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海军医疗队营区防疫及感染控制 被引量:5
1
作者 魏博 盛月红 +2 位作者 倪鎏达 周全 王俊学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1-193,共3页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持续发现多起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且疫情日益加重。2020年1月24日,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组派医疗队驰援武汉,执行紧急医学救援任务。此次医学救援是一场救治战,更是一场防疫战。个人防护、严...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持续发现多起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且疫情日益加重。2020年1月24日,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组派医疗队驰援武汉,执行紧急医学救援任务。此次医学救援是一场救治战,更是一场防疫战。个人防护、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及营区防疫非常重要,是实现医务人员零感染的前提与保障。本文对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驻武汉医疗队营区人员管理、洗消等防疫及感染控制方面的措施与经验作一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防疫 感染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肝细胞肝癌的短期预后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沈强 王能 +3 位作者 张敬磊 周平盛 盛月红 钱国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03-608,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肝细胞肝癌微波消融术后短期预后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在我院接受微波消融治疗的410例肝细胞肝癌患者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估算局部肿瘤进展率、肝内远处复发率、无复发...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肝细胞肝癌微波消融术后短期预后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在我院接受微波消融治疗的410例肝细胞肝癌患者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估算局部肿瘤进展率、肝内远处复发率、无复发生存率和总生存率,采用log-rank检验分析无复发生存的影响因素,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无复发生存和局部肿瘤进展的影响因素,并采用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早期复发(术后2年内)的危险因素。结果微波消融术后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6.8%、88.3%、75.4%,1、2、3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71.1%、59.2%、53.7%,0.5、1、2、3年局部肿瘤进展率分别为4.6%、11.9%、13.9%、14.4%,1、2、3年肝内远处复发率分别为19.7%、30.4%、34.9%。log-rank单因素分析显示,是否合并糖尿病、HBV-DNA指数、肿瘤数量、肿瘤大小、肿瘤位置及是否符合米兰标准是肝细胞肝癌患者微波消融术后无复发生存的影响因素(P均<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HR=1.757,95%CI 1.156~2.670,P=0.008)、多发肿瘤(HR=1.763,95%CI 1.231~2.525,P=0.002)、肿瘤最大径≤3 cm(HR=0.619,95%CI 0.441~0.838,P=0.005)和特殊位置肿瘤(HR=1.567,95%CI 1.084~2.256,P=0.017)是影响患者无复发生存的独立因素。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OR=2.165,95%CI 1.071~4.376,P=0.032)、肿瘤位置(OR=2.033,95%CI 1.144~3.613,P=0.016)、肿瘤最大径≤3 cm(OR=0.530,95%CI 0.299~0.940,P=0.030)是肝细胞肝癌患者微波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影响因素。结论微波消融治疗肝细胞肝癌患者的短期预后良好,合并糖尿病、肿瘤位置、肿瘤大小是微波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细胞癌 微波消融术 复发 局部肿瘤进展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消融治疗肝细胞癌伴肾上腺转移瘤致肾上腺危象1例报告 被引量:2
3
作者 胡清雯 陈夷 钱国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30-232,共3页
1.病例资料患者,男,48岁,因“超声检查发现肝占位及右肾上腺占位3周”于2017年7月26日入我院。患者于2017年6月因“解黑便”入住当地医院,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行内科保守对症治疗后好转。住院期间进一步行肝脏CT检查示:肝脏呈硬化影像改... 1.病例资料患者,男,48岁,因“超声检查发现肝占位及右肾上腺占位3周”于2017年7月26日入我院。患者于2017年6月因“解黑便”入住当地医院,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行内科保守对症治疗后好转。住院期间进一步行肝脏CT检查示:肝脏呈硬化影像改变,食管下段及胃底静脉曲张,肝S6段见一大小约15 mm×13 mm异常信号占位灶,增强后有轻度强化,呈“快进快出”表现;右肾上腺区见一大小约41 mm×29 mm实性占位灶,境界欠清,增强后有轻度强化,诊断考虑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合并右肾上腺转移瘤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危象 微波消融 转移 肝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热消融术后胆道出血6例诊治分析
4
作者 张敬磊 陆正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48-450,共3页
目的探讨肝癌热消融术后胆道出血的原因、诊断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5月至2018年5月肝癌热消融术后发生胆道出血的6例患者的病例资料。通过内镜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出血点,明确胆道出血诊断后行选择性肝动脉栓... 目的探讨肝癌热消融术后胆道出血的原因、诊断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5月至2018年5月肝癌热消融术后发生胆道出血的6例患者的病例资料。通过内镜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出血点,明确胆道出血诊断后行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疗,术后检测血红蛋白、肝功能等指标判定治疗效果。结果术前影像学诊断3例患者有肝内胆管轻度扩张。内镜检查示6例患者均见十二指肠乳头部有持续出血伴有血凝块形成。DSA检查示4例患者有明确出血点,2例未发现明确出血点。给予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疗,术后患者即自诉胆绞痛消失,术后24 h内仍有血便但血红蛋白稳定,24 h之后血便逐渐消失。经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疗后,6例患者止血效果良好,有效率为100%,均顺利出院。出院后随访半年均未再次发生胆道出血。结论肝内胆管局部扩张是肝癌消融术后胆道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胆道出血三联征是典型症状,内镜检出率高,DSA检查明确诊断尚需结合临床症状。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对DSA检查未见出血点的患者行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术诊断性治疗也可取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消融术 胆道出血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