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栀子花乙酸乙酯萃取物对副溶血性弧菌抑菌活性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胡钰 张齐杰 +4 位作者 傅纤雯 王艳 许光治 张有做 倪勤学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51-59,共9页
为探究栀子花乙酸乙酯相(Gardenia jasminoides Eills flower-ethyl acetate extract,GFE-EA)对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emolyticus)的抑菌活性及机理,测定了GFE-EA对V.parahemolyticus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 concentration,... 为探究栀子花乙酸乙酯相(Gardenia jasminoides Eills flower-ethyl acetate extract,GFE-EA)对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emolyticus)的抑菌活性及机理,测定了GFE-EA对V.parahemolyticus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 concentration,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通过对其生长曲线、细胞内容物泄露、细胞壁膜通透性、流动性和完整性、胞内酶活性,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等的影响来探究其可能存在的抑菌机理。结果表明,GFE-EA对V.parahemolyticus的MIC和MBC分别达到2.5、20 mg/mL。与高于MIC浓度的GFE-EA共培养,发现细菌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上清液中核酸和蛋白质含量有显著的增加,扫描电镜发现菌体细胞形态变化明显,细胞膜流动性、通透性和完整性变差,V.parahemolyticus胞内抗氧化酶及ATP酶活性均呈下降趋势,MDA含量上升,ROS水平升高,并且其DNA荧光强度变弱,电泳条带弥散。说明GFE-EA能够通过延迟缩短细菌生长的对数期,破坏细菌细胞壁膜系统和细胞形态,影响胞内能量代谢,破坏菌体遗传物质等来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甚至导致其死亡。该研究为探明GFE-EA抑制食源性病原菌的机理奠定了理论基础,表明栀子花在天然食品防腐剂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开发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花 副溶血性弧菌 抑菌机理 扫描电子显微镜 DNA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栀子果油煎炸过程中的品质变化及对油条和薯条的感官影响
2
作者 周玮滢 杨良缘 +3 位作者 张齐杰 高前欣 张有做 倪勤学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6-92,共7页
为了探究栀子果油煎炸过程中的品质变化,选择薯条和油条2种代表性煎炸食材,将栀子果油在煎炸20 h内每隔2 h的酸价、羰基价、过氧化值和极性组分与大豆油、棕榈油在同等条件下煎炸的理化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棕榈油煎炸后的品质较高,... 为了探究栀子果油煎炸过程中的品质变化,选择薯条和油条2种代表性煎炸食材,将栀子果油在煎炸20 h内每隔2 h的酸价、羰基价、过氧化值和极性组分与大豆油、棕榈油在同等条件下煎炸的理化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棕榈油煎炸后的品质较高,栀子果油和大豆油比较相似,栀子果油可以作为煎炸油。但栀子果油连续煎炸12 h时极性组分超过国家现有煎炸油的卫生标准,因此其连续煎炸时间不能超过12 h。同时对煎炸1、10、20 h的油条和薯条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煎炸食材相同时,3种食用油的感官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栀子果油对油条和薯条的品质无不良影响,适合作为煎炸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果油 煎炸 油条 薯条 感官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栀子果主要经济性状及栀子果仁油成分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倪勤学 高前欣 +3 位作者 徐志丰 许光治 翁学军 张有做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8-84,共7页
为系统研究我国主要栀子果实的品种品质,以山栀子和水栀子果实为原料,测定果重、果皮厚度、果高、果直径、壳仁比、出籽率、出油率等主要经济性状及粗蛋白、粗脂肪、膳食纤维、可溶性总糖等营养成分和总环烯醚萜类、总藏红花素、总胡萝... 为系统研究我国主要栀子果实的品种品质,以山栀子和水栀子果实为原料,测定果重、果皮厚度、果高、果直径、壳仁比、出籽率、出油率等主要经济性状及粗蛋白、粗脂肪、膳食纤维、可溶性总糖等营养成分和总环烯醚萜类、总藏红花素、总胡萝卜素和总黄酮等功能成分含量。同时对栀子果仁油的理化性质、脂肪酸和不皂化物组成及主要生物活性物质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水栀子果在单果重量(2.10 g)、果实直径(20.47 mm)等经济指标上显著高于山栀子果(单果重量和果实直径分别0.91 g、10.84 g),而总环烯醚萜含量(5.35%)显著低于山栀子果(8.77%),其余主要营养功能成分无显著性差异。两种栀子果的油脂含量相近(约25%),理化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主要脂肪酸均为亚油酸,含量高于48%。栀子果仁油的不皂化物主要有甾醇类、三萜醇类、烃类和维生素E类,其中以甾醇类含量最高(均超过50%)。山栀子果仁油中的总甾醇(59.37%)、角鲨烯(11.42%)等主要生物活性物质含量高于水栀子,而维生素E类含量低于水栀子。综合分析,水栀子从果实产量及产油量上优于山栀子,但总环烯醚萜含量及油中主要生物活性物质含量较低。两者从栀子果及果仁油的营养、功能方面评价各有千秋,故在食用特别是栀子果仁油的利用方面两者可混用。试验结果为栀子果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栀子 水栀子 果仁油 经济性状 营养成分 功能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炼栀子果油氧化稳定性研究及货架期预测 被引量:10
4
作者 金清馨 许光治 +3 位作者 倪勤学 孙辰茹 高前欣 张有做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6-89,共4页
以精炼栀子果油为原料,分析了不同贮藏条件(光照、氧气、温度)对精炼栀子果油过氧化值的影响,建立精炼栀子果油的氧化动力学模型,预测精炼栀子果油的货架期。结果表明:精炼栀子果油的氧化稳定性受光照、氧气和温度的影响,在避光、密封... 以精炼栀子果油为原料,分析了不同贮藏条件(光照、氧气、温度)对精炼栀子果油过氧化值的影响,建立精炼栀子果油的氧化动力学模型,预测精炼栀子果油的货架期。结果表明:精炼栀子果油的氧化稳定性受光照、氧气和温度的影响,在避光、密封、低温的贮藏条件下能有效降低过氧化值的增长速率,延长贮藏时间。精炼栀子果油的氧化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所得模型为C=C_0·exp[exp(-4 495. 1/T+11. 69)·t]。通过推算可得出密封、避光条件下精炼栀子果油在25、20、15℃条件下的货架期分别为95、123、160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果油 氧化稳定性 氧化动力学模型 货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栀子果油软脱胶工艺优化及对栀子果油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孙辰茹 许光治 +3 位作者 张欣元 金清馨 屠梦婷 张有做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7-52,共6页
为了研究软脱胶对栀子果油的影响,以SDS浓度、EDTA浓度、脱胶时间、脱胶温度为参数进行了单因素实验,并通过正交试验得出软脱胶的最佳工艺条件。在此基础上,比较分析了软脱胶和磷酸脱胶对栀子果油理化性质、脂肪酸组成、功能性成分、DPP... 为了研究软脱胶对栀子果油的影响,以SDS浓度、EDTA浓度、脱胶时间、脱胶温度为参数进行了单因素实验,并通过正交试验得出软脱胶的最佳工艺条件。在此基础上,比较分析了软脱胶和磷酸脱胶对栀子果油理化性质、脂肪酸组成、功能性成分、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软脱胶的最佳条件为脱胶时间30 min、脱胶温度65℃、SDS浓度30 mmol/L、EDTA浓度50 mmol/L,在该条件下,栀子果油软脱胶的脱胶率达到92. 83%,而磷酸脱胶油仅为74. 99%。软脱胶油的过氧化值和酸价相比于毛油显著降低,而磷酸脱胶油的过氧化值和酸价则显著上升。软脱胶油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也显著高于磷酸脱胶油。两种脱胶油的功能性成分含量和脂肪酸组成均没有显著差异。综合分析,软脱胶不仅有较高的脱胶率,脱胶后栀子油的抗氧化能力较好,且对栀子油主要功能成分没有明显影响,可望用于功能栀子果油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果油 软脱胶 磷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微粉碎对栀子粕功能成分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新 吴欣怡 +4 位作者 屠梦婷 金清馨 孙辰茹 张有做 许光治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572-1579,共8页
为研究超微粉碎对栀子粕功能成分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分别制备5种不同粒度栀子粕粉,包括3种粒度超微粉和2种粒度常规粉,并对5种粒度栀子粕粉的总黄酮、总环烯醚萜、类胡萝卜素含量及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与比较。结果表明,5种粒度栀... 为研究超微粉碎对栀子粕功能成分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分别制备5种不同粒度栀子粕粉,包括3种粒度超微粉和2种粒度常规粉,并对5种粒度栀子粕粉的总黄酮、总环烯醚萜、类胡萝卜素含量及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与比较。结果表明,5种粒度栀子粕粉均含有一定量的黄酮类、环烯醚萜类及类胡萝卜成分,并具有一定抗氧化活性。各粉体间3种功能成分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均存在明显差异,且超微粉碎粉的上述各成分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均显著高于常规粉碎粉,此外,各粉体的抗氧化活性与粒径呈显著负相关性,但与3种功能成分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粒径最小的超微粉Ⅲ的3种功能成分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4种粉体,其总黄酮、总环烯醚萜、类胡萝卜素含量依次为15.85mg RE·g-1DW、170.49 mg GE·g-1DW和17.46 mg BCE·g-1DW,较普通粉分别提高了31.97%、72.89%和76.01%。综上,超微粉碎显著提高了栀子粕粉体的功能成分溶出度和抗氧化活性,可作为栀子粕功能产品开发的一种前处理手段。本研究为栀子粕粉体的加工、保健品及天然抗氧化剂的开发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粕 超微粉碎 功能成分 抗氧化活性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气压光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用于食用油掺假的快速定性定量鉴别 被引量:1
7
作者 傅纤雯 金铭浩 +6 位作者 花磊 李海洋 许光治 倪勤学 高前欣 张有做 王艳 《中国粮油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35-243,共9页
建立了高气压光电离飞行时间质谱(HPPI-TOFMS)对油脂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快速分析方法,1.5 min内即可获得不同油品的VOCs指纹图谱。以特级初榨橄榄油(EVOO)的掺假鉴别为例,利用OPLS-DA的S-plot曲线,获得其他3种低价植物油(精炼菜籽油... 建立了高气压光电离飞行时间质谱(HPPI-TOFMS)对油脂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快速分析方法,1.5 min内即可获得不同油品的VOCs指纹图谱。以特级初榨橄榄油(EVOO)的掺假鉴别为例,利用OPLS-DA的S-plot曲线,获得其他3种低价植物油(精炼菜籽油,r-RO;花生油,PO;芳香菜籽油,f-RO)与EVOO相区别的特征VOCs。基于每种油品的特征VOCs,实现盲样的定性鉴别。对EVOO中分别掺入r-RO,PO和f-RO的二元掺假混合物进行HPPI-TOFMS分析,构建掺假浓度和特征VOCs信号强度之间的线性方程,对盲样的掺假浓度进行定量预测,3种盲样的“总-平均预测偏差绝对值的平均值”均位于3%以内,体现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HPPI-TOFMS无需样品前处理,操作简单,分析快速,环境友好,可实现食用油掺假的快速定性定量鉴别,有望应用于海量市场样品的高通量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气压光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食用油掺假 快速 定性定量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