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居民对签约服务期望值和实际值差异的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蔡利强 侯进 陆新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91-695,共5页
背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政府向老百姓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平台,其高效、有序的服务将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运行效率,满足居民基本健康需求。目的分析大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居民对签约服务期望值和实际值差异,了解... 背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政府向老百姓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平台,其高效、有序的服务将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运行效率,满足居民基本健康需求。目的分析大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居民对签约服务期望值和实际值差异,了解大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运行现状,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对策。方法 2017年4—6月,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取大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签约居民。采用自行设计的《签约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期望值和实际值的评价调查表》对签约居民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共3个维度25个条目。维度1: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环境、服务态度、医生诊疗技术、辅助功能平台建设4个项目进行评价(包括期望值和实际值);维度2:签约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科室环境、人员服务态度及诊疗技术进行评价(实际值);维度3: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操作类服务项目、临床检验类项目、放射/超声/心电类检查项目、药物供应项目4个项目进行评价(实际值)。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回收396份,回收有效问卷390份,有效回收率为97.50%。390例签约居民中,206例(占52.82%)签约居民表示"最关注医生诊疗技术",75例(占19.23%)表示"最关注辅助功能平台建设"。就诊环境期望值得分(8.34±1.27)分,实际值得分(8.23±1.34)分,服务态度[期望值得分(8.49±1.17)分,实际值得分(8.22±1.29)分,医生诊疗技术期望值得分(8.59±1.06)分,实际值得分(8.14±1.24)分,辅助功能平台建设期望值得分(8.25±1.27)分,实际值得分(7.97±1.33)分。签约居民评价科室环境的实际值得分的前3位依次是全科门诊(8.42±1.25)分、门诊大厅(8.37±1.23)分、中医门诊(8.28±1.32)分。签约居民评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操作类服务项目实际值得分为(7.95±1.40)分;临床检验类项目实际值得分为(7.92±1.33)分,放射/超声/心电类检查项目实际值得分为(8.01±1.23)分,药物供应项目实际值得分为(7.66±1.38)分。其中209例(占53.59%)签约居民认为急需改进"药物供应项目",98例(占27.22%)签约居民认为急需改进"医生操作类服务项目"。结论签约居民最关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诊疗技术,其期望值与实际值差距也较大;对医生操作类服务项目评价较低,且药物供应无法满足其需求。建议在政府指导下,建立"家庭医生工作室"、引入内部竞争机制、转变绩效考核标准,加快推进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制度+科技"管理模式,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台功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 家庭医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RVQUAL量表的以家庭医生为主体的社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评价 被引量:47
2
作者 侯进 蔡利强 +1 位作者 康建忠 汤红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8期3441-3445,共5页
背景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在预防、保健、医疗、养生、康复等方面具有综合优势,应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效的优势和特色,实践和探索中医药健康管理融入家庭医生制服务。本文运用修订后SERVQUAL量表了解社区居民对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背景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在预防、保健、医疗、养生、康复等方面具有综合优势,应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效的优势和特色,实践和探索中医药健康管理融入家庭医生制服务。本文运用修订后SERVQUAL量表了解社区居民对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实际需求,找出期望服务和实际感知服务之间的差距,促进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目的基于经典SERVQUAL量表,探索从患者角度评价医疗服务质量,了解辖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总体评价,为改善社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质量提供支撑。方法选择2016年2月在大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社区居民。调查其人口学特征,并采用自行设计的修订后SERVQUAL量表调查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团队提供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期望值及对其重要程度的评价、对实际获得社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感受值。结果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有效问卷35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0%。社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所有条目的评分为负值,但趋近于0,对应的百分制评分均在90分以上。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总体服务质量评分为-0.1487分,总体服务质量百分制评分为96.28分。6个维度中,居民对有形性的满意度最高,评分为-0.0750分,百分制评分为98.12分;满意度最低的是费用可接受性,评分为-0.1992分,百分制评分为95.02分。象限分析结果显示,象限1保持区域分布的条目最多(13项),象限4需要改进区域分布的条目最少(2项)。结论 修订后SERVQUAL量表能够科学客观地测量居民对于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真实评价,居民对目前家庭医生团队提供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水平整体非常认可,其中对于规范地提供所承诺服务的能力和就诊环境非常满意,而接受服务的等待环节和相关费用设置方面需要优先重点改进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 健康管理 服务评价 SERVQUAL量表 家庭医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社区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效果评价与对策探讨 被引量:41
3
作者 侯进 陆新建 蔡利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37-1142,共6页
目的了解农村社区签约居民对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的效果评价,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上海市浦东新区大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20个村/居委的1 100例签约居民为本调查对象。于2015年2—3月,采用自行设计... 目的了解农村社区签约居民对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的效果评价,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上海市浦东新区大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20个村/居委的1 100例签约居民为本调查对象。于2015年2—3月,采用自行设计的《大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评价调查表》对签约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家庭医生解决社区基本医疗服务问题的能力;签约居民对社区诊疗、预约门诊、健康教育、慢性病管理、热线咨询、电话随访、上门服务、社区走访、家庭病床、舒缓疗护、双向转诊11项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项目的效果评价;签约居民对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的满意度。共发放问卷1 100份,回收1 046份,回收有效问卷1 033份,有效回收率为93.9%。结果 1 033例签约居民中,有350例(占33.9%)表示"社区基本医疗固定到签约医生处就诊",388例(占37.6%)表示"签约家庭医生能够解决社区基本医疗服务问题"。签约居民对社区诊疗、预约门诊、健康教育、慢性病管理、热线咨询、电话随访、上门服务、社区走访、家庭病床、舒缓疗护、双向转诊11项服务项目的评分分别为(7.68±2.25)、(7.67±1.97)、(7.64±1.97)、(8.03±1.95)、(7.55±2.03)、(7.45±2.17)、(7.22±2.53)、(7.16±2.39)、(7.09±2.40)、(7.18±2.39)、(8.13±1.95)分;满意度评分为(7.89±1.89)分。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有无慢性病是签约居民对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项目效果和满意度评价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签约居民对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项目的评价较高且影响因素较多,但也存在着签约居民对服务有效利用率偏低的问题。建议在政府指导下加强政策支持,充分考虑居民个体因素,多举措提高全科医生综合服务技能,最终与签约居民建立固定、连续、综合的诊疗关系,建立"守健康、守费用"目标的服务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医生责任制 签约 农村卫生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不同菌种CT特征及预后分析
4
作者 文小检 陈文琼 +1 位作者 凌杰 文素利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3-318,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菌种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肺病的影像学特征,分析其预后情况,为NTM肺病的早期诊断及合理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4年1月在湖南省胸科医院住院治疗的NTM肺病患者458例,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 目的:探讨不同菌种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肺病的影像学特征,分析其预后情况,为NTM肺病的早期诊断及合理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4年1月在湖南省胸科医院住院治疗的NTM肺病患者458例,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菌种信息、治疗方案及CT资料。比较不同菌种组一般资料及CT表现的差异,并分析不同预后患者的基线影像学表现资料的差异。结果:458例NTM患者中,脓肿分枝杆菌163例(35.56%)、胞内分枝杆菌153例(33.34%)、鸟分枝杆菌67例(14.63%)、鸟-胞内复合分枝杆菌5例(1.09%)、戈登分枝杆菌34例(7.42%)、其他分枝杆菌36例(7.86%)。NTM肺病患者中有448例(97.81%)出现不同程度支气管扩张,右中叶(379例,84.60%)及左肺上叶舌段(367例,81.92%)受累最常见。不同菌种组患者支气管管壁增厚伴周围炎、远段支气管局部扩张、纤维空洞、纤维化等影像学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脓肿分枝杆菌组患者的支气管管壁增厚伴周围炎发生率高,高达71.17%,胞内分枝杆菌、鸟分枝杆菌组的远段支气管局部扩张及纤维空洞发生率较高,胞内分枝杆菌组患者更容易合并纤维化。不同菌种NTM的预后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复查显示NTM肺病患者预后良好108例和预后不良350例,两组患者之间支气管管壁增厚伴周围炎、树芽征、纤维空洞、纤维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T可为NTM肺病的诊断及菌种鉴别有一定的提示作用,及时诊断可提高患者预后,有利于该类疾病的及时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预后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就诊模式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效果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9
5
作者 樊爱青 苏齐 +1 位作者 侯进 潘志刚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2518-2521,共4页
目的了解目前上海浦东城郊结合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首诊、分级诊疗情况,比较不同就诊模式2型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效果。方法 2014年10月—2016年10月选取2014年度纳入上海浦东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册管理对象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为上... 目的了解目前上海浦东城郊结合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首诊、分级诊疗情况,比较不同就诊模式2型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效果。方法 2014年10月—2016年10月选取2014年度纳入上海浦东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册管理对象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为上海浦东中部城郊结合社区的固定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固定就诊组496例)和自由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自由就诊组464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调查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住院治疗次数、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达标率,生理健康评分[采用糖尿病控制症状量表(CSSD70)评价]。结果固定就诊组患者服药依从性良好率、Hb A1c达标率高于自由就诊组,住院治疗次数少于自由就诊组(P<0.05)。两组患者生活习惯、治疗情况、生存技能、治疗目标、疾病知识得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就诊组患者自觉症状得分高于自由就诊组(P<0.05)。结论固定就诊组即社区首诊,有序就诊、转诊模式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效果明显优于自由就诊模式,可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减少住院治疗次数、提高Hb A1c达标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社区卫生服务 病例管理 全科医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某农村社区健康教育处方征订病种和数量预测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民 许苹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75-277,共3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某农村社区医院患者的单病种疾病顺位,并预测2015年的患者人数,为订制健康教育处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整理近年来上海市某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患者的诊疗信息,计算单病种的构成比并排列疾病顺位。采用时间序列... 目的了解上海市某农村社区医院患者的单病种疾病顺位,并预测2015年的患者人数,为订制健康教育处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整理近年来上海市某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患者的诊疗信息,计算单病种的构成比并排列疾病顺位。采用时间序列模型预测2015年门诊患者的人数。结果全院以门诊患者为主,门诊单病种疾病顺位的前10位占到了63.7%~88%,且以慢性病为主。2014年平均每位常住人口在社区医院的门诊出现了3.9次(324 614/83 362),2015年预测将会有4.4次(363 327/83 362)。结论通过研究,了解了本社区医院患者单病种的疾病顺位和2015年患者的预计人数,为订制健康教育处方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病学 健康教育处方 疾病顺位 时间序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1”医疗机构组合签约服务对签约居民健康管理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8
7
作者 康建忠 蔡利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21-22,共2页
目的通过家庭医生和社区居民建立'1+1+1'医疗机构组合签约服务,提供分级诊疗服务,并对效果进行评估。方法家庭医生与578例社区居民进行'1+1+1'医疗机构组合签约服务,包括完善健康档案、制定个性化诊疗计划、提供长处方... 目的通过家庭医生和社区居民建立'1+1+1'医疗机构组合签约服务,提供分级诊疗服务,并对效果进行评估。方法家庭医生与578例社区居民进行'1+1+1'医疗机构组合签约服务,包括完善健康档案、制定个性化诊疗计划、提供长处方和延伸处方等特色服务;通过全科门诊、慢病管理、预约门诊、双向转诊等持续性的健康管理1年。通过HIS系统调阅数据,分析签约居民在签约前(2016年1月—2016年12月)和签约后(2017年1月—2017年12月)家庭医生有效利用率、签约药品支出费用与满意度。结果 '1+1+1'医疗机构组合签约管理1年,578例组合签约居民,签约前年就诊次数为10 429次,签约后为9 663次,对于家庭医生的有效利用率从42.85%提升到66.62%。社区居民的药品支出费用比干预前有不同程度下降,总满意度较签约前明显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医生开展'1+1+1'组合签约工作,提供分级诊疗服务,在提高家庭医生有效利用率控制费用、管理健康、提高满意度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制工作中应加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生 家庭医生 组合签约 健康教育 健康管理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2级高血压患者血压和费用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20
8
作者 蔡利强 侯进 陆新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2期245-247,共3页
目的探索家庭医生与慢性病患者签约并建立固定诊疗关系,由家庭医生管理健康和费用,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估。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5月上海市浦东新区大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门诊60~80岁2级高血压患者3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 目的探索家庭医生与慢性病患者签约并建立固定诊疗关系,由家庭医生管理健康和费用,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估。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5月上海市浦东新区大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门诊60~80岁2级高血压患者3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试验组患者与家庭医生签约并建立固定诊疗关系,由家庭医生管理健康和费用;对照组患者为非签约对象,按照原有慢性病管理模式,门诊自由就诊。干预1年后记录两组患者血压、血压达标率、年均药品支付费用、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1年后,试验组收缩压和舒张压低于对照组,血压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年均药品支付费用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医生与慢性病患者签约并建立固定诊疗关系,提供连续、综合诊疗服务对管理健康、控制费用、提高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制工作中应加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医师 家庭 费用 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1”组合签约对家庭医生服务效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蔡利强 侯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1期3814-3817,共4页
目的探讨"1+1+1"组合签约对家庭医生服务效果的影响,为下一步家庭医生工作提出建议。方法选取2017年大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信息系统中与家庭医生进行"1+1+1"组合签约的6 390例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在大团社区卫... 目的探讨"1+1+1"组合签约对家庭医生服务效果的影响,为下一步家庭医生工作提出建议。方法选取2017年大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信息系统中与家庭医生进行"1+1+1"组合签约的6 390例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在大团社区卫生中心医院信息系统中调阅组合签约前后家庭医生服务效果信息(包括组合签约居民基本情况和选择区/市级医疗机构情况,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家庭医生处就诊的次数及医疗费用,首诊服务、慢性病配药服务及转诊服务利用情况,家庭医生服务质量),并进行比较。结果组合签约后大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家庭医生处就诊次数在中心就诊次数中占比高于组合签约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0.21%(66 901/111 120)比43.07%(47 891/111 204),χ~2=22.328,P<0.001]。组合签约前后在大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居民中位就诊次数分别为15(25)、15(24)次,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048,P=0.967);组合签约后居民家庭医生处中位就诊次数高于组合签约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16)次比7(14)次,Z=24.641,P<0.001]。组合签约后居民中位年医疗费用低于组合签约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018.8(4 398.7)元比2 247.8(4 911.4)元,Z=10.542,P<0.001]。签约前后社区居民首诊机构选择、慢性病配药机构选择、转诊机构选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合签约后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首诊机构及慢性病配药机构者占比、选择上转至区/市级医疗机构及转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者占比高于组合签约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合签约后抗生素处方占比、门诊补液占比低于组合签约前,合理使用抗生素占比高于组合签约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医生开展"1+1+1"组合签约工作,建立稳定契约关系,提供分级诊疗服务,在提高家庭医生有效利用率、控制医疗费用、影响就医行为、提高家庭医生服务质量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制工作中应加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签约 家庭医生服务 服务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医联体的社区哮喘护士培训用于儿童哮喘管理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1
10
作者 周佳丽 张芬 +3 位作者 殷勇 沈南平 金瑶 张华吉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医联体模式下的社区哮喘护士培训在基层儿童哮喘管理中的效果。方法在医联体模式下从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挑选符合哮喘护士岗位职责的基层护士,由儿童专科医院哮喘团队设计培训方案,对社区护士进行系统的哮喘相关知识和技... 目的探讨基于医联体模式下的社区哮喘护士培训在基层儿童哮喘管理中的效果。方法在医联体模式下从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挑选符合哮喘护士岗位职责的基层护士,由儿童专科医院哮喘团队设计培训方案,对社区护士进行系统的哮喘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经过培训后的社区护士对280例哮喘患儿进行规范化的管理,随访6个月,观察其6个月内哮喘控制水平、生活质量与医疗支出情况。结果干预6个月后哮喘患儿儿童哮喘测试问卷评分及生活质量显著提升,每月医疗支出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基于医联体模式下的社区哮喘护士培训能将国家级儿童专科医院的优质服务下沉到基层,帮助社区护士有效管理哮喘患儿,改善患儿控制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患儿 社区护士 医联体 培训 哮喘管理 生活质量 医疗支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融入家庭医生工作创建社区COPD健康管理新模式 被引量:9
11
作者 陆新建 侯进 蔡利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8-11,共4页
目的将中医药融入家庭医生制工作,发挥中医药优势,探索中西医结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健康管理的家庭医生服务新模式。方法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头脑风暴、专家指导、调查研究、借鉴中医药和家庭医生制度在COP... 目的将中医药融入家庭医生制工作,发挥中医药优势,探索中西医结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健康管理的家庭医生服务新模式。方法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头脑风暴、专家指导、调查研究、借鉴中医药和家庭医生制度在COPD治疗干预的优势,探索中医药融入家庭医生工作对COPD社区健康管理的方法和措施。结果初步将家庭医生工作与中医药健康管理相融合,建立起以家庭医生为主体中西医结合的COPD健康管理新模式和运行机制。结论以COPD为例,将中医药融入家庭医生制工作,符合国家提倡的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实行中西医并重的方针,也符合家庭医生连续性、综合性、协调性、个体化和人性化的服务特点。此模式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证实操作性和成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家庭医生 COPD 管理新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科医疗服务团队有效性评价及提升策略 被引量:4
12
作者 侯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19-423,共5页
做实做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是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效能、不断提升签约居民获得感的重要途径,提升全科医疗服务团队有效性是做实做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前提和基础。本文运用团队有效性评价模型对全科医疗服务团队有效性进行批... 做实做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是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效能、不断提升签约居民获得感的重要途径,提升全科医疗服务团队有效性是做实做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前提和基础。本文运用团队有效性评价模型对全科医疗服务团队有效性进行批判性分析,发现全科医疗服务团队在人才数量、服务数量、服务质量、激励机制方面存在一定的优势,但是在技能、方法、能力、沟通、工作结构、行为规范、团队目标、外部环境因素等方面存在劣势;基于卢因三阶段变革模型和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模型,提出根据家庭医生团队工作内容和任务的复杂性来构建团队、明确团队目标、树立团队价值观,开展积极组织变革、实施有效激励、调整组织结构、加强绩效管理等改进措施和提升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全科医生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有效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大团镇557例2型糖尿病患者5年生存分析
13
作者 张民 张涛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4-38,共5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大团镇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存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一步指导糖尿病的防控工作。方法收集整理2008—2013年上海市大团镇2型糖尿病患者的随访资料,计算不同随访年度的生存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并对不... 目的了解上海市大团镇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存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一步指导糖尿病的防控工作。方法收集整理2008—2013年上海市大团镇2型糖尿病患者的随访资料,计算不同随访年度的生存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并对不同影响因素下的死亡风险进行比较。结果调查对象随访满5年的生存率为84.2%,Cox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患者生存的因素包括年龄、患病年限、活动、并发症、高血压、服药情况、糖尿病家族史和饮食状况等8项。调查对象中,参加中度活动患者的死亡风险是不太活动患者的0.182倍(P<0.001,95%CI:0.089~0.375),具有2种或以上并发症患者的死亡风险是无并发症患者的4.064倍(P=0.001,95%CI:1.768~9.342),有高血压的患者的死亡风险是无高血压患者的2.390倍(P=0.001,95%CI:1.416~4.033),规律服药患者的死亡风险是不服药患者的0.069倍(P<0.001,95%CI:0.017~0.288)。结论上海市大团镇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的影响因素包含多个,应根据患者的不同风险情况采取个体化的健康教育,鼓励患者适当运动、积极控制高血压和并发症、按时服药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病学 2型糖尿病 生存分析 COX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标化工作量的家庭医生岗位绩效考核初探 被引量:18
14
作者 陆新建 侯进 蔡利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2期214-216,共3页
目的探索基于标化工作量的家庭医生岗位绩效考核方法,调动家庭医生的工作积极性,发挥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效率和社会效益。方法通过理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工作模式、标化工作量、绩效考核的概念,在核定标化工作量档次奖的基础上,... 目的探索基于标化工作量的家庭医生岗位绩效考核方法,调动家庭医生的工作积极性,发挥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效率和社会效益。方法通过理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工作模式、标化工作量、绩效考核的概念,在核定标化工作量档次奖的基础上,对家庭医生岗位进行质量考核,掌握每名家庭医生的服务数量和质量,并以此给予绩效奖励。结果 2016年浦东新区大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开展了基于标化工作量的家庭医生岗位绩效考核探索,其方法可行、有效,家庭医生标化工作量增加并更全面,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效率。结论探索基于标化工作量的家庭医生岗位绩效考核,符合社区卫生改革的要求,为实现社区卫生(标化工作量×标化工作量单价)×质量系数的绩效工资激励分配和考核方案做了有益的初步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 医师 家庭 绩效考核 标化工作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转诊制度对内地实施分级诊疗的启示 被引量:23
15
作者 蔡利强 侯进 陆新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1787-1792,1797,共7页
分级诊疗制度是我国医疗改革推进过程中必要的改革举措。笔者通过在香港公立医院和社区医疗中心普通科实训,与香港社区医疗管理人员和家庭医生深入访谈交流,结合相关文献总结香港医疗卫生体制的特点和基层卫生服务的概况,分析香港有效... 分级诊疗制度是我国医疗改革推进过程中必要的改革举措。笔者通过在香港公立医院和社区医疗中心普通科实训,与香港社区医疗管理人员和家庭医生深入访谈交流,结合相关文献总结香港医疗卫生体制的特点和基层卫生服务的概况,分析香港有效落实转诊制度的原因,并结合内地实施分级诊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对比分析。建议在政府指导下健全分级诊疗相关配套政策、加快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推动各级医疗机构上下联动、建立统一医疗信息系统、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深化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内涵、提升全科医生接诊服务能力、提高居民健康自我管理能力,从而保障分级诊疗制度有效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人转诊 患者分级医疗 香港 全科医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医生制度下居家护理员的IMPACT管理模式及其实践效果评价 被引量:13
16
作者 方水芹 侯进 +4 位作者 陆新建 陈美 张景慧 张小梅 张春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2703-2709,共7页
目的探索家庭医生制度下居家护理员的IMPACT管理模式及其实践效果。方法于2014年1月—2015年12月,采用定额抽样法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大团社区20个村居委中各选取10例居家护理员作为研究对象,共计200例。依据目前居家护理特点和社会需求,... 目的探索家庭医生制度下居家护理员的IMPACT管理模式及其实践效果。方法于2014年1月—2015年12月,采用定额抽样法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大团社区20个村居委中各选取10例居家护理员作为研究对象,共计200例。依据目前居家护理特点和社会需求,组织高校护理教育专家、医院或社区护理专家及全科医师对居家护理员管理模式进行深入探讨,借鉴企业先进的培训模式,构建了家庭医生制度下居家护理员的IMPACT管理模式,即组建管理团队-界定管理对象-实施IMPACT培训,并对200例居家护理员实施医院教学-社区巡讲-居家指导一体化管理。随访并比较培训前后居家护理员对老年患者照护常识自评情况、照护专业知识和护理操作技能的考核情况、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培训前、培训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居家护理员对老年患者日常护理、安全护理、心理护理、疾病护理、康复护理、临终照护各项自评分及自评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前、培训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居家护理员对老年患者保健知识、安全知识、疾病知识、护理知识各项考核得分及照护专业知识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前、培训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居家护理员护理操作技能合格率分别为17.5%(32/183)、98.4%(180/183)、97.3%(178/183)、97.3%(178/1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7.195,P<0.001)。培训前、培训后6个月,老年患者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环境领域各项生存质量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医生制度下居家护理员的IMPACT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居家护理员的老年患者照护常识、照护专业知识和护理操作技能水平,能改善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医生制度 居家护理员 社区卫生服务 IMPACT管理模式 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家养老护理员培训的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20
17
作者 方水芹 王正平 陆新建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5年第19期33-36,共4页
人口老龄化及老龄人口健康照料问题已成为21世纪全世界共同面临的民生问题,由此也向社会养老保障、社会福利、社会服务等提出了严峻挑战[1]。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高度关注这项社会问题,在全国范围内开展... 人口老龄化及老龄人口健康照料问题已成为21世纪全世界共同面临的民生问题,由此也向社会养老保障、社会福利、社会服务等提出了严峻挑战[1]。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高度关注这项社会问题,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养老护理员培训认证工作[2],以满足社会的需求,适应养老事业的发展。养老护理队伍是养老服务行业中从事老年人生活照料、康复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家养老 护理员 培训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责任、能力、职业荣誉感--中国全科医生的专业化幸福道路 被引量:8
18
作者 乔伟 陆新建 奚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1977-1979,共3页
全科医生作为社区卫生服务的供方主体,在基层医疗服务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注重全科医生职业发展,建设全科医生的专业化幸福道路,使更多的优秀医务工作者愿意投身初级卫生保健事业,是我国政策的重要一环。本文以解读《关于建立全科... 全科医生作为社区卫生服务的供方主体,在基层医疗服务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注重全科医生职业发展,建设全科医生的专业化幸福道路,使更多的优秀医务工作者愿意投身初级卫生保健事业,是我国政策的重要一环。本文以解读《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为整体框架,从社区卫生与全科医生的立场出发,以"责任、能力与职业荣誉感"为主线,对目前全科医生制度在现实环境中落地推行的实施策略进行总结和梳理,并建议在"责任委任、能力胜任"的基础上,以个人职业荣誉感带动全科医生职业与行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生 责任 能力 职业荣誉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A管理在病人满意度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9
19
作者 方水芹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3年第4期928-930,共3页
[目的]探讨PDCA管理在病人满意度评价中的运用效果。[方法]根据PDCA管理方法制定持续质量改进计划表,确定质量改进问题、预期目标、实施方案及评价方法,自行设计病人满意度问卷调查表,每月进行1次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运... [目的]探讨PDCA管理在病人满意度评价中的运用效果。[方法]根据PDCA管理方法制定持续质量改进计划表,确定质量改进问题、预期目标、实施方案及评价方法,自行设计病人满意度问卷调查表,每月进行1次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运用柏拉图统计表进行分析,找出病人不满意的主要因素,及时制定相应的管理对策,如此周而复始。[结果]实施PDCA管理1年,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门诊病人的综合满意度由82.5%上升为95.0%,不满意项目由21.8%下降到5.2%(P<0.001);住院病人的综合满意度由79.9%上升为97.1%,不满意项目由24.7%下降到3.6%(P<0.001);整改前病人对门诊和病区护理工作的不满意频数分别为131项和207项,整改后不满意频数分别降至31项和29项,累计频率分别降至23.7%和14.0%,改善效果分别为76.3%和86.0%。整改前后病人满意度明显提高(P<0.001)。[结论]PDCA管理工具是实现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持续改进和提高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管理 病人满意度 持续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