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浦东新区小学生学习困难有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美娣 瞿正万 +7 位作者 古嘉琪 林霞凤 蔡正宜 卢瑛 梅久红 夏建芳 姜华 周赛琴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22-223,共2页
关键词 小学生 学习困难 有关因素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综合康复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初步卫生经济学评价 被引量:12
2
作者 傅伟忠 张明 +6 位作者 秦虹云 陆林福 王美珍 陈颖 卢瑛 唐强 方海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13-816,共4页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康复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及卫生经济学价值。方法对80例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1年综合康复,随访观察1年。另80例社区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临床疗效及费用成本。结果康复组患者社会功能状况、治疗依从性、病情...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康复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及卫生经济学价值。方法对80例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1年综合康复,随访观察1年。另80例社区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临床疗效及费用成本。结果康复组患者社会功能状况、治疗依从性、病情稳定率、家庭负担、生活满意度、症状评定、复发住院数7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年总费用低于对照组,主要表现为住院费用、维持药物治疗费用、照料者停工损失费、社区防治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社区综合康复可以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预后,并减少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社区康复 预后 卫生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体绘画治疗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和服药依从性的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50
3
作者 童捷 孙喜蓉 +2 位作者 俞玮 张洁 张婷婷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团体绘画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和药物依从性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104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进行持续15周共30次的团体绘画治疗,对照组自由绘画但不给予绘画任务和干预程序。... 目的:探讨团体绘画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和药物依从性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104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进行持续15周共30次的团体绘画治疗,对照组自由绘画但不给予绘画任务和干预程序。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服药依从性量表(MARS)于基线和干预后15周进行评估。结果:干预15周后,团体绘画治疗组PANSS总分和阴性症状因子分均低于对照组,MARS得分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团体绘画治疗有助于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增强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团体绘画治疗 阴性症状 药物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化认知矫正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0
4
作者 胡国芹 杨程青 +4 位作者 吕钦谕 赵静 朱明环 易正辉 戴兴海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22-627,共6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化认知矫正治疗(computerized cognitive correction therapy,CCRT)辅助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及对血浆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和酪氨酸激酶受体B(tyrosine ... 目的·探讨计算机化认知矫正治疗(computerized cognitive correction therapy,CCRT)辅助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及对血浆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和酪氨酸激酶受体B(tyrosine kinase receptors B,TrK-B)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上海市黄浦区精神卫生中心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62例,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CCRT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1例。对照组以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CCRT组以CCRT联合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治疗时间持续12周。2组在入组时及治疗12周后予神经心理状态评定量表评估认知功能,亲和素-生物素复合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浆BDNF和TrK-B表达水平。基线期认知功能和血浆BDNF及TrK-B蛋白表达水平2组间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2组治疗后与基线期、治疗后2组间认知功能和血浆BDNF及TrK-B蛋白表达水平数据比较使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的改善与蛋白表达改变的相关性用一般线性模型。结果·CCRT组和对照组实际各完成77例。基线期,2组认知功能各维度,BDNF和TrK-B表达水平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2周后,2组认知功能各维度(P=0.000),BDNF(P=0.007)和TrK-B(P=0.015)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内比较发现:CCRT组治疗12周与基线期认知功能各维度(P=0.000),BDNF(P=0.002)和TrK-B(P=0.000)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12周后认知功能各维度,BDNF和其TrK-B表达水平较基线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DNF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与词汇学习(r^(2)=1.598,P=0.019)、故事复述(r^(2)=1.495,P=0.038)、数字广度(r^(2)=1.855,P=0.004)、故事回忆(r^(2)=1.459,P=0.047)和注意功能(r^(2)=1.673,P=0.012)改善有显著相关性,TrK-B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与图画命名的改善有显著相关性(r^(2)=1.582,P=0.034)。结论·CCRT辅助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各维度有显著疗效,且部分认知功能的改善与血浆BDNF和TrK-B表达水平的改变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计算机化认知矫正治疗 BDNF TrK-B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护理在促进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36
5
作者 王玲 俞玮 +2 位作者 孙喜蓉 瞿正万 杨振东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5年第11期6-9,共4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促进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康复的效果。方法 2013年1-12月,便利抽样法选择上海市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13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抗精神病对症治疗,按入院先后将137例患者分为观察组(68例...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促进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康复的效果。方法 2013年1-12月,便利抽样法选择上海市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13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抗精神病对症治疗,按入院先后将137例患者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9例),分别给予为期24周的个性化护理及常规护理。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和住院患者护士观察量表(nurses’observation scale for inpatient evaluation,NOSIE-30)在干预前及干预后第4、12、24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前及干预后4周,两组患者的PANSS、NOSIE-30量表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12(除阳性症状、精神病表现及抑郁)、24周(除阳性症状及抑郁),观察组患者的PANSS、NOSIE-30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个性化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促进其心理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护理 精神分裂 心理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日间康复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评价 被引量:43
6
作者 徐奇 姚志珍 +2 位作者 吴留发 傅伟忠 卢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2287-2290,共4页
目的评价社区日间康复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 2012年8月,采用随机、对照、开放性的临床试验设计,入选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干预组患者接受社区日间康复训练6个月,对照组患者... 目的评价社区日间康复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 2012年8月,采用随机、对照、开放性的临床试验设计,入选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干预组患者接受社区日间康复训练6个月,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随访治疗。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Morningside康复状态量表(MRS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康复疗效。结果实施社区日间康复训练6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的PANSS总分、阴性量表得分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SS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TAQ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日间康复训练能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提高其自知力,促进其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日间康复训练 康复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8
7
作者 姚志珍 徐奇 +2 位作者 吴留发 卢瑛 赵爱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6期3117-3121,共5页
目的调查上海市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2年10—12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浦东新区沪东社区在册管理的所有明确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QLS)、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 目的调查上海市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2年10—12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浦东新区沪东社区在册管理的所有明确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QLS)、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社会支持量表(SSRS)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法筛选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350例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回收有效问卷335份,回收率为95.7%。社区精神分裂症SQLS总分为(90.86±52.64)分,GSES总分为(18.97±6.27)分,SSRS总分为(28.57±7.23)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SQLS总分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住院次数、生活事件、服药状况、GSES总分、主观支持维度得分5个变量进入模型(R2=36.1%,P<0.05);同时,住院次数和GSES总分是SQLS各分量表得分的共同影响因素(P<0.05)。结论上海市社区精神分裂患者生活质量受患者GSES总分、社会支持状况、住院次数、生活事件及服药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应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干预,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生活质量 回归分析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日间照料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7
8
作者 姚志珍 徐奇 +3 位作者 吴留发 傅伟忠 卢瑛 赵爱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30-835,共6页
目的探讨社区日间照料护理对改善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和开放性的临床试验设计,入选患者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n=40),接受社区日间照料护理12个月和对照组(n=40),接受常规护理随访。两组分别在干预... 目的探讨社区日间照料护理对改善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和开放性的临床试验设计,入选患者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n=40),接受社区日间照料护理12个月和对照组(n=40),接受常规护理随访。两组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和12个月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精神病护理观察量表(NORS)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在实施日间照料护理6和12个月后,干预组的NORS总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干预组BPRS总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SDSS总分和除婚姻职能、家庭内活动外的其他8个因子得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干预组患者康复效果和社会功能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实施社区日间照料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促进患者的社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日间护理 社会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认知治疗技术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8
9
作者 闵海瑛 王玲 +2 位作者 施美丽 沈燕敏 张少君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7年第14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系统认知治疗技术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便利抽样法选择在上海市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治疗的30例新入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在常规心理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认知治疗... 目的探讨系统认知治疗技术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便利抽样法选择在上海市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治疗的30例新入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在常规心理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认知治疗技术进行护理。在人院初及治疗8周时,采用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urses'observation scale for inpatient evaluation,NOSIE)对其进行评定,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干预后8周时,患者的NOSIE总分高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8周时,积极因素中的社会兴趣因子和个人整洁因子评分均高于入院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消极因素中的激惹、精神病表现因子评分均低于入院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精神科临床心理护理中结合运用系统认知治疗技术,可增强心理护理的作用,协同达到心理护理预期的目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治疗技术 心理护理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与DSM-Ⅳ及ICD-10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殷美莉 陆明康 +10 位作者 周金娣 虞琪玮 吕倩 崔维珍 刘彩兴 行养玲 李亚民 王建夏 刘本秀 陆仁德 张良栋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98-99,共2页
精神分裂症至今缺少诊断的生物学指标,我们选择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二版(CCMD-Ⅱ)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下称分裂症),再用美国精神疾病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和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标... 精神分裂症至今缺少诊断的生物学指标,我们选择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二版(CCMD-Ⅱ)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下称分裂症),再用美国精神疾病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和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标准进行再诊断,探讨三个诊断标准的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诊断标准 DSM-Ⅳ ICD-10 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S1AP基因非编码区位点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胡国芹 吕钦谕 +4 位作者 赵静 朱明环 禹顺英 易正辉 陈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9-34,共6页
目的·明确一氧化氮合成酶1接头蛋白(nitric oxide synthase 1 adaptor protein,NOS1AP)基因与中国汉族人群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相关性,并对NOS1AP基因阳性多态性位点变异引起的RNA和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改变进行预测。方法·选择2012... 目的·明确一氧化氮合成酶1接头蛋白(nitric oxide synthase 1 adaptor protein,NOS1AP)基因与中国汉族人群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相关性,并对NOS1AP基因阳性多态性位点变异引起的RNA和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改变进行预测。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333例早发性精神分裂症(early onset schizophrenia,EOS)患者和491例非早发性精神分裂症(non-early onset schizophrenia,non-EOS)患者,通过招募方式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的职工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体检中心的受检人群中筛选901名健康对照(health control,HC),用TaqMan探针检测3组人群NOS1AP基因rs12742393、rs4145621和rs1415263位点多态性。使用SHEsis在线软件进行各位点Hardy-Weinberg(H-W)平衡检验,分析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的分布。通过SNPstats在线网站进行最优遗传模型的分析。利用RNAfold软件和DNAstar软件对阳性多态性位点变异引起的RNA和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改变进行预测。结果·3个多态性位点基因型频率在各组中均符合H-W遗传平衡(P>0.05)。经Bonferroni校正后,EOS组与HC组相比,NOS1AP基因rs12742393位点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P=0.039)。遗传模型分析发现rs12742393位点最优基因型分布符合显性遗传模式(P=0.004)。软件预测发现,rs12742393位点A等位基因变异成C等位基因后,NOS1AP基因编码RNA和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发生重要改变,导致空间稳定性下降。结论·NOS1AP基因非编码区rs12742393位点对EOS易感性存在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一氧化氮合成酶1接头蛋白基因 多态性 二级结构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肇事精神病患者304例的临床特征调查
12
作者 梅久红 秦虹云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第2期22-24,共3页
目的 调查分析肇事精神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采用自编的个人资料调查表调查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304例肇事精神病患者临床资料,并将所得数据输入统计软件SPSS10.0进行统计。结果 5年收治的304例肇事... 目的 调查分析肇事精神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采用自编的个人资料调查表调查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304例肇事精神病患者临床资料,并将所得数据输入统计软件SPSS10.0进行统计。结果 5年收治的304例肇事精神病患者年龄15~65岁,平均(31.54±10.38)岁;18例(5.9%)存在躯体疾病;诊断精神分裂症或分裂样精神病者277例(91.3%);给予氯丙嗪治疗者246例,平均治疗剂量为(335.80±128.71)mg/d;痊愈者2例(0.7%)、显进者9例(2.9%)、好转或进步者265例(87.2%),未愈或恶化者28例(9.2%)。结论 “肇事精神病患者”多为中青年,生活压力大,又缺乏社会支持及家庭的关心,因此,应关注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多关爱此类患者,以促进患者的疾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肇事精神病 临床特征 治疗方式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需求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7
13
作者 葛聪聪 张伟波 +2 位作者 杨莉 张琼 蔡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2365-2369,共5页
背景大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急性期症状缓解或改善后回归社区康复。我国社区精神卫生资源服务利用率不高,患者满意度低,无法满足患者日益增长的康复需求。目的了解上海市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需求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精神康复的... 背景大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急性期症状缓解或改善后回归社区康复。我国社区精神卫生资源服务利用率不高,患者满意度低,无法满足患者日益增长的康复需求。目的了解上海市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需求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精神康复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于2016年12月-2017年7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上海市18个区249个居(村)委2 285例社区在册管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特征与治疗情况调查表、无锡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需求调查问卷。比较不同特征患者康复需求总评分,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服务需求总得分的影响因素。结果 2 285例患者总需求评分为(2.93±1.07)分,需求评分较高的6个因子从高到低依次为:社会保障(3.57±1.42)分、情绪管理(3.50±1.42)分、治疗依从(3.47±1.43)分、症状管理(3.39±1.39)分、精神卫生知识(3.33±1.34)分、心理社会关怀(3.12±1.49)分。性别、城郊类型、文化程度、居住状况、主要照料者、就业状态、由家人经济供养情况、疾病支出费用、残疾证持有情况、家族史、服药情况、门诊随访情况、精神症状缓解程度不同的患者康复需求总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总需求得分与年龄、病程呈线性负相关(r值分别为-0.230、-0.139,P<0.05);康复总需求得分与疾病复发次数、接受过康复服务的项数、服务满意度评分呈线性正相关(r值分别为0.113、0.469、0.330,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城郊类型、就业状态、家人经济供养情况、疾病支出费用、门诊随访情况、年龄、疾病复发次数、接受过康复服务的项数、康复服务满意度评分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服务需求总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上海市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多个领域均存在康复需求,城郊类型、就业状态、家人经济供养情况、疾病支出费用、门诊随访情况、年龄、疾病复发次数、接受过康复服务的项数、康复服务满意度评分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服务需求总得分的影响因素,社会和政府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根据患者情况提供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康复 卫生服务需求 社区卫生服务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匹配负波在评估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严重程度中的运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豪喆 刘露 +7 位作者 张盛宇 陈琛 刘超 樊慧雨 邢燕 戴婧 张钦廷 蔡伟雄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6期695-700,共6页
目的探索失匹配负波(mismatch negative,MMN)在评估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者严重程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符合《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中器质性(脑外伤)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的被鉴定人35名(病例组),年龄、性别构成比、文化程度与之匹... 目的探索失匹配负波(mismatch negative,MMN)在评估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者严重程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符合《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中器质性(脑外伤)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的被鉴定人35名(病例组),年龄、性别构成比、文化程度与之匹配的正常对照24名(正常对照组)。使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进行评估,完成事件相关电位检查。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2名被鉴定人和24名正常对照完成研究。病例组的ADL及SDSS评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病例组Fz、FCz、Cz和Pz的潜伏期较正常对照组延长(P<0.05)。病例组Fz、FCz、Cz和Pz的潜伏期与ADL及SDSS评分呈正相关(P<0.05)。以ADL评分,SDSS评分,Fz、FCz、Cz和Pz的潜伏期和波幅为协变量,是否患有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为因变量,可以较好地拟合得到方程。结论MMN的潜伏期可以作为潜在评估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严重程度的指标,即MMN潜伏期越长,提示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症状可能更为严重。联合运用ADL、SDSS和MMN可以作为初步判断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精神病学 精神障碍 脑损伤 失匹配负波 事件相关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性θ爆发式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认知功能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9
15
作者 金莹 李觉 +3 位作者 朱明环 朱娜 黄瑛 龚恒芬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40-545,共6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间歇性θ爆发式磁刺激(intermittent theta burst stimulation,iTBS)治疗,其社会认知功能改善的效果。方法8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真刺激组(n=40)和伪刺激组(n=40),在原药物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iTBS...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间歇性θ爆发式磁刺激(intermittent theta burst stimulation,iTBS)治疗,其社会认知功能改善的效果。方法8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真刺激组(n=40)和伪刺激组(n=40),在原药物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iTBS真、伪刺激,每天1次,每周5天,4周共20次。采用中国人面孔情绪测验系统(Chinese facial emotion recognition test,CFERT)、隐喻任务(hinting task,HT)、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对患者的社会认知功能和精神病性症状进行评估。结果基线时两组人口学资料和量表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真刺激组CFERT情绪类型识别总分及愤怒、恐惧、悲伤、惊奇识别分高于伪刺激组(P<0.05),恐惧、悲伤情绪强度判断分高于伪刺激组(P<0.05),HT分高于伪刺激组(P<0.05),PANSS总分和阴性症状量表分低于伪刺激组(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iTBS治疗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认知功能和阴性症状,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θ爆发式磁刺激 精神分裂症 社会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析与家庭治疗的整合(综述)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佳佳 赵旭东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79-384,共6页
本文围绕精神分析与家庭治疗从对话到整合的关系转变,集中从客体关系与系统理论的整合、依恋理论与家庭治疗的整合以及交叉范式的系统式多元整合三方面,介绍包括内在家庭系统(IFS)、依恋叙事治疗(ANT)、关系家庭治疗(RFT)、整合问题中... 本文围绕精神分析与家庭治疗从对话到整合的关系转变,集中从客体关系与系统理论的整合、依恋理论与家庭治疗的整合以及交叉范式的系统式多元整合三方面,介绍包括内在家庭系统(IFS)、依恋叙事治疗(ANT)、关系家庭治疗(RFT)、整合问题中心治疗(IPCT)等在内的整合模式,以把握西方心理治疗界在整合精神分析与家庭治疗方面的理论发展,为推进我国心理治疗整合提供思路和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析 家庭治疗 心理治疗整合 后现代范式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树叙事疗法在减轻长期住院慢性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17
作者 黄碧华 陈燕华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3年第1期83-88,共6页
为研究生命树叙事疗法对减轻长期住院慢性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的效用及影响因素,聚焦生命树叙事疗法对长期住院慢性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干预靶向。以生命树叙事疗法设置团体治疗方案,选取12名患者参与服务,在生命树叙事疗法... 为研究生命树叙事疗法对减轻长期住院慢性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的效用及影响因素,聚焦生命树叙事疗法对长期住院慢性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干预靶向。以生命树叙事疗法设置团体治疗方案,选取12名患者参与服务,在生命树叙事疗法治疗前后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运用扎根理论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生命树叙事疗法的疗效共5个,分别为支持系统改善、病耻感降低、人际关系改善、自信心提高、参与团体治疗积极性提升。总结出生命树团体治疗影响因素核心类属4个,分别是团体过程、患者、带领者及其他影响因素。生命树团体治疗给患者带来的最大收获是支持系统的改善,能促进患者调整住院心态,转变不良情绪。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对参与团体的期待发生了变化,将认真生活和活在当下变成了当前主要的目标,这是团体治疗的额外收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树叙事疗法 精神分裂症患者 病耻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生学习困难类型及其综合干预效果的再评估 被引量:23
18
作者 陈美娣 瞿正万 +4 位作者 古嘉琪 林霞凤 蔡正谊 姜华 卢瑛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14,12,共3页
目的 :了解小学生学习困难的各种类型分布 ,并验证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 :对浦东新区四所小学 2~ 4年级全部学生进行调查 ,用“技能法”判定学习困难学生并以整群分组法将其分别归为干预组和对照组 ,对干预组采用教育干预、家庭干预、... 目的 :了解小学生学习困难的各种类型分布 ,并验证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 :对浦东新区四所小学 2~ 4年级全部学生进行调查 ,用“技能法”判定学习困难学生并以整群分组法将其分别归为干预组和对照组 ,对干预组采用教育干预、家庭干预、学校干预、心理辅导综合措施一年 ,使用有关量表在干预前后测定二组学生各项指标。结果 :学习困难的检出率为 15 71% ,各类型学习困难的智力水平、语文和数学均分都显著低于正常学生。综合干预一年后 ,进步率 5 7 1% ,学分和IQ均有明显提高。结论 :小学生学习困难有多种不同类型 ,经进一步验证 ,显示综合干预措施对纠正学习困难有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生 学习困难 综合干预 调查 心理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痴呆患者综合康复训练提高生存质量有效性评估 被引量:24
19
作者 胡承平 瞿正万 +1 位作者 傅红梅 陆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4-156,165,共4页
目的:通过在养老机构实施痴呆老人综合康复训练,判断其临床应用价值和有效性;方法:采取记忆、思维、计算、娱乐、体育及绘画等康复方法,在康复人员指导下,有计划开展综合训练;为期18个月。随机选择符合ICD-10诊断标准、MMSE>15分、... 目的:通过在养老机构实施痴呆老人综合康复训练,判断其临床应用价值和有效性;方法:采取记忆、思维、计算、娱乐、体育及绘画等康复方法,在康复人员指导下,有计划开展综合训练;为期18个月。随机选择符合ICD-10诊断标准、MMSE>15分、能室内活动的痴呆患者30例为康复训练组,又选择30例患者为非康复训练对照组。结果:12个月后,康复组MQ均分(47.50±21.34)较非康复组(36.82±17.93)明显增高(P<0.01),非康复组较入组前(51.60±24.48)明显下降(P<0.01),康复组即刻记忆水平(7.97±1.22)较非康复组(7.18±0.95)明显增高(P<0.01),临摹绘画时间(45.40±7.33)min明显少于非康复组(50.82±9.27)min,P<0.05,拼图均数(22.37±2.58)明显高于非康复组(19.50±4.55)(P<0.001),拼图时间(822.8±198.2)s较非康复组明显减少(946.2±210.6)s,P<0.05。"躯体生活自理能力"和"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得分(11.40±1.99)和(14.97±2.13)均明显低于非康复组(12.32±1.42)和(16.04±1.82),P<0.05。18个月后,康复组生命质量水平(79.33±4.10)明显高于入组时(78.00±3.83)(P<0.05),高于同期非康复组(76.17±3.28),P<0.05,生存质量得分(4.80±1.42)较非康复组(3.75±1.80)明显增高(P<0.05)。结论:本法能在一定时期内减缓记忆衰退速度,一定程度保持患者生活和生命质量,较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 认知功能 养老机构 痴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和不治疗高血压对社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老年人认知功能影响的随访调查 被引量:16
20
作者 秦虹云 诸秉根 +3 位作者 王玲 郭祎 曹志城 胡承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1640-1646,1653,共8页
背景阿尔茨海默病与记忆力和认知功能下降有关的神经病理学改变早于临床症状多年,高血压是其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在临床工作中,能在高血压患者中有效识别出痴呆高危人群,对于预防痴呆意义重大。目的对社区老年人进行调查,了解其认知功... 背景阿尔茨海默病与记忆力和认知功能下降有关的神经病理学改变早于临床症状多年,高血压是其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在临床工作中,能在高血压患者中有效识别出痴呆高危人群,对于预防痴呆意义重大。目的对社区老年人进行调查,了解其认知功能变化情况,分析高血压有关的治疗情况、合并其他躯体疾病、血压控制状况等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向痴呆转化的影响,为防止和延缓痴呆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于2017年7-12月,对439例2011年经PPS(probability proportional to size)抽样法调查的MCI老年人进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临床痴呆评定量表等量表测定,以及认知功能障碍诊断标准的再次测定。随访结局仍为MCI者为稳定型(MCIs),进展为痴呆者为进展型(MCIp),逆转为认知正常者为逆转型(MCIr)。比较不同高血压病史及其相关治疗等情况患者的MCI结局,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MCI不恶化的影响因素。结果有高血压病史的社区MCI老年人入组时(2011年)的子女人数、BMI、高脂血症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性别、单身情况、月收入、受教育年限、职业类型、个性倾向、家庭结构、酗酒史、吸烟史、记忆减退情况、2型糖尿病病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发高血压组和不治疗高血压组的年龄高于无高血压组,无高血压组的收缩压水平和舒张压水平低于新发高血压组、不治疗高血压组、持续高血压组,且持续高血压组的舒张压水平低于不治疗高血压组(P<0.05)。MCIp组的平均年龄高于MCI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是MCIp的危险因素(OR=0.856,P=0.011),月收入高则是保护因素(OR=2.288,P=0.045)。结论社区不治疗和新发高血压者可能会促进MCI进展为痴呆,高龄是危险因素,血压下降或升高是伴随神经退行性改变而出现的机体代偿或疾病进展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高血压 痴呆 影响因素分析 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