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院内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5
1
作者 谈毅 郑云华 +2 位作者 聂德新 姜腾波 张杰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1092-1095,共4页
目的探讨非脑卒中住院患者发生院内缺血性脑卒中的科室分布情况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6年7月在浙江衢化医院因缺血性脑卒中以外的疾病住院而随后在医院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2例(院内组)。同一研究期内院外发生的... 目的探讨非脑卒中住院患者发生院内缺血性脑卒中的科室分布情况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6年7月在浙江衢化医院因缺血性脑卒中以外的疾病住院而随后在医院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2例(院内组)。同一研究期内院外发生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80例(院外组)。分析2组人口统计学、血管危险因素、脑卒中发病机制及治疗结果,并进行比较。结果院内组心房颤动(29.3%vs 17.5%,P=0.008)、心功能不全(15.9%vs 4.7%,P=0.001)、心肌梗死(11.0%vs 1.2%,P=0.001)、冠心病(23.2%vs 12.8%,P=0.008)及慢性阻塞性肺病(19.5%vs 11.3%,P=0.023)明显高于院外组,高血压(54.9%vs 74.2%,P=0.001)及吸烟(14.6%vs 44.6%,P=0.001)明显低于院外组。院内组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院外组,血红蛋白、收缩压、舒张压、血糖、TC、TG、LDL-C明显低于院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院内组前循环+后循环、心源性脑栓塞、其他原因、检查不完全比例明显高于院外组,后循环、大血管粥样硬化性、小血管闭塞性、检查结果阴性比例明显低于院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院内组住院天数及死亡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1±39.8)d vs(12.4±16.1)d,P=0.001;25.6%vs 6.4%,P=0.001]。败血症是院内组最常见的死因,而脑疝为院外组最常见死因。结论医院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与院外发生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有不同危险因素和实验室检查指标,脑卒中发病机制及治疗结局亦不同。预防和控制感染可能会降低医院内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缺血 心房颤动 心肌梗死 高血压 脑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出血并发脑耗盐综合征的诊治 被引量:2
2
作者 徐海波 杜飚 +1 位作者 胡宁 漆良琴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9期3376-3377,共2页
目的:探讨脑出血并发脑耗盐综合征的临床诊治。方法:回顾性探讨1999年6月至2007年10月共收治276例脑出血患者中并发脑耗盐综合征的13例病例,通过其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明确诊断,确定治疗方法。结果:13例患者在发病后3~10d,平均4.... 目的:探讨脑出血并发脑耗盐综合征的临床诊治。方法:回顾性探讨1999年6月至2007年10月共收治276例脑出血患者中并发脑耗盐综合征的13例病例,通过其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明确诊断,确定治疗方法。结果:13例患者在发病后3~10d,平均4.78d出现脑耗盐综合征,血钠最低者达108mmol/L。经治疗后3~21d,平均(8.22±2.16)d,血钠均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脑出血发生低钠血症、高尿钠、低血容量是并发脑耗盐综合征的诊断依据,水化和补盐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低钠血症 脑耗盐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形胶质细胞钙调蛋白在损伤后胶质瘢痕形成中的作用
3
作者 顾香 张杰敏 陈阳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25-628,共4页
目的:探讨钙调蛋白对星形胶质细胞损伤后增生及胶质瘢痕形成的影响。方法:体外纯化培养星形胶质细胞,机械划痕法构建星形胶质细胞损伤模型,动态观察星形胶质细胞损伤前后钙离子浓度的变化,以及损伤后应用钙调蛋白抑制剂三氟拉嗪(Trifluo... 目的:探讨钙调蛋白对星形胶质细胞损伤后增生及胶质瘢痕形成的影响。方法:体外纯化培养星形胶质细胞,机械划痕法构建星形胶质细胞损伤模型,动态观察星形胶质细胞损伤前后钙离子浓度的变化,以及损伤后应用钙调蛋白抑制剂三氟拉嗪(Trifluoperazine dihydrochloride,TFP)处理,星形胶质细胞增生的主要标志物GFAP表达的变化。采用激光共聚焦观察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动态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星形胶质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表达量的变化。结果:星形胶质细胞损伤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迅速上升,2min后明显下降至接近基础水平。星形胶质细胞损伤后钙调蛋白抑制剂能够抑制星形胶质细胞GFAP蛋白表达量的增加。结论:星形胶质细胞损伤后钙离子浓度明显变化,激活细胞内钙离子信号传导并参与星形胶质细胞损伤后的增生反应,而钙调蛋白抑制剂三氟拉嗪对星形胶质细胞损伤后的增生反应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胶质细胞 划痕损伤 增生 胶质瘢痕 钙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