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杂情境”何以实现“差距弥合”:地方政府适应性治理创新的内在逻辑——以龙港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为例
1
作者 胡健 顾金喜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6-124,共9页
在当前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领域,既有研究围绕部门分化与协作整合的管理悖论侧重探讨科层内部的条块关系,但忽视了地方政府运行过程中对复杂情境差距的弥合情况。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构建“情境-结构-技术”框架,结合龙港县域综合行... 在当前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领域,既有研究围绕部门分化与协作整合的管理悖论侧重探讨科层内部的条块关系,但忽视了地方政府运行过程中对复杂情境差距的弥合情况。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构建“情境-结构-技术”框架,结合龙港县域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案例,探究复杂情境中组织适应性治理的演化逻辑。研究发现:组织自适应面临外源目标压力、内部运行冲突、技术功能障碍等多重复杂情境,其背后蕴含着“情境适应、结构适合、技术适配”的前瞻性逻辑,呈现出一条合理的适应性演化路径。对组织外部复杂情境能动关系及弥合情境差距的实证分析,能够为健全多重复杂背景下基层治理体系、提升情境差距下政府治理能力提供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基层治理 复杂适应系统 情境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治理中的政治信任重建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国勤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18,共8页
在当前中国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与转型时期,重建政府信任是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要任务。鉴于中国基层治理中制度信任与人际信任具有高度同构性,政治信任重建应该探索一条"从人际信任到制度信任"的路径,即考虑到这种人际信任的优... 在当前中国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与转型时期,重建政府信任是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要任务。鉴于中国基层治理中制度信任与人际信任具有高度同构性,政治信任重建应该探索一条"从人际信任到制度信任"的路径,即考虑到这种人际信任的优先性特征,政府通过各种取信于民的措施来塑造民众对政府官员的人际信任,并在这个过程中,滋养和巩固民众对政府机构和体系等的制度信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信任 社会资本 基层治理 人际信任 制度信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转型背景下地方政府行政逻辑的自主性辨析 被引量:8
3
作者 董明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24,共7页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实现经济转型,是"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基本前提和要义之一,也已成为当下我国继续推进现代化进程的一个新的重要议题。本文认为,在此过程中,压力型体制下形成的我国地方政府行政逻辑中的自主性仍有其发挥...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实现经济转型,是"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基本前提和要义之一,也已成为当下我国继续推进现代化进程的一个新的重要议题。本文认为,在此过程中,压力型体制下形成的我国地方政府行政逻辑中的自主性仍有其发挥作用的空间,但显然需予以再定位。那么,地方政府的这种自主性何以可能?有哪些主要变量因素?其行政逻辑转型的目标模式又应是什么?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相应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 行政逻辑 自主性 变量因素 目标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政治参与和政治引导——基于新制度主义的视角 被引量:8
4
作者 董明 《治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1-81,共11页
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其中变化最大亦堪称最成功的增量事件,非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莫属。其重大价值不仅体现在经济层面的显性贡献,还体现在由此带给整个社会诸层面的结构性变化。这离不开非公经济人士与国家层面间的有效互动,其中的... 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其中变化最大亦堪称最成功的增量事件,非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莫属。其重大价值不仅体现在经济层面的显性贡献,还体现在由此带给整个社会诸层面的结构性变化。这离不开非公经济人士与国家层面间的有效互动,其中的重要维度就反映在非公经济人士的政治参与。总的说,其政治参与的积极意义居主导地位,但也不可避免存在若干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非公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的当下,如何理解并恰当处理我国非公经济人士的政治参与,已是一个亟待再考量的重要课题。本文选择从新制度主义的视角,以其规制性要素和规范性要素的二维合法性机制为分析框架,试图对新时代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政治参与和政治引导做一些再思考,以期对推进实践发展有所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 政治参与 政治引导 新制度主义 合法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国竞争态势、社会联盟与美国对竞争者的出口管制政策 被引量:1
5
作者 秦渝斌 《国际安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5-90,166,167,共28页
在不同的大国竞争态势中,美国的出口管制政策经历了数轮深刻的调整。出口管制既关涉美国的整体安全和经济利益,也牵扯不同产业的利益得失,是社会、国家和体系三个层次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区分美国面临的不同大国竞争态势和社会联... 在不同的大国竞争态势中,美国的出口管制政策经历了数轮深刻的调整。出口管制既关涉美国的整体安全和经济利益,也牵扯不同产业的利益得失,是社会、国家和体系三个层次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区分美国面临的不同大国竞争态势和社会联盟的政策影响力及偏好,可构建大国竞争态势左右社会联盟政策影响力和带动出口管制安全/经济效应,并导致美国对竞争对手出口管制调整的分析框架。在不同的大国竞争态势下,美国不同社会联盟影响政策的意愿和能力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分化,出口管制的经济/安全效应凸显,从而推动美国对竞争者出口管制政策的变化。在大国竞争升级态势下,军工安全联盟的政策影响力显著上升,出口管制的安全效应凸显,带动美国加强对竞争者的出口管制;在大国竞争缓和态势下,科技商贸联盟的政策影响力上升,导致出口管制的经济效益凸显,推动美国放松对竞争者的出口管制。通过引入争议问题、质疑既有制度、劝服反对集团三个环节,社会联盟会推动政府调整对竞争者的出口管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口管制 大国竞争 社会联盟 经济安全 美国外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治理中制度创新的制度化——以浙江新昌儒岙镇石磁村的实践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国勤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30-134,共5页
当前中国基层治理中的制度创新大多面临着如何实现制度化的难题。鉴于此,本文的核心问题是基层治理中的制度创新如何实现制度化?或者说基层治理实现制度化需要具备哪些基本条件?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本文对浙江省新昌县儒岙镇石磁村历时五... 当前中国基层治理中的制度创新大多面临着如何实现制度化的难题。鉴于此,本文的核心问题是基层治理中的制度创新如何实现制度化?或者说基层治理实现制度化需要具备哪些基本条件?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本文对浙江省新昌县儒岙镇石磁村历时五年多的"乡村典章"制度化过程(2004年至2009年)进行案例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组关于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实现制度化何以可能的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创新 乡村典章 制度化 制度化的基本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验与亨廷顿“政治秩序模型”的重构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国勤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2009年第3期54-59,共6页
近二十年来,中国学者广泛运用亨廷顿的经典政治秩序模型来分析中国政治稳定问题。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政治制度化这个议题上,但缺乏对该模型本身的反思。本文则从逻辑和经验两个角度检视该经典政治秩序模型对于中国经验的适应性问题,并... 近二十年来,中国学者广泛运用亨廷顿的经典政治秩序模型来分析中国政治稳定问题。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政治制度化这个议题上,但缺乏对该模型本身的反思。本文则从逻辑和经验两个角度检视该经典政治秩序模型对于中国经验的适应性问题,并以此为基础试图提出一个改进型的政治秩序模型,即通过对社会资本的要素和发生机制的分析,认为在中国政治现代化过程中,首先要加强政治制度化来容纳或适应不断扩大的政治参与,同时,加大投资社会资本来抑制民众在政治参与中的激进化倾向,促进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稳定 政治参与 社会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约与主动建构:地方政府行政逻辑的“善治”之道——以义乌案例分析为视角
8
作者 董明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7-24,共8页
实现现代化,乃中华民族百多年来不懈探索追求的目标,但只是及至改革开放后的当下中国,社会转型中的现代性特质才得以渐趋明朗。然而,有着迥异于西方发达国家社会背景的中国,具体的现代化路径必然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文章以义乌为分析范例... 实现现代化,乃中华民族百多年来不懈探索追求的目标,但只是及至改革开放后的当下中国,社会转型中的现代性特质才得以渐趋明朗。然而,有着迥异于西方发达国家社会背景的中国,具体的现代化路径必然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文章以义乌为分析范例,通过对这里地方政府行政逻辑逐渐趋向"善治"的嬗变为描述依据,试图揭示在我国现实的政治经济体制框架下,地方政府是如何在制约与主动建构之间逐渐走向现代性的制度均衡。作为其中的核心议题,则重在关注地方政府与民间经济力量之间共容利益机制的形成及其对建构治理型政府不可小觑的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地方政府 行政逻辑 善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协协商式监督的实践功能与推进路径——以温岭委派民主监督员工作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董明 徐琴 《治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8-141,F0002,160,共16页
作为人民政协民主监督职能的新定位,政协协商式监督在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中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对浙江温岭市政协委派民主监督员的创新实践研究发现,地方政协协商式监督的运作模式具有监督主客体的真诚沟通与相互合作这一重要特征,在... 作为人民政协民主监督职能的新定位,政协协商式监督在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中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对浙江温岭市政协委派民主监督员的创新实践研究发现,地方政协协商式监督的运作模式具有监督主客体的真诚沟通与相互合作这一重要特征,在保障和提升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质量的过程中发挥了独特作用。此间,政协的广泛性、包容性、客观性和贯通性等独特优势,构成了地方政协协商式监督的过程性实践功能得以发挥的重要条件,但囿于可操作的功能定位不够明晰、制度建设尚不系统和多元主体缺乏协同等因素的阻滞,实践中也仍面临若干发展问题。至少还须从完善宣传、沟通和反馈等机制着手,探究如何进一步激活地方政协协商式监督效能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协协商式监督 过程性监督 委派民主监督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协商民主的系统化再造——以象山“村民说事”为例 被引量:20
10
作者 王国勤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6-34,155,156,共11页
在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实现乡村善治的背景下,乡村协商民主建设成绩斐然,但是在协商制度的设计和扩散等方面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始于2009年的浙江省象山县的"村民说事"制度,通过从回应、落实到问责全过程、涵盖"村民说... 在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实现乡村善治的背景下,乡村协商民主建设成绩斐然,但是在协商制度的设计和扩散等方面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始于2009年的浙江省象山县的"村民说事"制度,通过从回应、落实到问责全过程、涵盖"村民说事、村务会商、民事村办、村事民评"无缝隙流程的设计,并且通过实现参与主体的多元化、功能的系统化,以及从意识形态到体制机制的全方位嵌入,实现乡村协商民主的系统化再造,有效解决了当前乡村协商民主建设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足。这为中国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推进,提供了从实践到知识两个层面进行系统化再造的有效样本,超越了很多地方创新经验,具有较为广阔的理论阐述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民说事”制度 乡村协商民主 乡村治理 系统化再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岭民主恳谈的制度演进与理论发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国勤 陶正玄 《治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1-120,共10页
1999年浙江省温岭市创设了"民主恳谈"制度,随后近20年历经了制度扩散、重组与巩固的演进过程,一直是学界关注和研究的焦点。民主恳谈会在制度演进过程中所产生的知识增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与国际协商民主经验与理论... 1999年浙江省温岭市创设了"民主恳谈"制度,随后近20年历经了制度扩散、重组与巩固的演进过程,一直是学界关注和研究的焦点。民主恳谈会在制度演进过程中所产生的知识增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与国际协商民主经验与理论的对话中温岭民主恳谈研究推进了中国民主发展道路理论;第二,温岭民主恳谈研究在"协商与决策"、"代表与协商"和"协商绩效"等议题上发展了协商民主理论;第三,温岭民主恳谈研究推进了制度变迁理论。这项梳理工作也有助于归纳关于协商民主理论本土化构建的一些有价值的知识命题,更好地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岭 民主恳谈会 协商民主 制度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制度与文化:群体性事件的动力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国勤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2-47,共6页
近些年中国频发的群体性事件背后有四个关键机制,即非制度化环境机制、暴力救济认知机制以及属于相关机制的边界激活机制和快速启动动员机制。在结构、制度和文化等主要维度上,群体性事件的复杂成因在宏观、中观和微观各个层次上呈现并... 近些年中国频发的群体性事件背后有四个关键机制,即非制度化环境机制、暴力救济认知机制以及属于相关机制的边界激活机制和快速启动动员机制。在结构、制度和文化等主要维度上,群体性事件的复杂成因在宏观、中观和微观各个层次上呈现并形成互动态势。在现实经验中,这些机制能够发挥作用以及发挥怎样的作用,取决于它们之间的互动状况,即相互依赖、支撑、嵌入以及不同机制的排列和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性事件 机制 边界激活 非制度化 暴力救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金融危机后的世界格局研究述评 被引量:1
13
作者 方柏华 孙传斐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6-74,共9页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影响了国际力量的分布,使得关于世界格局的议题成为国际政治研究的焦点,并由此形成了六种世界格局学说。"单极"说强调美国霸权的自我调适能力和独特优势,认为美国仍是世界格局的主导者;"一超多...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影响了国际力量的分布,使得关于世界格局的议题成为国际政治研究的焦点,并由此形成了六种世界格局学说。"单极"说强调美国霸权的自我调适能力和独特优势,认为美国仍是世界格局的主导者;"一超多强"说和"多强一超"说均强调美国的相对优势和其他强国实力不断增强两类因素的交互作用,认为它们共同塑造了世界格局,而对两类因素影响力优先次序的不同判断,构成两种学说的区别;"多极化格局"说和"多极格局"说都强调国际力量分布的相对均衡,但前者将这种均衡理解为一种动态趋势,后者则视其为当今世界的现实状态;"无极说"强调国际力量的分散化特征,体现了对"极"化世界格局观的反思。六种学说从不同视角对全球金融危机后的世界格局作出阐释,但在研究视角、认知框架、对权力内涵理解、对新的体系因素带来影响的预估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有待学者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格局 金融危机 国际体系 研究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常态下我国民营企业家的利益表达及其可能的发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董明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5-103,共9页
社会转型是当今中国发展的最基本面相,"新常态"则是近年来中共新一届领导集体执政新思维之所依。作为一个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力正日渐隆升的最大发展中国家,其发展路径究竟会呈现怎样的特质?有无一般的确定性规律可循?这些议题... 社会转型是当今中国发展的最基本面相,"新常态"则是近年来中共新一届领导集体执政新思维之所依。作为一个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力正日渐隆升的最大发展中国家,其发展路径究竟会呈现怎样的特质?有无一般的确定性规律可循?这些议题无疑具有现实意义,同时也极富张力与挑战性。文章以我国民营企业家这个改革开放以来新生的重要经济利益群体为分析对象,通过对其具体的利益表达方式及今后可能的发展路向的客观剖析,试图从一个维度解析转型中国发展的内在机理与可能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常态 民营企业家 利益表达 变量因素 依附与创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折中主义与核武器问题研究
15
作者 方柏华 何韶华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3-69,共7页
由于现实世界复杂多变,国际关系的传统范式研究逐渐显现出不可调和的矛盾性。在此背景下,我们认为可采用超越范式的分析折中主义研究视角对世界政治问题进行探讨梳理。综合来看,分析折中主义采用实用主义风格,希望寻求交流和对话,通过... 由于现实世界复杂多变,国际关系的传统范式研究逐渐显现出不可调和的矛盾性。在此背景下,我们认为可采用超越范式的分析折中主义研究视角对世界政治问题进行探讨梳理。综合来看,分析折中主义采用实用主义风格,希望寻求交流和对话,通过综合式的路径,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理论指导。它指引我们抛开范式上的对立与理论上的争论,也为学术研究和世界政治实践搭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作为复杂性思维方式一员的分析折中主义研究方法可能改变人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它赋予我们一套概念工具,而这样的工具将能产生更出色的理解并导致更有效的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折中主义 国际关系研究范式 核武器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毗邻党建引领跨界治理的四种类型及其运行机理 被引量:14
16
作者 陈亮 李元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0-131,共12页
近年来在我国一些毗邻地区,通过党建引领跨界治理实践探索出毗邻党建这一新型的党建模式。目前,既有相关研究主要包括跨界治理的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对策性研究以及跨界治理与毗邻党建的关联性研究。针对毗邻党建引领跨界治理的类... 近年来在我国一些毗邻地区,通过党建引领跨界治理实践探索出毗邻党建这一新型的党建模式。目前,既有相关研究主要包括跨界治理的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对策性研究以及跨界治理与毗邻党建的关联性研究。针对毗邻党建引领跨界治理的类型分析及其运行机理这一主题还缺少深入研究。基于“跨界性—层级性”的分析框架,可以把毗邻党建引领跨界治理分为战略引领型毗邻党建、问题导向型毗邻党建、高位推动型毗邻党建、整体联动型毗邻党建四种类型。揭示毗邻党建引领跨界治理的运行机理,需要基于“典型案例—类型匹配”的基本原则选择匹配性的案例进行具体呈现和深入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毗邻党建 跨界治理 跨界性 层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