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财经论丛》举办经济管理领域学术专家座谈会热议党的二十大报告 被引量:5
1
作者 戴卫东 付文林 +9 位作者 郭剑鸣 贺武华 金通 李金昌 李永友 司言武 王建明 王俊豪 王正新 钟晓敏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9,共7页
2022年10月16日至10月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本刊编辑部特邀请浙江财经大学部分经济管理领域的学术专家座谈,从各自专业领域热议党的二十大报告。现将参会专家的发言内容... 2022年10月16日至10月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本刊编辑部特邀请浙江财经大学部分经济管理领域的学术专家座谈,从各自专业领域热议党的二十大报告。现将参会专家的发言内容记录如下(以发言者姓氏拼音为序),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家座谈会 全国代表大会 财经大学 经济管理领域 发言内容 发言者 参会专家 学习贯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的产业升级效应——基于“亩均论英雄”改革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王正新 龚吉明 严祥武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6-36,156,共12页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求形成高效的资源要素配置机制,发源于浙江的“亩均论英雄”改革为资源要素配置制度创新提供了先行实践经验。本文讨论了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改革的短期和长期效应,并从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两个方面探讨了改革影响产...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求形成高效的资源要素配置机制,发源于浙江的“亩均论英雄”改革为资源要素配置制度创新提供了先行实践经验。本文讨论了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改革的短期和长期效应,并从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两个方面探讨了改革影响产业升级的理论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文基于2003—2017年长三角地区154个区县的面板数据,在反事实分析框架下实证考察了“亩均论英雄”改革对地区产业高级化和高效化的影响。研究表明:改革使试点地区的产业高级化和高效化水平均有显著提高,但政策效应的影响程度和持续时间呈现出显著的个体异质性。基于合成控制法的结果显示:改革使浙江柯桥区、海宁市的产业高级化水平分别提高了1.903%、1.992%,使产业高效化水平提高了22.62%、6.25%,在稳健性检验后,这些结论依旧成立。本文为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对地区产业升级的促进效应提供了有力证据,并为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以及全国构建统一高效的资源要素市场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要素配置 “亩均论英雄”改革 产业升级 政策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如何影响了企业创新行为--基于资产专用性视角 被引量:3
3
作者 邵慰 刘嘉慧 曹可欣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0-149,共20页
现阶段,中国面临人工智能广泛应用和企业创新活力不足并存的现实难题,研究人工智能与企业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从资产专用性视角出发,利用中国4436家上市公司数据,构建多维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了人工智能对... 现阶段,中国面临人工智能广泛应用和企业创新活力不足并存的现实难题,研究人工智能与企业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从资产专用性视角出发,利用中国4436家上市公司数据,构建多维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了人工智能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发展应用对企业创新行为具有显著的挤出效应,这一结论在排除各种可能机制后依然稳健,且上述影响在东北地区、非国有企业、小规模企业和高技术性企业中更强。机制分析表明,人工智能通过研发人员替代和专用性固定资产替代两方面对企业创新行为产生影响。本文研究结论为帮助政府和企业了解产业变革趋势,理性看待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正确把握企业发展新机遇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企业创新行为 资产专用性 泊松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水平测度与时空演变 被引量:5
4
作者 丁松 叶金鑫 李若瑾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8-102,共5页
文章基于五大发展理念的,把握城市高质量发展内涵,构建包含投入、期望产出和非期望产出的城市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测度2011—2021年我国211个地级市的高质量发展水平,分析其时空演化趋势,并采用Dagum基尼系数法和... 文章基于五大发展理念的,把握城市高质量发展内涵,构建包含投入、期望产出和非期望产出的城市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测度2011—2021年我国211个地级市的高质量发展水平,分析其时空演化趋势,并采用Dagum基尼系数法和核密度估计法,研判城市总体、各地区和六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的非均衡分布特征。研究发现: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现“东西部高、中部低”的分布特征,空间集聚特征显著;西部地区多极分化态势明显,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整体协调度最高;研究期间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区域间差异贡献均小于区域内差异贡献,且总体基尼系数和区域间差异贡献呈现下降趋势,表明城市高质量发展有从非均衡差异化状态向包容性增长转变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高质量发展 超效率SBM模型 时空演化趋势 非均衡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鸿沟与贸易距离弹性:“距离之谜”的再探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正新 严祥武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6-81,共16页
日益扩大的数字鸿沟对国际贸易产生了重要影响,为解释“距离之谜”提供了新视角。文章在Akerman的理论框架下分析数字鸿沟对贸易距离弹性的影响,并进一步从供给端和需求端分析了其影响机制。之后利用WIOD2016版数据库2000—2014年42个... 日益扩大的数字鸿沟对国际贸易产生了重要影响,为解释“距离之谜”提供了新视角。文章在Akerman的理论框架下分析数字鸿沟对贸易距离弹性的影响,并进一步从供给端和需求端分析了其影响机制。之后利用WIOD2016版数据库2000—2014年42个经济体的数据,在数字鸿沟视角下采用引力模型研究距离对双边贸易的影响及其变化趋势。研究发现,2000—2014年贸易距离弹性稳定在0.85左右,在分解数字鸿沟的影响后,贸易距离弹性总体降低了67.2%,这说明数字鸿沟的扩大提高了贸易距离弹性,从而解释了贸易距离弹性不随信息通信技术进步而下降的“距离之谜”现象。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鸿沟扩大了贸易伙伴国的技术壁垒和市场差异,降低了双边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最终作用于双边贸易,使贸易距离弹性增大。在替换因变量为增加值贸易、更换数字鸿沟衡量方式、解决内生性问题后,研究结论仍然稳健。文章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验证了数字鸿沟是21世纪以来“距离之谜”现象的成因之一,在数字鸿沟视角下对“距离之谜”做出新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鸿沟 距离之谜 贸易距离弹性 引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资源配置效率与城市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47
6
作者 丁松 李若瑾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21,156,共12页
基于中国2011—2019年21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本文探讨了数字化转型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潜在影响、作用机制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1)区域数字化能促进该城市高质量发展,但对邻近城市高质量发展并未表现出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2)异... 基于中国2011—2019年21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本文探讨了数字化转型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潜在影响、作用机制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1)区域数字化能促进该城市高质量发展,但对邻近城市高质量发展并未表现出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2)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区域数字化层面,数字经济对低渗透融合率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低于中高水平地区;在高质量发展层面,只有中等水平的城市,数字经济才对地区高质量发展表现出促进作用。(3)作用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通过改善物质资本配置效率驱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但由于服务业扩张的“鲍莫尔病”现象,虽然数字经济改善了人力资本配置效率,却不能提升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数字经济 资源配置效率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