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并发广泛皮下气肿1例
1
作者 吴锋 刘姗 +3 位作者 毛建生 何雪云 林海 张啸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9-9,共1页
患者男,75岁,因反复右上腹胀痛1个月余入院,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3年。入院检查:一般情况可,两肺呼吸音对称,未及干湿罗音,心律齐,腹平软,右上腹轻度压痛,无反跳痛。未扪及包块。磁共振胰胆管成像示胆总管下段结石。
关键词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 皮下气肿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胆总管下段结石 并发 慢性支气管炎 上腹胀痛 入院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中药口服联合保留灌肠对大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术后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占路娟 郑丽华 +1 位作者 朱丽燕 刘艺超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190-193,共4页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口服联合保留灌肠对大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aection,EMR)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将该院2019年3月-2020年11月期间在浙江衢化医院行大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的1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口服联合保留灌肠对大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aection,EMR)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将该院2019年3月-2020年11月期间在浙江衢化医院行大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的1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5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术后治疗,对照组给予保留灌肠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联合自拟中药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临床症状积分、肠道菌群水平,统计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前,两组患者腹痛、腹胀、便秘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上述症状积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肠球菌、大肠杆菌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水平升高,肠球菌、大肠杆菌水平下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3、6个月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52,P>0.05)。结论大肠息肉EMR术后患者应用自拟中药口服联合保留灌肠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肠道菌群水平,降低术后复发率,从而促进术后恢复,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息肉 EMR术 中药口服 保留灌肠 术后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普比善预防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临床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吴锋 刘姗 +2 位作者 毛建生 何雪云 林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99-100,共2页
目的:探讨国产奥曲肽依普比善对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急性胰腺炎(AP)的预防作用。方法:行ERCP患者85例分为两组:预防组40例,于术前1h和术后6、14h予依普比善0.1mg皮下注射各1次。对照组45例,术前和术后不予依普... 目的:探讨国产奥曲肽依普比善对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急性胰腺炎(AP)的预防作用。方法:行ERCP患者85例分为两组:预防组40例,于术前1h和术后6、14h予依普比善0.1mg皮下注射各1次。对照组45例,术前和术后不予依普比善注射,两组分别于术前,术后3、12及24h作血清淀粉酶测定,同时观察腹痛及胰腺炎的发生情况。结果:预防组术后3、12及24h血清淀粉酶分别为(165±59.2)、(232±128.3)及(332.4±275.2)U/L,其中11例(28%)发生高淀粉酶血症,2例(5%)发生AP。对照组术后3、12及24h血清淀粉酶分别为(257.2±142.9)、(362.4±312.7)及(498.4±331.4)U/L,其中19例(42.22%)发生高淀粉酶血症,5例(11%)发生AP。预防组术后3、12及24h血清淀粉酶水平、术后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术后AP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国产奥曲肽依普比善可有效预防ERCP术后AP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奥曲肽 依普比善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高淀粉酶血症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