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栓弹力图评价老年心血管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 被引量:10
1
作者 曹剑 范利 +6 位作者 刘霖 胡国梁 胡亦新 李晓利 石海燕 张荣强 苗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90-793,共4页
目的评价老年心血管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及可能的潜在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老年心血管病患者454例,分为阿司匹林抵抗组111例,阿司匹林敏感组343例。口服阿司匹林(≥75 mg)>1个月,采用血栓弹力图法进行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结果... 目的评价老年心血管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及可能的潜在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老年心血管病患者454例,分为阿司匹林抵抗组111例,阿司匹林敏感组343例。口服阿司匹林(≥75 mg)>1个月,采用血栓弹力图法进行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结果与阿司匹林敏感组比较,阿司匹林抵抗组女性患者较多,P选择素、空腹血糖、TG、LDL-C明显增高,服用硝酸酯类药物的比例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空腹血糖(OR=1.211.95%CI:1.047~1.402,P=0.010)、P选择素(OR=1.010,95%CI:1.002~1.01 9,P=0.019),服用硝酸酯类药物(OR=0.524,95%CI:0.309~0.890,P=0.017)与阿司匹林抵抗相关。结论老年心血管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率较高,空腹血糖、P选择素为阿司匹林抵抗的危险因素,硝酸酯药物为其保护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心血管疾病 血栓弹力描记术 血小板聚集 P选择素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倾向值匹配法分析老年人群阿司匹林剂量与阿司匹林抗血小板作用的相关性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晓利 王永吉 +6 位作者 范利 陈昕 张金花 马聪 张荣强 苏轮 胡超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925-928,共4页
目的倾向值匹配法分析阿司匹林抗血小板作用是否对阿司匹林剂量存在依赖性。方法收集2008年4月~2010年7月驻京干休所530例老年患者资料,根据每日服用阿司匹林剂量分为3组:未用阿司匹林40例为空白对照组,25~50mg组24例,75~100mg组46... 目的倾向值匹配法分析阿司匹林抗血小板作用是否对阿司匹林剂量存在依赖性。方法收集2008年4月~2010年7月驻京干休所530例老年患者资料,根据每日服用阿司匹林剂量分为3组:未用阿司匹林40例为空白对照组,25~50mg组24例,75~100mg组466例。用花生四烯酸诱导光比浊法检测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聚集率≥20%诊断为血小板高反应性。采用倾向值匹配法,将3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吸烟、饮酒、基础疾病、服心血管病药物等14个协变量完全匹配分析。结果空白对照组,25~50mg组,75~100mg组的血小板高反应性发生率分别为72.50%,37.50%,13.73%,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25,P〈0.01)。经倾向值匹配后,每组各17例患者临床基线完全匹配,空白对照组,25~50mg组,75~100mg组的血小板高反应性发生率分别为82.35%,47.06%,11.76%,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00,P〈0.01)。结论服用阿司匹林剂量在0~100mg变动,抗血小板作用对阿司匹林剂量有依赖性,多数口服≤50mg/d的阿司匹林患者达不到抗血小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血小板聚集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