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行政主导到制度化协同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推进机制构建的浙江实践与经验 |
张鸣
|
《治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27
|
|
2
|
公民身份、公民社会与公共秩序——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分析框架和政策维度 |
陈宏彩
|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3
|
论行政主导模式下农村社会管理创新中的政府角色 |
汪锦军
|
《行政管理改革》
|
2012 |
5
|
|
4
|
挂牌督办:中国式行政督查制度 |
陈宏彩
张则行
|
《治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5
|
公共服务视角下的流动人口文化融合——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的宁波实践 |
陈觅
|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6
|
浙江政府与民间组织的互动机制:资源依赖理论的分析 |
汪锦军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71
|
|
7
|
复合治理下的国家主导与社会自主——社会管理及其制度创新 |
陶建钟
|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8
|
|
8
|
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公共性之比较 |
汪锦军
|
《浙江学刊》
CSSCI
|
2004 |
11
|
|
9
|
浙江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政策分析 |
胡重明
|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
2019 |
23
|
|
10
|
农村公共事务治理--政府、村组织和社会组织的角色 |
汪锦军
|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5
|
|
11
|
行政监察专员制度:改进我国行政监察的制度借鉴 |
陈宏彩
|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
2010 |
9
|
|
12
|
行政监察专员制度:权利救济机制的创新——与其他救济机制的比较分析 |
陈宏彩
|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
2011 |
2
|
|
13
|
派出机构对监察机关负责:行政监察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写在《行政监察法》修正案通过之际 |
陈宏彩
|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
2010 |
0 |
|
14
|
数字技术驱动科层组织领域化运作的逻辑——基于浙江“基层治理四平台”的案例分析 |
唐京华
|
《治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33
|
|
15
|
技术与组织双向赋能:应急管理的整体智治——以杭州城市防汛防台体系数字化转型为例 |
胡重明
喻超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29
|
|
16
|
基层社会治理中多元主体协同何以可能——公共政策执行的作用 |
徐畅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9
|
|
17
|
新生代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队伍建设问题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
陈觅
|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18
|
城市风险治理的机制跨越——基于“技术—社会”的耦合路径 |
姚尚建
梅杰
|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9
|
家乡社会学的争论焦点与田野价值——基于农村研究的视角 |
张红阳
魏长青
赵煌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20
|
社区治理何以有效——基于助推和制度信任视角的再审视 |
徐畅
|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