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融科技与银行流动性创造差异化:基于DID准自然实验的实证分析
1
作者 赵莉娜 周丹 周昕瑾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5-75,共11页
银行金融科技赋能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抑或亦是一把双刃剑?本文从银行流动性创造效率视角,实证研究了银行金融科技对于银行流动性创造效率的差异化影响。利用我国金融科技发展政策的准自然实验,本文实证研究发现:银行金融科技对于流... 银行金融科技赋能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抑或亦是一把双刃剑?本文从银行流动性创造效率视角,实证研究了银行金融科技对于银行流动性创造效率的差异化影响。利用我国金融科技发展政策的准自然实验,本文实证研究发现:银行金融科技对于流动性创造的影响存在着显著结构性差异,以及个体特征效应;银行金融科技的流动性创造效应得益于成本下降与结构优化,但同时也显著受到信贷风险水平的制约,即信贷风险水平越低,银行金融科技的流动性创造效应越大;准自然实验的检验结果也验证了上述结论。本文的实证结论为个性化、有针对性的制定和执行金融科技发展政策,为银行防控金融科技赋能中的信贷风险,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 银行流动性 结构性差异 准自然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的农业金融供给创新路径
2
作者 黄怡琳 王聪聪 《四川农业科技》 2025年第1期160-164,共5页
新质生产力为农业金融供给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创新机遇。在智能化、绿色化和规模化等趋势的推动下,农业金融需求日益多样化。然而,传统金融供给模式已难以适应这些变化,亟需探索创新路径。为此,农业金融供给创新应聚焦于产品与服务创新,... 新质生产力为农业金融供给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创新机遇。在智能化、绿色化和规模化等趋势的推动下,农业金融需求日益多样化。然而,传统金融供给模式已难以适应这些变化,亟需探索创新路径。为此,农业金融供给创新应聚焦于产品与服务创新,开发符合农业生产特点的金融产品,并借助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提升服务效率。同时,强化风险控制机制,运用先进技术手段进行风险评估与预警,确保金融安全。此外,政府政策支持与金融机构间的合作模式创新也至关重要,它们共同构成农业金融供给创新的基石,为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助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农业金融 创新供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市场与实体部门的金融风险溢出及宏观政策调控效果 被引量:4
3
作者 单敬群 王浩楠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7,共15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为有效监测我国资本市场与实体部门的金融风险溢出,本文通过TVP-VAR模型测度了金融风险动态溢出指数和吸收指数,利用有向网络拓扑结构考察金融风险主要溢出路径和特殊时期演变规律,再基于T...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为有效监测我国资本市场与实体部门的金融风险溢出,本文通过TVP-VAR模型测度了金融风险动态溢出指数和吸收指数,利用有向网络拓扑结构考察金融风险主要溢出路径和特殊时期演变规律,再基于TVP-FAVAR模型实证研究宏观政策的金融风险溢出调控效果。研究表明,(1)金融风险溢出效应在2015年后增强,各资本市场与实体部门的风险溢出效应呈非线性。(2)在金融系统内,“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和“政府部门→企业部门”是主要的风险溢出路径,且次贷危机时期风险溢出效应显著增强,尤其是股票市场,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时期的风险溢出路径更为复杂。(3)从宏观政策调控效果看,次贷危机期间,提高货币市场利率、降低货币增速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风险溢出的调控效果更显著,而疫情期间,财政政策和外汇干预政策的调控效果更显著。上述结果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制定宏观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市场 实体部门 吸收效应 溢出效应 宏观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影响的时空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邓晓军 邹静 虞孟滔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3-126,共14页
从地理学的时空角度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不仅可为科学认识两者的关系提供一个新视角,还可为制定地区差异性的共同富裕政策提供决策参考。基于全国260个地级市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在有效测度数字普惠金融与共同富裕水... 从地理学的时空角度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不仅可为科学认识两者的关系提供一个新视角,还可为制定地区差异性的共同富裕政策提供决策参考。基于全国260个地级市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在有效测度数字普惠金融与共同富裕水平的基础上,运用空间自相关、Dagum基尼系数、时空地理加权回归(GTWR)模型对其时空格局、时空差异与时空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与共同富裕的时空分布格局基本一致,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且空间聚集特征显著,热点区主要分布在东南地区;数字普惠金融与共同富裕各自的总体差异均较小,东部地区内部的共同富裕差异最大,且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差异最大,总体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之间的差异;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具有显著的时空效应,呈现出带状分布且自西向东逐渐增加,最强的影响一直位于长三角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数字普惠金融 时空格局 时空差异 时空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与就业波动:机制分析与效应识别
5
作者 喻贞 翟浩东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0-86,共17页
企业是就业创造、就业促进和就业稳定的关键载体。利用2010—2022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实证分析数字金融发展对就业波动的影响及内在机理发现:数字金融发展显著影响就业波动,两者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效应;数字金融发展通过创造效应加剧了... 企业是就业创造、就业促进和就业稳定的关键载体。利用2010—2022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实证分析数字金融发展对就业波动的影响及内在机理发现:数字金融发展显著影响就业波动,两者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效应;数字金融发展通过创造效应加剧了就业波动,通过抗风险效应抑制就业波动,且前一效应起到主导作用;数字金融发展促进了就业技能结构升级,对高管团队年龄差异小的民营企业起到“就业稳定器”作用,并推动了就业结构的优化;数字金融发展呈现供应链溢出效应,上游企业的数字金融发展对中游企业就业波动的溢出效应比对下游企业的溢出效应更显著。基于此,建议加快数字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持续增强企业的就业吸纳能力,优化欠发达地区民营企业的数字金融服务环境,以及加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联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就业波动 劳动力需求 创造效应 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内在逻辑与关键议题 被引量:1
6
作者 杜立民 刘倬嫣 肖赵华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41,157,共12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在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民生福祉、国际影响等方面都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本文首先提炼了这一理念的五大核心特征,并从理论和现实两个维度深刻剖析其内在逻辑。随后,本文结合学术前沿和发...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在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民生福祉、国际影响等方面都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本文首先提炼了这一理念的五大核心特征,并从理论和现实两个维度深刻剖析其内在逻辑。随后,本文结合学术前沿和发展实际,探讨了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相关的五大关键议题,包括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适应气候变化以及能源体系转型,并指出了这些议题的未来研究方向。最后,本文总结全文,提出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金融稳定的非线性泰勒规则——中国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9
7
作者 耿中元 李薇 翟雪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24,共13页
本文首先构建了金融稳定指数,并结合中国实际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指数能够较好地反映中国金融业的稳定状况;然后基于STR模型构建了考虑金融稳定的非线性泰勒规则模型,并以中国的经验数据进行了估计和检验。结果发现:以滞后一期产出缺... 本文首先构建了金融稳定指数,并结合中国实际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指数能够较好地反映中国金融业的稳定状况;然后基于STR模型构建了考虑金融稳定的非线性泰勒规则模型,并以中国的经验数据进行了估计和检验。结果发现:以滞后一期产出缺口为转换变量的、考虑金融稳定的泰勒规则呈现出非线性特征;与不考虑金融稳定的非线性泰勒规则相比,以滞后一期产出缺口为转换变量的、考虑金融稳定的非线性泰勒规则,满足泰勒条件,在拟合优度方面表现更好,有助于中央银行在实现价格、产出目标的同时兼顾金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勒规则 非线性 金融稳定 ST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金融衍生工具使用效果的实证分析——基于现金流动风险监控视角 被引量:9
8
作者 李连华 杨晨杰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3-59,共7页
金融衍生工具使用效果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共同关心的问题之一。已有研究虽文献丰富,但并未形成一致的研究结论。本文以现金流的调控效应为研究视角,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企业运用金融衍生工具能够减少现金流的波动... 金融衍生工具使用效果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共同关心的问题之一。已有研究虽文献丰富,但并未形成一致的研究结论。本文以现金流的调控效应为研究视角,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企业运用金融衍生工具能够减少现金流的波动幅度,增强现金流的稳定性,并由此提升公司的价值和业绩;而且非国有企业由于其所受的干预和监管较少,在金融衍生工具的使用和选择上具有较多的自主性,从而与国有企业相比具有更好的使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衍生工具 风险管理 公司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互联网金融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构建 被引量:14
9
作者 张超 朱维娜 《征信》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5-29,共5页
对中小企业在互联网金融中的指标设计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利用层次分析法构造中小企业在互联网金融中的信用指标,并利用Q品牌网络直营专卖店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评价体系具有可行性。这为解决目前互联网金融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提供一... 对中小企业在互联网金融中的指标设计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利用层次分析法构造中小企业在互联网金融中的信用指标,并利用Q品牌网络直营专卖店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评价体系具有可行性。这为解决目前互联网金融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提供一种思路,也为政府对互联网金融中小企业信用管理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中小企业信用指标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消费与金融发展——基于MS-VAR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剑锋 黄敏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13,共7页
运用马尔科夫转移向量自回归模型(MS-VAR)研究中国近30年期间能源消费与金融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相比于传统的线性关系前提下的研究,此方法可以观测到两个变量之间的动态变化关系,即能源消费与金融发展的相互关系会随着区制的不同而不... 运用马尔科夫转移向量自回归模型(MS-VAR)研究中国近30年期间能源消费与金融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相比于传统的线性关系前提下的研究,此方法可以观测到两个变量之间的动态变化关系,即能源消费与金融发展的相互关系会随着区制的不同而不同。研究表明,能源消费在区制2和区制3都显著影响金融发展,而金融发展只在区制3会显著影响能源消费。同时在非线性框架下,能源消费与金融发展不存在显著的格兰杰因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 金融发展 马尔科夫转移向量自回归模型 因果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县域经济持续增长的动态演化机制研究——一个财政支出结构的视角 被引量:4
11
作者 方霞 益智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8-26,共9页
由美国的次级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得全球各国经济都遭受重创,当前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是政府的当务之急。本文通过从理论层面阐述政府支出结构等因素与经济持续增长的动态演化机制,并对2003-2012年浙江省58个县域政府支出结构对县域... 由美国的次级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得全球各国经济都遭受重创,当前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是政府的当务之急。本文通过从理论层面阐述政府支出结构等因素与经济持续增长的动态演化机制,并对2003-2012年浙江省58个县域政府支出结构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私人投资、就业人数、政府各项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从静态回归结果看,私人投资、全社会就业人口和政府各项支出对经济增长均有明显的推动作用,无论短期效应还是长期效应,私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政府财政支出结构中消费性支出对县域经济增长的长期和短期效应都大于教育事业性支出和科学事业支出,教育事业性支出对县域经济增长的长期促进效应大于科学事业支出,短期则反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支出 经济增长 政府支出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居民金融性资产收入代际传递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建和 邢慧敏 黄林峰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4-63,共10页
本文利用CHIPS、CGSS及CHNS等数据,量化了金融性资产、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收入代际传递性贡献,并结合实际对分析金融性资产及收入对我国收入代际传递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居民收入代际传递整体上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态势,城镇居民... 本文利用CHIPS、CGSS及CHNS等数据,量化了金融性资产、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收入代际传递性贡献,并结合实际对分析金融性资产及收入对我国收入代际传递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居民收入代际传递整体上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态势,城镇居民的收入代际传递性远高于农村,高收入居民的收入代际传递性远高于低收入居民;包含房产的金融性资产对居民收入代际传递具有明显影响,可解释比例高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其中房产房贷的影响作用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性资产 收入代际传递 代际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渔业保险财政补贴及其运行效率分析——基于浙江省渔业互保协会的数据 被引量:8
13
作者 叶晓凌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1-48,共8页
运用福利经济学的外部性理论阐述了海洋渔业保险财政补贴的政策依据,在此基础上,采用浙江省海洋渔业互保协会2005-2014年的经营数据,运用DEA模型对财政补贴的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省海洋渔业保险地方财政补贴资金运行整体效... 运用福利经济学的外部性理论阐述了海洋渔业保险财政补贴的政策依据,在此基础上,采用浙江省海洋渔业互保协会2005-2014年的经营数据,运用DEA模型对财政补贴的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省海洋渔业保险地方财政补贴资金运行整体效率较高,但一些地区出现规模报酬递减,说明财政补贴规模在当前路径依赖下已接近饱和,需要经营主体在管理制度和经营方式上进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渔业保险 财政补贴 效率分析 DEA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市场试点政策与控排企业短债长用
14
作者 张金龙 张维 郝欢欢 《证券市场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12,23,共11页
碳市场建设推动了企业升级设备、加大研发投入,但在实践中,也可能引发企业为进行相关长期资产投资而短债长用,尤其是面临融资约束的企业。本文以碳市场政策的渐进推进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期三重差分模型探究碳市场对企业短债长用行为的... 碳市场建设推动了企业升级设备、加大研发投入,但在实践中,也可能引发企业为进行相关长期资产投资而短债长用,尤其是面临融资约束的企业。本文以碳市场政策的渐进推进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期三重差分模型探究碳市场对企业短债长用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碳市场试点政策加剧了控排企业短债长用现象。机制检验表明,一是碳市场主要依据企业自主估算并报告的碳排放量进行配额扣除,使得企业可能掩盖真实碳数据,加剧了债权人与控排企业的信息不对称,使其倾向于发放短期贷款;二是长期机构投资者可能主动减持控排企业股票,这释放出企业环境风险攀升的负面信号,使得债权人在信贷决策中实施更严格的环境风险评估;三是碳价的不确定性可能降低企业的财务柔性储备,削弱企业向外举债的能力。进一步分析发现,在金融监管强度高、环境规制力度大的地区,以及在政企关系和银企关系好的企业,碳市场对短债长用的影响较小,绿色金融监管与支持政策发挥了良好作用。本文为协调推进碳市场建设与防范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风险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市场 短债长用 信息透明度 长期机构投资者 财务柔性储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下商业银行流动性囤积行为——基于预防性动机与投机性动机的视角 被引量:1
15
作者 丁鑫 刘怡然 赵世宽 《金融经济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88,共18页
在当前全球频繁调整经济政策带来的不确定变局下,流动性囤积制约着银行的流动性传导,是实体经济平稳发展的关键。基于2007—2022年172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银行流动性囤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政策不... 在当前全球频繁调整经济政策带来的不确定变局下,流动性囤积制约着银行的流动性传导,是实体经济平稳发展的关键。基于2007—2022年172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银行流动性囤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通过强化银行的预防性动机和投机性动机,从而提升银行流动性囤积,在两种动机的权衡中,预防性动机发挥了主要的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高风险、低盈利水平、低流动性与低资本充足率银行的流动性囤积影响更显著。在不同的经济周期中,繁荣时期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银行流动性囤积的作用减弱,银行的投机性动机增强,但逆周期监管调控能够有效缓解投机性动机。在不同类型的货币政策实施下,宽松的数量型货币政策和紧缩的价格型货币政策会抑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流动性囤积的影响,缓解银行过度囤积流动性。本文的研究为拓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渠道,促进银行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提供持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流动性囤积 预防性动机 投机性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作物与其保单捆绑抵押模式探究——以浙江省农村地区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俊洋 朴哲范 《农村金融研究》 2014年第11期68-71,共4页
本研究选择浙江省部分地区的村镇农户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很大一部分农户有外部融资需求,但很少从金融机构得到贷款;农户在借款时选择亲朋好友居多,民间借贷相当普遍;农户融资规模较小、期限短;当地农业保险体系较完善。在此... 本研究选择浙江省部分地区的村镇农户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很大一部分农户有外部融资需求,但很少从金融机构得到贷款;农户在借款时选择亲朋好友居多,民间借贷相当普遍;农户融资规模较小、期限短;当地农业保险体系较完善。在此基础上,论文研究大量文献,结合浙江省农村地区的共性特征,探索一种全新的抵押贷款模式,即农户向保险公司为其农作物投保,得到担保公司担保后,将保单与农作物"捆绑"作为抵押物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以破解农户因缺乏抵押物,无法得到金融机构资金支持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抵押贷款模式 农村地区 浙江省 农作物 保单 金融机构 农业保险体系 公司担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质量、金融效率与门槛经济增长效应 被引量:3
17
作者 周丹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25,共9页
金融发展的增长作用具有阈值效应,表现出非线性的变化特征。排除掉国别差异和遗漏变量的影响,我国金融发展的非线性增长效应应如何解释?研究从"质量渠道"来检验金融发展的门槛增长效应,用制度质量和最适金融结构来控制对金融... 金融发展的增长作用具有阈值效应,表现出非线性的变化特征。排除掉国别差异和遗漏变量的影响,我国金融发展的非线性增长效应应如何解释?研究从"质量渠道"来检验金融发展的门槛增长效应,用制度质量和最适金融结构来控制对金融效率发展的制约影响。研究结论发现,金融效率的相对下降构成了门槛效应形成的主因,市场化的"制度质量"并未给予金融质性发展以可靠的制度保障,最适金融结构更易成为金融效率发展的制度性门槛,我国"金融-经济"的关联关系门槛效应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效率 制度质量 经济增长 门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金融中的政策性金融功能:制度与体系重构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丹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15年第5期59-63,共5页
基于政策性金融功能构造的角度,对我国政策性金融的若干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比较分析。从基本内涵界定、理论根基和现实需求等方面,阐述政策性金融的发展逻辑,论证政策性金融体系构造的原则、思路及方法。从金融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政... 基于政策性金融功能构造的角度,对我国政策性金融的若干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比较分析。从基本内涵界定、理论根基和现实需求等方面,阐述政策性金融的发展逻辑,论证政策性金融体系构造的原则、思路及方法。从金融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政策性金融的功能重构应实现金融效率和金融公平的机制融合、风险分担,由公共财政主导并促进业务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性金融 政策性金融功能 金融协调 金融效率 金融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完善浙江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思考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丹 《征信》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61-64,共4页
从浙江省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担保问题日益成为其发展瓶颈。发达国家采用的独立法人担保机构、政府直接管理的担保机构、总分制式担保机构模式,具有资金来源多元化、担保体系及其运行机制较为完整、担保体系的支持对象与政策目标... 从浙江省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担保问题日益成为其发展瓶颈。发达国家采用的独立法人担保机构、政府直接管理的担保机构、总分制式担保机构模式,具有资金来源多元化、担保体系及其运行机制较为完整、担保体系的支持对象与政策目标较为明确、相关法律制度更为健全等特点。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需要进一步完善信用担保制度,加强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以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企业 信用担保 担保体系 融资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额信贷视角的金融基础数据库信用信息共享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丹 《农村金融研究》 2014年第10期25-30,共6页
论文对我国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建设情况进行了回顾,从中小企业融资和小额信贷视角,提出了实现金融基础数据库信用信息共享的现实需求;从理论研究和金融改革实践的不同侧面,文章论证了信用信息共享对信贷市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通... 论文对我国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建设情况进行了回顾,从中小企业融资和小额信贷视角,提出了实现金融基础数据库信用信息共享的现实需求;从理论研究和金融改革实践的不同侧面,文章论证了信用信息共享对信贷市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通过对信用信息共享的发展障碍和成本效益进行分析,得出的研究结论为:信用信息共享机制能有效降低贷款违约率、加强信用监管、预防信贷市场系统性风险,推广基础数据库的信用信息共享意义重大且任务紧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信息共享机制 基础数据库 金融改革 小额信贷 信贷市场 贷款违约率 系统性风险 企业融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