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资本市场融资主体结构与经济增长动能:理论分析与跨国实证
1
作者 汪红驹 丁少斌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4-224,共11页
中国经济增长动能正处于向创新驱动转换的瓶颈阶段,服务科技创新主体是资本市场的核心战略定位,但长期以来占比偏高的传统企业挤压了融资空间。对熊彼特内生增长模型进行扩展,分析资本市场融资主体结构如何影响该经济体的创新活动与全... 中国经济增长动能正处于向创新驱动转换的瓶颈阶段,服务科技创新主体是资本市场的核心战略定位,但长期以来占比偏高的传统企业挤压了融资空间。对熊彼特内生增长模型进行扩展,分析资本市场融资主体结构如何影响该经济体的创新活动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高技术产业分类方法将全球上市公司划分为传统企业(低技术产业)与高新企业(高技术与新兴产业),并使用跨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提高资本市场的高新企业融资比例能够显著促进该国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其作用机制在于促进了高新企业的整体R&D水平,而高新企业的R&D相较于传统企业的R&D能够带来更明显的TFP增长。进一步分析表明,当经济体处于发展初期时,调整资本市场的融资主体结构无法带来显著的TFP增长,通过优化融资主体结构来促进TFP增长需要该经济体达到一定经济发展阶段。此外,自主创新程度越高的国家,调整融资主体结构的TFP增长效应越强。中国应当优化资本市场融资主体结构,将资源进一步向新兴产业倾斜从而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融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市场 融资主体结构 TFP 资金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展格局提质之谜:从全面创新改革到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演化 被引量:1
2
作者 吕鲲 潘均柏 +1 位作者 李佳杰 李北伟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69,共14页
本文基于国内循环质量和国际循环质量两个维度评价了新发展格局质量,并从繁衍、变异、适应、流动、锁定破解5个维度评价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演化指数,形成2010~2022年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双重差分和双重机器学习模型对“... 本文基于国内循环质量和国际循环质量两个维度评价了新发展格局质量,并从繁衍、变异、适应、流动、锁定破解5个维度评价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演化指数,形成2010~2022年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双重差分和双重机器学习模型对“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演化-新发展格局质量”研究系统进行准自然实验,得到结论如下:(1)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和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向更高阶段演化均能够显著促进新发展格局质量;(2)在其他地区进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能够对本地区新发展格局质量具有促进效应,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向更高阶段演化对新发展格局质量的空间传导效应显著为负;(3)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能够通过正向促进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演化对区域国内循环质量和国际循环质量产生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演化 新发展格局质量 空间双重差分模型 重机器学习模型 熵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积分”政策能否促进新能源汽车实质性创新 被引量:18
3
作者 史丹 明星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0-51,共12页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逐渐从早期的选择性政策过渡到功能性的“双积分”政策,以构建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以中国新能源汽车(整车)上市公司作为实验组,通过倾向性得分匹配方法从非汽车制造企业中匹配出对照组,使用双...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逐渐从早期的选择性政策过渡到功能性的“双积分”政策,以构建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以中国新能源汽车(整车)上市公司作为实验组,通过倾向性得分匹配方法从非汽车制造企业中匹配出对照组,使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双积分”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双积分”政策显著激励了新能源汽车企业“实质性”创新行为;(2)“双积分”政策同时也激励了“策略性”创新行为;(3)这种激励效应在国有企业中显著,对非国有企业未造成显著影响,而无论国有企业还是非国有企业,其研发投入都显著促进了“实质性”创新;(4)地区的异质性分析显示,市场化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激励效应更为显著,西部地区不显著,而企业规模可以平衡这种异质性的影响。因此,政府应继续完善“双积分”政策,加强对非国有企业的引导,对市场水平较弱的地区给予针对性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双积分”政策 功能性政策 实质性创新 PSM-D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励性管制对高耗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来自“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的证据 被引量:9
4
作者 王俊豪 霍雨佳 金暄暄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3-112,共10页
本文基于我国330个地级行政区2005—2022年的面板数据,考察“节能减排财政政策”这一激励性管制政策对高耗能企业绿色创新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激励性管制显著提升高耗能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主要表现为企业绿色专利、发明型专... 本文基于我国330个地级行政区2005—2022年的面板数据,考察“节能减排财政政策”这一激励性管制政策对高耗能企业绿色创新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激励性管制显著提升高耗能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主要表现为企业绿色专利、发明型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获得授权的数量增加;与其他企业相比,激励性管制对大型企业、技术研发偏向型企业及政策实施前未获得任何专利授权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该结论从激励性管制视角进一步拓展高耗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制度动因,为高耗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视角下激励性管制政策效果评估提供企业层面的微观经验证据,并从激励性管制政策的优化完善、其双重属性的有效发挥及多元政策衔接运行机制的制定三个方面提出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励性管制 高耗能企业 节能减排 绿色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