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二分法的空间函数型数据变点检测
1
作者 李云霞 张帅 《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共14页
针对具有空间特征的函数型数据,在经典累积和(Cumulative Sum,CUSUM)统计量和二分法(Binary Segmentation,BS)的动态规划变点检测方法基础上,提出空间函数型二分法(Spatial Functional Binary Segmentation,SFBS)以及相应函数型CUSUM统... 针对具有空间特征的函数型数据,在经典累积和(Cumulative Sum,CUSUM)统计量和二分法(Binary Segmentation,BS)的动态规划变点检测方法基础上,提出空间函数型二分法(Spatial Functional Binary Segmentation,SFBS)以及相应函数型CUSUM统计量-空间累积和统计量(Spatial Cumulative Sum,SCUSUM),并证明其渐近分布.该方法将检测数据扩展至具有更高维度信息的空间函数型数据,以此检测空间中的变点位置.SFBS方法主要将空间数据按照与各空间坐标轴平行的方向进行分割,将原本的空间划分为更小的子空间,并且在划分好的子空间上逐一利用SCUSUM统计量与BS方法进行结构变点的检测,最终获得精确的检测结果.同时,对提出的方法进行模拟,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气温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SUM 动态规划 函数型数据 空间二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要素共享对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洪兴建 祁垒 +1 位作者 田中宝 李羚锐 《统计与信息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0-113,共14页
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数据要素共享如何赋能高质量就业成为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关键命题。以2007—2022年中国30个省份为研究样本,构建就业质量指标体系,采用改进后的CRITIC赋权法测算地区就业质量,并将省级政... 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数据要素共享如何赋能高质量就业成为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关键命题。以2007—2022年中国30个省份为研究样本,构建就业质量指标体系,采用改进后的CRITIC赋权法测算地区就业质量,并将省级政府公共数据开放平台上线视作外生冲击,借助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评估数据要素共享对就业质量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在经过安慰剂检验、异质性处理效应检验和熵平衡匹配检验等多重稳健性检验后,数据要素共享对就业质量存在有效提升作用,且提升作用在数字基础设施完善和以青壮年人口为主导的地区中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表明,数据要素共享通过缓解劳动力错配、提供就业机会和保障劳动权益来提升就业质量,并且数据要素共享对就业质量的影响效应受到地区产业结构和营商环境的制约,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与营商环境优化均能强化数据要素共享对就业质量的提升效应。因此,为了强化数据要素的就业支撑能力,需要构建分级分类的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实施差异化区域推进策略,因地制宜完善数据要素共享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共享 就业质量 公共数据开放 影响路径 改进的CRITIC赋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观测数据下考虑邻域处理的因果推断模型研究
3
作者 赵晓兵 李洋阔 徐菁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17,共15页
因果效应评估是理解变量之间相互作用及因果机制的理论基础,然而在社交网络中进行因果效应评估一直是一个备受挑战的研究领域。因为网络中个体间的相互影响会使得传统的因果推断方法变得具有挑战性。文献中考虑邻域处理产生网络效应的... 因果效应评估是理解变量之间相互作用及因果机制的理论基础,然而在社交网络中进行因果效应评估一直是一个备受挑战的研究领域。因为网络中个体间的相互影响会使得传统的因果推断方法变得具有挑战性。文献中考虑邻域处理产生网络效应的研究较少,而且仅仅考虑二元处理下的因果推断,未能充分应对多重水平的处理情境。但现实观察性研究中普遍存在多重水平处理。文章提出了网络观测数据下考虑邻域处理及其影响的策略评估的模型和方法。首先,放松SUTVA条件,提出考虑邻域处理影响的个体处理稳定性假设。基于此构建适用于多重水平处理和邻域处理效应的因果推断理论框架。其次,改进原先使用倾向得分进行因果推断的模型,提出包含邻域处理的广义倾向得分。最后,通过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研究不同处理分配机制对个体结果的影响,并证明了该模型的稳定性和有效性。该模型为网络数据中的因果推断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果推断 网络效应 广义倾向得分 多重水平处理 政策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基于数字经济国民收入流量表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洪兴建 朱慧慧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44,共12页
数字经济不仅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擎,也是影响国民收入分配的重要因素。本文将投入产出表与国民收入流量表相结合,从理论上论证了数字经济发展影响国民收入分配的传导模型,将机构部门收入变化分解为增加值规模效应、增加值结构效应和... 数字经济不仅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擎,也是影响国民收入分配的重要因素。本文将投入产出表与国民收入流量表相结合,从理论上论证了数字经济发展影响国民收入分配的传导模型,将机构部门收入变化分解为增加值规模效应、增加值结构效应和收入系数效应三个因素,并将三个因素进一步分解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影响效应。2002—2020年相关年份的实证结果表明,规模效应和收入系数效应增加了机构部门收入,而增加值结构效应降低了机构部门收入。在三种因素共同作用下,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朝着更加有利于住户部门的方向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效应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且对住户部门的影响作用最大,发展数字经济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符合“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的政策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国民收入分配 供给–使用合并表 国民收入流量表 传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产业结构整体同构化趋势研究——基于成分数据统计 被引量:3
5
作者 胡玉琴 薛留根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32-38,共7页
已有产业结构同构化指标适用于两两地区之间的同构化测度,缺乏从整体角度提出多个地区的测度方法。运用成分数据统计理论,在三元图直观反映产业结构整体演变的基础上,提出结构中心和结构离散度指标来整体测度产业结构同构化,并对中国31... 已有产业结构同构化指标适用于两两地区之间的同构化测度,缺乏从整体角度提出多个地区的测度方法。运用成分数据统计理论,在三元图直观反映产业结构整体演变的基础上,提出结构中心和结构离散度指标来整体测度产业结构同构化,并对中国31个省份以及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不同区域的产业结构同构化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中国31个省份整体同构化程度比较稳定,东部区域同构化程度最低,而不同区域则呈现出不同的同构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整体同构化 成分数据统计 结构中心 结构离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旅融合的经济增长空间效应研究——基于空间动态面板数据(SDPD)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赵磊 方成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7-79,共13页
随着中国进入经济社会转型期,城旅融合作为现代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共促的产物,有助于实现"产""城""人"之间和谐均衡,进而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无法忽视的影响.本文利用中国2004—2015年30个省份的面板统... 随着中国进入经济社会转型期,城旅融合作为现代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共促的产物,有助于实现"产""城""人"之间和谐均衡,进而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无法忽视的影响.本文利用中国2004—2015年30个省份的面板统计数据,采用空间动态面板杜宾模型对城旅融合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论表明,城旅融合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显著的直接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影响机制检验显示,市场化进程对城旅融合影响经济增长具有双重正向调节效应,特别是市场化与城旅融合的空间关联互动能够增强城旅融合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产业结构优化是城旅融合促进经济增长的影响渠道,但此中间机制并不存在空间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旅融合 经济增长 市场化 产业结构优化 空间动态面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S-FEDformer模型对股票收益率的预测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婧 李云霞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34-342,共9页
股票收益率预测作为金融市场中一项较为困难的预测任务,是研究者们重点关注的热门话题。近年来,Transformer类模型以其强大的特征表征能力和高效的并行计算能力,在序列建模中大放光彩。为了将深度学习技术更好地应用于股票预测领域,提... 股票收益率预测作为金融市场中一项较为困难的预测任务,是研究者们重点关注的热门话题。近年来,Transformer类模型以其强大的特征表征能力和高效的并行计算能力,在序列建模中大放光彩。为了将深度学习技术更好地应用于股票预测领域,提出了基于NS-FEDformer模型的股票收益率预测方法,以在时间序列预测任务中表现优越的FEDformer模型为基础,引入non-stationary Transformer(NS-Transformer)框架中的de-stationary attention机制还原原始股票序列的注意力权重,提升了模型对于序列特征的提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NS-FEDformer模型在包括浙商证券、中国银河等十只股票数据集上的平均预测表现均优于深度学习股票预测的主流模型,且较经典的Transformer模型在不同预测步长下的MSE和MAE最大降低了30.35%和23.35%,RMSE和MAPE最大降低了16.65%和39.80%,验证了该模型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票预测 注意力机制 深度学习 FEDforme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促进中等收入群体扩大的机制逻辑与区域差异
8
作者 刘伟豪 罗仲尤 任志远 《现代大学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2-111,共10页
发展高等教育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改善社会收入分配结构的重要手段,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和实现共同富裕具有战略性意义。但是,对此问题还缺乏循证意义上的系统性因果证据和影响机制认识。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系统广义矩估计... 发展高等教育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改善社会收入分配结构的重要手段,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和实现共同富裕具有战略性意义。但是,对此问题还缺乏循证意义上的系统性因果证据和影响机制认识。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系统广义矩估计模型实证考察高等教育对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影响。结果表明,发展高等教育能够显著地促进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扩大,主要通过提升人力资本积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增加税收收入和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等多重机制发挥作用。然而,劳动力资源的错配和创新资源的错配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等教育对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积极影响。同时,相较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高等教育对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作用更为明显。在高等教育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效应未到达拐点时,中国应深刻认识发展高等教育对于改善社会收入分配结构、促进共同富裕的战略价值,有序推动高等教育普及化向深层次迈进;充分把握高等教育的龙头地位,加快建设高质量且更加公平的高等教育体系;统筹促进劳动力市场与高等教育改革联动,营造有利于教育人力资本效应发挥的制度环境;系统调整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强化要素协同匹配的结构性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中等收入群体 影响机制 区域差异 资源错配 共同富裕 人力资本 因果推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药制造业参与价值链“双循环”的测度及其产业结构升级效应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陈锦其 项莹 陈奇远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23,共10页
本文从医药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GVC)和国内价值链(NVC)分工的视角出发,构建省际医药制造业参与价值链“双循环”测度框架,分析浙江医药制造业参与价值链“双循环”的测度及其产业结构升级效应。结果显示,相较于GVC分工,考察期内浙江... 本文从医药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GVC)和国内价值链(NVC)分工的视角出发,构建省际医药制造业参与价值链“双循环”测度框架,分析浙江医药制造业参与价值链“双循环”的测度及其产业结构升级效应。结果显示,相较于GVC分工,考察期内浙江医药制造业更多地参与了NVC分工,且药品制造业比医疗器械制造业在价值链分工上更具优势;在长三角地区的不同省份中,上海参与GVC分工程度最高,安徽参与NVC分工程度最高,浙江均处于中间位置。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改进前后的浙江医药制造业的影响力系数与感应度系数的差别较大,参与GVC分工可促进浙江药品制造业影响力系数的提高,而参与GVC和NVC分工并未引发浙江医疗器械制造业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的提高。浙江医药制造业的增加值增长主要依靠生产结构升级拉动,需求的拉动作用仍有待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药制造业 双循环 价值链分工 产业结构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低碳发展参与主体的演化博弈均衡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0
作者 罗清天 朱宗元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8-125,共18页
为了分析各主体参与绿色低碳发展的演化稳定策略,探究绿色低碳发展的演化博弈路径,本文将消费者纳入博弈模型,建立了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企业-消费者四方主体演化博弈模型。研究发现:绿色低碳发展是一个多方复杂博弈的过程,政府积极引导... 为了分析各主体参与绿色低碳发展的演化稳定策略,探究绿色低碳发展的演化博弈路径,本文将消费者纳入博弈模型,建立了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企业-消费者四方主体演化博弈模型。研究发现:绿色低碳发展是一个多方复杂博弈的过程,政府积极引导经济绿色转型、金融机构提供绿色服务、企业从事绿色生产、消费者选择绿色消费是绿色低碳发展的最优模式;政府对金融机构的政策激励和对绿色企业的补贴与政府推动经济绿色转型的意愿呈倒U形关系,过高的绿色补贴与政策激励带来的财政压力会降低政府推动经济绿色转型的意愿;提高污染企业的融资成本会阻碍金融机构与污染企业的合作交流,从而抑制二者绿色转型的意愿;政府发放的污染补贴并不能促进消费者进行绿色消费,相反消费者环保意识的增强不仅能激发政府促进经济绿色转型的意愿,而且对金融机构与企业的绿色转型也有积极帮助。这些新的发现进一步丰富了相关的实证结论,有助于绿色低碳发展政策的制定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低碳发展 四方主体 演化博弈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创新的时空演进与多尺度影响因素研究--以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为例
11
作者 李云霞 高世杰 李羚锐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2-536,共15页
数字技术创新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其发展趋势、空间格局与在不同空间尺度上的影响因素亟需深入研究。基于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2016—2021年的数字技术专利数据,采用核密度估计、莫兰指数、空间马尔可夫链、地理加权回归(geogra... 数字技术创新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其发展趋势、空间格局与在不同空间尺度上的影响因素亟需深入研究。基于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2016—2021年的数字技术专利数据,采用核密度估计、莫兰指数、空间马尔可夫链、地理加权回归(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WR)模型和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ulti-scale 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MGWR)模型对数字技术创新的分布格局、演进态势和多尺度效应展开了分析。研究发现:(1)长三角地区数字技术创新的空间分布特征呈现“反E形”结构,以上海市和杭州市为高点,城市间保持“高高集聚-低低相邻”的正向空间集聚性,未出现明显的多维极化现象。(2)空间马尔可夫链分析表明,在长三角地区数字技术创新动态区域变化过程中,存在“俱乐部趋同”现象。(3)MGWR模型的拟合结果显示,对外开放程度和物流发展水平具有较小的空间尺度,属于局部因素,而产业结构、基础设施水平、环境规制和就业结构属于全局因素。因此,在城市数字技术创新水平提升路径中除需关注全局因素外,还应注重提升对外开放程度和物流发展水平,以推动地方创新水平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创新 时间演变趋势 空间分布格局 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GWR) 空间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型与社会型人口流动的时空演变特征差异
12
作者 邱瑾 俞沈悦 《地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22-1832,共11页
随着迁徙模式的不断演变,人口流动已成为推动地区人口变化的核心动力。本文基于新经济地理理论,采用空间混合回归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深入探讨经济型与社会型流动人口的时空格局演变。研究发现:经济和社会因素对人口流动的影响存在... 随着迁徙模式的不断演变,人口流动已成为推动地区人口变化的核心动力。本文基于新经济地理理论,采用空间混合回归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深入探讨经济型与社会型流动人口的时空格局演变。研究发现:经济和社会因素对人口流动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呈现由北向南递增的梯度格局。南方经济发达区域(如长三角和珠三角)人口吸引力明显高于北方,进一步揭示了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流动之间的密切关系。尽管东部沿海地区持续吸引大量流动人口,但中西部地区经济的改善也逐渐带来人口流入,反映了中国区域发展的新趋势以及经济与社会环境的协同作用。值得关注的是,无论是经济因素还是社会因素,对经济型流动人口的影响表现出更强的空间异质性。经济型流动人口通常流动性更高,其迁移决策直接受到经济波动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相对而言,社会型流动人口则更关注医疗保障及公共服务等因素,其影响的空间异质性相对较小。随着经济发展和区域均衡的推进,社会因素对2类流动人口的影响力均已超过经济因素,驱动因素正逐步从经济激励转向对更高生活质量的追求。总体而言,人口流动模式受到经济与社会因素的交互影响,在不同时间和空间维度上展现出复杂的异质性。因此,在流动人口治理过程中,需综合考量经济活力、公共服务和区域规划等多重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以促进人口的合理流动和区域的均衡发展。本研究不仅为理解中国人口流动的动态特征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证依据,同时也为政策制定者在优化社会治理和区域发展战略方面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型流动人口 社会型流动人口 地理加权回归 空间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公共健康生产效率测度及时空演化特征分析
13
作者 孙洁 吴纯纯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4-69,共6页
把握公共健康生产效率的发展动态与区域差异,对于加快我国区域健康协调发展,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考虑到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文章运用超效率EBM模型与GML指数,基于省级面板数据测度了2011—2020年中国区... 把握公共健康生产效率的发展动态与区域差异,对于加快我国区域健康协调发展,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考虑到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文章运用超效率EBM模型与GML指数,基于省级面板数据测度了2011—2020年中国区域公共健康生产效率,并采用Dagum基尼系数和Kernel密度估计揭示了公共健康生产效率的区域差异与动态演进特征。研究发现:(1)公共健康生产效率总体表现为上升趋势,但区域差异显著。(2)技术效率的提升是公共健康生产效率提升的主要原因。(3)公共健康生产效率的差异呈逐渐缩小趋势,地区间差异是其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健康生产效率 超效率EBM模型 Dagum基尼系数 Kernel密度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域健康制造业与数字基础产业融合水平对中老年人健康的影响
14
作者 李伟 朱轲 章琳云 《西北人口》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56,共15页
推进健康制造业与数字基础产业融合发展是我国“智慧助老”工程建设的重点内容与战略方向。首先,基于供给侧的技术融合和需求侧的市场融合,构建健康制造业与数字基础产业的融合发展指标体系,利用灰色GM(1,N)模型进行测算,发现东部与中... 推进健康制造业与数字基础产业融合发展是我国“智慧助老”工程建设的重点内容与战略方向。首先,基于供给侧的技术融合和需求侧的市场融合,构建健康制造业与数字基础产业的融合发展指标体系,利用灰色GM(1,N)模型进行测算,发现东部与中西部省份之间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其次,结合5期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CHARLS)进行基准回归,结果表明,健康制造业与数字基础产业融合能显著提升中老年人健康水平。再次,以健康消费水平和健康服务效率作为中介变量进行机制探讨,结果表明,在健康需求效应视角下,推进健康制造业与数字基础产业融合有助于提高人均健康消费水平,进而改善其健康状况;在健康服务资源配置效应视角下,健康制造业与数字基础产业融合能够优化健康服务效率,提高服务质量,进而提升个体健康水平。最后,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健康制造业与数字基础产业融合发展对中老年人健康水平的影响存在年龄、受教育程度、所在城乡属性和地区分布的差异,特别是在东部地区和农村地区显现出更强的健康效应,且受高等教育和年龄更大的群体在两业融合过程中的受益更大。因此,要持续加强健康制造业与数字基础产业的深度融合,提高健康服务资源效率,并强化数字融合推动中老年人健康消费意识的提升与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产业融合 健康制造业 数字基础产业 健康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具有非局部扩散和空间异质性年龄-空间结构松材线虫病模型动力学分析
15
作者 吴鹏 张帅 方诚 《数学物理学报(A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46-959,共14页
松材线虫病作为一种具有毁灭性的森林病害,其主要传播媒介是松墨天牛.为了研究在空间异质情形下天牛的非局部扩散和感染年龄对该病传播的影响,该文提出一类具有非局部扩散的年龄-空间松材线虫病动力学模型.首先研究了模型的适定性,其次... 松材线虫病作为一种具有毁灭性的森林病害,其主要传播媒介是松墨天牛.为了研究在空间异质情形下天牛的非局部扩散和感染年龄对该病传播的影响,该文提出一类具有非局部扩散的年龄-空间松材线虫病动力学模型.首先研究了模型的适定性,其次通过建立模型更新方程,推导出模型下一代自生算子R,继而得出基本再生数R_(0)是R的谱半径.此外,证明了R_(0)<1时疾病是消亡的.最后,利用Krasnoselskii不动点原理证明了系统非平凡解的存在性,并在特殊情形下分析了系统非平凡解的渐近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病 非局部扩散 空间异质性 年龄-空间结构 基本再生数 阈值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高价值专利的判别、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
16
作者 连港慧 徐蔼婷 李金昌 《统计与信息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2-74,共13页
绿色高价值专利是绿色高质量技术的显性表达。从庞大数量的专利群中判别出绿色高价值专利并考察其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是在“双碳”愿景下开启科技强国建设新征程的关键一环。因此,将绿色高价值专利的内涵解读反馈至判别体系构建,通过... 绿色高价值专利是绿色高质量技术的显性表达。从庞大数量的专利群中判别出绿色高价值专利并考察其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是在“双碳”愿景下开启科技强国建设新征程的关键一环。因此,将绿色高价值专利的内涵解读反馈至判别体系构建,通过“绿色专利—高价值专利”的递进式流程与基于变精度邻域粗糙集方法提出的“初步构建—属性约简—指标赋权”三阶段评估思路,进行绿色高价值专利的统计判别。基于此,刻画绿色高价值专利的空间分布,探究并比较其与绿色专利影响因素的差异。研究发现:专利法颁布以来,尽管中国绿色高价值专利实现了从零件、百件到万件的量级跨越,但其空间分布仍较难达成多层级的跨越式发展;绿色高价值专利区域分布的总体差异仍处于高位状态且主要源于区域间,其空间分布呈现明显的聚集性特征。绿色高价值专利与绿色专利的影响因素具有较明显的差异。其中,经济基础、政府支持、人才支撑、数字基建水平、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能够激励本地绿色高价值专利的积极培育,而人工智能水平却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鉴于绿色专利尤其是实用新型专利的技术门槛相对较低,对复杂高端的技术信息流动以及高水平知识产权保护的依赖相对较弱,数字基建及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未能产生预期的显著影响;由于环境规制存在一定程度的潜在扭曲,其仅会对绿色专利的培育产生激励效应。由此,应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并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与绿色技术的跨领域融合创新,避免资源被过度挤占;应调整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避免因过度保护而产生技术壁垒;应制定渐进式的环境规制政策,避免因过度强调即期合规目标而抑制高水平绿色技术的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高价值专利 统计判别 邻域粗糙集 空间分布 创新资源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非局部扩散和空间异质性的年龄-空间结构HIV潜伏感染模型的动力学分析
17
作者 吴鹏 方诚 《数学物理学报(A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9-294,共16页
空间异质性和感染年龄深刻影响着HIV在宿主体内的感染进程.为了研究空间异质性和感染年龄对HIV的感染动力学的影响,该文提出一个年龄结构的非局部扩散HIV潜伏感染模型来描述HIV在宿主体内不同器官中的扩散.首先研究模型解的全局存在性.... 空间异质性和感染年龄深刻影响着HIV在宿主体内的感染进程.为了研究空间异质性和感染年龄对HIV的感染动力学的影响,该文提出一个年龄结构的非局部扩散HIV潜伏感染模型来描述HIV在宿主体内不同器官中的扩散.首先研究模型解的全局存在性.其次,通过建立模型的一般更新方程,推导出下一代再生算子R,继而得出模型基本再生数R_(0)是算子R的谱半径.作为传染病模型的动力学阈值,R_(0)决定着HIV感染在宿主体内的消亡和爆发.最后,利用Krasnoselskii不动点定理证明了系统非平凡解的存在性.此外,在特殊情形下证明了系统正平衡态的渐近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非局部扩散 年龄结构 空间异质 基本再生数 阈值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向非单调缺失数据下部分线性模型的广义经验似然推断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娟芳 薛留根 胡玉琴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88-1596,共9页
为了研究纵向非单调缺失数据下部分线性模型的估计问题,基于二次推断函数提出了回归系数和基准函数的广义经验似然比函数,得到了相应的极大经验似然估计.证明了所提出的经验对数似然比渐近于卡方分布,由此构造了相应的置信域和逐点置信... 为了研究纵向非单调缺失数据下部分线性模型的估计问题,基于二次推断函数提出了回归系数和基准函数的广义经验似然比函数,得到了相应的极大经验似然估计.证明了所提出的经验对数似然比渐近于卡方分布,由此构造了相应的置信域和逐点置信区间,模拟研究比较了广义经验似然与正态逼近方法的有限样本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向数据 非单调缺失 广义经验似然 二次推断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攻城略地”还是“扎根本土”:空间距离与中小企业融资便利——来自城市商业银行贷款数据的实证 被引量:11
19
作者 方成 丁骋骋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3-142,共20页
对中小银行而言,究竟是“扎根本土”进一步做好本土的金融服务,还是“攻城略地”服务所谓长远目标?本文以某城市商业银行2011—2014年的贷款数据对空间距离如何影响中小企业融资便利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由于远距离贷款伴随着更高的... 对中小银行而言,究竟是“扎根本土”进一步做好本土的金融服务,还是“攻城略地”服务所谓长远目标?本文以某城市商业银行2011—2014年的贷款数据对空间距离如何影响中小企业融资便利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由于远距离贷款伴随着更高的信息和监督等成本,中小企业银行贷款定价随着空间距离远近存在显著价格差异,与银行总部距离越远的企业贷款利率越高,而且遭遇信贷配给的可能性也越大,即使在金融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企业也未能获取较低的贷款利率。与此相关带来的后果是:相比靠近银行总部的中小企业,距离较远的企业贷款违约概率更高。因此,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应牢牢把握服务本土中小企业的目标定位,“扎根本土”,精耕细作,而不是“攻城略地”,增加远距离营业网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距离 中小企业融资 信贷配给 信贷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互联网众筹成功进度分位数回归模型 被引量:7
20
作者 邱瑾 张淑楠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6-45,共10页
通过Python爬取"众筹网"平台成功结束项目3 941项,在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分位数回归模型对影响项目成功进度的因素进行信息挖掘。研究发现,各影响因素在不同分位水平上的表现存在差异,根据图像大致可分为&qu... 通过Python爬取"众筹网"平台成功结束项目3 941项,在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分位数回归模型对影响项目成功进度的因素进行信息挖掘。研究发现,各影响因素在不同分位水平上的表现存在差异,根据图像大致可分为"递减"、"递增"和"U"型三类;目标金额的负向作用反映了投资者的损失厌恶;不同类型的项目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羊群效应、挤出效应和截止日期效应。随着分位点的提高,各因素之间的权重排序发生变化,尤其是项目类型。此外,根据目标金额分层建模的结果显示,不同因素的影响在分层模型中存在较显著的差异,并影响投资者的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众筹 数据挖掘 分位数回归 羊群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