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行政主导到制度化协同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推进机制构建的浙江实践与经验 被引量:27
1
作者 张鸣 《治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6-32,共7页
数字革命需要政府从科层体制转变为全新的组织框架。政府数字化转型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表明,除了先进的技术支持外,实现数字化转型更需要通过推进机制去主动构建与信息技术应用相配套的组织制度、管理机制、组织架构、组织文化及组织人... 数字革命需要政府从科层体制转变为全新的组织框架。政府数字化转型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表明,除了先进的技术支持外,实现数字化转型更需要通过推进机制去主动构建与信息技术应用相配套的组织制度、管理机制、组织架构、组织文化及组织人员。在数字化转型相对成功的背后,浙江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数字政府建设推进机制。这一推进机制的发展脉络是逐渐由行政主导转变为制度化协同推进,形成了涵盖法制保障、领导体制、管理体制、跨部门在线协同机制、考核机制等方面的一整套较为成熟和定型的正式制度与管理机制,从而使立法部门与行政部门以及行政部门内部各层级各部门在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紧密协同,为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稳定的动力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数字化转型 推进机制 行政主导 制度化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民身份、公民社会与公共秩序——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分析框架和政策维度 被引量:4
2
作者 陈宏彩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4-48,共5页
公民身份的探讨是政治学界经久不衰的议题。起源于古希腊,盛行于当代的公民身份理论,为我们反思和研究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了新的分析框架。形塑公民身份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逻辑起点,公民身份的建构在逻辑上推动公民社会的成长,以公民社会为... 公民身份的探讨是政治学界经久不衰的议题。起源于古希腊,盛行于当代的公民身份理论,为我们反思和研究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了新的分析框架。形塑公民身份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逻辑起点,公民身份的建构在逻辑上推动公民社会的成长,以公民社会为基础的公共秩序是社会管理创新的战略选择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管理创新 公民身份 公民社会 公共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行政主导模式下农村社会管理创新中的政府角色 被引量:5
3
作者 汪锦军 《行政管理改革》 2012年第1期60-64,共5页
一、问题:社会管理与政府角色农村的和谐稳定,离不开有效的社会管理。构建一个有效的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政府的介入是必须的。但不同时空的农村社会,政府角色和对农村的介入程度是不同的。一个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有赖于政府与社会自身... 一、问题:社会管理与政府角色农村的和谐稳定,离不开有效的社会管理。构建一个有效的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政府的介入是必须的。但不同时空的农村社会,政府角色和对农村的介入程度是不同的。一个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有赖于政府与社会自身角色的合理分工和密切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社会管理体制 社会管理创新 政府角色 主导模式 行政 政府与社会 和谐稳定 介入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挂牌督办:中国式行政督查制度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宏彩 张则行 《治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56,157,共14页
为有效应对日趋复杂的安全治理形势,发轫于社会治安治理而后被推广至生态环保、安全生产等领域的挂牌督办制度,将中国特色的督查机制创造性融入复杂的治理场景之中,取得了显著的治理成效,成为近年来被频繁使用和研究的中国公共管理关键... 为有效应对日趋复杂的安全治理形势,发轫于社会治安治理而后被推广至生态环保、安全生产等领域的挂牌督办制度,将中国特色的督查机制创造性融入复杂的治理场景之中,取得了显著的治理成效,成为近年来被频繁使用和研究的中国公共管理关键词。挂牌督办所蕴含的政治压力、社会压力和时间压力形成了强大的政治势能,促使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等督办客体迅即强化其政治执行力、组织协同力和社会回应力,进而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中央政策目标、提升安全治理效能。同时,我们应秉持理性科学的态度客观评估挂牌督办的治理绩效,在厘清其效能边界的基础上,以更高质量的研究工作清晰识别其运行的底层逻辑,为确保挂牌督办制度始终发挥正向功能提供对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挂牌督办 “压力三角” 运作机理 中国式督查体制 底层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服务视角下的流动人口文化融合——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的宁波实践 被引量:4
5
作者 陈觅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06Z期25-27,共3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其中,如何通过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推进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生活,是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的重要举措...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其中,如何通过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推进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生活,是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的重要举措。宁波市作为浙江省重要的港口工业城市,由于工业化、出口贸易和城镇化的迅速发展,流动人口数量由2000年的75万迅速增加到2012年的475万。流动人口规模的迅猛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融合 人口管理 流动人口规模 出口贸易 流动人口数量 工业城市 外来务工人员 户籍人口 企业文化 流动人口子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政府与民间组织的互动机制:资源依赖理论的分析 被引量:71
6
作者 汪锦军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31-37,共7页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民间组织取得快速发展。民间组织与政府具有提供公共服务的互补作用。本文运用资源依赖理论的研究成果和分析框架,考察浙江政府与民间组织的互动机制。通过分析,本文得出目前政府与民间组织的非平衡依赖关系,并提出构...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民间组织取得快速发展。民间组织与政府具有提供公共服务的互补作用。本文运用资源依赖理论的研究成果和分析框架,考察浙江政府与民间组织的互动机制。通过分析,本文得出目前政府与民间组织的非平衡依赖关系,并提出构建未来政府与民间组织基于公民公共服务的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 民间组织 互动 资源依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治理下的国家主导与社会自主——社会管理及其制度创新 被引量:28
7
作者 陶建钟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0-47,共8页
"国家主导社会自主"的复合治理模式,应当是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路径选择,内在映照着"强国家-强社会-强公民"的治理格局。国家主导从根本上讲是指国家对于制度供应的优先性,也是这种模式得以获得其合法空间的前提。... "国家主导社会自主"的复合治理模式,应当是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路径选择,内在映照着"强国家-强社会-强公民"的治理格局。国家主导从根本上讲是指国家对于制度供应的优先性,也是这种模式得以获得其合法空间的前提。社会自主,从根本上讲是指社会对自身领域内的社会事务进行自我裁量的权利,其目标在于自发秩序的生成及其扩展。而公民增权,不仅仅是指公民权利的获取与确认,更指公民权能的提升与巩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治理 社会管理 国家主导 社会自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公共性之比较 被引量:11
8
作者 汪锦军 《浙江学刊》 CSSCI 2004年第6期78-81,共4页
政府与非政府组织都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 ,但是这两种组织在提供这些物品和服务时遵循的是不同的作用机制 ,本文从垄断性、强制性、灵活性、契约、目标导向、资源来源等 6个方面 ,对二者的公共性进行比较。并从合作、冲突、分立三个方面 ... 政府与非政府组织都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 ,但是这两种组织在提供这些物品和服务时遵循的是不同的作用机制 ,本文从垄断性、强制性、灵活性、契约、目标导向、资源来源等 6个方面 ,对二者的公共性进行比较。并从合作、冲突、分立三个方面 ,对这两种组织在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上的相互关系进行概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 非政府组织 公共性 比较分析 公共服务 公共物品 公共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政策分析 被引量:23
9
作者 胡重明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9,共3页
城市大医院人满为患与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不足、资源紧缺并存是多年来束缚地方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升的"亚历山大绳结"。为破解医改难题,浙江在实施"双下沉、两提升"工程和高水平医联体、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基础上,深入... 城市大医院人满为患与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不足、资源紧缺并存是多年来束缚地方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升的"亚历山大绳结"。为破解医改难题,浙江在实施"双下沉、两提升"工程和高水平医联体、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基础上,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以"用户体验"牵引资源整合,"撬动"相应组织流程、制度的再造和区域分工协作体系的重塑,带来了一场深层次、系统性变革。为进一步深化改革,需厘定与标准化医疗卫生服务的"一件事",从"用户视角"打破资源流通壁垒,推动医疗服务的"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并打造更完善的配套制度与政策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卫生服务 改革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公共事务治理--政府、村组织和社会组织的角色 被引量:15
10
作者 汪锦军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3-117,共5页
农村公共事务,是在政府、农村基层自治组织和社会组织共同作用的网络中展开的。本文从农村公共事务的治理需要出发,反思我们应当在何种意义上思考这三种组织的作用。政府虽然在家庭联产承包以后改变了在农村的治理角色,但农村的公共事... 农村公共事务,是在政府、农村基层自治组织和社会组织共同作用的网络中展开的。本文从农村公共事务的治理需要出发,反思我们应当在何种意义上思考这三种组织的作用。政府虽然在家庭联产承包以后改变了在农村的治理角色,但农村的公共事务依然需要政府提供制度、理念和资金支持。只是这种支持应当以提高地方治理能力为出发点。村级组织在政府的制度设计和监督下成为农村公共事务治理的重要角色。但缺乏积极性推动公共事务治理的进程,在动员村民方面也能力不足。农村社会组织也慢慢被关注,并在公共事务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因此,农村公共事务治理是政府、村政权组织和农村社会组织共同努力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公共事务 组织角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监察专员制度:改进我国行政监察的制度借鉴 被引量:9
11
作者 陈宏彩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10年第1期76-84,共9页
行政监察专员制度在世界上的影响日盛,发展十分迅速。与西方其他监察制度相比,行政监察专员制度具有更强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有效地弥补了传统监察机制的不足。我国现行行政监察制度既有一定的优势,也有职能交叉、权威缺失等明显劣势,应... 行政监察专员制度在世界上的影响日盛,发展十分迅速。与西方其他监察制度相比,行政监察专员制度具有更强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有效地弥补了传统监察机制的不足。我国现行行政监察制度既有一定的优势,也有职能交叉、权威缺失等明显劣势,应当在改革和创新中借鉴行政监察专员制度,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监察专员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监察专员 行政监察制度创新 比较行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监察专员制度:权利救济机制的创新——与其他救济机制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宏彩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11年第4期73-81,共9页
行政监察专员制度具有自身特征,在世界上发展速度之快、传播范围之广是其他制度难以比拟的。行政监察专员制度是权利救济制度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成果之一,是对传统救济机制的超越、创新和必要、有益的补充。根据国外经验和我国现实国情,... 行政监察专员制度具有自身特征,在世界上发展速度之快、传播范围之广是其他制度难以比拟的。行政监察专员制度是权利救济制度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成果之一,是对传统救济机制的超越、创新和必要、有益的补充。根据国外经验和我国现实国情,通过行政监察专员制度拓宽权利救济渠道,满足公民日益增长的权利救济需求,发展和完善权利救济机制,是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的理性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监察专员制度 权利救济 社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派出机构对监察机关负责:行政监察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写在《行政监察法》修正案通过之际
13
作者 陈宏彩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10年第5期57-61,共5页
《行政监察法》修正案明确规定派出机构对监察机关负责,不再实行双重领导体制,这是基于历史和现实的理性选择。这项规定不仅使派出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乃至整个行政监察工作取得实质性突破,还将在某种程度上推动有中国特色的权力监督... 《行政监察法》修正案明确规定派出机构对监察机关负责,不再实行双重领导体制,这是基于历史和现实的理性选择。这项规定不仅使派出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乃至整个行政监察工作取得实质性突破,还将在某种程度上推动有中国特色的权力监督与制约机制的建立。为了使这一改革取得预期成效,还必须建立配套的保障性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监察法》 行政监察体制 监察机关派出机构 权力制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驱动科层组织领域化运作的逻辑——基于浙江“基层治理四平台”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33
14
作者 唐京华 《治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0-52,158,共14页
数字技术驱动下科层组织如何运作是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基于浙江“基层治理四平台”的案例,研究提出“领域化运作”的概念阐释数字政府运作逻辑的倾向,即数字技术驱动下科层组织愈来愈按照模块化或系统化的思维构建决策与行动的策略和... 数字技术驱动下科层组织如何运作是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基于浙江“基层治理四平台”的案例,研究提出“领域化运作”的概念阐释数字政府运作逻辑的倾向,即数字技术驱动下科层组织愈来愈按照模块化或系统化的思维构建决策与行动的策略和方式,以强化对现实问题的整体性回应,表现为行动模式由条条分割到块块融合、组织关系由线性联系到交互网络、功能价值由追求部门绩效到整体效能等。“领域化运作”倾向是对传统科层组织部门化运作的超越,有助于增强对复杂社会问题的回应,但也面临着科层体制惯性、数字技术应用以及技术简约与现实复杂之间张力的束缚。领域化运作逻辑拓展了数字政府治理的研究视角,为理解数字技术驱动下科层组织变革提供了新的解释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科层组织 运作逻辑 领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与组织双向赋能:应急管理的整体智治——以杭州城市防汛防台体系数字化转型为例 被引量:29
15
作者 胡重明 喻超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9-67,158,共10页
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当前推进城市应急管理体系改革创新的重要选择。本文从数字技术、组织管理和治理模式三个维度出发,探寻技术应用与组织管理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其对整个城市治理体系变革的作用逻辑。通过对杭州市城区防汛防台体系数字化... 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当前推进城市应急管理体系改革创新的重要选择。本文从数字技术、组织管理和治理模式三个维度出发,探寻技术应用与组织管理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其对整个城市治理体系变革的作用逻辑。通过对杭州市城区防汛防台体系数字化转型案例的剖析发现,在向整体智治转型的过程中,数字技术应用与组织结构及管理过程之间存在双向适应赋能的变革。这种变革依托于吸纳、牵引和共生等机制,并随着两者的深入融合呈现出螺旋迭代的态势,最终促使城市治理和应急管理实现质的飞越。基于杭州案例,回应了当前数字化转型及改革进程中存在的质疑和误区,并提出了持续推进应急管理数字化转型的路径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管理 数字化转型 组织变革 城市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社会治理中多元主体协同何以可能——公共政策执行的作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徐畅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6-44,共9页
当代基层社会治理正迈向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新阶段。然而,在较长的时间段内,学术界更关心“协同”的功能,却相对忽视“协同”如何可能。有鉴于此,基于公共政策执行的基层实践,推想与归纳塑造基层社会治理中多元主体协同的政策执行路径,... 当代基层社会治理正迈向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新阶段。然而,在较长的时间段内,学术界更关心“协同”的功能,却相对忽视“协同”如何可能。有鉴于此,基于公共政策执行的基层实践,推想与归纳塑造基层社会治理中多元主体协同的政策执行路径,是值得深入探讨的研究主题。历时性的考察能在一定程度上证明:基层社会治理中“政—市—社”协同可在公共政策执行中被造就,并且这一过程将受到制度设计、社区动员、信任和数字技术的影响。在其中,制度设计和社区动员是前因组合中的决定性成分,制度设计是根本性前提,社区动员是必要保障和重要环节,信任与数字技术能够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它们在多元主体协同的生成过程中各有其位,融合成为一个统一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社会治理 多元主体协同 公共政策执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代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队伍建设问题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觅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Z期53-55,共3页
当前,伴随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第一代民营企业家大都已步入退休年龄,未来五到十年,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将迎来新老交替、企业交接的高峰,这一过程既充满着机遇和希望,也充满着风险和挑战,新生代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如何顺利接过企业发展的... 当前,伴随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第一代民营企业家大都已步入退休年龄,未来五到十年,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将迎来新老交替、企业交接的高峰,这一过程既充满着机遇和希望,也充满着风险和挑战,新生代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如何顺利接过企业发展的接力棒,推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成为摆在我国非公有制企业面前的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问题。为加快新生代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成长,作者通过个别访谈、调查问卷等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公有制 队伍建设问题 家族企业 退休年龄 浙江省民营企业 社会主义学院 创业管理 微利经济 统战部门 富不过三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风险治理的机制跨越——基于“技术—社会”的耦合路径 被引量:1
18
作者 姚尚建 梅杰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0-127,共8页
40余年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转移了数以亿计的农业人口,催生出数以千计的大大小小的城镇。不仅如此,城市化趋势还将安全带入城市治理的核心目标。现有的城市风险治理体系划分为两个方面:基于城市运行的技术治理以及基于城市发展的社会治... 40余年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转移了数以亿计的农业人口,催生出数以千计的大大小小的城镇。不仅如此,城市化趋势还将安全带入城市治理的核心目标。现有的城市风险治理体系划分为两个方面:基于城市运行的技术治理以及基于城市发展的社会治理。前者试图通过工业时代的技术防范、后工业时代的数字孪生等工具及时模拟并发现城市运行的机制性障碍;后者则尝试通过关口前移、溯源治理等手段及时识别城市发展中的过程性障碍。但是技术与社会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由于人在技术与社会之间流动,城市风险治理必然形成从技术到社会的机制跨越。城市是人的社会存在的空间,城市安全归根到底是人的安全,是内生性的城市社会的安全。因此,以城市安全为目标的风险治理需要告别技术治理与社会治理的路径分歧,使城市发展更加契合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治理 城市风险 城市安全 机制跨越 技术 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乡社会学的争论焦点与田野价值——基于农村研究的视角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红阳 魏长青 赵煌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5-164,共10页
家乡是社会学的研究场域,家乡社会学是社会学的视角与方法。“就家乡论家乡”从来都不是家乡社会学的初衷,家乡社会学从一开始就是要“跳出家乡看家乡”。家乡社会学为农村研究提供了典型个案与调研区域,却遭遇了诸如代表性薄弱、价值... 家乡是社会学的研究场域,家乡社会学是社会学的视角与方法。“就家乡论家乡”从来都不是家乡社会学的初衷,家乡社会学从一开始就是要“跳出家乡看家乡”。家乡社会学为农村研究提供了典型个案与调研区域,却遭遇了诸如代表性薄弱、价值中立困难、可能存在诚实性问题等批评。学界需要对家乡社会学的田野价值进行再认识,充分理解家乡社会学的必要性、便利性与开放性,从而避免可能发生的“偷懒”“虚构”“不认真”等倾向。家乡社会学的合法性根源于“家乡感”的科学价值,家乡感为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情怀、责任感与使命感等动力要素。通过持续地总结提炼,一整套家乡社会学的经验与方法完全可以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乡 田野 研究方法 调查研究 家乡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治理何以有效——基于助推和制度信任视角的再审视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畅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1-187,共7页
社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石。社区治理有效的关键在于普遍的居民参与,但实际的参与状况依旧不容乐观。以运用人类认知和行为规律见长的“助推”,能够改变受制于有限理性的居民面对的选择架构,继而引导他们参与社区治理,并且相关实践已经... 社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石。社区治理有效的关键在于普遍的居民参与,但实际的参与状况依旧不容乐观。以运用人类认知和行为规律见长的“助推”,能够改变受制于有限理性的居民面对的选择架构,继而引导他们参与社区治理,并且相关实践已经呈现,本研究对这些现象背后的运作逻辑进行了理论分析。进一步而言,针对新近研究关于助推有效性的质疑,本研究认为,不同类型的制度信任可以“协同”助推突破后者在异质性群体中的功能限度。在财政发展新态势下,前述结论提供了诠释社区有效治理的微观依据,并对创新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增强助推理论本土适用性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推 制度信任 社区治理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