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脆弱性的地下水污染监测网多目标优化方法 被引量:12
1
作者 林茂 苏婧 +4 位作者 孙源媛 周吉峙 纪丹凤 崔驰飞 席北斗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9-86,共8页
区域地下水监测井的优化布设对于区域地下水系统管理有很重要的作用.为了以最少的监测费用最大化地获取区域污染风险和污染现状信息,以监测井数量最小、区域污染监测有效性最大、监测到的区域脆弱性分值最大为目标,建立了基于脆弱性评... 区域地下水监测井的优化布设对于区域地下水系统管理有很重要的作用.为了以最少的监测费用最大化地获取区域污染风险和污染现状信息,以监测井数量最小、区域污染监测有效性最大、监测到的区域脆弱性分值最大为目标,建立了基于脆弱性评价的地下水污染监测网多目标优化模型.通过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和溶质运移模型计算得到不同点位地下水脆弱性分值和污染物浓度,针对不同脆弱性等级提出区域监测井初设密度,采用改进非劣支配遗传算法(NSGA-Ⅱ)基于初设监测网求解该多目标优化模型,结合质量误差分析确定监测网优化方案.结果表明,阿什河漫滩区和樊家沟流域地下水硝酸盐氮污染相对较严重;地下水脆弱性高和较高等级区域分别分布在抽水井群影响范围和河漫滩;结合NSGA-ⅡPareto最优解及质量误差分析结果,得到该区域地下水监测井最优数量(12口)及其最优布设位置.研究显示,该优化监测网与初设监测网插值所得污染羽的质量误差小于15%,满足监测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污染监测网 多目标优化 数值模拟 脆弱性评 NSGA-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鲁木齐地区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特征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陈敏 陈莉 黄平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838-1846,共9页
在乌鲁木齐地区,采集了28个表层土壤样品,采用气相色谱法对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进行了分析,揭示了乌鲁木齐地区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水平,分布及来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土壤中 DDTs,HCHs 和甲氧滴滴涕均有较高的检出率(68%-93%)... 在乌鲁木齐地区,采集了28个表层土壤样品,采用气相色谱法对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进行了分析,揭示了乌鲁木齐地区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水平,分布及来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土壤中 DDTs,HCHs 和甲氧滴滴涕均有较高的检出率(68%-93%),是土壤中的主要污染物.乌鲁木齐表层土壤中 OCPs 的含量在16.40-84.86μg/kg,平均值为(41.89&#177;16.25)μg/kg.有机氯组成特征表明,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主要来源于历史上的使用.土壤有机碳是影响有机氯分布的重要因素.与国内外同类研究及中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相比较发现,研究区土壤中DDTs、HCHs的残留均处于较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有机氯农药 滴滴涕 六六六 乌鲁木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鲁木齐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21
3
作者 陈敏 陈莉 黄平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4-91,共8页
在乌鲁木齐地区不同功能区采集28个表层土壤样品,对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特征进行研究,并运用正定矩阵因子分析法对其来源进行分析,采用苯并[a]芘的毒性当量浓度(TEQBa P)对PAHs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研究显示,土壤中∑16 PAH... 在乌鲁木齐地区不同功能区采集28个表层土壤样品,对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特征进行研究,并运用正定矩阵因子分析法对其来源进行分析,采用苯并[a]芘的毒性当量浓度(TEQBa P)对PAHs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研究显示,土壤中∑16 PAHs含量为331~15 799μg/kg,其平均值为(5 018±4 896)μg/kg(n=28),以3环、4环为主。∑16PAHs的浓度呈现出交通区〉工业区〉公园区〉农业区〉居民商业区的变化趋势;正定矩阵因子分析法表明,乌鲁木齐表层土壤中PAHs的主要来源及贡献分别为煤的燃烧(51.19%),汽油车燃烧(19.02%),柴油车燃烧(18.35%),机动车石油的泄漏(11.42%);53%的采样点TEQBa P值超过荷兰土壤标准目标参考值,主要集中在交通区和工业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表层土壤 正定矩阵因子分析法 生态风险评价 乌鲁木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什河流域地下水脆弱性分区 被引量:2
4
作者 林茂 纪丹凤 +4 位作者 崔驰飞 孙源媛 苏婧 席北斗 Erik Nixdorf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773-1781,共9页
为识别阿什河流域地下水易污区,基于DRASTIC模型,结合研究区水文地质特点和地下水源地特质,舍弃土壤类型和水力传导系数指标,新增抽水井群影响范围评价指标,得到适用于阿什河流域的DRATIE脆弱性评价体系.借助OpenGeoSys(OGS)软件,模拟... 为识别阿什河流域地下水易污区,基于DRASTIC模型,结合研究区水文地质特点和地下水源地特质,舍弃土壤类型和水力传导系数指标,新增抽水井群影响范围评价指标,得到适用于阿什河流域的DRATIE脆弱性评价体系.借助OpenGeoSys(OGS)软件,模拟研究区抽水与不抽水时的地下水流场,圈划出抽水时流场的变化区域,划分抽水井群影响范围.运用DRATIE模型对研究区进行脆弱性评价,绘制研究区地下水脆弱性分区图,并根据用水趋势进行脆弱性情景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脆弱性主要为较低、中、较高3个级别;河漫滩和阶地区域较易受到污染,抽水井群影响范围内脆弱性为中等,1号井群每口井抽水量不宜超过3.23×10^(-2)m^3/s,2号井群每口井抽水量不宜超过4.00×10^(-2)m^3/s;其余地区较不易受到污染.研究显示,应严格控制水源地抽水量,以防阿什河水体倒灌;合理分配1、2号井群抽水量,可减小水源地脆弱性范围和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什河流域 地下水源地 脆弱性评价 抽水井群影响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处理系统设计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向衡 潘瑞玲 +1 位作者 曹萍萍 范争涛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43-46,共4页
针对北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特点,介绍了2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新技术,并在此技术基础上以渭河流域农村为例,提出了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和集中式污水处理系统。该技术及其工艺组合系统具有工艺简单、建设运行成本低、污染物去除效率高、出... 针对北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特点,介绍了2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新技术,并在此技术基础上以渭河流域农村为例,提出了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和集中式污水处理系统。该技术及其工艺组合系统具有工艺简单、建设运行成本低、污染物去除效率高、出水效果好、易于操作管理,非常有利于在北方农村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污水 北方农村 一体式净化槽 人工快渗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