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阿尔茨海默病与记忆力和认知功能下降有关的神经病理学改变早于临床症状多年,高血压是其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在临床工作中,能在高血压患者中有效识别出痴呆高危人群,对于预防痴呆意义重大。目的对社区老年人进行调查,了解其认知功...背景阿尔茨海默病与记忆力和认知功能下降有关的神经病理学改变早于临床症状多年,高血压是其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在临床工作中,能在高血压患者中有效识别出痴呆高危人群,对于预防痴呆意义重大。目的对社区老年人进行调查,了解其认知功能变化情况,分析高血压有关的治疗情况、合并其他躯体疾病、血压控制状况等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向痴呆转化的影响,为防止和延缓痴呆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于2017年7-12月,对439例2011年经PPS(probability proportional to size)抽样法调查的MCI老年人进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临床痴呆评定量表等量表测定,以及认知功能障碍诊断标准的再次测定。随访结局仍为MCI者为稳定型(MCIs),进展为痴呆者为进展型(MCIp),逆转为认知正常者为逆转型(MCIr)。比较不同高血压病史及其相关治疗等情况患者的MCI结局,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MCI不恶化的影响因素。结果有高血压病史的社区MCI老年人入组时(2011年)的子女人数、BMI、高脂血症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性别、单身情况、月收入、受教育年限、职业类型、个性倾向、家庭结构、酗酒史、吸烟史、记忆减退情况、2型糖尿病病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发高血压组和不治疗高血压组的年龄高于无高血压组,无高血压组的收缩压水平和舒张压水平低于新发高血压组、不治疗高血压组、持续高血压组,且持续高血压组的舒张压水平低于不治疗高血压组(P<0.05)。MCIp组的平均年龄高于MCI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是MCIp的危险因素(OR=0.856,P=0.011),月收入高则是保护因素(OR=2.288,P=0.045)。结论社区不治疗和新发高血压者可能会促进MCI进展为痴呆,高龄是危险因素,血压下降或升高是伴随神经退行性改变而出现的机体代偿或疾病进展结果。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促进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康复的效果。方法 2013年1-12月,便利抽样法选择上海市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13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抗精神病对症治疗,按入院先后将137例患者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9例),分别给予为期24周的个性化护理及常规护理。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和住院患者护士观察量表(nurses’observation scale for inpatient evaluation,NOSIE-30)在干预前及干预后第4、12、24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前及干预后4周,两组患者的PANSS、NOSIE-30量表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12(除阳性症状、精神病表现及抑郁)、24周(除阳性症状及抑郁),观察组患者的PANSS、NOSIE-30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个性化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促进其心理康复。
文摘目的探索失匹配负波(mismatch negative,MMN)在评估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者严重程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符合《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中器质性(脑外伤)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的被鉴定人35名(病例组),年龄、性别构成比、文化程度与之匹配的正常对照24名(正常对照组)。使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进行评估,完成事件相关电位检查。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2名被鉴定人和24名正常对照完成研究。病例组的ADL及SDSS评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病例组Fz、FCz、Cz和Pz的潜伏期较正常对照组延长(P<0.05)。病例组Fz、FCz、Cz和Pz的潜伏期与ADL及SDSS评分呈正相关(P<0.05)。以ADL评分,SDSS评分,Fz、FCz、Cz和Pz的潜伏期和波幅为协变量,是否患有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为因变量,可以较好地拟合得到方程。结论MMN的潜伏期可以作为潜在评估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严重程度的指标,即MMN潜伏期越长,提示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症状可能更为严重。联合运用ADL、SDSS和MMN可以作为初步判断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客观指标。
文摘背景阿尔茨海默病与记忆力和认知功能下降有关的神经病理学改变早于临床症状多年,高血压是其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在临床工作中,能在高血压患者中有效识别出痴呆高危人群,对于预防痴呆意义重大。目的对社区老年人进行调查,了解其认知功能变化情况,分析高血压有关的治疗情况、合并其他躯体疾病、血压控制状况等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向痴呆转化的影响,为防止和延缓痴呆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于2017年7-12月,对439例2011年经PPS(probability proportional to size)抽样法调查的MCI老年人进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临床痴呆评定量表等量表测定,以及认知功能障碍诊断标准的再次测定。随访结局仍为MCI者为稳定型(MCIs),进展为痴呆者为进展型(MCIp),逆转为认知正常者为逆转型(MCIr)。比较不同高血压病史及其相关治疗等情况患者的MCI结局,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MCI不恶化的影响因素。结果有高血压病史的社区MCI老年人入组时(2011年)的子女人数、BMI、高脂血症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性别、单身情况、月收入、受教育年限、职业类型、个性倾向、家庭结构、酗酒史、吸烟史、记忆减退情况、2型糖尿病病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发高血压组和不治疗高血压组的年龄高于无高血压组,无高血压组的收缩压水平和舒张压水平低于新发高血压组、不治疗高血压组、持续高血压组,且持续高血压组的舒张压水平低于不治疗高血压组(P<0.05)。MCIp组的平均年龄高于MCI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是MCIp的危险因素(OR=0.856,P=0.011),月收入高则是保护因素(OR=2.288,P=0.045)。结论社区不治疗和新发高血压者可能会促进MCI进展为痴呆,高龄是危险因素,血压下降或升高是伴随神经退行性改变而出现的机体代偿或疾病进展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