。本文就国内外心包穿刺术在平时培训与战时应用的现状进行综述,并就如何构建一套完整的培训和应用系统以提高军队基层卫生人员对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术的掌握程度提出可行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包穿刺术 超声引导 战场救护 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铁死亡基因的乳腺癌预后模型构建 被引量:1
4
作者 万坤铭 谢玮 +4 位作者 袁梓珂 蔡孟成 金永生 罗鹏飞 俞超芹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86-293,共8页
目的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挖掘与乳腺癌预后相关的铁死亡基因,构建乳腺癌预后模型。方法下载TCGA数据库中转录组与临床数据,获取与预后相关的在乳腺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中存在差异表达的铁死亡基因,利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 目的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挖掘与乳腺癌预后相关的铁死亡基因,构建乳腺癌预后模型。方法下载TCGA数据库中转录组与临床数据,获取与预后相关的在乳腺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中存在差异表达的铁死亡基因,利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法构建风险评分模型。将TCGA数据库中获取的患者信息作为模型测试集数据,通过ROC曲线评估预后模型的效能,通过单因素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评价差异表达的铁死亡基因和风险评分能否作为预后因子。利用国际肿瘤基因组协作组(ICGC)数据库与基因表达汇编(GEO)数据库数据作为验证集对该模型进行验证。结果共筛选出51个在乳腺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中存在差异表达的铁死亡基因,单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11个差异表达的铁死亡基因与乳腺癌预后相关。利用这11个基因构建乳腺癌预后风险评分模型:风险评分=ALOX15×0.11+CHAC1×0.07+CISD1×0.15+CS×0.24+GCLC×0.04+GPX4×(-0.07)+NCOA4×0.17+EMC2×0.30+G6PD×0.19+ACSF2×(-0.04)+SQLE×0.12,ROC曲线分析表明该模型在测试集中预测乳腺癌患者术后2、4、6年生存率的AUC分别为0.678、0.680、0.612,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预后模型风险评分可作为独立预后因子(HR=3.104,P<0.001)。根据预后模型风险评分是否≥4.277将患者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在测试集与验证集中高风险组患者的生存率均低于低风险组患者(P均<0.001)。结论基于铁死亡基因的乳腺癌预后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该模型中的铁死亡基因为乳腺癌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铁死亡 预后模型 靶向治疗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共培养条件下毛囊神经嵴干细胞促进神经束膜细胞迁移和增殖
5
作者 于皓杰 杜甑衎 +4 位作者 付靖乔 肖楚兰 杨向群 许家军 刘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12-518,共7页
目的探索体外培养神经束膜细胞的有效方案,并初步研究毛囊神经嵴干细胞(hfNCSC)对神经束膜细胞的激活作用。方法采用“限时消化-差速贴壁-化学药物”方法对大鼠坐骨神经束膜细胞进行培养和纯化,同时培养大鼠触须垫hfNCSC,并对细胞进行... 目的探索体外培养神经束膜细胞的有效方案,并初步研究毛囊神经嵴干细胞(hfNCSC)对神经束膜细胞的激活作用。方法采用“限时消化-差速贴壁-化学药物”方法对大鼠坐骨神经束膜细胞进行培养和纯化,同时培养大鼠触须垫hfNCSC,并对细胞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借助Transwell小室建立hfNCSC与神经束膜细胞的共培养模型,在Transwell上室接种神经束膜细胞,下室接种hfNCSC(hfNCSC共培养组)或不接种细胞(对照组),共培养6、12和18 h后进行结晶紫染色,观测神经束膜细胞的迁移情况。取hfNCSC条件培养基(hfNCSC条件培养基组)和含2%FBS的DMEM培养基(对照组)分别作用于神经束膜细胞,24、48和72 h后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结果本方案可在2周的时间内获得纯度高达(97.66±2.08)%的神经束膜细胞。将神经束膜细胞与hfNCSC共培养6、12和18 h后,可见hfNCSC共培养组神经束膜细胞的迁移数较对照组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以hfNCSC条件培养基作用于神经束膜细胞24 h和48 h后,hfNCSC条件培养基组与对照组神经束膜细胞的细胞活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作用72 h后,hfNCSC条件培养基组神经束膜细胞的细胞活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限时消化-差速贴壁-化学药物”方法可成功培养和纯化神经束膜细胞;hfNCSC可激活神经束膜细胞,促进其迁移和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束膜细胞 毛囊神经嵴干细胞 共培养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