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艺术、技艺与科学:今日欧美技艺物质文化研究读本述评 被引量:4
1
作者 罗子婷 罗易扉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0-107 198,198,共9页
本研究是关于今日欧美技艺物质文化研究读本述评,通过追问艺术、科学及技艺之间的关系所在而展开,旨在呈现今日理论中的关键所在与所往。关于艺术、技艺与科学之间的繁缛错综关系读本,本文将分别从历史回顾、理论透视以及人类学视野三... 本研究是关于今日欧美技艺物质文化研究读本述评,通过追问艺术、科学及技艺之间的关系所在而展开,旨在呈现今日理论中的关键所在与所往。关于艺术、技艺与科学之间的繁缛错综关系读本,本文将分别从历史回顾、理论透视以及人类学视野三重维度展开述评,将读本思想分列九个议题来分别呈现叙述。一是从工匠到技师:工业革命时期前后劳动与手工艺价值;二是技艺的实现:科学与技艺;三是复兴与再复兴:手艺与现代手工艺;四是知与行:工具与技艺;五是技艺的习得:具体实践与习得技艺;六是手作的危机:全球经济中的手艺与价值;七是设计政治:设计与民主;八是手工艺公共性:收藏与展示;九是原真性追问:从手工艺旅游业到手工艺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今日欧美技艺 物质文化研究 读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艺术人类学关键论争 被引量:4
2
作者 罗易扉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9-35,共7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人类学发生艺术研究转向,艺术人类学理论形态呈现一种交织纷繁的状态。当代人类学艺术研究已不存在一种统一叙事话语,而呈现出一种敞开柔性取向。因此,为了理解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类学艺术研究理论,我们可以将之...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人类学发生艺术研究转向,艺术人类学理论形态呈现一种交织纷繁的状态。当代人类学艺术研究已不存在一种统一叙事话语,而呈现出一种敞开柔性取向。因此,为了理解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类学艺术研究理论,我们可以将之链接为人类学界经典关键论争:艺术与能动性;遣返原居地;文化所有权;价值的流变;非—艺术与非—文化;后部落艺术;原住民艺术原真性;作为武器的艺术;文化解释力;遗产空间与博物馆。通过于此,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英文原著文本为基础,思考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艺术人类学理论前沿轨迹。在回顾艺术人类学理论的众声汇集的景观的同时,在繁茂的纷杂表象中找寻问题的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90年代 西方 艺术人类学 理论 论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人类学理论范式与取向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罗易扉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24,共8页
本文旨在采取另一种范式叙事方式,将艺术人类学理论范式从人类学理论范式中独立清晰出来。同时将艺术人类学活跃时期的20世纪90年代至当代的艺术人类学思潮,置于艺术人类学学科史的长河之中透视。理解艺术人类学从文献到器物,再到艺术... 本文旨在采取另一种范式叙事方式,将艺术人类学理论范式从人类学理论范式中独立清晰出来。同时将艺术人类学活跃时期的20世纪90年代至当代的艺术人类学思潮,置于艺术人类学学科史的长河之中透视。理解艺术人类学从文献到器物,再到艺术文化意义研究的历程,分析艺术人类学从历时到共时再到互动的变化,剖析从审美到社会再到文化的范式取向。叙述艺术人类学主要理论范式,即古典进化论、传播论、历史特殊论、功能学派、结构主义、阐释人类学、反思的艺术人类学范式。同时,在繁缛的跨学科中厘清艺术人类学的不同文化取向,即审美取向、社会取向及文化取向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人类学 理论 范式 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陶瓷绘画艺术与中国画艺术比较 被引量:5
4
作者 吴秀梅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6-199,共4页
中国画艺术历史悠久,从古到今,伴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审美观念的改变,中国绘画艺术的表现从原始岩画、壁画、彩陶到帛画,再到作于宣纸上的中国画、屏幛、卷轴、册页、扇面绘画、陶瓷上的绘画等等,中国的绘画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借助于不同的... 中国画艺术历史悠久,从古到今,伴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审美观念的改变,中国绘画艺术的表现从原始岩画、壁画、彩陶到帛画,再到作于宣纸上的中国画、屏幛、卷轴、册页、扇面绘画、陶瓷上的绘画等等,中国的绘画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借助于不同的载体不断地扩大发展,这些不同载体对绘画的表现有着相同之处亦有差异之分。一提到中国绘画通常意义上会想到中国画,因为中国画一直贯穿着本民族艺术的发展,本论文就中国陶瓷绘画艺术进行解读,分析其与中国画的异同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美术 绘画艺术 陶瓷绘画 中国画 陶瓷装饰 艺术形式 艺术创作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石窟艺术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评《中国石窟艺术莫高窟》 被引量:2
5
作者 杨文 张玉河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I0059-I0059,共1页
甘肃作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拥有大量的文化艺术资源,包括莫高窟、麦积山石窟、伏羲文化、大地湾、马家窑、皮影戏、兰州鼓子等。对这些艺术资源类别进行梳理发现,大多为史前文化艺术、少数民族及民俗等文化艺术资源。曾经生活在甘... 甘肃作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拥有大量的文化艺术资源,包括莫高窟、麦积山石窟、伏羲文化、大地湾、马家窑、皮影戏、兰州鼓子等。对这些艺术资源类别进行梳理发现,大多为史前文化艺术、少数民族及民俗等文化艺术资源。曾经生活在甘肃地区的古代先民们用其智慧和勤劳创造出多姿多彩的艺术资源,不仅成为后世子孙重要的文化宝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积山石窟 石窟艺术 伏羲文化 史前文化 兰州鼓子 莫高窟 文化宝藏 古代先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文博会品牌塑造及传播影响力——评《敦煌石窟艺术》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文 张玉河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I0051-I0051,共1页
全球经济化发展推动了我国会展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会展品牌如雨后春笋蓬勃而出。甘肃于2016年举办的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简称“敦煌文博会”),以国际化、专业化和高端化的国家级文化博览会为品牌,旨在成为中国... 全球经济化发展推动了我国会展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会展品牌如雨后春笋蓬勃而出。甘肃于2016年举办的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简称“敦煌文博会”),以国际化、专业化和高端化的国家级文化博览会为品牌,旨在成为中国与周边国家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通过敦煌文博会积极推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带动丝绸之路周边经济发展,充分展现出甘肃地区的新形象和新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影响力 敦煌文博会 文化交流 会展经济 会展品牌 敦煌石窟艺术 全球经济化 品牌塑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私密文化再到公共象征:美洲非裔艺术“物的生命史”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罗易扉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6-32,I0002,共8页
当代美洲非裔艺术研究显现出一种典型方法论思潮。学者们采用“物的社会生命史”方法,讨论了物从“私密之物”到再到“国家公共象征”社会生命流转过程。学者布朗、罗卡与乔瓦瑟分别在其美洲非裔艺术研究中,通过追踪“物”的社会生命史... 当代美洲非裔艺术研究显现出一种典型方法论思潮。学者们采用“物的社会生命史”方法,讨论了物从“私密之物”到再到“国家公共象征”社会生命流转过程。学者布朗、罗卡与乔瓦瑟分别在其美洲非裔艺术研究中,通过追踪“物”的社会生命史,去区分同一个“物”在不同历史阶段身份及意义,观察“物”从普通之物再到国家象征之身份转变历程。同时,当代美洲非裔艺术研究中体现了一种典型问题意识,即将“物”作为一种国家认同“武器”,实现了文化政治上身份认同。当代美洲非裔文化呈现“回到原初”与“再非洲化”思潮,正是在此非裔文化再挪用过程之中,非裔宗教物质从宗教私密文化流转到国家公共文化象征,从而实现非裔文化国家认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 美洲非裔艺术 物的生命史 戴维·布朗(David Brown) 罗杰·罗卡(Roger Roca) 玛雅·乔瓦瑟(Maya Chvaic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象生:一种新的设计史研究范式——读李立新《象生:中国古代艺术田野研究志》
8
作者 吴秀梅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99-202,共4页
李立新先生的新作《象生:中国古代艺术田野研究志》一书2017年11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出版一年多来,笔者一直反复拜读,感受颇多,受益匪浅.李立新先生是我国艺术学和设计学学科理论中的重要学者,在设计艺术史论方面的研究成果丰硕... 李立新先生的新作《象生:中国古代艺术田野研究志》一书2017年11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出版一年多来,笔者一直反复拜读,感受颇多,受益匪浅.李立新先生是我国艺术学和设计学学科理论中的重要学者,在设计艺术史论方面的研究成果丰硕,其积学博览,研究思想独辟蹊径,尤其是在设计学的理论研究方面有其独特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因此,读李先生的著作让人视野非常的开阔,常常使人产生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比如关于书中的"象生"问题,笔者有幸听过李先生关于"象生"的讲座,学习之后觉得特别的新颖,读李先生的这本《象生:中国古代艺术田野研究志》亦有眼前豁然开朗之感.书中虽只有第二部分的第一篇文章直接谈了"象生"的问题,但李先生关于"象生"的设计思想实则贯穿于全书,李先生所认为的"象生"设计不仅仅是停留在表象的概念层面,而是认为"象生"是一种设计手法,亦是一种设计美学范畴,所以该书的价值更多的是在于其深层的隐含之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艺术 田野研究 李立新 设计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 研究成果 设计艺术 设计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穷人”的知识:论原住民文化艺术所有权
9
作者 罗易扉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3-59,共7页
民间文学艺术是文化无形表达的关键载体,而今日原住民及发展中国家文化艺术处于一种被挪用与复制的艰难境遇。国际社会通过建立专门"特殊知识产权"法体系,通过多种路径与通道来解决原住民文化艺术所有权的繁缛问题。使得"... 民间文学艺术是文化无形表达的关键载体,而今日原住民及发展中国家文化艺术处于一种被挪用与复制的艰难境遇。国际社会通过建立专门"特殊知识产权"法体系,通过多种路径与通道来解决原住民文化艺术所有权的繁缛问题。使得"穷人的知识"不在沉默中被挪用与消耗,使得"穷人的知识"能在"尊重观"与"整体观"之下获得在人类历史中的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住民知识 原住民文化艺术 发展中国家知识 文化艺术所有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市商业街区空间活力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多源数据的湖滨商业街区实证 被引量:4
10
作者 熊倬锐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19,共9页
商业街区活力特征与影响因素的循证式研究有助于促进商业街区的繁荣发展。针对杭州湖滨商业街区,基于城市定量研究方法和多源精细化数据,构建多维度指标体系,从街区和地块两个层面探究了商业街区建成环境特征与街区活力的内在关系。研... 商业街区活力特征与影响因素的循证式研究有助于促进商业街区的繁荣发展。针对杭州湖滨商业街区,基于城市定量研究方法和多源精细化数据,构建多维度指标体系,从街区和地块两个层面探究了商业街区建成环境特征与街区活力的内在关系。研究表明:湖滨商业街区活力呈现出“一核一轴”的分布格局;以延安路为界东西部的街区活力分别呈现出以日常性社会生活为主和以节假日消费为主的差异性;街区的功能密度、地铁出入口距离、功能混合度和形态紧凑度是影响杭州市湖滨商业街区活力的主要因素。在证实现有湖滨商业街区重点区域改造有助于活力提升的基础上,进而提出将商业街区活力分流,疏解商业和交通压力,促进商业街区整体性的活力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滨商业街区 多源数据 街区活力 活力特征 影响因素 影响力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意时代低碳包装的哲学内涵及其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利艳 张波 《江淮论坛》 CSSCI 2014年第5期151-154,180,共5页
目前创意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低碳设计的声音也在不断加强。这两者融合在一起,阐述着人类关注自身命运、尝试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方式。包装遭遇着资本和生活逻辑的洗礼,只有解决这两者的矛盾,才能达到资生、安适、美目、怡神、环保... 目前创意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低碳设计的声音也在不断加强。这两者融合在一起,阐述着人类关注自身命运、尝试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方式。包装遭遇着资本和生活逻辑的洗礼,只有解决这两者的矛盾,才能达到资生、安适、美目、怡神、环保的包装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意时代 低碳 包装设计 人伦关怀 哲学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点的力量:遗产空间与原住民博物馆 被引量:5
12
作者 罗易扉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5-51,共7页
物品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介质,博物馆展示的物品是关于过去历史的想象、重新诠释以及转换,博物馆展示之物在历史想象中熏陶公众。原住民博物馆空间展示策略携带不同的空间意义,折射出博物馆空间中意识形态的隐在状态。博物馆是族群意识... 物品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介质,博物馆展示的物品是关于过去历史的想象、重新诠释以及转换,博物馆展示之物在历史想象中熏陶公众。原住民博物馆空间展示策略携带不同的空间意义,折射出博物馆空间中意识形态的隐在状态。博物馆是族群意识及意义建构的空间所在,亦是原住民身份认同塑造与建构的空间。博物馆馆中之物构造起由事件与叙述构成的意义世界,其空间意义不仅是在物质意义上的,更闪耀在精神意义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产空间 原住民博物馆 地点意义 遣返原居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散的连结:物的社会生命史 被引量:3
13
作者 罗易扉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3-60,8,共8页
艺术作为原住民物质文化具有一种特有的不可让渡性。物在不同语境中发生松散的意义联结与价值的流变,物随着语境迁移而变迁意义。本文通过劳拉·皮尔斯(Laura Peers)一次经典的关于北美皮毛物质文化(material culture)研究个案,从... 艺术作为原住民物质文化具有一种特有的不可让渡性。物在不同语境中发生松散的意义联结与价值的流变,物随着语境迁移而变迁意义。本文通过劳拉·皮尔斯(Laura Peers)一次经典的关于北美皮毛物质文化(material culture)研究个案,从一只普通的北美布袋子的出发,穿透人类学家朴素的文本的背后,分析今日人类学家关于物的社会生命史方法论。从素朴的文本中透出人类学家奢华的思想,即物在其生命流转空间即"交往地带"(contact zone)中,因为殖民遭遇而发生的本土与非本土跨文化的"entanglement"(缠结)与"encounters"(邂逅)牵连关系。物质流通引动美学流通,邂逅文化混杂发生,显现文化混杂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美皮毛社会 物的社会生命史 交往地带 松散意义 价值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数智化:现象及其阐释 被引量:13
14
作者 王遂川 庞欢 +2 位作者 熊亦冉 陈明珠 沈菲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5-93,84,159,共11页
AI绘图、高清制图、数智观图……随着数智技术嵌入生活世界的不断展开,图像数智化已然不是一个偶然的涌现,而是预示着一定趋势的社会现象。数智技术为图像世界创造出新主体、新工具、新手段和新条件,绘图、制图与观图三大环节,图像主体... AI绘图、高清制图、数智观图……随着数智技术嵌入生活世界的不断展开,图像数智化已然不是一个偶然的涌现,而是预示着一定趋势的社会现象。数智技术为图像世界创造出新主体、新工具、新手段和新条件,绘图、制图与观图三大环节,图像主体、本体、载体等结构性要素,既体现了图像传统的逻辑展开,又鲜明具有数智技术嵌入裹挟而来的“发展性”问题。因而,图像数智化趋势中的AI绘画的回应政策、数智制图的版权保护、数智观图文化平等理念等问题,无可回避,需要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数智化 AI绘画 制图数智化 读图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识教育理念下的印刷工艺课程改革探索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伟斌 朱莉莉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80-82,共3页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以技术传授为主导的印刷工艺课程教学遭遇困境。"通识型"印刷工艺课程以通识教育为理念,转变单一的技术传授,扩充知识面,多角度、多手段地锻炼学生多种能力,实行"通识型"印刷工艺课程教学...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以技术传授为主导的印刷工艺课程教学遭遇困境。"通识型"印刷工艺课程以通识教育为理念,转变单一的技术传授,扩充知识面,多角度、多手段地锻炼学生多种能力,实行"通识型"印刷工艺课程教学,优化课程教学新内容,建立一个开放型的印刷工艺课程架构,有利于复合性、创新型人才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刷工艺 通识型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方古建筑脊饰鸱尾形象考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海霞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8-124,148,共8页
中国古建筑脊饰鸱尾是最富有魅力的艺术形态之一。从诞生起,其造型由凤鸟纹转化而来,后演变为鱼形,并一直在南方古建筑中广泛运用。"鱼形吻"与南方民俗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其造型又和印度文化中的"摩竭",以及本土... 中国古建筑脊饰鸱尾是最富有魅力的艺术形态之一。从诞生起,其造型由凤鸟纹转化而来,后演变为鱼形,并一直在南方古建筑中广泛运用。"鱼形吻"与南方民俗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其造型又和印度文化中的"摩竭",以及本土神话中的鳌鱼存着一定的渊源。本文就鸱尾"鱼"形纹样的来源、演变进行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建筑 脊饰 鸱尾 鱼形吻 南方民俗文化 摩竭 鳌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梯度向量流的活动轮廓模型 被引量:1
17
作者 罗岑弘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03-1108,共6页
针对当前活动轮廓模型对噪声敏感,难实现弱边界图像的准确分割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梯度向量流的活动轮廓模型.首先采用Contourlet变换对图像进行去噪处理,解决了噪声对图像分割的干扰;然后在活动轮廓模型中引入一个指示函数,用于描述向量... 针对当前活动轮廓模型对噪声敏感,难实现弱边界图像的准确分割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梯度向量流的活动轮廓模型.首先采用Contourlet变换对图像进行去噪处理,解决了噪声对图像分割的干扰;然后在活动轮廓模型中引入一个指示函数,用于描述向量场与轮廓曲线间的关系,通过轮廓曲线演化过程实现图像分割;最后用实验对本文模型的图像分割性能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实现多种类型的图像分割,分割精度和抗噪能力优于其他活动轮廓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向量流 噪声敏感性 水平集 轮廓曲线 细节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平衡数据挖掘在分布式数据库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8
作者 张滨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179-1183,共5页
为了提高数据库的访问能力和信息检索能力,需要对分布式实时数据库中的不平衡类数据进行有效挖掘,针对当前的Web索引挖掘算法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语义指向性数据聚类的不平衡类数据挖掘方法,首先进行了分布式实时数据库的存储... 为了提高数据库的访问能力和信息检索能力,需要对分布式实时数据库中的不平衡类数据进行有效挖掘,针对当前的Web索引挖掘算法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语义指向性数据聚类的不平衡类数据挖掘方法,首先进行了分布式实时数据库的存储机制和数据结构分析,然后进行不平衡类数据的时间序列拟合,采用滤波降噪算法进行干扰信息和冗余信息滤除,采用语义特征提取和指向性数据聚类方法实现数据挖掘和聚类处理。最后进行仿真实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数据挖掘算法具有较高的精度,抗干扰能力较强,提高了对分布式实时数据库的访问和安全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实时数据 数据挖掘 语义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人类学视角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 被引量:11
19
作者 王海霞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7-112,共6页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研究上,相对于国外较成熟完善的研究体系,国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研究尚未建立起完整的人类学的研究规范和方法论模式。文章从人类学的视角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研究内容与方向,从目的地社会、游客与客源...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研究上,相对于国外较成熟完善的研究体系,国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研究尚未建立起完整的人类学的研究规范和方法论模式。文章从人类学的视角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研究内容与方向,从目的地社会、游客与客源地、民族文化认同、舞台原真性、利益相关者这几个方面梳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研究要点,同时结合国外的研究案例对我国非物质论遗产的保护工作进行深入剖析,明确文化主体地位的重要性,以及促进人类多元文化的和谐共生,维护人类文化遗产和族群的多样性的人类学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学视角 非物质文化遗产 旅游 和谐共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01高强铝合金挤压铸造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罗岑弘 赵武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1-115,共5页
针对轻量化铝合金零件力学性能、质量和精度要求高等问题,建立了铝合金挤压铸造有限元分析模型。对挤压模具在实际工况下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优化,分析了不同浇注温度、模具温度、挤压速度及挤压力对铝合金挤压铸造缩... 针对轻量化铝合金零件力学性能、质量和精度要求高等问题,建立了铝合金挤压铸造有限元分析模型。对挤压模具在实际工况下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优化,分析了不同浇注温度、模具温度、挤压速度及挤压力对铝合金挤压铸造缩松缩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设计的挤压铸造模具满足强度和变形要求,铝合金最佳挤压铸造工艺参数为浇注温度650℃,模具温度200℃,挤压速度0.01m/s,挤压压力50 MPa;优化的模具结构其力学性能及铸造特性更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挤压铸造 模具结构优化 工艺参数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