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永磁风力发电机技术发展综述
1
作者 黄守道 张一凡 +1 位作者 冯垚径 高剑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42,共21页
风力发电机系统由风力发电机和变流器组成,是风电机组实现能量转换的核心部件。永磁风力发电机效率高、转矩密度大、可靠性高,配合采用全功率变流器并网,具备高无功功率输出、低压穿越的优势。永磁风力发电机技术在风力发电的发展中得... 风力发电机系统由风力发电机和变流器组成,是风电机组实现能量转换的核心部件。永磁风力发电机效率高、转矩密度大、可靠性高,配合采用全功率变流器并网,具备高无功功率输出、低压穿越的优势。永磁风力发电机技术在风力发电的发展中得到广泛关注。首先介绍了国内外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概况以及政府政策支持;阐述不同类型风力发电机系统的工作原理和优缺点,并对主流机型进行了综合比较,揭示了永磁风力发电技术的竞争优势;然后分析了近年来永磁风力发电机技术现状,包括全风速域高效运行技术、齿槽转矩抑制技术、振动抑制技术、高低压故障穿越技术、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模块化强容错技术等;最后对永磁风力发电机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永磁风力发电机 全功率变流器 电机设计 控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超导风电制氢一体化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4
2
作者 申刘飞 翟雨佳 +2 位作者 吴星徵 黄晟 黄守道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3362-3380,共19页
海上风力发电不断向场群规模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目前已成为国际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点领域。然而随着海上风电技术逐渐呈现单机大容量、深远海化趋势,单机容量进入“两位数时代”,风机质量和体积增大,海上运输、吊装、操作和维护难度大... 海上风力发电不断向场群规模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目前已成为国际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点领域。然而随着海上风电技术逐渐呈现单机大容量、深远海化趋势,单机容量进入“两位数时代”,风机质量和体积增大,海上运输、吊装、操作和维护难度大幅增加。此外由于海上风电显著的波动性和间歇性,导致大规模并网困难,出现严重的弃风现象。为解决上述两大世界难题,湖南大学风力发电团队首次提出新型超导风电制氢一体化技术,在研究超导风机特性和电解水制氢技术的基础上,将超导风机与液氢制备有机结合,设计了离网型海上超导风电与水电解制氢一体化系统,建立了新型超导风电制氢系统风、电、磁、热、氢多场耦合作用下的风电系统高效转换理论。利用电解水制氢技术将海上风能就地消纳制氢,液氢存储通过运输和可控液氢循环制冷为超导风机提供稳定的低温环境,大幅降低设备平台的体积和质量,实现可再生能源的高效转换,确保集成系统的可靠运行。该文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高温超导风机技术与海上风电制氢技术的研究情况,分析了离网型海上超导风电制氢一体化系统的关键结构和可行性,提出耦合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能源岛系统规划,探索了多能互补优化配置,为大规模深远海超导风电制氢产业提供共性技术,推动我国风电产业技术升级,助力实现“双碳”战略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制氢 超导风机 氢储能 能源岛 “双碳”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风电机群服役质量调控方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1
3
作者 黄晟 凌吉莉 +2 位作者 魏娟 秦国军 黄守道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274-3300,共27页
大力发展风电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风电机群高性能服役是实现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随着单机容量和装机规模持续增大,风况、海况等复杂环境使大规模风电机群服役性能-安全运行能力-发电效益之间... 大力发展风电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风电机群高性能服役是实现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随着单机容量和装机规模持续增大,风况、海况等复杂环境使大规模风电机群服役性能-安全运行能力-发电效益之间的协同优化难度增加,机组安全准确预警与服役质量调控面临严峻挑战。为此,该文主要针对风电机群服役质量动态调控需求,首先,从关键部件层面论述齿轮箱、变桨系统、变流器、发电机和叶片的故障诊断方法,以及齿轮箱和变流器的可靠性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梳理与比较;然后,就健康度、环境因素对单机服役质量的影响展开分析,从高品质发电、维保优化和尾流控制对机群服役质量影响展开论述;最后,对未来风电机群服役质量调控的发展趋势及潜在的研究热点进行探讨与预测,旨在为提升风电机群的服役性能和促进风电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风电机群 风电机组 服役质量 动态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涡声理论的方法对兆瓦级风电机组叶片气动噪声的声源分析
4
作者 何瑞荣 刘厚才 +3 位作者 康辉民 张学文 席家乐 沈相君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13-420,共8页
基于涡声理论的分析方法,对兆瓦级风电机组叶片气动噪声的产生机理进行研究。首先,对风电机组叶片和流场区域进行建模和网格划分,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模拟计算的方式对风电机组气动噪声的指向性进行分析,并通过试验验证,得出风电... 基于涡声理论的分析方法,对兆瓦级风电机组叶片气动噪声的产生机理进行研究。首先,对风电机组叶片和流场区域进行建模和网格划分,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模拟计算的方式对风电机组气动噪声的指向性进行分析,并通过试验验证,得出风电机组气动噪声为偶极子特性,以验证数值模拟的准确性。然后,对数值模拟计算的流场与声场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和对比,研究风电机组叶片气动噪声产生的主要成因。结果表明,风电机组叶片的气动噪声声源主要分布在叶片展向方向上65%~95%跨段内。同时,风电机组叶片气动噪声的声源主要由流体运动引起的涡旋运动所导致的,在叶片跨段65%~95%的范围内涡旋运动的分布规律与叶片气动噪声的分布规律十分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噪声 风电机组 风电叶片 涡声理论 涡旋运动 偶极子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权重修正系数的风电机组模型预测偏航控制
5
作者 张硕望 黄凌翔 +4 位作者 陈宇韬 宋冬然 曹俊伟 杨先有 黄晟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42,共10页
传统偏航控制系统通常采用阈值判断实现偏航系统的启停判定。然而,风向变化速度往往比偏航速度更快,导致偏航系统偏航动作频繁,加剧偏航系统磨损和损伤风险。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偏航系统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然而如何调整其目标权重系数... 传统偏航控制系统通常采用阈值判断实现偏航系统的启停判定。然而,风向变化速度往往比偏航速度更快,导致偏航系统偏航动作频繁,加剧偏航系统磨损和损伤风险。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偏航系统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然而如何调整其目标权重系数有待研究。提出一种动态权重修正模型预测偏航控制(Dynamic weight correction coefficients based model predictive yawcontrol,DMPYC)策略,将风况变化量引入偏航计算过程,使得权重系数得以根据实际风况动态变化。具体地,通过构建MTF-CNN-AT模型,利用马尔可夫转换场(Markovtransitionfield,MTF)提取时序数据的时空依赖性,使用注意力机制(Attention mechanism,AM)优化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的权重参数,实现动态权重修正系数的计算。基于8组典型风况,对比了所提DMPYC与传统偏航控制策略的性能差异。结果表明,在典型山地风场中低风速高湍流风况下,DMPYC性能优异,其偏航里程较传统偏航控制策略低75.8%,同时发电量损失小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偏航控制 模型预测控制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BCO高温超导线圈的新型无线供电悬浮系统电能传输特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郑智强 翁廷坤 +3 位作者 李卓 申刘飞 黄守道 翟雨佳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5278-5288,共11页
近年来,以氧化钇钡铜(YBCO)为代表的第二代高温超涂层导体以其在20~77K温区下极高的载流能力以及优越的力学性能和电磁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电力、医疗、交通、军事、能源等领域。该文设计并构造了一种基于YBCO高温超导线圈的小型充电悬浮... 近年来,以氧化钇钡铜(YBCO)为代表的第二代高温超涂层导体以其在20~77K温区下极高的载流能力以及优越的力学性能和电磁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电力、医疗、交通、军事、能源等领域。该文设计并构造了一种基于YBCO高温超导线圈的小型充电悬浮系统,该系统可以同时实现无线充电和自稳定悬浮功能,可应用于为小型物体无线供电悬浮展示。通过理论推导和有限元仿真分析发现,将低电阻、高载流密度的高温超导线圈引入无线充电系统中,可使系统的输出功率和输出效率都有显著的提高,最大分别提高了3倍和2.6倍,在低频段提升效果尤为明显。此外,实验表明该系统在10 mm悬浮高度范围内可以保持稳定悬浮和负载电压的高效输出,解决了现有电磁悬浮和电动悬浮技术中需要设计特定磁路结构和安装内置电池或电源而导致装置复杂及持续供电时间较短等问题,为超导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应用开辟了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超导线圈 无线电能传输 有限元仿真 传输性能 超导磁悬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风电机组滑动式偏航系统制动过程机电耦合特性规律 被引量:3
7
作者 廖建敏 阳雪兵 +2 位作者 李重桂 田湘龙 刘宾玲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7669-7675,共7页
偏航系统是连接风电机组叶轮与塔筒承载部件,其偏航运动受气-机-电-液耦合作用,通过对偏航系统机电特性分析,开展了偏航力矩载荷力学分析计算,基于4种典型的极限工况,对工况发生历程中偏航力矩变化规律进行分析,重点对偏航运行制动及偏... 偏航系统是连接风电机组叶轮与塔筒承载部件,其偏航运动受气-机-电-液耦合作用,通过对偏航系统机电特性分析,开展了偏航力矩载荷力学分析计算,基于4种典型的极限工况,对工况发生历程中偏航力矩变化规律进行分析,重点对偏航运行制动及偏航静止制动特性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电机制动速度控制阀值、制动响应时长、尾部制动时长是滑动式偏航系统制动特性主要考虑因素,确定滑动系统配合以变频控制偏航方式,采用失电制动模式为最优选择,制动电机速度可降低至35%。而在偏航静止制动状态下,相比于驱动个数的增加,制动力矩增大对改善偏航滑移最为明显,产生偏航瞬时发生转动角度更小,但输出小齿冲击受载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偏航系统 偏航力矩 制动特性 偏航滑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