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西方大众文化理论:从一元独霸到多元纷呈 |
傅守祥
|
《重庆社会科学》
|
2004 |
0 |
|
|
2
|
理论的语境转换与批评的现实规范——试论中国大众文化批评的“后革命”视点 |
傅守祥
|
《学术论坛》
|
2004 |
0 |
|
|
3
|
论《双城记》浪漫现实主义的仁爱精神 |
傅守祥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4 |
22
|
|
|
4
|
启蒙精神的高度与限度——试论理性悲剧《浮士德》的启示意义 |
傅守祥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7
|
|
|
5
|
科学与人文:差异、隔阂及出路 |
曹文彪
|
《浙江学刊》
CSSCI
|
2002 |
3
|
|
|
6
|
集体主义对个体意识的改造与消融——从“延安文学”到“十七年文学”的一种考察 |
刘忠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
4
|
|
|
7
|
知识分子·纯诗·叙事性——20世纪90年代的诗歌“地图” |
刘忠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
0 |
|
|
8
|
上帝的命运:从现代到后现代 |
孙雄
|
《学术论坛》
|
2004 |
2
|
|
|
9
|
隋唐资格制度述略 |
曾小华
|
《浙江学刊》
CSSCI
|
2001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