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态适应性的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方法 被引量:3
1
作者 谢炳煌 《现代园艺》 2024年第2期178-179,182,共3页
植物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具有调节气候、净化空气、保护土壤等功能。合理配置不同类型的植物,可以提升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提高生态服务功能,使城市变得更加宜居。基于生态适应性的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应根... 植物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具有调节气候、净化空气、保护土壤等功能。合理配置不同类型的植物,可以提升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提高生态服务功能,使城市变得更加宜居。基于生态适应性的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应根据植物生长及景观设计需要,合理选择绿化植物及配置形式,以显著提升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优势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充分满足城市园林生态适应性和多样化发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适应性 城市园林 绿化植物配置 配置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转鼓去除苯乙烯废气的工艺优化及微生物群落分析
2
作者 贯文瑶 周宿安 +2 位作者 俞国英 张奕凯 沙昊雷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23-1127,共5页
在活性污泥中筛出高效复合菌剂用于生物转鼓去除苯乙烯废气。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NaCl质量分数、pH、温度、转速和气体流量对生物转鼓去除苯乙烯废气的影响,发现前3者才有显著影响(P<0.05)。进一步对这3种因素进行响应面优化实验,发... 在活性污泥中筛出高效复合菌剂用于生物转鼓去除苯乙烯废气。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NaCl质量分数、pH、温度、转速和气体流量对生物转鼓去除苯乙烯废气的影响,发现前3者才有显著影响(P<0.05)。进一步对这3种因素进行响应面优化实验,发现温度影响最小,pH影响最大。当pH为7.0、温度为33.46℃、NaCl质量分数为0.97%时,苯乙烯去除率最大,达到96.49%。微生物群落分析表明,生物转鼓中的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约72%;优势菌属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罗河杆菌属(Rhodanobacter),相对丰度分别为34.86%、7.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菌剂 生物转鼓 苯乙烯废气 响应面优化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胡凤平 《花卉》 2024年第4期49-51,共3页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设计人员利用植物造景,不仅可以为园林景观观赏者提供优质的绿色环境,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园林景观设计的艺术性,处理好人类和自然以及生物之间的关系调节,营造协调合理的环境氛围。主要对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应用...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设计人员利用植物造景,不仅可以为园林景观观赏者提供优质的绿色环境,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园林景观设计的艺术性,处理好人类和自然以及生物之间的关系调节,营造协调合理的环境氛围。主要对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应用方法进行分析。园林景观中设计者可以根据植物造景的定义和特点,以及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的积极影响做出详细的分析,合理规划造景植物,遵循植物造景的科学性,发挥植物造景对园林气候和水环境以及生态环境的促进作用,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景观设计 植物造景 应用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能型技术在风景园林施工中的应用
4
作者 谢炳煌 《花卉》 2024年第8期64-66,共3页
风景园林工程的施工内容较为复杂,涉及多项环节,在实际建设施工中有关部门要积极引入先进的节能型技术,将其合理应用到各施工环节中也需要积极探索和采用节能型技术,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将重点介绍太阳能技术、水循环技术、... 风景园林工程的施工内容较为复杂,涉及多项环节,在实际建设施工中有关部门要积极引入先进的节能型技术,将其合理应用到各施工环节中也需要积极探索和采用节能型技术,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将重点介绍太阳能技术、水循环技术、节能型材料、节能型灌溉技术以及合理构建雨水收集系统等节能型技术在风景园林施工中的应用,并分析其中的注意事项。通过多个方面探讨节能型技术在风景园林施工中的应用,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促进风景园林施工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型技术 风景园林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景观保护策略解析
5
作者 谢炳煌 赵建伟 《现代园艺》 2023年第2期185-187,共3页
在理解《欧洲风景公约》关于“景观”和“文化景观”相关内容的基础上,以“文化景观”保护为主线,探讨了欧美国家及日本对城市景观、乡村景观的保护理念、途径、措施,并归纳了国外景观保护的共同点及可供我国景观保护借鉴的思路。
关键词 文化景观 保护 理念 途径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