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椎椎弓根螺钉抗拔出强度的生物力学测试 被引量:14
1
作者 韦兴 侯树勋 +1 位作者 赵卫东 周业峰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86-387,共2页
目的 :分析骨密度 (bonemineraldensity ,BMD)和螺钉 椎弓根直径比对椎弓根螺钉拔出强度的影响。方法 :4例新鲜尸体脊柱T2 ~T1 2 椎骨 ,分解为单个椎体 44个 ,共 88个椎弓根。根据骨密度检查及椎弓根横径的测量结果 ,进行骨密度分组 :... 目的 :分析骨密度 (bonemineraldensity ,BMD)和螺钉 椎弓根直径比对椎弓根螺钉拔出强度的影响。方法 :4例新鲜尸体脊柱T2 ~T1 2 椎骨 ,分解为单个椎体 44个 ,共 88个椎弓根。根据骨密度检查及椎弓根横径的测量结果 ,进行骨密度分组 :(A1) 0 .44~ 0 .5 2mg mm3;(A2 ) 0 .5 2~ 0 .70mg mm3;(A3 ) 0 .70~ 0 .92mg mm3和直径比 (椎弓根钉直径 椎弓根横径 )分组 :(B1) 40 %~ 5 5 % ;(B2 ) 5 5 %~ 70 % ;(B3 ) 70 %~85 % ,组合为 9个实验组 ,将 88个椎弓根分组进行拔出测试 (5mm min的速度垂直方向拔出 )。结果 :骨密度明显影响拔出强度 (P <0 .0 1) ,且各组间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小于 0 .0 5 ) ;椎弓根钉直径 椎弓根横径比也明显影响拔出强度 (P <0 .0 1) ,但在B2组 (5 5 %~ 70 % )和B3组 (70 %~ 85 % )间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对于拔出强度来说 ,骨密度和椎弓根钉直径 椎弓根横径比之间有交互作用 ,即协同作用。结论 :建议最佳椎弓根钉直径 椎弓根横径比为 5 5 %~ 70 % ;对于重度骨质疏松的病例 ,应注意抗拔出力不能满足生理要求的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力学 椎弓根 直径 骨密度 拔出强度 BM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穿刺引流术联合干细胞移植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恢复情况、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谭支强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1期2512-2515,共4页
目的:研究微创穿刺引流术联合干细胞移植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恢复情况、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干细胞组患者接受微创穿刺引流术联合干细胞... 目的:研究微创穿刺引流术联合干细胞移植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恢复情况、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干细胞组患者接受微创穿刺引流术联合干细胞移植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微创穿刺引流术.术后28 d 时评估神经功能;术后14、28 d 时,采集外周血并测定神经损伤分子、保护性细胞因子的含量以及 CD34、CD133的表达量.结果:术后28 d 时,干细胞组患者的 GCS 指数、SSS 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术后14、28 d 时,干细胞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 CD34、CD133的 mRNA 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血清中神经元烯醇化酶(NSE)、S100β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血清中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微创穿刺引流术联合干细胞移植治疗有助于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能够促进神经细胞和内皮祖细胞的分化成熟、减轻神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神经损伤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根治术后经空肠造瘘管肠内营养对免疫应答、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陈双喜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24期3411-3414,共4页
目的:研究食管癌根治术后经空肠造瘘管肠内营养对免疫应答、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5月期间在浠水县人民医院诊断为食管癌并接受根治性手术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接受术后经空肠造瘘管肠内营养的EN组以及接受肠... 目的:研究食管癌根治术后经空肠造瘘管肠内营养对免疫应答、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5月期间在浠水县人民医院诊断为食管癌并接受根治性手术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接受术后经空肠造瘘管肠内营养的EN组以及接受肠外营养的PN组。术后1周时和2周时,测定外周血中免疫细胞转录因子的表达量以及血清中肠黏膜损伤标志物、炎症应激标志物的含量。结果:术后1周时和2周时,EN组患者外周血中T-bet的表达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外周血中GATA3、RORγt、Foxp3的表达强度以及血清中DAO、Galectin-1、Galectin-3、Claudin、NE、E、Cor、CRP、CER的含量显著低于PN组。结论:食管癌根治术后经空肠造瘘管肠内营养能够改善免疫应答、肠黏膜屏障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根治术 肠内营养 免疫应答 肠黏膜屏障 炎症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病灶中eEF1A1表达量对癌细胞负荷程度及增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双喜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23期3286-3289,共4页
目的:探讨肺癌病灶中eEF1A1表达量对癌细胞负荷程度及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200例在本院接受肺癌根治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纳入为肺癌组,同期在本院接受急诊手术治疗的肺大泡患者78例被纳入为肺大泡组。对比两组病灶组织中eEF1A1及增殖... 目的:探讨肺癌病灶中eEF1A1表达量对癌细胞负荷程度及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200例在本院接受肺癌根治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纳入为肺癌组,同期在本院接受急诊手术治疗的肺大泡患者78例被纳入为肺大泡组。对比两组病灶组织中eEF1A1及增殖基因表达量的差异,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血管新生指标的含量。采用Pearson检验评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病灶组织中eEF1A1表达量与肿瘤标志物、血管新生指标、增殖基因的相关关系。结果:肺癌组病灶组织中eEF1A1的表达量高于肺大泡组;肺癌组患者血清中CYFRA21-1、ProGRP、CEA、SCC Ag、HIF-1α、VEGF的含量高于肺大泡组且与eEF1A1的表达量呈正相关;肺癌组患者病灶组织中LRRC3B、TUSC3、VPS33B mRNA的表达量低于肺大泡组且与eEF1A1的表达量呈负相关,MACC1、RACK1 mRNA的表达量高于肺大泡组且与eEF1A1的表达量呈正相关。结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存在eEF1A1异常高表达,具体表达量可客观反映肿瘤负荷及肿瘤细胞增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eEF1A1 肿瘤标志物 血管新生指标 增殖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卧位大便器的制作与使用 被引量:3
5
作者 何燕 姜惠霞 李德学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22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卧床患者 侧卧位大便器 革新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绍一种免搬动充气式简易便盆 被引量:1
6
作者 何燕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10期71-71,共1页
关键词 充气式 卧床患者 临床应用 大小便 污染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