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LCL型并网逆变器的复合阻抗重塑方法 被引量:10
1
作者 谢文浩 王建赜 +2 位作者 纪延超 于继来 谢光仁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5-42,50,共9页
LCL型并网逆变器高频谐波衰减能力强,但存在谐振问题,并且并网电流在电网低频谐波电压的扰动下发生严重畸变。建立LCL型并网逆变器的状态空间模型,通过状态反馈有源阻尼控制配置主导极点,对并网逆变器谐振频率的输出阻抗进行校正,引入... LCL型并网逆变器高频谐波衰减能力强,但存在谐振问题,并且并网电流在电网低频谐波电压的扰动下发生严重畸变。建立LCL型并网逆变器的状态空间模型,通过状态反馈有源阻尼控制配置主导极点,对并网逆变器谐振频率的输出阻抗进行校正,引入阻尼比以抑制谐振峰。进一步地,为了抑制电网背景谐波电压对并网电流的扰动,提出一种谐波补偿方法,通过电压前馈函数与二阶Butterworth滤波器串联,重塑逆变器的中低频输出阻抗,同时提高了电压前馈控制对阻抗参数的鲁棒性。采用这种复合阻抗重塑方法时,逆变器的中低频输出阻抗可以增大10倍以上,仿真实验验证了所述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逆变器 有源阻尼 谐波补偿 BUTTERWORTH滤波器 阻抗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速磨煤机内风煤动态换热特性 被引量:19
2
作者 赵虹 余海铭 +4 位作者 杨建国 朱松强 李文华 樊立安 陈理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735-1740,共6页
提高磨煤机出口温度具有显著的经济性,磨煤机内风煤混合的安全性是决定磨煤机出口温度设定值的关键性因素。为了获得中速磨煤机内部一次风与煤粉的动态换热特性,选取HP863碗式中速磨煤机作为对象,采用数值模拟与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 提高磨煤机出口温度具有显著的经济性,磨煤机内风煤混合的安全性是决定磨煤机出口温度设定值的关键性因素。为了获得中速磨煤机内部一次风与煤粉的动态换热特性,选取HP863碗式中速磨煤机作为对象,采用数值模拟与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数值模拟研究了磨煤机内部整体的温度分布,并得到了风煤换热的关键区域;现场试验则针对这一换热的关键区域布置温度测点,测量稳态温度场。研究结果表明,中速磨煤机内部一次风与煤粉的激烈换热过程集中在风煤混合接触后很小的一块区域内,热风温度下降100℃的激烈换热距离约60mm,激烈换热时间仅约0.001s;从一次风与煤粉接触开始,在约240mm的距离内,风煤混合物的温度迅速降低至接近控制的磨煤机出口温度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速磨煤机 风煤换热 温度场 出口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中速磨煤机出口温度对锅炉运行的影响 被引量:33
3
作者 李文华 杨建国 +5 位作者 崔福兴 冯国华 赵虹 章勤 童红政 林闵城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7-30,共4页
利用热重-红外联用技术在空气气氛下对富动24煤进行分析,富动24煤的CO开始析出温度约为265℃,低于265℃时只析出H2O和CO2。结合热平衡计算,认为中速磨煤机磨制富动24煤时只要保证进口热风温度低于265℃,制粉系统可安全运行。在可行性研... 利用热重-红外联用技术在空气气氛下对富动24煤进行分析,富动24煤的CO开始析出温度约为265℃,低于265℃时只析出H2O和CO2。结合热平衡计算,认为中速磨煤机磨制富动24煤时只要保证进口热风温度低于265℃,制粉系统可安全运行。在可行性研究基础上,对温州电厂300 MW机组进行磨煤机出口温度提高试验,磨煤机出口温度由75℃升至95℃时,磨煤机进口热风温度升高到261.4℃,磨煤机出口煤粉气流中无CO存在,空气预热器出口一次风、二次风温度均有所下降,炉膛燃烧和运行参数变化不大,排烟温度降低7℃左右,锅炉效率提高0.37%,发电标准煤耗率下降1.17 g/(kW·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磨煤机出口温度 热重-红外联用技术 经济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低温电除尘器颗粒物脱除特性的工程应用试验研究 被引量:28
4
作者 寿春晖 祁志福 +6 位作者 谢尉扬 邹正伟 刘春红 李敏 李敬伟 李晓东 李文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4326-4332,4515,共7页
对某1000MW燃煤机组低低温电除尘器的颗粒物脱除特性进行试验研究:对设备前后烟道中的烟气颗粒物进行采样、分析,对设备各级电场的捕集飞灰进行检测;初步探寻了低低温状态下烟温与除尘效果的关系,研究了低低温电除尘器对各级粒径颗粒物... 对某1000MW燃煤机组低低温电除尘器的颗粒物脱除特性进行试验研究:对设备前后烟道中的烟气颗粒物进行采样、分析,对设备各级电场的捕集飞灰进行检测;初步探寻了低低温状态下烟温与除尘效果的关系,研究了低低温电除尘器对各级粒径颗粒物的脱除效果、对主要成灰元素的捕集情况。试验结果表明:降低电除尘器进口烟温至低低温状态(87~100℃),可有效提升设备对烟尘的总体脱除能力,除尘效率可达99.9%以上,逃逸烟尘浓度可控制在20mg/m^3以内;调整进口烟温至90℃,PM1脱除效率可达99.44%;元素Si、Al主要分布于较大颗粒(粒径>10μm)被电场捕集,元素Ca、Fe、Mg、S主要富集于可吸入颗粒物(PM10)被电场捕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锅炉 低低温电除尘器 颗粒物 PM1 烟气温度 除尘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负荷脱硝氨逃逸率与SO_3转化率的变化 被引量:17
5
作者 郑方栋 李文华 +4 位作者 赵敏 杨建国 虞上长 柳秀实 赵虹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607-2613,共7页
全负荷甚至全过程脱硝是燃煤电厂的必然趋势。以330MW亚临界机组为对象,通过40%~100%全负荷试验,并在50%负荷时切除高压加热器,以在烟气流量不变的情况下降低烟温,研究负荷与烟温对氨逃逸率和SO_3转化率的影响。全负荷范围内控制SCR入口... 全负荷甚至全过程脱硝是燃煤电厂的必然趋势。以330MW亚临界机组为对象,通过40%~100%全负荷试验,并在50%负荷时切除高压加热器,以在烟气流量不变的情况下降低烟温,研究负荷与烟温对氨逃逸率和SO_3转化率的影响。全负荷范围内控制SCR入口NO_x浓度为220mg/m^3和SCR脱硝效率为65%。氨逃逸率随着负荷的降低先降后升,在50%负荷时最低;SO_3转化率随着负荷的降低而线性下降。在50%负荷切除高压加热器后,烟温由319.5℃降低到288.3℃使氨逃逸率上升约一倍,但仍小于额定负荷下的氨逃逸率。全负荷范围内氨逃逸率均小于3μL/L的设计值,且随着负荷降低并没有异常升高,因此认为在合适的脱硝效率下负荷变化并不是SCR脱硝系统氨逃逸率增加从而导致空预器堵塞的根本原因。因此将机组的SCR烟温下限由300℃调整到290℃,以实现机组全负荷范围内脱硝投运。调整后已运行约1年时间,空预器并没有出现差压异常升高趋势或积灰堵塞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 全负荷脱硝 烟温 氨逃逸率 SO3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电站三维智能虚拟运检系统 被引量:20
6
作者 王会勤 周育才 +1 位作者 左萃 刘志强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3-78,共6页
设计变电站三维智能虚拟运检系统结构和具体制作方案。首先,介绍层次细节和点云计算三维建模的关键技术,利用MultiGen Creator三维建模软件和虚拟开发平台进行三维模型建模;然后,建立用户交互界面和数据库,构建变电站三维智能运检系统;... 设计变电站三维智能虚拟运检系统结构和具体制作方案。首先,介绍层次细节和点云计算三维建模的关键技术,利用MultiGen Creator三维建模软件和虚拟开发平台进行三维模型建模;然后,建立用户交互界面和数据库,构建变电站三维智能运检系统;最后,以安徽阜阳500 kV变电站新建工程为例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直观展示每个设备的属性信息、位置坐标和信息数据,能够模拟生产操作和调取实时监控画面,为变电站的生产管理和运营决策提供可视化平台支持,提升了管理效率和变电站的智能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 虚拟现实 智能运检系统 三维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试验在350MW机组中速磨煤机制粉系统调整中的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刘文胜 童家麟 +1 位作者 李文华 李汝萍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24-228,236,共6页
对一台1 100t/h锅炉的磨煤机进行正交试验,研究了给煤质量流量、一次风量和分离器转速对煤粉细度和制粉单耗的影响,并确定出3个因素对煤粉细度和制粉单耗影响的主次顺序,预测制粉系统的最佳运行方式.结果表明:给煤质量流量和分离器转速... 对一台1 100t/h锅炉的磨煤机进行正交试验,研究了给煤质量流量、一次风量和分离器转速对煤粉细度和制粉单耗的影响,并确定出3个因素对煤粉细度和制粉单耗影响的主次顺序,预测制粉系统的最佳运行方式.结果表明:给煤质量流量和分离器转速对煤粉细度和制粉单耗的影响较大;磨煤机运行一定时间后,需要调整运行参数以保证制粉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研究所得的拟合曲线可以较好地指导机组实际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试验 中速磨煤机 制粉系统 煤粉细度 制粉单耗 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钒基脱硝催化剂SO2氧化率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文华 尹顺利 +3 位作者 金震楠 薛东武 周文 赵会民 《洁净煤技术》 CAS 2019年第5期8-16,共9页
SO3是燃煤机组烟气关键污染物之一,影响机组稳定运行、大气环境质量和人类健康。笔者总结了控制商用SCR脱硝催化剂SO2氧化率的研究进展,包括孔结构调整、隔离层、降低壁厚、形态调整等物理方案,以及载体、助剂、活性组分及表面酸性优化... SO3是燃煤机组烟气关键污染物之一,影响机组稳定运行、大气环境质量和人类健康。笔者总结了控制商用SCR脱硝催化剂SO2氧化率的研究进展,包括孔结构调整、隔离层、降低壁厚、形态调整等物理方案,以及载体、助剂、活性组分及表面酸性优化等化学方案。由于受动力学因素影响(扩散控制),脱硝反应仅发生在催化剂表面75~100μm厚度以内(脱硝区域),而SO 2氧化反应可在整个壁厚内发生(区域),因此减少参与SO 2氧化反应的活性组分数量是物理方案的主要内容。在钒基脱硝催化剂中,活性组分V2O5既可以选择性催化还原NOx,也可将SO2催化氧化为SO3,调控活性组分与载体的相互作用,使NH3、SO2在催化剂表面形成竞争吸附,抑制催化剂对SO 2的吸附,降低活性物种氧化还原能力,是化学方案的有效方法。物理方案较适用于板式脱硝催化剂,而化学方案对于催化剂结构无特殊要求,且化学方案较物理方案具有更好的效果。各技术方案主要基于脱硝反应属于气固非均相催化反应体系特点,从氨气、SO2等反应物扩散、吸附、氧化还原反应等多种角度出发对催化剂配方、物理结构进行优化调整,从而实现脱硝主反应活性K(NOx)与SO2氧化副反应活性K(SOx)的平衡。在商用低SO2氧化率脱硝催化剂开发中,可综合考虑扩散、吸附、氧化还原能力等多种因素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同时采取多种方案对催化剂进行改性,在保证催化剂脱硝性能的前提下,显著降低催化剂的SO 2氧化率。在燃煤机组超低排放要求下,脱硝催化剂使用量或催化剂中活性组分含量明显增加,脱硝系统对SO2氧化率由1%升高到1.5%左右。同时考虑到超低排放要求下后端处理设备对SO3脱除的压力,新型脱硝催化剂SO 2氧化率至少应降低1/3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硝 SCR 催化剂 SO2氧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皮带秤在线远程自动校验与诊断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杨明花 余松青 +2 位作者 陈慧云 黄震威 许峰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2-105,共4页
目前电子皮带秤校验方法主要为实物校验和模拟载荷校验,但都不能消除皮带张力变化产生的误差,也无法"在线校验"。介绍了新型"电子皮带秤在线远程自动校验与诊断系统"的结构、原理及功能,其在校验过程中使用"... 目前电子皮带秤校验方法主要为实物校验和模拟载荷校验,但都不能消除皮带张力变化产生的误差,也无法"在线校验"。介绍了新型"电子皮带秤在线远程自动校验与诊断系统"的结构、原理及功能,其在校验过程中使用"双砝码"叠加,通过2个校验点以拟合称量的模拟线性,同时整圈双砝码累计叠加量可达到总累计量的50%而减小了校验误差;叠加量直接置于秤架上而排除了皮带机张力带来的影响;物料输送过程中的计量数据实时远传和皮带秤在线远程自动校验,大大减少了皮带秤校验和维护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厂 电子皮带秤 远程自动校验 双砝码叠加法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燃式微油点火燃烧器机理及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姜宏武 蔡昌忠 +1 位作者 李文华 翁善勇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3-46,68,共5页
针对火电厂煤粉锅炉冷态节油点火、低负荷稳燃、煤种适应性提高、低NOx运行等要求,开发了新型外燃式微油点火燃烧器,点火燃油量在100 kg/h左右,该燃烧器同时作为主燃烧器使用,并具有低负荷稳燃与低NOx功能。5台锅炉的工业应用结果表明,... 针对火电厂煤粉锅炉冷态节油点火、低负荷稳燃、煤种适应性提高、低NOx运行等要求,开发了新型外燃式微油点火燃烧器,点火燃油量在100 kg/h左右,该燃烧器同时作为主燃烧器使用,并具有低负荷稳燃与低NOx功能。5台锅炉的工业应用结果表明,外燃式微油点火燃烧器可实现锅炉冷态点火,煤粉燃尽率在82%以上,可实现不投油自然停炉,NOx下降率为25%左右,结合燃尽风后NOx下降率达55%左右。中心风是该燃烧器的主要调节手段,数值计算表明,调节中心风可以改变燃烧器出口回流区长度,从而调节煤粉着火点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器 微油点火 外燃式 中心风 稳燃 煤种适应性 低NO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功率汽轮机轴系稳定性受喷嘴进汽模式影响的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为民 顾伟飞 +2 位作者 姚坤 朱宝 万杰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5-67,共3页
目前,参与调峰的汽轮发电机组在低负荷下喷嘴组局部进汽弧度更小,其喷嘴配汽模式的选择更加重要。理论上,局部进汽方式下的对角进汽模式是最优选择。实际上,由于机组制造和安装等因素的影响,汽轮机轴系自身的稳定性差异很大,其对喷嘴进... 目前,参与调峰的汽轮发电机组在低负荷下喷嘴组局部进汽弧度更小,其喷嘴配汽模式的选择更加重要。理论上,局部进汽方式下的对角进汽模式是最优选择。实际上,由于机组制造和安装等因素的影响,汽轮机轴系自身的稳定性差异很大,其对喷嘴进汽模式的敏感性是不同的。给出了典型四调节阀汽轮机局部进汽条件下的对角进汽和连续进汽的组合种类,进行了针对性的调节阀组顺序开关测试试验,结果显示:对于轴系稳定性较好的机组,其1号、2号瓦瓦温和轴振对喷嘴进汽模式的变化不敏感,局部进汽条件下对角进汽模式并不是最优的选择方案,侧缸喷嘴组连续进汽模式整体表现较好。该结论可用于指导优化汽轮机运行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喷嘴进汽 轴系稳定性 敏感性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图像和卷积神经网络的燃煤热值估计算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明花 张克涵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48-153,共6页
火力发电是中国主要的发电方式,煤质优劣直接决定着发电厂的安全生产、经济效益,而收到基低位发热量是煤质优劣的关键指标之一。针对目前煤炭发热量测量程序复杂、不易实时监测等问题,基于高光谱图像和卷积神经网络,提出一种方便、快速... 火力发电是中国主要的发电方式,煤质优劣直接决定着发电厂的安全生产、经济效益,而收到基低位发热量是煤质优劣的关键指标之一。针对目前煤炭发热量测量程序复杂、不易实时监测等问题,基于高光谱图像和卷积神经网络,提出一种方便、快速的热值估计算法。通过高光谱数据采集系统对煤样进行光谱成像,经过高斯低通滤波以及主成分分析,消除采集噪声以及光谱通道之间的数据冗余性;然后采用邻域均值化数据采集方法获得平滑的训练数据与测试数据,搭建7层的卷积神经网络;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力发电 收到基低位发热量 高光谱图像 主成分分析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氏凯伦藻胞内多聚磷酸盐对环境磷变化的响应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金文育 姚炜民 +1 位作者 欧林坚 郑立极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40-345,共6页
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赤潮常发生在磷限制海域,且能长时间维持,可能具有独特的胞内磷储库利用能力和机制,但相关认识很少。因此,论文通过研究不同磷浓度对米氏凯伦藻的生长和生理特征的影响,重点分析了胞内多聚磷酸盐(polyP)... 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赤潮常发生在磷限制海域,且能长时间维持,可能具有独特的胞内磷储库利用能力和机制,但相关认识很少。因此,论文通过研究不同磷浓度对米氏凯伦藻的生长和生理特征的影响,重点分析了胞内多聚磷酸盐(polyP)对环境不同磷含量的响应变化,初步阐明胞内磷储库对米氏凯伦藻生长和维持的作用。结果表明,当环境磷匮乏时,米氏凯伦藻以0.15 d^(-1)的比生长速率维持生长,光合活性和生长能力与磷饱和时无显著差异,表明其可适应低磷环境。米氏凯伦藻胞内磷库可支持细胞分裂近2次。磷胁迫下,米氏凯伦藻胞内polyP被保留,直到磷限制时才被利用,表明polyP不是其优先利用且唯一的磷储库。研究结果从营养生理学角度为磷储库在米氏凯伦藻赤潮发生中的作用提供一定的科学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氏凯伦藻 磷限制 颗粒磷 多聚磷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座起重机变幅系统机电耦合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文华 周育才 汤宇翔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169-171,150,共4页
门座起重机变幅系统存在较复杂的机电耦合作用。为了优化门座起重机变幅系统机电系统的设计,建立了四连杆门座起重机变幅机构的机电耦合动力学方程。以某型号门座起重机为研究对象,通过Adams软件与Matlab/Simulink软件对该机电系统进行... 门座起重机变幅系统存在较复杂的机电耦合作用。为了优化门座起重机变幅系统机电系统的设计,建立了四连杆门座起重机变幅机构的机电耦合动力学方程。以某型号门座起重机为研究对象,通过Adams软件与Matlab/Simulink软件对该机电系统进行联合仿真,得出了在额定负载下,门座起重机变幅系统在工作过程中的动态特性曲线,验证了该机电系统设计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座起重机 机电耦合 动力学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式GGH蒸汽吹灰器改造数值模拟及工程验证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文华 鲍听 +3 位作者 沈利 王来邦 杨毅均 张光学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8-123,共6页
蒸汽吹灰器在燃煤电站锅炉的应用非常广泛,但由于蒸汽温度高、动量大,加上有时因过热度不足或疏水不充分使吹灰射流带水,因此对受热面热冲击较大,常发生吹损管壁等事故。对此,本文以浙江某电厂660 MW机组锅炉管式GGH烟气冷却器吹灰系统... 蒸汽吹灰器在燃煤电站锅炉的应用非常广泛,但由于蒸汽温度高、动量大,加上有时因过热度不足或疏水不充分使吹灰射流带水,因此对受热面热冲击较大,常发生吹损管壁等事故。对此,本文以浙江某电厂660 MW机组锅炉管式GGH烟气冷却器吹灰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将吹灰工质改为1.2 MPa压缩空气,并将喷嘴改为内径为14 mm的文丘里缩放喷嘴的改造方案。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采用喉口直径为14 mm的文丘里喷嘴时,压缩空气射流刚性很强,最高速度为2.1马赫,有效吹灰距离可以达到改造前的80%。从实际运行数据看,采用压缩空气吹灰的换热器模块阻力小于蒸汽吹灰的模块阻力,吹灰系统运行良好,未再发生管壁吹损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吹灰器 压缩空气 蒸汽 吹灰系统 管式GGH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锅炉SNCR脱硝对于SO_3生成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胡建根 李文华 +3 位作者 韩高岩 吕洪坤 肖海平 王磊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5-80,共6页
利用化学反应动力学计算研究燃煤锅炉的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对于气相中SO_3生成过程的影响,并进一步考虑喷氨位置、氨氮比与SO_3脱除率的关系。结果表明:SNCR对于SO_3具有一定脱除作用,这主要是由于喷氨后,通过相关基元反应使得自由... 利用化学反应动力学计算研究燃煤锅炉的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对于气相中SO_3生成过程的影响,并进一步考虑喷氨位置、氨氮比与SO_3脱除率的关系。结果表明:SNCR对于SO_3具有一定脱除作用,这主要是由于喷氨后,通过相关基元反应使得自由基H和HO_2的浓度变大,进而抑制或分解SO_3的缘故。随着氨氮比增加,SO_3脱除率升高,当氨氮比为1.2,在烟气温度约1 000℃位置处喷氨时SO_3脱除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反应动力学计算 燃煤锅炉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 SO3 基元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低温电除尘器粉尘及SO_3协同去除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曹御风 姚宇平 +2 位作者 刘含笑 李文华 郦建国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1-124,共4页
为使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超低排放,近年低低温电除尘技术开始得到应用。以浙能温州电厂660MW机组低低温电除尘器为研究对象,对低低温电除尘器粉尘及SO_3协同去除效果进行了测试,对烟气的常规温度和低低温状态下飞灰比电阻的变化及其除尘... 为使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超低排放,近年低低温电除尘技术开始得到应用。以浙能温州电厂660MW机组低低温电除尘器为研究对象,对低低温电除尘器粉尘及SO_3协同去除效果进行了测试,对烟气的常规温度和低低温状态下飞灰比电阻的变化及其除尘提效幅度开展研究。结果表明:烟气冷却器投运后,低低温工况条件下的飞灰工况比电阻值较常规烟气工况降低了1个数量级,烟尘排放质量浓度由6.94 mg/m^3降至3.25 mg/m^3,达到超低排放要求;SO_3脱除率达9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低温电除尘器 多污染物协同去除 超低排放 烟尘 三氧化硫 工况比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CAD的电力系统电压调节器仿真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陈新琪 秦刚华 +3 位作者 杨敏 赵力航 陈蓉 谢葛尚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1-86,139,共7页
发电厂高压母线电压稳定性对大电网电压稳定性至关重要。加装电力系统电压调节器(power system voltage regulator, PSVR),可以提高发电机有效的动态无功储备容量,达到提高发电厂高压母线电压稳定的目的。首先基于PSVR数学模型,分析其... 发电厂高压母线电压稳定性对大电网电压稳定性至关重要。加装电力系统电压调节器(power system voltage regulator, PSVR),可以提高发电机有效的动态无功储备容量,达到提高发电厂高压母线电压稳定的目的。首先基于PSVR数学模型,分析其负调差作用;而后以某电厂PSVR实际应用示范工程为背景,搭建出基于电力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power systems computer aided design, PSCAD)的PSVR研究系统详细仿真模型,模拟电网事故、冲击负荷、无功电压波动等各类扰动,考核并验证PSVR在提高机组对电力系统无功支撑等方面的作用。仿真结果表明:PSVR能充分利用发电机潜在无功容量,提高发电机无功响应速度,使暂态电压恢复更快,提高了机组对发电厂高压母线电压稳定支撑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电压调节器(PSVR) 电磁暂态仿真 电压稳定 动态无功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低温条件下飞灰工况比电阻特性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含笑 姚宇平 +3 位作者 郦建国 李文华 方小伟 郭滢 《洁净煤技术》 CAS 2017年第5期125-128,共4页
为研究电除尘器低低温工况条件下飞灰工况比电阻特性,探讨采用数学模型计算飞灰工况比电阻的可行性,采用BDL型工况飞灰比电阻测试仪对3个典型项目开展飞灰工况比电阻现场在线测定,同时基于R.E.Bickelhaupt模型计算玉环电厂、温州电厂、... 为研究电除尘器低低温工况条件下飞灰工况比电阻特性,探讨采用数学模型计算飞灰工况比电阻的可行性,采用BDL型工况飞灰比电阻测试仪对3个典型项目开展飞灰工况比电阻现场在线测定,同时基于R.E.Bickelhaupt模型计算玉环电厂、温州电厂、长兴电厂3个项目飞灰工况比电阻值,并对计算值和实测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低低温工况时飞灰工况比电阻值明显低于常温工况,但模型计算值与实测数据尚存一定差距,该模型仍需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厂 工况比电阻 低低温电除尘器 电除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先进热工控制策略优化的热控仿真调试装置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明花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48-52,共5页
目前高级热工控制策略研究过程中存在缺乏简单有效的调试手段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利用高精度仿真技术,在最小分散控制系统基础上研发热控仿真调试装置,该装置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扩展性,可用于热控人员培训和热工控制逻辑优化。针对... 目前高级热工控制策略研究过程中存在缺乏简单有效的调试手段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利用高精度仿真技术,在最小分散控制系统基础上研发热控仿真调试装置,该装置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扩展性,可用于热控人员培训和热工控制逻辑优化。针对某600 MW超临界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存在调节精度差的问题提出优化方案,并在所建立的热控仿真调试装置进行了组态和仿真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优化方案提高了协调控制系统的精度和准确度。该优化案例的成功也表明了所研发的热控仿真调试装置能够满足先进热工控制策略调试的要求,为先进热工控制策略调试和开展相应研究提供了手段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机组 热工控制 仿真技术 协调控制系统 策略 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