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MW海上风力发电机绝缘系统的海洋环境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学忠 王放文 +4 位作者 张天龙 丁晓霞 白永岗 陈堂则 赵丹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18,共5页
笔者为了研究在海洋环境下风力发电机绝缘系统的状况,调查了海上风力发电机运行的环境气候条件,制作了模拟5 MW/3 kV级定子绕组绝缘系统的试样,在实验室进行了温度变化、恒定湿热和持续盐雾的加速海洋环境模拟试验,并测量了包括介质损... 笔者为了研究在海洋环境下风力发电机绝缘系统的状况,调查了海上风力发电机运行的环境气候条件,制作了模拟5 MW/3 kV级定子绕组绝缘系统的试样,在实验室进行了温度变化、恒定湿热和持续盐雾的加速海洋环境模拟试验,并测量了包括介质损耗因数和绝缘电阻等非破坏性特征参量以及击穿电压,评估了该绝缘系统对海洋环境的耐受性。试验表明,尽管在环境试验过程中线圈绝缘与铁心之间产生了微裂缝,盐水或湿气已渗入到铁心内表面,但由于半导电材料的屏蔽作用,试样的绝缘系统具有优良的耐海洋环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力发电机 海洋环境 绝缘系统 耐环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风力发电机绝缘系统的耐海洋气候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王放文 刘学忠 +4 位作者 丁晓霞 陈堂则 白永岗 张天龙 赵丹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7-80,共4页
为研究风力发电机绝缘系统的耐海上环境气候性,制备了风力发电机绝缘系统模拟试样,并对其进行冷热循环、恒定湿热和持续盐雾的环境耐受试验,分周期测量介质损耗因数和绝缘电阻等非破坏性介电特性参量以及剩余击穿电压,并对绝缘材料的宏... 为研究风力发电机绝缘系统的耐海上环境气候性,制备了风力发电机绝缘系统模拟试样,并对其进行冷热循环、恒定湿热和持续盐雾的环境耐受试验,分周期测量介质损耗因数和绝缘电阻等非破坏性介电特性参量以及剩余击穿电压,并对绝缘材料的宏观和微观结构进行剖析。结果表明:经加速环境耐受试验后,线圈绝缘与铁心的界面产生了微裂缝或剥离,绝缘的介电性能虽有下降但仍然处于正常的指标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耐候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力发电机 绝缘系统 海洋环境 耐环境气候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力发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刘婷 黄守道 +3 位作者 邓秋玲 陈国富 浦清云 郭灯塔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44-848,共5页
间接利用定子、转子电流间的比例关系,分析转子电流和转子位置观测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PQ功率转子位置观测法的DFIG矢量控制策略,这种控制策略克服了其他速度观测方式在同步速运行时观测不准的缺陷,具有较宽广的运行范围,能够取... 间接利用定子、转子电流间的比例关系,分析转子电流和转子位置观测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PQ功率转子位置观测法的DFIG矢量控制策略,这种控制策略克服了其他速度观测方式在同步速运行时观测不准的缺陷,具有较宽广的运行范围,能够取得与有速度传感器控制相似的稳态性能。最后构建了DFIG仿真与实验平台,对所述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与实验验证。仿真结果和试验结果证明了这个控制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 速度传感器 双馈 异步发电机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塔架优化设计 被引量:6
4
作者 刘胜祥 宋晓萍 +1 位作者 陈习坤 曾毅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10-213,共4页
鉴于塔架对风力发电机组的承载能力、使用寿命与安全的影响,因此对塔架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尤为重要。提出了风力发电机组塔架的设计思路,总结了静强度、屈曲稳定及模态分析等理论基础的特点,通过整合这些理论基础给出了优化设计步骤,... 鉴于塔架对风力发电机组的承载能力、使用寿命与安全的影响,因此对塔架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尤为重要。提出了风力发电机组塔架的设计思路,总结了静强度、屈曲稳定及模态分析等理论基础的特点,通过整合这些理论基础给出了优化设计步骤,并以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某大型风机为例,采用Matlab对塔架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采用基础理论对塔架进行优化设计是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且在满足各项安全指标的前提下,有效地控制了塔架重量,适合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 塔架 优化设计 静强度 屈曲稳定 模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损伤累加准则的风力发电机绝缘寿命预测 被引量:5
5
作者 丁亮 徐蕊 +2 位作者 罗华利 杨小林 杨振河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7-61,共5页
采用有限元法对大功率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定子三维温度场进行计算,得到了电机定子温度场。对发电机进行了试验测试,测试结果与计算结果较为接近,验证了计算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电机端部绕组温度高于中间绕组,最高温度点在背风侧的... 采用有限元法对大功率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定子三维温度场进行计算,得到了电机定子温度场。对发电机进行了试验测试,测试结果与计算结果较为接近,验证了计算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电机端部绕组温度高于中间绕组,最高温度点在背风侧的端部绕组,最高温度与平均温度相差16℃左右。引入Miner准则,提出一种基于热损伤累加准则的电机绝缘寿命前期预测方法,应用该方法对大功率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绝缘寿命进行了预测,发现电机绝缘寿命余度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 绝缘寿命 温度场 热损伤累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瞬态温度特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丁亮 徐蕊 +3 位作者 罗华利 周元晨 杨振河 杨小林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3年第9期57-61,共5页
采用有限元法对大功率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定子三维瞬态温度场进行计算,得到了电机定子温度场。对发电机进行了型式试验,测试结果与计算的稳态结果较为接近,验证了计算的准确性。结果表明,电机在额定工况下,温升稳定后端部绕组温度高于... 采用有限元法对大功率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定子三维瞬态温度场进行计算,得到了电机定子温度场。对发电机进行了型式试验,测试结果与计算的稳态结果较为接近,验证了计算的准确性。结果表明,电机在额定工况下,温升稳定后端部绕组温度高于中间绕组,最高温度点在背风侧的端部绕组,最高温度与平均温度相差16℃左右。将实际风场的风资源数据作为外界条件,对永磁直驱发电机一定时间跨度的瞬态温度进行计算,结果与SCADA系统采集的风力发电机运行数据较为接近,为绝缘系统设计和电机的优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直驱 风力发电机 瞬态温度场 风场运行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well的六相双Y移30°风力发电机的仿真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罗华利 李民生 丁亮 《机电工程》 CAS 2013年第12期1536-1539,共4页
针对如何进一步降低永磁风力发电机的高次谐波含量,降低发电机铜耗和铁耗,以及有效地提高风力发电机性能的问题,在风力发电机设计研发中应用了六相双Y移30°绕组的多相绕组电机理论技术。利用Ansoft Maxwell 2D瞬态仿真功能,对采用... 针对如何进一步降低永磁风力发电机的高次谐波含量,降低发电机铜耗和铁耗,以及有效地提高风力发电机性能的问题,在风力发电机设计研发中应用了六相双Y移30°绕组的多相绕组电机理论技术。利用Ansoft Maxwell 2D瞬态仿真功能,对采用相同定转子结构的普通三相60°相带发电机与六相双Y移30°绕组发电机,仅改变定子绕组的连接方式,分别进行了二维瞬态场建模。进行了空载运行和额定负载运行工况的瞬态有限元仿真分析,并针对负载时气隙磁密等进行了谐波的傅里叶分析。依据仿真分析中电流、电压、磁场等结果数据,进行了二者性能的区别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六相双Y移30°发电机相比普通三相60°相带发电机而言,具有高次谐波含量低、电压范围大、电机损耗低、效率高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相双Y移30°绕组 风力发电机 谐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永磁直驱同步风力发电机电磁振动的仿真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丁亮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9-42,共4页
文章研究了大功率、多极数、低转速的大型永磁直驱同步风力发电机电磁振动问题,首先利用Ansoft软件计算发电机电磁场,然后根据Maxwell应力张量理论得到发电机定子时空分布的电磁力,再由二维傅里叶变换分析电磁力波的组成,建立了电机定... 文章研究了大功率、多极数、低转速的大型永磁直驱同步风力发电机电磁振动问题,首先利用Ansoft软件计算发电机电磁场,然后根据Maxwell应力张量理论得到发电机定子时空分布的电磁力,再由二维傅里叶变换分析电磁力波的组成,建立了电机定子振动的三维计算模型,最后应用Ansys软件对定子进行模态分析,将电磁力作为激励源计算定子的瞬态响应。该计算结果与测试结果较为近,可以在工程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 电磁力波 模态分析 电磁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天气尺度到风力机尺度大气运动的动力模拟 被引量:8
9
作者 李军 宋晓萍 +2 位作者 程雪玲 胡非 朱蓉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06-811,共6页
建立起中尺度天气模式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和计算流体力学模式Fluent的耦合系统,将WRF输出当做边界条件驱动Fluent,用于风场信息的精确模拟。利用该系统对下垫面条件复杂的鄱阳湖区域风场进行模拟分析,并将模拟数据... 建立起中尺度天气模式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和计算流体力学模式Fluent的耦合系统,将WRF输出当做边界条件驱动Fluent,用于风场信息的精确模拟。利用该系统对下垫面条件复杂的鄱阳湖区域风场进行模拟分析,并将模拟数据与两个测风数据集进行定量比较,结果表明WRF耦合Fluent系统模拟的近地风场信息比WRF直接模拟结果有明显改善,证实中尺度天气模式耦合计算流体力学模式的技术思路有很好的可行性。这个耦合系统实现了从天气尺度到风力机尺度大气运动的模拟,能相对准确地给出风电场区域小尺度地形变化引起的风场细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尺度 小尺度 CFD WRF FLU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风电场疲劳分布与有功功率统一控制 被引量:15
10
作者 苏永新 段斌 +1 位作者 朱广辉 樊勇华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190-198,共9页
针对风电场各机组疲劳不均匀导致机组维护不同步的问题,以及风电场疲劳优化和有功功率控制顾此失彼的现状,将机组疲劳优化问题转化为有功功率控制问题,综合考虑尾流效应的影响,提出了利用风电场限值发电形成的有功功率调节自由度进行疲... 针对风电场各机组疲劳不均匀导致机组维护不同步的问题,以及风电场疲劳优化和有功功率控制顾此失彼的现状,将机组疲劳优化问题转化为有功功率控制问题,综合考虑尾流效应的影响,提出了利用风电场限值发电形成的有功功率调节自由度进行疲劳优化的原理,基于最优控制理论给出了风电场疲劳分布与有功功率统一控制的控制策略;为使控制策略可基于风电场现有软硬件环境实现,重点基于多智能体技术研究了控制策略的实现方法,设计了多智能体系统的部署方案、智能体层次状态机和智能体间的信息交互方案。仿真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在保证风电场有功功率跟踪调度给定值、不损失发电量的前提下,均匀风电场疲劳分布,保证各机组维护的同步性,降低维护频率,减少维护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有功功率 疲劳 智能体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漂浮式风电机组风波载荷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德顺 刘子其 +1 位作者 戴巨川 龙辛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2-40,45,共10页
以海上大型漂浮式风电机组三浮桶式支撑结构为对象,考虑风波联合作用,借助叶素-动量理论和线性波理论,联合风载荷和波浪载荷模型构建了风波联合载荷模型。计算过程中,考虑了风电机组不同的运行工况,依据浮桶直径与波长的比值来确定波浪... 以海上大型漂浮式风电机组三浮桶式支撑结构为对象,考虑风波联合作用,借助叶素-动量理论和线性波理论,联合风载荷和波浪载荷模型构建了风波联合载荷模型。计算过程中,考虑了风电机组不同的运行工况,依据浮桶直径与波长的比值来确定波浪载荷适用的计算模型(Morison理论与绕射理论);得到了不同工况、不同环境参数和结构参数条件下的载荷结果,分析了风波载荷的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浮式风电机组 风波载荷 叶素-动量理论 线性波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小型风力机叶片优化设计与三维仿真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戴彬彬 陆洁 龚曙光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8-71,79,共5页
根据叶素动量理论(Blade Element Momentum theory,BEM)的Wilson方法建立了风力发电机叶片气动计算模型,并考虑叶尖损失、轮毂损失、叶栅理论及失速状态下动量理论的失效的修正。提出了基于MATLAB遗传算法工具箱,以风能利用系数最大为... 根据叶素动量理论(Blade Element Momentum theory,BEM)的Wilson方法建立了风力发电机叶片气动计算模型,并考虑叶尖损失、轮毂损失、叶栅理论及失速状态下动量理论的失效的修正。提出了基于MATLAB遗传算法工具箱,以风能利用系数最大为优化目标,对叶片弦长和扭角等参数进行优化设计的方法。在优化后得到叶片模型基础上,基于Fluent软件对三叶片风轮进行了三维仿真,得到了整机风轮压力分布与表面空气流速分布图,并得到了叶片的转矩值,据此计算求得风轮功率和功率系数,绘制了风轮功率及功率系数随风速变化的关系图。通过分析,表明基于遗传算法的风力机叶片优化设计方法是有效可行的,能有效提高风能的利用率,对风力机叶片的设计、改型和研发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设计 遗传算法 优化设计 风力机叶片 Fluent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载荷作用下的风力机高强度螺栓疲劳特性分析 被引量:16
13
作者 刘胜祥 宋晓萍 +1 位作者 曾毅 龙辛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1-206,共6页
结合工程实际,建立了基于Palmgren Miner线性累积损伤法则的高强度螺栓安全寿命估计方法,考虑到施工时的不确定性,进行平均应力的修正,分析风机上高强度螺栓的力学特性,编制螺栓的疲劳计算程序。为螺栓的设计与校核、疲劳寿命分析、整... 结合工程实际,建立了基于Palmgren Miner线性累积损伤法则的高强度螺栓安全寿命估计方法,考虑到施工时的不确定性,进行平均应力的修正,分析风机上高强度螺栓的力学特性,编制螺栓的疲劳计算程序。为螺栓的设计与校核、疲劳寿命分析、整机可靠性分析等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用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螺栓 力学特性 疲劳寿命 风力发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大型风电机组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62
14
作者 刘德顺 戴巨川 +1 位作者 胡燕平 沈祥兵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5-135,共11页
在各种可再生能源利用中,风能是使用最为广泛和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之一,是近期内最具有大规模开发利用前景的可再生资源。通过对风力发电产业现状进行梳理、归纳和分析,总结了风电机组未来发展趋势,并对风电机组风轮气动分析、载荷计... 在各种可再生能源利用中,风能是使用最为广泛和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之一,是近期内最具有大规模开发利用前景的可再生资源。通过对风力发电产业现状进行梳理、归纳和分析,总结了风电机组未来发展趋势,并对风电机组风轮气动分析、载荷计算与分析、结构动力学与控制、能量流传递与调控和变桨距系统等研究现状和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风电机组是涉及多学科理论的复杂非线性系统,包含多物理场和多物理过程,在进一步深入研究过程中,应充分运用多学科知识,采用系统科学的思想方法才能获得全面深入的研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风能 大型风电机组 多学科理论 系统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控制器在永磁同步电机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5
作者 罗德荣 陈自强 +1 位作者 黄守道 郭灯塔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9-64,共6页
提出了一种比例谐振(Proportional Resonant,PR)控制器的改进模型,将其应用于永磁同步电机控制中.用改进的PR控制器替代传统的PI控制器,节省一次坐标变换,省去了受温度及电机参数影响的交叉解耦项和前馈补偿项,简化了控制算法.仿真和试... 提出了一种比例谐振(Proportional Resonant,PR)控制器的改进模型,将其应用于永磁同步电机控制中.用改进的PR控制器替代传统的PI控制器,节省一次坐标变换,省去了受温度及电机参数影响的交叉解耦项和前馈补偿项,简化了控制算法.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引入改进PR控制器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控制性能优越,能够实现对交流输入信号的无静差跟踪,系统对低次谐波以及指定次谐波具有很强的抑制能力,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谱分析 PR控制器 永磁同步电机 谐波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接触的风电基础数值模拟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家志 王超飞 +4 位作者 吕伟荣 罗雯 吕祥云 向际超 宋晓萍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91-597,共7页
运用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程序,对风力机基础的简化模型试验进行基于面面接触的非线性有限元模拟与分析,并对其内部钢板表面的应变分布以及钢-混凝土的滑移粘结等性能进行研究,建议基础环的锚固长度为700 mm。根据简化试验模型的非... 运用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程序,对风力机基础的简化模型试验进行基于面面接触的非线性有限元模拟与分析,并对其内部钢板表面的应变分布以及钢-混凝土的滑移粘结等性能进行研究,建议基础环的锚固长度为700 mm。根据简化试验模型的非线性接触模型参数,建立足尺风力机基础有限元模型,研究风电基础在极端工况下的混凝土、基础钢环及钢筋的应力应变分布。计算结果表明,该实际风力机基础在极端工况下尽管出现了局部混凝土受拉破坏,但由于钢筋的参与抑制了裂缝的开展,整体结构受力良好,完全能保证上部结构的正常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基础 简化模型 接触非线性 足尺 极端工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能模式预报的相似误差订正 被引量:17
17
作者 徐晶晶 胡非 +1 位作者 肖子牛 李军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31-740,共10页
采用一种基于相似误差的模式后处理方法,对2011年10月18日一2012年1月5日WRF模式24 h预报的陕西延长风电场风速进行误差订正。该方法通过寻找与当前预报相似的历史预报来进行误差订正,克服了一般基于时间顺序的误差订正方法的不足,即不... 采用一种基于相似误差的模式后处理方法,对2011年10月18日一2012年1月5日WRF模式24 h预报的陕西延长风电场风速进行误差订正。该方法通过寻找与当前预报相似的历史预报来进行误差订正,克服了一般基于时间顺序的误差订正方法的不足,即不能处理由于天气系统的剧烈转变引起的预报误差的快速变化。相似误差订正方法减小了预报的均方根误差和中心均方根误差,相对原始预报分别减小9%和10%左右。该方法不仅可以减小系统误差,还可以减小随机误差,从而提高预报准确率。同时,订正结果相对原始预报具有更好的Taylor图模态相关。相似误差订正方法对风能预报敏感区的订正效果更为显著,均方根误差和中心均方根误差分别减小了12%和22%左右。该方法尤其适用于基于风能模式预报的风速误差订正,同时该方法对其他的预测系统和预报变量也有很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能 误差订正 相似误差法 大气边界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MMC型VSC-HVDC系统预充电的控制策略 被引量:6
18
作者 姜燕 胡敬伟 +3 位作者 王辉 叶虹志 罗婉韵 曾毅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1-45,48,共6页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是一种新型的电压源换流器拓扑,很适合于柔性直流输电(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Topology Applied in Voltage Source Converter-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VSC-HVDC)场合。...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是一种新型的电压源换流器拓扑,很适合于柔性直流输电(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Topology Applied in Voltage Source Converter-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VSC-HVDC)场合。在系统正常运行之前,MMC中的电容需进行预充电操作,以建立额定的电容电压和直流母线电压。首先介绍了传统启动方式存在的缺陷,为弥补这些不足,结合MMC启动时的数学模型,在详细分析换流器电容预充电动态过程的基础上,采用载波移相(Carrier Phase Shifted Modulation,CPSM)策略提出了一种适用于MMC可控阶段的新型启动方法。设计了电容电压参考值给定方式、内环电流控制以及外环电压控制,该预充电策略在限制过电流和避免过电压的同时,兼顾启动的速度和效率,提高了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启动的快速性和可靠性。由在Matlab/Simulink中所构建模型的仿真结果可以看出,所提出的控制策略正确、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输电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预充电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机组基础中钢板与混凝土间接触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家志 石峰 +2 位作者 向际超 曾毅 宋晓萍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63-768,共6页
将大型风电机组基础简化为1/4缩比例微元模型,通过对简化模型试件进行拉拔试验,研究其粘结应力分布规律,并提出相应的理论表达式。同时,运用ANSYS建立风电机组基础缩尺简化试验的有限元模型,运用面面接触技术模拟钢板与混凝土间的接触,... 将大型风电机组基础简化为1/4缩比例微元模型,通过对简化模型试件进行拉拔试验,研究其粘结应力分布规律,并提出相应的理论表达式。同时,运用ANSYS建立风电机组基础缩尺简化试验的有限元模型,运用面面接触技术模拟钢板与混凝土间的接触,对风电基础中钢板与混凝土间的粘结滑移性能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有限元分析方法能较好地模拟试验结果,可用于工程实际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基础 简化模型 接触 粘结 滑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的基于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的弱磁控制策略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守道 徐琼 +3 位作者 祁宙 李建业 杜超 郭灯塔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5-59,共5页
将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弱磁运行原理与电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弱磁控制策略.通过用电流调节器输出的参考电压与电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后输出的极限电压两者之间的电压差值来改变定子电流相位角,从而重新分配d,q轴给定... 将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弱磁运行原理与电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弱磁控制策略.通过用电流调节器输出的参考电压与电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后输出的极限电压两者之间的电压差值来改变定子电流相位角,从而重新分配d,q轴给定定子电流分量的大小,最终实现弱磁升速.该控制方法实现了电机高倍弱磁扩速运行,且弱磁电流过渡平滑、响应速度快.与传统弱磁控制方法相比,在弱磁区域能更有效地利用直流母线电压,从而在同样电压和电流限制条件下,电机能产生更高的电磁转矩,适应性更好.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了本文所提弱磁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 弱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