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生物燃料电池在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
作者 陈诗雨 许志成 +2 位作者 杨婧 徐浩 延卫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51-963,共13页
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加快,水污染和能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微生物燃料电池(MFC)作为一种新型微生物电化学工艺,可以在降解有机物的同时产电,具有清洁、节能、经济等优势,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成为水处理领域的研究前沿。本文首先介绍了MF... 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加快,水污染和能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微生物燃料电池(MFC)作为一种新型微生物电化学工艺,可以在降解有机物的同时产电,具有清洁、节能、经济等优势,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成为水处理领域的研究前沿。本文首先介绍了MFC原理和电子传递机制,分析影响其处理性能的关键因素(阳极材料、阴极材料、接种微生物、反应器构型和系统运行参数);然后回顾了近年来MFC在废水(生活废水、农业废水和工业废水)处理领域的应用,并拓展性地阐述了MFC与其他技术(电芬顿、光催化、人工湿地系统和微生物电解池)的耦合应用;最后指出MFC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可行的发展方向,包括深度挖掘机理、优化接种微生物种群、改进装置材料与构型、改善进水模式与运行参数和研究新的耦合系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燃料电池 废水处理 技术原理 影响因素 技术耦合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排放背景下烟气消白技术路线研究 被引量:31
2
作者 谭厚章 刘兴 +1 位作者 王文慧 刘鹤欣 《洁净煤技术》 CAS 2019年第2期38-44,共7页
超低排放背景下燃煤电厂大多采用湿法脱硫装置,装置出口饱和湿烟气排放后一般会在烟囱出口形成湿烟羽,对生态环境及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本文基于切线法对烟气及环境空气状态进行计算,确定湿烟羽消除的临界温度及混合空气当量比,比较... 超低排放背景下燃煤电厂大多采用湿法脱硫装置,装置出口饱和湿烟气排放后一般会在烟囱出口形成湿烟羽,对生态环境及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本文基于切线法对烟气及环境空气状态进行计算,确定湿烟羽消除的临界温度及混合空气当量比,比较不同烟气消白技术路线的适用环境条件及技术参数。研究结果表明,环境温度越低、相对湿度越高,湿烟羽消除难度越大。环境相对湿度为60%,脱硫塔出口烟气温度为50℃时,不采用任何措施的前提下可实现无湿烟羽排放的临界环境温度为37. 3℃,可见在常见环境条件下,调整湿法脱硫装置出口烟气状态参数以消除湿烟羽是有必要的。假设可适用的烟气最大降温幅度为30℃,最大升温幅度为30℃,仅采用烟气加热技术可消除湿烟羽的临界环境温度为12. 9℃;仅采用烟气冷凝技术可消除湿烟羽的临界环境温度为8. 7℃;采用烟气冷凝再热技术可消除湿烟羽的临界环境温度为-12. 9℃。对于空气加热混合技术,基于切线法对空气烟气混合过程进行热平衡计算,确定可消除湿烟羽的临界空气当量比。将烟气加热、烟气冷凝及空气加热技术组合使用可拓宽烟气消白适用的环境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脱硫 湿烟羽消除 烟气加热 烟气冷凝 空气加热混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背景下信用监管机制构建研究 被引量:43
3
作者 陈海盛 白小虎 +1 位作者 郭文波 吴淑君 《征信》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16,共6页
基于数据共享,打造信用产品,运用信用产品,探索业务协同,构成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信用工作的基本逻辑和重点。信用数据共享的重点是通过建立长效机制,促进信用数据的动态更新和使用。信用业务协同的核心是信用联合奖惩。根据相关主体行... 基于数据共享,打造信用产品,运用信用产品,探索业务协同,构成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信用工作的基本逻辑和重点。信用数据共享的重点是通过建立长效机制,促进信用数据的动态更新和使用。信用业务协同的核心是信用联合奖惩。根据相关主体行为的诚信度和发起联合奖惩的必要性,依法审慎认定红黑名单,明确相关主体能否修复信用以及信用修复的方式和期限。提出健全一体化信用信息平台,加快信用标准制定,以大数据为支撑研发市场化信用产品、服务,促进信用监管多元共治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共享 信用监管 业务协同 多元共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易感SNP rs4325274通过增强子远程调控SOX6基因的功能机制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妥晓梅 朱东丽 +3 位作者 陈晓峰 荣誉 郭燕 杨铁林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89-897,共9页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典型的多基因复杂疾病,遗传力高达85%,其发病率已跃居常见疾病的第5位。尽管已经鉴定出大量骨质疏松易感SNP,但大多数SNP位点位于基因组非编码区,且功能机制未知。本研究旨在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功能实验探究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典型的多基因复杂疾病,遗传力高达85%,其发病率已跃居常见疾病的第5位。尽管已经鉴定出大量骨质疏松易感SNP,但大多数SNP位点位于基因组非编码区,且功能机制未知。本研究旨在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功能实验探究骨质疏松非编码功能性易感SNP rs4325274的分子调控机制。首先,通过表观注释发现该SNP所在区域处在增强子上,eQTL和Hi-C分析结果发现SNP调控的潜在靶基因是SOX6;然后,利用多种数据库进行Motif预测,并结合GEO数据库中的ChIP-seq数据分析进行了验证,结果发现转录因子HNF1A更倾向于结合SNP rs4325274-G碱基;进一步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了该SNP对SOX6基因表达的增强作用;最后,利用shRNA敲低转录因子HNF1A实验,检测靶基因SOX6的表达变化。以上研究结果初步解析了非编码区功能性SNPrs4325274作为增强子远程调控SOX6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为复杂疾病非编码易感SNP的遗传调控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P rs4325274 SOX6基因 转录因子 骨质疏松症发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RNSYS的茯砖茶生产工艺能源系统节能环保特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杜江凌 南晓红 +1 位作者 王赞社 宁旭昊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6-144,共9页
茯砖茶发酵、干燥过程中,烘房内温湿度稳定性和能源系统低能耗是保证茯砖茶品质与成本的重要因素。本文采用TRNSYS仿真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咸阳某茯砖茶厂实际使用的空气源热泵系统进行建模,通过研究各季节典型代表月烘房温湿度... 茯砖茶发酵、干燥过程中,烘房内温湿度稳定性和能源系统低能耗是保证茯砖茶品质与成本的重要因素。本文采用TRNSYS仿真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咸阳某茯砖茶厂实际使用的空气源热泵系统进行建模,通过研究各季节典型代表月烘房温湿度的波动情况,确定该空气源热泵系统在全年的运行状态是否满足工艺要求,在此基础上,对比了该系统在全年可运行季节代表月与该生产厂房早期使用的燃气锅炉系统的能耗仿真结果,对空气源热泵系统的节能与环保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夏季送风质量流量过大且室外空气含湿量较高,7月烘房温湿度不满足工艺要求。热泵系统在1、4、10月的总标煤消耗量的平均值是锅炉系统的44.42%,平均CO_(2)、SO_(2)、NO_(x)排放量分别为锅炉系统的34.13%、44.1%、40.60%。在茯砖茶发酵、干燥的过程中,相比于燃气锅炉系统,空气源热泵系统具有更好的节能与环保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环保 TRNSYS 茯砖茶 空气源热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海流扰动和通信时延的欠驱动AUV编队跟踪控制 被引量:4
6
作者 丁文俊 张国宗 +3 位作者 刘海旻 柴亚军 王驰宇 毛昭勇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4-196,共13页
由欠驱动自主水下航行器(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AUV)编队组成的水下探测阵列具有响应快、机动性好、智能化程度高的特点。针对无速度信息传输的多AUV在海流和时延复合扰动下的编队控制问题,提出一种虚拟轨迹、轨迹预测、自适... 由欠驱动自主水下航行器(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AUV)编队组成的水下探测阵列具有响应快、机动性好、智能化程度高的特点。针对无速度信息传输的多AUV在海流和时延复合扰动下的编队控制问题,提出一种虚拟轨迹、轨迹预测、自适应反演滑模控制技术相结合的编队控制方法。使用领航者的位置信息和期望队形得到跟随者的参考轨迹,并引入虚拟轨迹使其与跟随者参考轨迹有限时间重合,从而得到跟随者的期望位置和速度。在此基础上,使用最小二乘法拟合轨迹曲线进行时延补偿,并通过自适应反演滑模控制技术完成海流干扰下的编队轨迹跟踪。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新方法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驱动自主水下航行器 编队控制 自适应反演滑模控制 虚拟轨迹 时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基体Ti_(4)O_(7)阳极在高盐体系下的电催化降解性能 被引量:3
7
作者 郭思远 王雪 +5 位作者 李昕圆 荆晓生 龙志 徐浩 延卫 贾亮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88-198,共11页
针对高盐废水成分复杂、可生化性差等处理难题,采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一种新型钛基体亚氧化钛电极——Ti_(4)O_(7)电极,对该电极性能进行全面评价,解释电极的失效机理,并将其应用于高盐体系下的有机物电催化降解过程,考察不同因素对降... 针对高盐废水成分复杂、可生化性差等处理难题,采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一种新型钛基体亚氧化钛电极——Ti_(4)O_(7)电极,对该电极性能进行全面评价,解释电极的失效机理,并将其应用于高盐体系下的有机物电催化降解过程,考察不同因素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Ti_(4)O_(7)电极具备丰富的孔洞结构、较高的析氧过电位、优异的导电性能和良好的稳定性。高盐体系下,电流密度的提高会促进酸性红G染料降解,但单位能耗会显著增加;含盐量和pH值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甚微,这也得益于亚氧化钛材料电极的稳定性能;在电流密度为15 mA/cm^(2)、含盐量为1%、初始pH值为8.5时,降解效果最佳,120 min内脱色率为99.91%,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为71.88%。Ti_(4)O_(7)电极在高盐废水的电化学处理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极材料 亚氧化钛 电极性质 电催化氧化 高盐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